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度96%!中科院最新研究再次將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指向蝙蝠

2021-02-24 冰點周刊


作者 邱晨輝

又一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結果出爐了,將該病毒的來源再次指向蝙蝠。這一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完成,該團隊1月23日在學術平臺bioRxiv預印版上發表文章,闡述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及相關研究結果。

據石正麗團隊介紹,該團隊從早期5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體內,獲得了該病毒的全基因組,其中這5例基因組基本上一致,並於SARS病毒的序列一致性有79.5%。

更重要的是,石正麗團隊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與一種蝙蝠中的冠狀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達96%。通過對其保守的7個非結構蛋白進行對比,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屬於冠狀病毒,另外,新型冠狀病毒進入細胞的受體與SARS病毒一樣,均為ACE2。

這不是科學研究第一次將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指向蝙蝠。

1月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郝沛、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鍾武和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軒合作,帶領研究團隊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發表論文,其中提到,新型冠狀病毒和SARS/類SARS冠狀病毒的共同祖先,是和HKU9-1類似的病毒。由於武漢冠狀病毒的進化鄰居和外類群,都在各類蝙蝠中有發現,研究者推測武漢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當然,郝沛研究團隊認為,如同導致「非典」的SARS冠狀病毒一樣,武漢冠狀病毒在從蝙蝠到人的傳染過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間宿主媒介。

1月22日,依託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而建的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正式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源庫。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主任鮑一明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透露,科研人員利用這一資源庫,開展了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變異分析,經數據分析,2019新型冠狀病毒與2003年爆發的SARS病毒基因組序列相似度為80%,與2017年2月從國內的蝙蝠中採集到的相關基因組序列相似性最高,相似度為88%。

鮑一明說,科學家發現其與SARS病毒基因組序列相似度為80%,可以確認它屬於病毒界的「冠狀病毒」科,「β冠狀病毒」屬,「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相關冠狀病毒」種,因此在分類學上,它和SARS病毒是同一「種」的。相應地,科學家也可就此初步判斷該病毒源頭宿主很可能是蝙蝠。

事實上,2003年,SARS爆發之後,很多急性呼吸症候群相關的冠狀病毒在其天然宿主——蝙蝠中被發現。以往研究表明其中一些SARSr-CoV具有感染人的潛力。2017年11月,石正麗團隊在PLos Pathgens雜誌上發表文章,通過對雲南某一山洞中馬蹄蝠連續五年的樣品搜集,他們發現了蝙蝠中的SARS相關病毒是人SARS病毒祖先的更直接的證據。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24日電)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中國學者最新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直接來源最可能是蛇
    1月22日,中國學者最新在線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將導致17人死亡、500多人確診感染的2019-nCoV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可疑對象鎖定到蛇。這也是發現新型冠狀病毒並測序後第15天,中國學者發表的第二篇關於該病毒的研究論文。該論文稱,研究人員對前述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進行了分析,評估這些序列中的RSCU。然後將前述冠狀病毒的RSCU與不同物種動物基因序列的RSCU進行比較。
  • 梳理非典SARS病毒和事件有助於抗擊冠狀病毒肺炎嗎
    今天就是除夕之夜了,這是一個不一樣的年關,因為從半個月前起一種叫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席捲而來。許多人將此病毒與十七年前的非典事件相比。有很多類似之處。病毒來源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結果出爐了,將該病毒的來源再次指向蝙蝠。這一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完成,該團隊1月23日在學術平臺bioRxiv預印版上發表文章,闡述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及相關研究結果。相似度96%!
  • 專家發現新冠病毒新宿主,與穿山甲同類病毒相似度超蝙蝠,達99%
    一般認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產自於蝙蝠身上,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率先發表研究結果,指出蝙蝠為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鍾南山院士也表示基本可以肯定這種病毒最先出現在蝙蝠身上,但是有很多專家以及一些學術機構發表的論文認為這種病毒經歷了多種野生動物的接力,在多種野生動物身上演變和傳播,最後才傳到了人身上,這些野生動物包括蛇、鳥類、水貂等。
  • 新型冠狀病毒最新研究動態,第二彈!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檢驗君上周整理過一期並與大家分享。今天,《新型冠狀病毒最新研究動態,第二彈》來襲! 研究人員建議接下來對感染2019-nCoV的患者中進行評估。 新型冠狀病毒中間宿主或不止蝙蝠 該研究引入了VHP(病毒宿主預測)算法來預測病毒的潛在宿主。
  • 蝙蝠?水貂?新型冠狀病毒來自哪種動物?
    新型冠狀病毒與44種病毒進化樹(橙色區域為2019-NCoV)朱懷球團隊研究得出結論,新型冠狀病毒具有與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Bat SARS-like CoV)和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
  • 蛇、水貂、蝙蝠,新型冠狀病毒究竟來自哪種野生動物?
    自復旦大學張永振團隊2020年1月10日公布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後,針對該病毒的傳染途徑、發病機制和宿主來源等,各高校和科研機構爭相發表研究成果,但各方基於基因模型分析的結果相差甚遠,人們目前能確認的只是這種冠狀病毒來自各種可能的野生動物。「蝙蝠女俠」石正麗首先實驗證明這種病毒極可能來自蝙蝠。
  • 科普:新型冠狀病毒源於自然 而非實驗室—新聞—科學網
    在此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的緊要關頭,新型冠狀病毒系「實驗室人造病毒」的言論充斥著網絡,混餚視聽,讓人莫衷一是。然而,目前的研究發現,導致這一疫情的原因很可能是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悄悄地從蝙蝠經過中間宿主穿山甲傳播給人,進而引發了這場災難。
  • ...重磅論文:新冠病毒或由穿山甲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重組產生
    蝙蝠?穿山甲?從新冠疫情爆發之初,到如今全球累計確診病例數逾 383 萬,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確切的答案。近日,我國研究人員給出了最新的答案:新冠病毒可能是由穿山甲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重組產生!早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相關研究人員就發現,當年的「非典」病毒 SARS-CoV 毒株源自蝙蝠。那麼順著這條思路,作為「非典」病毒的親戚,新冠病毒的罪魁禍首會不會也是蝙蝠呢?早在當地時間 2020 年 1 月 23 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就在預印本網站 bioRxiv 上發表論文指出,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可能是蝙蝠。
  • Nature解讀:為什麼說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
    Nature解讀:為什麼說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該研究報導了一名在海鮮市場上工作的患者,該患者於2019年12月26日入住武漢市中心醫院,患有嚴重的呼吸系統綜合症。通過基因測序發現這個患者的肺裡存在一種以前從未發現過的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稱為「2019-nCoV」)。
  • 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源庫發布
    2019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發布動態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源庫收錄了來源於NCBI的GenBank資料庫和GISAID資料庫發布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病毒株的株名、採樣日期、採樣地點、樣本提供單位、數據遞交單位等元信息。
  • BioRxiv已有8篇論文關注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BioRxiv上發布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與一種蝙蝠中的冠狀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達96%,推測2019-nCoV或來源於蝙蝠(詳見:特別報導 | 相似度96%,石正麗團隊報導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於蝙蝠),該論文引起了廣泛關注。
  • 新型冠狀病毒溯源:究竟是哪種野味帶來的災難?
    導讀在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戰役裡,醫者逆行堅守,科學也在前行溯源。1 月 20 日,鍾南山院士指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具體是什麼動物,還不清楚。1 月 21 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幾個研究機構在線發表論文,推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源到底是啥?北大教授揭示:或來自蝙蝠和水貂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源到底是什麼?一直懸而未決。1月24日,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朱懷球團隊在bioRxiv預印版平臺發表《深度學習算法預測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和感染性》,文章指出,蝙蝠和水貂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兩個潛在宿主,其中水貂可能為中間宿主。該研究使用的是基於深度學習算法開發的VHP(病毒宿主預測)方法,用以預測新型冠狀病毒潛在宿主。
  • 最新研究表明:龜類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1月23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在bioRxiv預印版平臺上發表文章《Discovery of a novel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ent pneumonia outbreak in humans and its potential bat origin》,提出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於蝙蝠。
  • 我國科學家揭示新型冠狀病毒進化來源 揭示傳染人的分子作用通路
    新民晚報訊 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郝沛、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鍾武和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軒合作,今天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在線發表論文,分析闡述了引起近期武漢地區肺炎疫情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來源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5期)
    新型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亞群的一員,其含有正極性的單鏈RNA基因組,為了揭示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的進化機制,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新測序的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和20株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毒株進行了全面的基因組分析,在不同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基因組93個位點中的98個核苷酸突變中,研究者發現有58個核苷酸突變會引發胺基酸的改變,這就揭示了一種中性進化的結果,然而,新型冠狀病毒毒株WIV04和蝙蝠冠狀病毒
  • 科學家解析新型冠狀病毒:傳染力強!宿主可能是蝙蝠
    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員、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鍾武研究員和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李軒研究員合作,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發表論文,首次揭示了新型冠狀病毒進化來源,以及其傳播依賴的可能蛋白。
  • 科學家發文首次揭示新型冠狀病毒進化來源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仍在蔓延。今天,中國科學家發表的一篇最新論文,首次揭示新型冠狀病毒進化來源,以及其傳播依賴的可能蛋白,為人們認識這種新型病毒提供了重要線索和科學依據。  1月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郝沛、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鍾武和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軒合作,帶領研究團隊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上發表論文,分析闡述了引起近期武漢地區肺炎疫情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來源,及其與導致「非典」疫情的SARS冠狀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的遺傳進化關係,並揭示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
  • 石正麗與美國科學家發表研究,監測蝙蝠冠狀病毒跨物種傳播
    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員和美國生態健康聯盟(EcoHealth Alliance)主席彼得·達什亞克(Peter Daszak)教授團隊5月31日在科學預印版網站BioRxiv發表了關於蝙蝠冠狀病毒跨物種傳播的最新研究論文,這篇論文已經被《自然通訊》雜誌接受,並將於近期發表。
  • 蝙蝠最新研究:科學家又發現了6種新的冠狀病毒!包括3種新的 α 屬...
    來源:DeepTech深科技(ID:deeptechchina)自 SARS 暴發侵擾人類社會以來,人類專家一直在尋找冠狀病毒,自然界中的蝙蝠物種成為一個關鍵的研究對象。日前,一項關於緬甸蝙蝠的研究再次發現了三種新的 α 屬冠狀病毒、三種新的 β 屬冠狀病毒。α 屬冠狀病毒和 β 屬冠狀病毒對人類健康影響重大,其中 SARS-CoV、SARS-CoV-2 和 MERS-CoV 等迄今為止人類最嚴重的傳染疾病,都屬於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