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是造福人類的偉大技術,有全世界科學界幾十年的嚴格實驗證明和支持,和基因武器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
轉基因與基因武器完全是風馬牛!
轉基因這個在全球承受無盡爭議的詞彙,成為當今科技最熱詞彙之一。更有甚者,有人將轉基因與基因武器錯誤的混為一談。那麼,轉基因與基因武器是一個什麼關係呢?
農業部2002年就明確規定對轉基因標註,崔永元與「知情權」毫無關係
在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基因是什麼?
所謂基因,即遺傳因子,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部分病毒如菸草花葉病毒、HIV的遺傳物質是RNA)。或者說,帶有遺傳訊息的DNA片段稱為基因,它們有些直接編碼蛋白質,有些則參與調控遺傳訊息的表達。基因支持著生命的基本構造和性能,組成簡單生命最少要數百個基因。生物的基因組儲存著涉及生命方方面面的信息。生物體的生、長、衰、病、老、死和繁殖等一切生命現象都與基因有關。
轉基因技術的原理,是人工將供體基因片段導入到受體基因組中,從而達到改造生物性狀的目的。基因片段的來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體基因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DNA片段被轉入特定生物中,與其本身的基因組進行重組,經過篩選和鑑定,再從重組體中進行數代的人工選育,從而獲得具有穩定表現特定的遺傳性狀的個體。由於導入基因的表達,引起生物體的性狀,可遺傳的修飾改變,這一技術稱之為人工轉基因技術。人工轉基因技術就是把一個生物體的基因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DNA中的生物技術。
而基因武器(genetic weapons),是一種理論上使用遺傳工程構建的武器。運用先進的基因工程技術對病原細菌或病毒進行改造,增強其致病力、毒力和抗藥性,形成殺傷力巨大的病原。
並且,有人提出一種猜測,基因武器是利用人種生化特徵上的差異,使這種致病菌只對特定種族的人們產生致病作用。因此,也稱為「種族生物武器」(Ethnic bioweapon)。但是,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生物醫學界的共識是,人種是無法用基因區分的,不可能做出針對某一人種的武器。簡單地說,歐巴馬會被針對白人的武器清除,還是被針對黑人的清除?
人種或種族是社會學概念,並沒有什麼生物學方法能夠區分一個人的種族。一些基因標記只是在不同種族中出現的概率不同,在某種族中出現的概率高,並不代表不會出現在別的種族。因此,這種武器就算造出來,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不具備實際意義。
由此可見,轉基因與基因武器完全是不同的兩種生物技術,切不可混為一談。
2018年4月14日,袁隆平在海南接受鳳凰財經採訪時發表了自己對轉基因的看法。對於轉基因大豆,袁隆平指出,只要是通過安全檢測的轉基因作物,都是沒有問題的。「美國轉基因大豆加入的是除草基因,這個對人體無害,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幾千萬噸大豆,這個完全沒問題。」袁隆平對記者表示,轉基因是農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袁隆平澄清網絡上「不要做小白鼠」的話,認為是斷章取義,原義是:對於已經確認安全的轉基因食品,應該承認它的安全;對於還沒有確認安全的,科研工作者要大膽的嘗試。
轉基因是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優質基因(或稱基因片段),導入到生物體基因組中,從而達到改造生物的目的,是造福人類的偉大技術。這就好像核能一樣,將其研製成核武器就成為大規模殺傷武器,將其用於核電站,就能發電為人類造福。
核武器是真實存在的武器,而且人們在戰爭中使用過。與核武器不同,迄今為止,基因武器仍然是人們假想中的武器,屬於科幻概念。我國沒有開展過基因武器的研究,也沒有證據表明任何國家開展過這方面的研究,更沒有在戰爭中使用過。基因武器只是科幻或者陰謀論(按:基因武器的概念,來源於國外外星人邪教之中的陰謀論),被一些人用來反對轉基因技術的研究和推廣,並且製造恐慌,起到了很壞的影響。
總而言之,轉基因技術就是一種造福人類的技術,而還處於科幻階段的基因武器則是大規模殺傷武器。」
對於轉基因問題,我認為應該這樣對待:
首先,我們要尊重科學。轉基因是科學進步的結果,是解決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大問題,對此必須給予堅決的支持和幫助。
其次,所謂的美國陰謀論,完全是一些人的主觀臆斷,毫無根據,不值得迷信。這種不尊重科學的思想和行為要不得。
此外,轉基因有一個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以一個科學的心態對待轉基因的發展,不應該因為它是新生的科技,就否決這個對人類生存與發展擁有巨大益處的新生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