學者稱「非典」可能是針對中國人的一個基因武器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10月6日,臺灣媒體報導說,臺灣「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何美鄉表示,非典如果重新出現,將會在高緯度且有著足夠病毒量的地區率先爆發。何表示,一位不久前造訪臺灣的美國哈佛大學學者預言說,北京緯度高,今年秋冬再度發生非典疫情的機會較大,此外,中國香港、臺灣以及加拿大、新加坡都不能掉以輕心。

  專家們言之鑿鑿,人們就不能掉以輕心,非典的警報就不能解除。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世界上緯度高的城市遠不止北京一個,而新加坡緯度並不高,為何獨獨這些地方偏受非典病毒的青睞呢?10月份剛剛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最後一道防線———中國人基因流失憂思錄》一書也許為解開這個疑問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該書作者童增在此書中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非典可能是針對中國人的一個基因武器!

  童增為北京大學法律系碩士研究生畢業,曾長期從事研究工作。上世紀90年代初,他提出的「國際法上的戰爭賠償和受害賠償」理論,引發了中國民間對日索賠運動,可以說是中國對日民間索賠運動的奠基人之一。聞知《最後一道防線》一書出版,記者聯絡童增並專就此書進行了採訪。

  非典病毒只針對特定人群

  說非典是生化武器,在非典今年3月開始肆虐我國後就有媒體有過此說。香港《大公報》今年4月13日報導說,俄羅斯醫學科學院院士卡雷辛柯夫在非典疫情大規模爆發初期就斷言,非典型肺炎是一種生物武器,極可能是從實驗室裡流出來的。他的依據是:非典是麻疹病毒與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混合體,而這種混合病毒只有在實驗室裡才可能培育出來,在自然環境中根本不可能發生。非典來自生化武器這一觀點提出來後,美國政府還曾兩次否定非典是美國的生化武器。

  童增則對非典是生化武器一說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如果非典是生化武器,它就會不分國界、種族地進行侵害,但實際情況是,非典主要肆虐的是中國及其他國家的華人社區,因此,非典可能是比生化武器更高級的基因武器。

  童增說,全世界有白色人種、黃色人種和黑色人種,由於遺傳基因的差異,不同人種對疾病感染是有差異的。他引述中國遺傳學專家楊煥明的觀點說:「現在測的人類基因組是白種人基因組,白種人基因組和黃種人的基因組肯定還有差異,現在看至少差千分之六左右,可能還要更高一些。」基因武器是根據某個人種的遺傳基因而製造的,它在使用過程中針對的就是這個人種。

  而非典病毒就有這種特性。非典病毒白種人就很難被感染,即使染上了恢復也較快。日本也很少有非典病例,這是因為日本人的地緣關係與同一緯度的中國人相差很遠,基因病毒可以很容易「識別」日本人和中國人。美國則沒有死亡病例。加拿大截至4月25日被傳染139例,死亡15例,而其中華人佔13例。

  從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看,截至2003年7月11日,全球非典累計確診病人為8437人,而非典累積病人集中在中國內地以及香港、澳門和臺灣等地,加上華人比較集中的新加坡,合計7960例,再加上加拿大華人非典確診病人,共佔全球非典確診病例的96%以上。世界包括美國在內的其餘地區,合計不足400例。全球非典累積死亡人數為813人,中國內地、香港、澳門、臺灣以及新加坡為762人,如果再加上加拿大華人死亡病例,也佔全球非典死亡率的96%以上。

  童增認為,這就讓人有足夠的理由懷疑非典是某國研製的專門針對華人的基因武器。

  中國人基因資源流失堪憂

  童增曾因工作關係在1998年參加了一個「中國西部老人長壽監測服務」的國際合作項目。他後來發現,美國、德國等一些機構偷偷地在中國採集老人的血樣,從事基因研究。童增當時感到中國人遺傳基因這樣流失出去可能會對我國的安全帶來嚴重威脅,於是,他站出來力阻此事的進行,當時,國內有多家媒體對此進行了報導。

  據童增說,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德國、美國、丹麥、日本等一些國家的有關部門,以及一些大學、研究機構和企業懷著各自不同的目的,利用中國當時還未認識到基因資源的重要性這一點,對中國人的基因資源進行了舉世震驚的巨大掠奪。它們利用中國人的這些D NA,在它們具有的先進軍事科學技術條件下,完全足以研究出針對中國人的基因武器———讓中國60歲以上老人患老年痴呆症、讓中國婦女患絕育症以及讓中國軍人在戰場上熟睡三天三夜的各類基因武器。

  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陸續有許多美中合作的人體實驗項目在中國內地展開,常見的手段是美國的研究機構出錢,通過中國留學生回國做項目,在中國人中間進行人體試驗,然後把試驗獲得的血清或D NA樣本送回美國本土進行研究。

  眾所周知,血液是人體供氧和排毒的途徑,通過血液可以了解人體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缺陷,以及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情況。通過抽血和基因試驗可以針對中國人的特點來製造相應的基因武器。只要找到基因密碼的突破口,就可以利用其有效地防病治病,當然也可以利用這一技術禍害人。

  上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還在北京、河北等地獲取了中國百歲以上老人的血樣帶回美國進行研究。1995年,美國一個機構在中國北京、成都和杭州3個城市一共採集了300個老人的血樣,然後送到美國。美國一個機構大為驚喜,隨後,由美國聯邦政府出資,通過美國健康研究院進行資助,由美國杜克大學具體實施,策劃在1998年—2003年期間,在中國22個省市進行一萬個中國高齡老人的血樣採集,進行中國老人的遺傳基因研究。為此,美國方面提供了數百萬美元的資金。

  也是在上世紀90年代,在中國廣東的深圳、東莞等地,有一些日本人辦的企業,日方老闆要求中國打工者定期進行體檢,進行抽血。但打工者不是到當地的醫院去抽血,進行體檢,而是在工廠裡抽血。每年要抽幾次血體檢,最後也不告訴你究竟有什麼問題,而日本工廠對中國打工者在自己廠裡一年抽幾次血究竟幹什麼?這個問題直到今天也沒有一個答案。

  在20世紀,中國各地相繼出土了大量的中國古人骨。在1998年以前,由於中國對古人骨的基因研究還未開始,美國一些機構通過各種渠道,採取資助合作方式,將一些中國出土的古人骨運往美國的一些實驗室進行DNA提取、擴增、測序、對比研究,以此來研究中國古人類基因與現代人基因的一致性和差異性,這對於從歷史的角度了解中國人種的遺傳基因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從今年非典肆虐中國的情況來看,中國人顯然屬於非典病毒的易感人群,這說明中國人體內存在著抵抗非典病毒的缺陷。這種缺陷的研究,只有通過中國人的血樣進行基因測試和分析來進行。這就聯繫到1996年美國健康研究院在中國進行的「中國人氣管感應與肺功能的遺傳因素」項目。

  根據研究要求,美方選擇了安徽安慶地區做採樣研究。美國健康研究院的這個項目期限是1997年7月10日到2002年6月30日,不能排除有關部門將中國人的遺傳基因無償或有償提供給美國其他的軍方實驗室或非軍方實驗室。

  童增還提到,美方利用了中國在農村地區建立的三級醫療體系來提取血樣,而且還有超量提取血樣的現象。最終,僅哮喘病一項調查,美方拿到的DNA樣本就有1.64萬份。其中僅在安徽的肺炎和哮喘病樣本的篩選就「涉及600萬人」。加上上述其他的研究項目,「覆蓋面達到兩億中國人」。可以說,中國人的幾千年的生命信息在美國的各大實驗室裡暴露無遺。」

  美國早就在研究冠狀病毒

  非典肆虐時,美國也發現了數十例病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結論,非典患者的死亡率約為15%,但美國無一例死亡病例。雖說美國醫療水平較高,但從傳染病學來講,美國人對非典病毒屬於非易感人群。

  20世紀90年代,隨著基因研究的突破,美國軍方的基因研究項目越來越向實戰的目標邁進。為了確保美國未來的霸主地位,美國軍方制定了以基因武器為秘密武器打擊敵方的計劃。美國《華爾街日報》根據參與者的透露報導說,中國的華人、歐洲的雅利安人、中東的阿拉伯人的基因,均屬於美軍的搜集範圍。大量的非軍方機構參與了美軍的基因戰項目,如美國的孟山都公司(世界最大的種子公司,農業類)、美國的MCRC公司(合成核酸,製造基因結構)、美國的國家醫藥總局、負責專業疾病研究的組織等等。

  非典具有基因戰基本形態

  基因武器也稱遺傳工程武器、DNA武器,它一旦問世,人類將面臨巨大災難。

  2002年8月23日,《俄羅斯人》報發表特約撰稿人波格丹諾夫的文章。在文章中他提到:在非洲某個神秘島嶼上,有人正在秘密試驗一種新型生物武器,這就是被稱為「種族炸彈」的基因武器。他還在文章中引述英國醫學協會此前發布的《生物工程技術———人類基因武器》專題報告中的預言說,一種殺傷力空前的「種族武器」近年內即將面世。

  英國《泰晤士報》曾於1998年9月披露一則秘聞:為報復伊拉克的飛彈襲擊,以色列軍方正在加緊研製一種專門攻擊阿拉伯人而對猶太人沒有危害的基因武器———「人種炸彈」。

  基因武器可以使已接種或預先儲備的疫苗失效,基因武器的製造者享有單方面優勢,只有掌握遺傳密碼的製造者才可以破解,即使最終能夠破解,也會由於缺乏時效性而導致重大損失。童增認為,在這一點上,非典病毒的來源沒搞清楚以前,其表現形式與面對基因武器難以防範的特點非常相似。

  據一些中外專家估計,此次波及全球的非典疫情給中國造成了4000億元人民幣的損失,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遠勝於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和1998年的大水災。此外,非典還給中國造成了其他無形的損失,譬如一些國際性會議不得不因此而延期或易地舉行,今年的女足世界盃就因為中國非典疫情使美國輕而易舉地從中國人手中拿到了主辦權。如果今冬明春非典再度在中國肆虐,那麼它危及中國順利舉辦2008年奧運會也不是沒有可能。

  記者問童增:「儘管有許多證據,但這也只能算是一種推測,你對此究竟有多達把握?」童增說:「也許事實並不像我推演的這樣,但上述問題仍足以引起人們的重視。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有許多事情都從不可能到了可能。可以說,非典給我們上了一堂深刻的國家安全教育課。」

  似乎是為了印證自己的觀點,童增說,目前許多國家都在研究冠狀病毒,如果各國管好自己的實驗室,不讓冠狀病毒流出來,那麼我想今冬明春非典就不會再度肆虐。(來源:《中國青年報》文/陳為民)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基因信息安全嗎?專家:「基因武器」說太過誇張
    [環球時報記者 張娛]中國人的基因信息安全嗎?10月下旬,在科技部網站發布6條針對人類遺傳資源違規轉運、出境的處罰信息後,輿論中出現很多擔憂聲。《環球時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數名基因領域的專家。「中國以前沒有太強的意識,其實一些國外公司和大學很早就瞄準中國,通過合作收集大量中國人的樣本。」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陳華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科技部公布的處罰案例只是違規採集、收集、買賣和出口中國遺傳資源的冰山一角。多名專家表示,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基因領域研究的增加,一些竊取中國人基因樣本的事件開始上演。
  • 「非典病毒」幕後操縱者究竟是誰?並非果子狸,專家為你揭開真相
    「非典病毒」幕後操縱者究竟是誰?並非果子狸,專家為你揭開真相!如今全世界都在發展,全球化進程加快,各方面都在共同化發展。目前也是世界上罕有的和平年代,僅小部分地區還存在戰亂。一切都是那麼少見的美好,似乎一切欣欣向榮,未來光明。
  • 外媒稱美軍針對華研基因武器!
    (資料圖:基因)原標題:美軍研發基因武器搜集華人基因 中國需做好兩件事基因編輯,世界末日武器?2月中旬,有媒體報導,美國情報部門的新年度《全球威脅評估報告》將「基因編輯」列入了「大規模殺傷性與擴散性武器」清單,這一消息在全球輿論 界引起軒然大波。
  • 「新型肺炎是基因武器」言論可以休矣,但不能因此輕視生物武器
    文/行走斯圖卡中國正在全力抗擊新型肺炎,但網絡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言論,其實不少都是捕風捉影的謠言,其中一個比較常見的說法是引發新型肺炎的冠狀病毒是「外國研製專門針對中國人的基因武器」;這個說法其實是缺乏科學依據的,不過,歷史上曾出現多次「用人類的發明來毀滅人類」。
  • 基因武器已在無控的泛濫發展,我們應該如何打贏生化武器戰爭
    這些都屬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其來源是「自然致病微生物」,如過去曾經肆虐的鼠疫,就曾經造成當時歐洲人口約三分之一的大量非正常死亡。二是帝國主義從來沒有停止過研發生化武器進程。俄羅斯官方最近披露,美國已在世界暗中建立了200多座軍用生物實驗室,包括烏克蘭及一些獨立國協國家。稱之兩年期美國在克裡米亞半島就當場繳獲過針對俄羅斯人展開的基因研究。美國政府今年投入用於基因武器研究經費為30億美元。
  • 國防大學教授:美國人在搞針對中國的基因武器?謠言!
    轉基因與基因武器完全是風馬牛!轉基因這個在全球承受無盡爭議的詞彙,成為當今科技最熱詞彙之一。更有甚者,有人將轉基因與基因武器錯誤的混為一談。那麼,轉基因與基因武器是一個什麼關係呢?由於導入基因的表達,引起生物體的性狀,可遺傳的修飾改變,這一技術稱之為人工轉基因技術。人工轉基因技術就是把一個生物體的基因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DNA中的生物技術。而基因武器(genetic weapons),是一種理論上使用遺傳工程構建的武器。運用先進的基因工程技術對病原細菌或病毒進行改造,增強其致病力、毒力和抗藥性,形成殺傷力巨大的病原。
  • 新型肺炎是美國研製的基因武器?謠言止於智者,專家表示太荒謬
    可是同時在網絡上也散播出了很多謠言,在他們看來新型肺炎是美國的一個基因武器,那麼新型肺炎是美國研製的基因武器?謠言止於智者,專家表示太荒謬。首先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說法,那是因為在我國病毒爆發之前,美國人來中國參加了軍運會,他們走後病毒就爆發了。再加上03年我國爆發非典的時候感染者幾乎都是我們中國人,而美國人卻沒事。
  • 「基因武器」來了?
    作者:千裡巖最近又有人在提起了「基因武器」這件事,還拿出來是17年前的「非典」作為例子。但是實際上,就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製造基因武器其實是不可能的。確實,從人類上個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之間逐漸研究明白DNA的結構和成分,到今天開始了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測定以及各種克隆,在分子生物學上人類逐漸開始掌握了最底層的秘密。
  • 基因武器,為什麼被視為一種「末日武器」?
    隨著人類軍事技術的發展,一些未來武器正在成為現實,或許幾十年後,先進的武器已經不再是飛機航母,而是某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比如我們今天要跟大家說的「基因武器「,實際上,有許多人擔心人類的未來將會因為基因武器的存在而毀於一旦。
  • 專家稱非典過去十年仍不知其從哪裡來如何消失
    對於近日媒體報導的「果子狸含冤10年,蝙蝠才是SARS病毒元兇」,他說這是2005年有關學者就發表的研究成果,但學術界至今沒有定論2003年1月,何劍峰和同事們趕到中山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後,通宵寫下《關於中山市2003年不明原因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局部暴發調查初步報告》,這份報告成為世界第一份非典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報告。
  • 科學家聯名譴責編輯人類基因 學者稱若新聞屬實則非常瘋狂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伊凡 11月26日,根據媒體報導,深圳一組學術團隊向外界公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稱她們的基因已經經過人為修飾,能夠天然抵抗愛滋病。對此,122名科學家發表了聯合聲明,強烈譴責「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
  • 中國基因被國外申請專利 專家籲重視"基因武器"
    作為中國國家立項、免費為中國國內考古單位做古人骨DNA提取、測試工作的吉大邊疆考古研究中心考古DNA實驗室,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教育部和國家文物局為避免中國古人類DNA流失,測試和研究中國古代居民基因問題而專門立項、成立的國內考古界第一個DNA實驗室。
  • 「基因武器」,下一個劃時代的超級武器?專家:非常難開發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正在研發針對俄羅斯人的基因武器?聽起來有如電影般的情節,這兩天被俄羅斯杜馬議員、政府高官、生物學家和各路媒體嚴肅地討論著。3天前,俄羅斯總統普京親口證實,有人在有目的地採集俄羅斯人的生物資料。
  • 轉基因食品之爭如火如荼,但你知道基因武器的厲害嗎?它可以使一個...
    首先來看一下什麼是基因武器:簡單地講,就是運用遺傳學的原理和基因工程技術,對基因進行改造和重組,使本來不能致病的微生物具有致病的能力,並且現有的藥物或疫苗對之無效。基因的雙螺旋結構圖目前的基因武器還處於由概念向雛形發展的過渡時期。
  • 揭秘:美國20多年前即在全球採集遺傳基因研究老年人死亡問題
    17年前,「非典」針對的是人體的呼吸系統,只攻擊肺,不會傷害免疫系統;這次新冠病毒同時能夠針對高齡老人的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免疫系統、消化系統等各類基礎疾病,而且加速了確診老人的死亡。這一現象使我回想起20多年前美國一些機構在全世界進行的「高齡老人死亡率模型和分析」的一個項目。
  • 中國學者最新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直接來源最可能是蛇
    1月22日,中國學者最新在線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將導致17人死亡、500多人確診感染的2019-nCoV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可疑對象鎖定到蛇。這也是發現新型冠狀病毒並測序後第15天,中國學者發表的第二篇關於該病毒的研究論文。該論文稱,研究人員對前述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進行了分析,評估這些序列中的RSCU。然後將前述冠狀病毒的RSCU與不同物種動物基因序列的RSCU進行比較。
  • 【互動】人類的終結者--基因武器
    比如,1936年日本侵略軍在中國東北基地的「731」部隊,約有工作人員3 000人,設有細菌研究部、實戰研究部、濾水製造部和細菌生產部等,各部針對中國氣候、土壤、疫情等具體情況,以中國人、俄國人或朝鮮人為實驗對象,進行細菌戰研究活動。到1940年,「731」部隊每月可生產鼠疫桿菌300kg、跳蚤45kg和霍亂弧菌1 000kg,並製造出包括石井式細菌炸彈在內的8種細菌施放裝置。
  • ...並有意釋放」、該病毒是「美國製造的基因武器」等謠言。據美國...
    其中,就包括新冠病毒由「科學家製造,並有意釋放」、該病毒是「美國製造的基因武器」等謠言。據美國廣播公司6日報導,白宮在當天下令美國科學家和醫學研究人員儘快調查新冠今日頭條移動端  作者:  2020-02-10 美國動手了。
  • 基因戰爭, 籠罩人類的新陰影
    ■譚雪平 楊 宇 日前,中國人基因大數據外洩的消息讓人們虛驚一場。華大基因在回復深交所關於「14萬中國人基因大數據」項目是否與外方機構或個人存在合作的詢問時稱,這個項目無外方合作機構,項目原始數據均存放於深圳國家基因庫,項目分析工作均在境內由中國科研團隊完成,不存在遺傳資源數據出境的情況。 那麼,為何基因數據外洩會引發民眾擔憂?
  • 科學家稱:尼安德特人的滅絕,可能與一個痛疼基因突變有關
    ,但現代基因測序發現,非洲人的抗紫外基因就來自於尼安德特人,據分析應該是在2萬年前的智人與尼人的混血將這個基因帶回非洲的!,濃眉大眼,尼人的眉骨向外突出,所以在20世紀初期,當時的「人類學家」稱,這個人應該在戰爭中受傷了,痛得皺起了眉頭,久而久之就成了這副德行,簡直就是瞎湊合「進化論」的熱鬧,我們知道這絕不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