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最新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直接來源最可能是蛇

2020-09-03 豬頭小俠

已有的流行病學證據和生物信息學分析顯示,造成2003年SARS疫情的直接來源是野生動物市場上的果子狸。中華菊頭蝠則是SARS病毒的源頭。

1月22日,中國學者最新在線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將導致17人死亡、500多人確診感染的2019-nCoV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可疑對象鎖定到蛇。

該論文的標題是《新型冠狀病毒纖突蛋白的同源重組可能促進了從蛇到人的跨物種傳播》,由北京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寧波大學、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聯合完成,22日在線發表在英文學術期刊《醫學病毒學雜誌》(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這也是發現新型冠狀病毒並測序後第15天,中國學者發表的第二篇關於該病毒的研究論文。

該論文稱,研究人員對前述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進行了分析,評估這些序列中的RSCU。然後將前述冠狀病毒的RSCU與不同物種動物基因序列的RSCU進行比較。

前述論文稱,研究結果顯示,與其他動物相比,蛇最有可能是攜帶前述新型冠狀病毒的動物。

RSCU的全稱是「同義密碼子相對使用度」(或使用頻率、使用偏倚,relative synonymous codon usage)。它是指同一基因序列在編碼某一個胺基酸時,對同義密碼子使用的偏好(偏倚)程度。

兩種或三種不同排列的基因序列可能對應著同一胺基酸,這些不同的基因序列被稱為同義密碼子。

不同物種對前述基因排列的偏好程度有差異。也就是說,這些基因排列在不同物種中出現的頻率有差異,因此了,體現了物種差異。這種對比分析方法被用於分析病毒的進化、重組,即RSCU方法。

此外,前述論文稱,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重組病毒,病毒的重組區域位於病毒的纖突蛋白。該蛋白如同一把工具,用於識別宿主細胞的表面受體,撬開細胞的防護之門。新型冠狀病毒的部分基因序列來自蝙蝠冠狀病毒。

23天前,2019年12月30日,湖北省武漢市聚集性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的消息傳出。疫情最早發生地為武漢華南海鮮城,海鮮城內實際存在大量野味交易。

2020年1月7日,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經測序,獲得其全基因組序列。隨後,在網上公布。這是一種RNA單鏈病毒。

1月20日晚間,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根據流行病學分析,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比如竹鼠、獾等。

22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前述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武漢當地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

22日上午,北京大學保護生物學教授、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呂植公開發布建議稱,呼籲國家林草局和各地野生動物主管部門及執法部門負起責任,主動作為,及時行動。她表示,吃野味是陋習,事關公共安全。

1月21日11:49,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中國科學》的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中國學者發表最新研究論文,通過模擬計算病毒s蛋白的結構,分析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來源。該論文稱,如同導致2002年「非典」的SARS冠狀病毒一樣,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而且,從蝙蝠到人的傳染過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間宿主媒介。這一研究成果預測了武漢冠狀病毒有很強的對人感染能力。

前述消息稱,這一研究成果,是在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的支持下(應急醫學藥物新品種研發及其關鍵創新技術體系)完成的。

據悉,這是第一篇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論文。

該論文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員、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鍾武研究員和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李軒研究員合作完成。

(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蛇、水貂、蝙蝠,新型冠狀病毒究竟來自哪種野生動物?
    自復旦大學張永振團隊2020年1月10日公布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後,針對該病毒的傳染途徑、發病機制和宿主來源等,各高校和科研機構爭相發表研究成果,但各方基於基因模型分析的結果相差甚遠,人們目前能確認的只是這種冠狀病毒來自各種可能的野生動物。「蝙蝠女俠」石正麗首先實驗證明這種病毒極可能來自蝙蝠。
  • 新型冠狀病毒溯源:究竟是哪種野味帶來的災難?
    導讀在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戰役裡,醫者逆行堅守,科學也在前行溯源。1 月 20 日,鍾南山院士指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具體是什麼動物,還不清楚。1 月 21 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幾個研究機構在線發表論文,推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 中科院最新研究再次將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指向蝙蝠
    作者 邱晨輝又一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結果出爐了,將該病毒的來源再次指向蝙蝠
  • 蛇?蝙蝠?水貂?新型冠狀病毒來自哪種動物?
    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於「野味」2020年1月7日,武漢肺炎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經測序,獲得其全基因組序列,隨後得到公布。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採訪中表示,從各方面的流行病學的調查看,這次疫情的源頭來自一個野生動物,比如說竹鼠、獾這類。
  • 《科學人》雜誌: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寄生在這種動物! 很多人都愛吃!
    ,顯示在武漢爆發的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是寄生在蛇身上,再傳給人,包括雨傘節及眼鏡蛇。《科學人》轉載的研究來自發布新研究的網站,「對話」(Conversion)上述雨傘節又名中國環蛇或臺灣黃蛇是華南地區及東南亞常見的毒蛇。
  • 科學家發文首次揭示新型冠狀病毒進化來源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仍在蔓延。今天,中國科學家發表的一篇最新論文,首次揭示新型冠狀病毒進化來源,以及其傳播依賴的可能蛋白,為人們認識這種新型病毒提供了重要線索和科學依據。  1月10日,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第一個基因組序列數據公布,後來,有多個從患者身上分離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陸續發布。這些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數據,為研究分析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來源、致病病理機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此篇科學論文提到,研究團隊通過對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與SARS冠狀病毒、MERS冠狀病毒進行了全基因組比對,發現平均分別有約70%和約40%的序列相似性。
  • Nature解讀:為什麼說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
    Nature解讀:為什麼說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 醫師報薛冰編譯 黃向東審校自武漢第一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肺炎患者於2019年12月12日住院以來,為了儘快了解和控制這種病毒,全球的科學家們都在研究這種病毒的的宿主、流行病學和生物學特徵,2月3號,兩支中國科學家研究團隊同時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自然)上背靠背發表的兩篇文章
  • 新型病毒,來源極可能是這種「野味」!看完文章,你還想吃它嗎?
    最新消息,1月22日,北京大學、寧波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和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在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上發布的一篇新研究,直指另一種動物——蛇。為了確定可能的病毒庫,我們基於新發現的冠狀病毒2019-nCoV的現有序列,結合不同動物物種之間的相對同義密碼子使用(RSCU)偏好性進行了全面的序列分析和比較。
  • 國際社會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毒宿主是蛇?多國專家正在...
    近一段時間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引起國內外高度重視。病毒從何而來?疫情如何防控?成為了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中間宿主是蛇?據悉,新病毒與眾所周知的急性呼吸症候群(非典)病毒(SARS-CoV)以及中東呼吸症候群病毒(MERS-CoV)屬於同一冠狀病毒家族,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19-nCoV。因此,人們很容易將此次疫情與非典疫情進行比較。此前研究顯示,SARS和MERS病毒背後都有蝙蝠的身影。
  • 新型冠狀病毒最新研究動態,第二彈!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檢驗君上周整理過一期並與大家分享。今天,《新型冠狀病毒最新研究動態,第二彈》來襲! 研究人員建議接下來對感染2019-nCoV的患者中進行評估。 新型冠狀病毒中間宿主或不止蝙蝠 該研究引入了VHP(病毒宿主預測)算法來預測病毒的潛在宿主。
  • 最新研究駁斥新冠病毒為「人造」產物 蛇不是中間宿主
    此前,一項研究分析了SARS-CoV-2病毒的基因組,結果表明蛇是這種病毒的宿主,儘管目前已知的冠狀病毒只會感染哺乳動物和鳥類。與此同時,一項不相關的研究比較了新型冠狀病毒和HIV-1的突刺蛋白序列,發現了意想不到的相似之處。雖然作者在受到科學批評後撤回了這篇預印稿,但由此引發了一些謠言和陰謀論,認為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是在實驗室中設計出來的。
  •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中國醫學科學院專家組答疑解惑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進入較複雜時期,1月27日,中國醫學科學院特組織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所長金奇,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系單廣良,中國醫學科學院呼吸病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日醫院副院長、呼吸中心常務副主任曹彬,中國醫學科學院呼吸病學研究院、中日醫院呼吸中心副主任詹慶元等權威專家,就公眾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5期)
    現有藥物或可有效治療新型冠狀病毒!doi:10.1016/j.ijid.2020.02.018一個歐洲研究聯盟表示,已經批准的藥物可能是治療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關鍵。他們的發現已經作為預先證據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7期)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和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研究人員報導患有COVID-19的孕婦有可能將這種感染傳播給嬰兒,不過這種情形很少見。他們追蹤了中國武漢市的33名孕婦,並發現3名嬰兒在出生時就感染了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率為9%,不過樣本量很小)。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8期)
    同一天,負責分類和命名病毒的的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的冠狀病毒研究小組在bioRxiv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該研究小組已經決定,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導致2002-2003年爆發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SARS-CoV)的變種。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6期)
    儘管COVID-19是全球關注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但重要的是要正確了解它的風險,並及時了解最新的研究和建議,以便為我們的患者提供最準確的建議。」2002-2003年期間,SARS-CoV-1在中國肆虐,感染了8000多人。通過採取深入的接觸者追蹤和病例隔離措施,SARS-CoV-1被根除了,自2004年以來,沒有報導過SARS-CoV-1感染病例。SARS-CoV-1是與SARS-CoV-2親緣關係最密切的人類冠狀病毒。在這項有關穩定性的研究中,這兩種冠狀病毒的行為相似,但不幸的是,這未能解釋為何COVID-19已爆發為更大的流行病。
  • 海外最新研究揭示蝙蝠攜帶新冠病毒可能直接感染人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對於普通人而言是匪夷所思,然而對於一些研究蝙蝠的科學家而言是早已註定。美國疾病生態學家凱文·奧利瓦爾(Kevin Olival)長期研究蝙蝠,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地方捕捉蝙蝠並採集它們的體液樣本。
  • 新型冠狀病毒最新治療方案曝光,但有人仍在作死!
    圖文: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陶力)、新華社、人民日報、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武漢協和醫院最新治療方案平臺屏蔽「吃播」蝙蝠視頻1月2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發表文章指出,武漢新型冠狀病毒nCoV-2019的序列與一種蝙蝠中的冠狀病毒序列一致性高達96%。
  • 最新研究表明:龜類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因此,不管是中國地區,還是全球範圍,新冠肺炎的防控形勢仍是緊張嚴峻的,病毒溯源工作的儘快推進,對揭示病毒來源及其進化規律,消除疫情源頭,防止疫情擴散都非常重要。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沈永義教授、肖立華教授等科研人員聯合開展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此後,2月18日,香港大學管軼團隊與廣西醫科大學胡豔玲課題組再次發表論文證明穿山甲很可能是新冠病毒從蝙蝠到人類的中間宿主。
  • 從中東呼吸症候群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聞—科學網
    其他國家陸續報告的該病病例也與中東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主要是,這些患者都有在中東國家旅遊、工作、經商等的經歷。比較而言,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是三種類似的冠狀病毒引發的人類嚴重疾病中的最年輕的一種疾病,因此對其防治是一片空白,難度也大。 近些年的調查表明,MERS-CoV冠狀病毒是從駱駝傳播到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