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硬核軍人":少將軍銜,54歲當選院士,現任國防科技大學副校長!

2020-11-20 山東大學本科招生

近期,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79級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澤金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從一名助教成長為教授、工程院院士,從基層研究室副主任成長為國防科技大學副校長、少將,劉澤金院士始終秉持一顆"科技報國"的初心,為國家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本期推送,帶你領略劉澤金院士的風採!

劉澤金(1963.10.21-),雷射技術專家,山東省無棣縣人。1983年畢業於山東大學雷射專業,1997年獲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軍用光學博士學位,201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國防科技大學副校長、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光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央軍委科技委某領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我國強雷射工程領域學術帶頭人之一,長期從事強雷射系統和技術研究,為我國強雷射工程發展作出了系統性、開拓性的貢獻。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省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軍隊和部委級科技進步一等獎7項,發明專利授權11項,出版專著1部,發表論文150餘篇。

選擇奠定科研路,十五年收穫成功

劉澤金於1979年考入山東大學雷射專業,從此奠定了與雷射的不解之緣。1983年,懷揣著母校的教誨和囑託,劉澤金畢業了,帶著山大基因,參軍入伍到國防科技大學工作。

劉澤金32歲時,遇到了一個足以改變人生道路的重要選擇,擺在他面前的有三條路:一條路是出國深造;第二條路是去搞技術開發,下海賺錢;第三條路是跟著老師搞科研,當時劉澤金的導師是我國高能雷射技術項目總體負責人和專家組組長。思慮再三,劉澤金決定跟著老師搞科研,立下了協助老師把我國高能雷射武器搞出來的雄心壯志。經過十五年的努力,他們終於獲得了成功。

劉澤金院士在山東大學2018年研究生畢業典禮上分享成長故事

數百科技者齊攻關,克服困難譜新篇

2010年後,劉澤金負責的高能雷射研究項目走到了國際最前沿,可謂前無古人。當時劉澤金被總部任命為項目總設計師,行政總指揮,帶領來自全國四個部門、十多家研究單位的數百名科技工作者聯合攻關。起初,劉澤金提出的總體技術方案普遍被大家認為指標太高,難以實現,但指標了又滿足不了作戰要求。劉澤金還記得一次在長沙開會時的場景:

"有一次我們在長沙開會,討論進行不下去了,一派人認為這個目標太難,做不到,美國都沒做到,中國人做得到嗎?沒辦法了,我也沒招了,去了4位院士,我說休會,咱們去井岡山。長沙離井岡山不遠,到革命聖地之後,大家思考很多,收穫很大,一是體會到我們的革命前輩,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尚能堅持革命至死不渝,直至成功。二是,黃洋界上的一發炮彈,就此改變了中國革命的進程,因為僅有的那發炮彈打中了敵人的指揮所,把敵人嚇跑了。毛主席寫過一首詞,詞裡有一句話叫'黃洋界上炮聲隆'。那是多麼大的一場戰役,當時紅軍只有三發迫擊炮的炮彈,一發打偏了,一發是啞彈,最後一發打到了敵人的指揮所。如果不是那發炮彈,敵軍衝上來對紅軍就是滅頂之災,我說那一發炮彈改變了中國革命的進程。可見,只要堅持,就一定會有奇蹟,無論是革命,還是做科研,都是這個道理。"

苦心人,天不負,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劉澤金和項目成員通過大量實驗,發現了很多新現象,認識了很多新規律,從而發明了新技術,解決了許多過去認為無法解決的難題,又一次獲得了成功

為劉澤金頒發院士證書

常懷感恩之情,尊師重道掛心間

劉澤金至今仍感謝母校的培養,在山東大學2018屆研究生畢業典禮上,他表示,要常懷"寸心報得三春暉"的感恩之情。山東大學坐落在齊魯大地,儒家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對普通人來說,"忠"和"孝"特別重要,其中孝也可以延伸為一種感恩。

劉澤金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在科研上刻苦拼搏的劉澤金,在生活中其實是一個十分尊師重道的人。2008年,劉澤金負責的項目取得了重要成果,有望申報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當時他是項目負責人,項目總設計師兼常務副總指揮,按理說排名第一沒問題,但念及老師多年來打下的基礎和對自己的指導,劉澤金堅持把導師趙伊君院士排第一。劉澤金回憶道:"老師風格也很高,他說他已經是院士了,要這個獎也沒多少意義。但我始終堅持讓老師排第一,因為老人家之前沒得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也是他最後一次機會了。後來,我們果真評上了一等獎,老師排名第一,我排名第二,這件事在老前輩中間被傳為佳話,學生很孝順,我評選院士時還加了不少分。"

山東大學畢業已有30餘年,期間劉澤金經歷了無數成功與失敗,逆境與順境,他也得到了一個重要的人生體會,那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而無論何時何地,劉澤金院士都一直保持著那份赤子丹心,堅定地走在科技報國的路上。

歡迎關注"山東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第一時間獲取關於山大的最新資訊!

素材來源:山大視點官微、山大視點、中國工程院官網

相關焦點

  • 山東大學兩教授同日當選院士!另有3位山大校友入選!
    2019年11月22日對山東大學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當天上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先後公布增選院士名單,山東大學陳子江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術才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另外3名山東大學校友成功當選。陳子江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部院士。
  • 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兩少將辭去全國人大代表職務|少將|軍銜|江蘇...
    (原標題:兩少將辭去全國人大代表職務) 12月28日,中國人大網發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 南方科技大學換帥!清華副校長薛其坤接棒陳十一,又是院士!
    副校長,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其坤教授已於2020年11月接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此次薛其坤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也延續了南科大校長由院士擔任的傳統。 南方科技大學創校校長朱清時,曾任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是中科院院士。朱清時為南科大的改革創新發展奠定了基礎,也使這所嶄新的高校成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幟。
  • 山東大學一天倆教授當選院士,還有倆校友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2日訊(記者 張偉 高亞楠)今天上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山東大學陳子江、李術才兩位教授分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子江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李術才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此外,新增選的兩院院士名單中,還有兩位山東大學校友,山東大學數學77級校友張繼平、化學80級校友馬大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山東大學兩人分別當選中科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山東大學兩人分別當選中科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陳子江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陳子江,山東大學講席教授、副校長,齊魯醫學院院長,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首席專家,國家輔助生殖與優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生殖內分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項目和「863」計劃首席科學家。2019年當選為生殖醫學領域最權威學術組織——國際生殖學會聯盟(IFFS)的常務執委併兼任秘書長,成為該組織成立50年來第一位華人學術領導人。
  • 江蘇共三人當選中科院新晉院士 含南航副校長
    人民網南京12月7日電 (朱殿平、施憶)今天,中國科學院在其官網公布了2015年增選院士名單,今年共選舉產生了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2名外籍院士。記者注意到,其中有3名新晉院士來自江蘇,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沈樹忠、南京大學鄒志剛、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宣益民。
  • 中國「兩院院士」五成有官員背景 山東籍院士約90位
    據不完全統計,近半數院士除了擁有學者身份,同時還身兼行政及企業高管等職務,曾任或現任中央委員會委員或候補委員、全國政協委員、市長、大學校長等。也有部分在當選為院士後,走向更高級別的領導崗位。2005年,時任南京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的徐南平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隨後幾年,徐南平任職江蘇省省長助理,並於2013年當選為江蘇省政協副主席。
  • 五位山大人當選2019兩院院士
    喜報11月22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公布。我校陳子江副校長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術才副校長當選為工程院院士。此外,我校三位校友同時當選:數學77級張繼平校友、化學80級馬大為校友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醫學78級曹義海校友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五位優秀山大人簡介陳子江,女,1979年9月入山東醫學院醫療系學習,獲醫學學士,1989年12月獲醫學博士學位(碩博連讀)。
  • 四川巴中籍科學家吳偉仁、韓傑才當選院士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7日訊(記者 仲健鴻)12月7日,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官方網站分別發布通告,宣布2015年新增院士名單。據了解,今年中國工程院增選70名院士和8名新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增選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2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簡歷)
    中新網天津12月17日電 記者17日從南開大學獲悉,該校副校長陳軍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是化學科學領域唯一入選的中國科學家。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成立於1983年11月,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營利性的國際科學組織,致力於支持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科學研究。
  • 全國英才資料庫:國家級科技英才——核物理學家歐陽曉平院士
    中國英才網.全國英才資料庫:軍界國家級科技英才——軍事指揮信息系統和數據鏈專家 費愛國院士(專業技術少將),1955年7月7日出生於江蘇省清江市(現淮安市清江浦區),男,漢族,江蘇省漣水縣人。中共黨員。軍事指揮信息系統和數據鏈專家。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11月19日,據澎湃新聞記者從數個獨立信源處確認,現年57歲的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  南科大官網顯示,現任校長為64歲的中科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的陳十一。
  • 山東人薛其坤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山東人薛其坤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2020-11-23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南方科技大學新校長薛其坤,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50歲時曾發諾...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官網「現任領導」一欄顯示,薛其坤已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位於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2010年這所高校開始籌建,在十周年校慶來臨之際,這所年輕的高校迎來了一位學術大咖新校長:學術大咖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院士(前兩任校長分別為朱清時院士和陳十一院士)。  南方科技大學借鑑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學的學科設置和辦學模式,理工醫多元發展、本碩博創新培養,年輕的它正在探索大學教育的新模式。高起點下,南方科技大學被寄予了厚望。
  • 安徽哪個市「出產」兩院院士最多?
    1986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 1991年在吉林大學獲博士學位。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首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1989年畢業於南開大學,1999年在澳大利亞Wollongong大學獲博士學位。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南開大學副校長、先進能源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 恭喜,這11位中國學者當選2020年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
    曹雪濤教授曹雪濤,男,山東濟南人。少將,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國家973免疫學項目首席科學家,也是,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2019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天然免疫與炎症的基礎研究、腫瘤免疫治療應用研究。現為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院士的人生仿佛開掛一般,比如曹院士碩士答辯的時候,答辯專家認為他的碩士論文完全達到博士生畢業論文水平,建議曹雪濤破格參加博士生考試。
  • 恭喜,這11位中國學者當選2020年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
    下面小編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11位中國的頂尖科學家:1、南開大學 曹雪濤教授曹雪濤,男,山東濟南人。少將,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國家973免疫學項目首席科學家,也是,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2019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 他考研三次成功,42歲評為院士,現又自清華南下出任這所大學校長
    媒體披露,清華大學副校長將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南方科技大學算是一所新學校,建校還不足十年,在創建之初就承載了改革創新、顛覆傳統的重任,可以說是一所面向未來的創新型大學。>第二任校長,是北京大學原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陳十一院士,他曾任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力學系主任,也是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第一位國外大學力學系主任。
  • 肇東籍專家曹喜濱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東北網綏化12月3日訊(特約記者霍永祥) 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增選當選院士名單,肇東籍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曹喜濱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據了解,曹喜濱,1963年出生在肇東市安民鄉一個偏僻的小屯子,1981年從肇東一中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1991年在哈工大畢業後,獲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