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解析新型冠狀病毒:傳染力強!宿主可能是蝙蝠

2020-11-29 經濟日報

眼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似乎呈現愈演愈烈之勢。這一來勢兇猛的神秘「殺手」究竟來自何方?傳染力如何?

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員、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鍾武研究員和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李軒研究員合作,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發表論文,首次揭示了新型冠狀病毒進化來源,以及其傳播依賴的可能蛋白。

研究推測,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有可能是——蝙蝠,研究成果預測了武漢冠狀病毒有很強的對人感染能力,為科學防控,制定防控策略和開發檢測/幹預技術手段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

自然宿主或是蝙蝠

說起2002年的「非典」,很多人至今心有餘悸,那場疫情的罪魁禍首正是一種名為SARS的冠狀病毒。

2020年1月10日,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第一個基因組序列數據被公布,後來陸續有多個從患者身上分離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發布。

為了解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與已知明確感染人的兩種冠狀病毒(另一種為「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的關係,研究者對三種冠狀病毒進行了全基因組比對,發現平均分別有~70%和~40%的序列相似性。其中,不同冠狀病毒與宿主細胞作用的關鍵spike基因(編碼S-蛋白),有更大的差異性。

進一步解析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來源和可能的自然界宿主,研究者又利用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和收集到的大量冠狀病毒數據進行了遺傳進化分析。結果發現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屬於Beta冠狀病毒屬(Betacoronavirus)。該病毒是蛋白包裹的單鏈正鏈RNA病毒,寄生和感染高等動物(包括人)。在進化樹的位置上,與SARS(導致2002年「非典」)病毒和類SARS(SARS-like)病毒的類群相鄰,但並不屬於SARS和類SARS病毒類群。

但有意思的是,它們進化上共同的外類群是一個寄生於果蝠的HKU9-1冠狀病毒。「所以武漢冠狀病毒和SARS/類SARS冠狀病毒的共同祖先是和HKU9-1類似的病毒。」論文稱。

論文指出,由於武漢冠狀病毒的進化鄰居和外類群都在各類蝙蝠中有發現,推測武漢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如同導致2002年「非典」的SARS冠狀病毒一樣,武漢冠狀病毒在從蝙蝠到人的傳染過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間宿主媒介。

圖為冠狀病毒的可能傳播途徑

如何感染人?

在上述研究基礎上,論文作者對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的機制和通路又進行了分析。

他們發現,SARS病毒的 S-蛋白和MERS病毒S-蛋白,分別通過與人的ACE2蛋白或DPP4蛋白互作結合來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但接下來的研究,排除了武漢冠狀病毒S-蛋白與DPP4相互作用感染人的可能。

後來,文章作者又對武漢冠狀病毒S-蛋白和人ACE2蛋白進行了結構對接研究,獲得了令人驚訝的結果:雖然武漢冠狀病毒S-蛋白中與ACE2蛋白結合的5個關鍵胺基酸有4個發生了變化,但變化後的胺基酸,卻整體性上非常完美的維持了SARS病毒S-蛋白與ACE2蛋白互作的原結構構象。

這意味著什麼?

簡單說,儘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新結構與ACE2蛋白相互作用能力,由於丟失的少數氫鍵有所下降(相比SARS病毒S-蛋白與ACE2的作用有下降),但仍然達到很強的結合自由能。這一結果說明武漢冠狀病毒是通過S-蛋白與人ACE2互作的分子機制,來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

這一研究成果預測了武漢冠狀病毒有很強的對人感染能力,為科學防控,制定防控策略和開發檢測/幹預技術手段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

相關焦點

  • Nature解讀:為什麼說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
    Nature解讀:為什麼說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2019-nCoV)肺炎患者於2019年12月12日住院以來,為了儘快了解和控制這種病毒,全球的科學家們都在研究這種病毒的的宿主、流行病學和生物學特徵,2月3號,兩支中國科學家研究團隊同時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自然)上背靠背發表的兩篇文章,不約而同地指出,2019-nCoV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
  •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宿主是蝙蝠?千萬不要吃野味
    哪些野生動物會攜帶冠狀病毒?很多野生動物都可能攜帶病原體,成為某些傳染病的傳播媒介,果子狸、蝙蝠、竹鼠、獾等是冠狀病毒的常見宿主。武漢地區的病毒性肺炎疫情爆發,與2002年廣東爆發的「非典」疫情有很多相似之處,都發生在冬季,初始發生都起源於人與動物市場交易的鮮活動物接觸,而且都是由未知的冠狀病毒導致。由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鄰居和外類群都在各類蝙蝠中有發現,推測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 我國科學家揭示新型冠狀病毒進化來源 揭示傳染人的分子作用通路
    該成果評估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人間傳染力,為儘快確認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制定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學理論依據。2020年1月10日,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第一個基因組序列數據被公布,後來陸續有多個從患者身上分離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發布。這些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數據,為研究分析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來源、致病病理機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 蝙蝠?水貂?新型冠狀病毒來自哪種動物?
    o說:「他們沒有證據表明蛇可以被這種新的冠狀病毒感染並作為宿主。除了哺乳動物和Aves(鳥類)以外,沒有一致的證據證明宿主中存在冠狀病毒。」蝙蝠、水貂成候選?1月24日,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朱懷球團隊在bioRxiv預印版平臺發表題為《深度學習算法預測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和感染性》的文章。
  • 科學家發文首次揭示新型冠狀病毒進化來源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仍在蔓延。今天,中國科學家發表的一篇最新論文,首次揭示新型冠狀病毒進化來源,以及其傳播依賴的可能蛋白,為人們認識這種新型病毒提供了重要線索和科學依據。  1月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郝沛、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鍾武和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軒合作,帶領研究團隊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上發表論文,分析闡述了引起近期武漢地區肺炎疫情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來源,及其與導致「非典」疫情的SARS冠狀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的遺傳進化關係,並揭示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
  • 冠狀病毒的宿主除了動物外,植物有可能是宿主嗎?
    冠狀病毒可以感染豬、牛、雞、鳥等動物,也可以感染人類。研究表明,這類病毒的根源是野生動物,主要的宿主之一是蝙蝠。冠狀病毒在中間宿主上發生遺傳變異之後,它們就有可能會感染人類。那麼,除了動物之外,植物會是冠狀病毒的宿主嗎?植物會被冠狀病毒感染嗎?冠狀病毒是一種動物病毒,這意味著它們不會感染植物,所以植物不會是冠狀病毒的宿主,也不會是中間宿主。
  • 中科院最新研究再次將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指向蝙蝠
    更重要的是,石正麗團隊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與一種蝙蝠中的冠狀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達96%。通過對其保守的7個非結構蛋白進行對比,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屬於冠狀病毒,另外,新型冠狀病毒進入細胞的受體與SARS病毒一樣,均為ACE2。這不是科學研究第一次將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指向蝙蝠。
  • 宿主可能是蝙蝠?武漢病毒所研究發現……
    導讀:引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可能仍然是蝙蝠。但目前不明確其間是否還有中間宿主。該論文顯示,武漢新型冠狀病毒nCoV-2019的序列與一種蝙蝠中的冠狀病毒序列一致性高達96%,也就是說,引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可能仍然是蝙蝠。但目前不明確其間是否還有中間宿主。石正麗團隊在文章中指出,自18年前SARS爆發以來,大量與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相關的冠狀病毒(SARSr-CoV)在它們的天然宿主蝙蝠中被發現。
  • 蛇、水貂、蝙蝠,新型冠狀病毒究竟來自哪種野生動物?
    自復旦大學張永振團隊2020年1月10日公布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後,針對該病毒的傳染途徑、發病機制和宿主來源等,各高校和科研機構爭相發表研究成果,但各方基於基因模型分析的結果相差甚遠,人們目前能確認的只是這種冠狀病毒來自各種可能的野生動物。「蝙蝠女俠」石正麗首先實驗證明這種病毒極可能來自蝙蝠。
  • 海外最新研究揭示蝙蝠攜帶新冠病毒可能直接感染人 無需經過中間宿主
    當時美國科學家指出:「蝙蝠可能攜帶下一個SARS類流行病病毒,並且能直接感染人體細胞。」在這篇科學文章中,科學家首次揭示,SARS類病毒是有可能直接從自然宿主傳播到人的,而無需中間的宿主媒介。 這一結論在2015年《自然-醫學》雜誌上發表的另一篇論文中得到進一步印證。
  •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源到底是啥?北大教授揭示:或來自蝙蝠和水貂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源到底是什麼?一直懸而未決。1月24日,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朱懷球團隊在bioRxiv預印版平臺發表《深度學習算法預測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和感染性》,文章指出,蝙蝠和水貂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兩個潛在宿主,其中水貂可能為中間宿主。該研究使用的是基於深度學習算法開發的VHP(病毒宿主預測)方法,用以預測新型冠狀病毒潛在宿主。
  • 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蝙蝠為什麼能夠活下來的猜想
    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後,病毒學專家對病毒進行了溯源,有證據表面蝙蝠是這種病毒的宿主,或者說是中間宿主。 那麼,為什麼病毒能在蝙蝠體內寄生而不會對蝙蝠這種哺乳動物進行攻擊呢?有專家說是蝙蝠的體溫在40攝氏度左右,這個溫度能壓住病毒的發作。
  • 石正麗與美國科學家發表研究,監測蝙蝠冠狀病毒跨物種傳播
    有必要持續監測熱點區域石正麗等研究人員發表的論文分析了在中國的所有已知蝙蝠冠狀病毒數據(其中包括630個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序列通過比較α和β冠狀病毒的宏觀進化模型,確定了病毒的宿主分類以及中國冠狀病毒進化多樣性熱點的地理區域。這一研究不僅有助於人們理解冠狀病毒的進化和多樣性,還能幫助科學家以蝙蝠冠狀病毒的發現為目標,進行積極的人畜共患傳染病的監測。
  • 新型冠狀病毒到底來自哪裡?科學家發現一種動物或是攜帶者
    冠狀病毒從動物傳染給人類已經有其他先例,例如,在2003年爆發的SARS冠狀病毒,在2012年爆發的MERS冠狀病毒。根據中國病毒學家石正麗此前的研究結果,SARS冠狀病毒的所有基因組都能在一群蝙蝠體內發現,這意味著蝙蝠很可能是SARS冠狀病毒的天然宿主。
  • 深度解析為何新型冠狀病毒更易於在人間傳播擴散 病毒S蛋白與宿主...
    據WHO 2月10日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超過4萬例確診病例,已經造成了至少900人死亡,這種冠狀病毒被認為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其與多種蝙蝠冠狀病毒及SARS冠狀病毒具有高度相似性;相比SARS冠狀病毒而言,新型冠狀病毒似乎更容易人傳人,其能在幾個大洲快速傳播,並讓WHO宣布全球進入公共衛生應急狀態。
  • 最新研究:新冠病毒可能40至70年前從蝙蝠病毒中分化出,穿山甲不大可能是中間宿主
    新華社倫敦7月28日電(記者張家偉)一個國際團隊28日在英國期刊《自然·微生物學》發表報告說,新冠病毒可能在40至70年前從與之關係最緊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這意味著產生新冠病毒的病毒譜系可能已在蝙蝠中傳播幾十年了。
  • 2020年度熱點提名者--新型冠狀病毒
    盤點2020年全球人民關注點最多的事件,不得不提到我們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截止2020年10月,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累計確診人數已經達到三千五百萬以上,累計相關死亡人數也已經超過一百萬。近期川普競選前夕也聲稱其確診新型冠狀病毒以及聯合國大會上耿爽回擊美方就疫情和軍控問題詆毀中國等。
  • 專訪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溯源很重要,但可能永遠找不到
    談及輿論對科學研究、科學家的不理解,石正麗說,科學家做的很多事不被公眾理解,大家看起來這些都是沒有用的。實際上人類的知識是一點一點積累的,沒有前人的知識積累,我們現在不可能知道那麼多。正是因為很多人這麼多年一代一代積累,才擴展了人類對自然界的認知邊界。
  • 蝙蝠會傳染新型冠狀病毒?請不要冤枉蝙蝠!
    2019年,湖北省武漢市發現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會出現嚴重的肺炎症狀。由於防控不及時和遇上春運,人口大遷徙,因而該病毒擴散非常之快。有些研究指出,此次病毒的原始宿主極有可能是蝙蝠。    無獨有偶,根據英國報刊《每日郵報》的報導,持續了近五個月的山火終於撲滅,但是澳洲卻迎來了另一場災難。
  • 專家解讀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恐慌沒有必要,但一定要重視
    該論文分析闡述了引起近期武漢地區肺炎疫情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來源,及與導致「非典」疫情的SARS冠狀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的遺傳進化關係,並推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該成果評估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人間傳染力,為儘快確認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制定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學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