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宿主是蝙蝠?千萬不要吃野味

2021-01-15 名醫在線網

哪些野生動物會攜帶冠狀病毒?

很多野生動物都可能攜帶病原體,成為某些傳染病的傳播媒介,果子狸、蝙蝠、竹鼠、獾等是冠狀病毒的常見宿主。

武漢地區的病毒性肺炎疫情爆發,與2002年廣東爆發的「非典」疫情有很多相似之處,都發生在冬季,初始發生都起源於人與動物市場交易的鮮活動物接觸,而且都是由未知的冠狀病毒導致。

由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鄰居和外類群都在各類蝙蝠中有發現,推測武漢新型

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如同導致2002年的SARS冠狀病毒一樣,新型冠狀

病毒在從蝙蝠到人的傳染過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間宿主媒介。不要吃未經檢疫的野生動物、生鮮等食品,比如路邊攤售賣的肉食,不要為了「嘗鮮」而冒險。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有什麼臨床表現?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起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可合併輕度乾咳、乏力、呼吸不暢、腹瀉等症狀,流涕、咳痰等症狀少見。

一半患者在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病情進展迅速,數日內即可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時,我們怎麼吃才好?

1.不要食用已經患病的動物及其製品;要從正規渠道購買冰鮮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時要充分煮熟。

2.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處理生食和熟食之間要洗手。

3.即使在發生疫情的地區,如果肉食在食品製備過程中予以徹底烹飪和妥善處理,也可安全食用

相關焦點

  • 新型冠狀病毒溯源:究竟是哪種野味帶來的災難?
    1 月 22 日,北京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等單位聯合發表論文稱:蛇可能是造成當前武漢新型冠狀病毒 2019-nCoV 感染爆發的野生動物庫。同日,Nature 刊文評論指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蛇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
  • 蝙蝠?水貂?新型冠狀病毒來自哪種動物?
    儘快確認病毒的源頭宿主和中間宿主,可以加快針對該病毒藥物與疫苗的研發,迅速阻斷人與病原體的接觸,對於病毒病原體早期預防和疫情控制的意義,不言而喻。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於「野味」2020年1月7日,武漢肺炎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經測序,獲得其全基因組序列,隨後得到公布。
  • 淘寶禁售「野味」了嗎?這個冠狀病毒常見宿主,別吃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野味再次被推至風口浪尖。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日前表示,根據流行病學分析,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比如竹鼠、獾等。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袁國勇也呼籲稱:「我們都不應該吃野味。」  「拒絕野味,人人做起!」
  • 科學家解析新型冠狀病毒:傳染力強!宿主可能是蝙蝠
    研究推測,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有可能是——蝙蝠,研究成果預測了武漢冠狀病毒有很強的對人感染能力,為科學防控,制定防控策略和開發檢測/幹預技術手段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自然宿主或是蝙蝠說起2002年的「非典」,很多人至今心有餘悸,那場疫情的罪魁禍首正是一種名為SARS的冠狀病毒。2020年1月10日,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第一個基因組序列數據被公布,後來陸續有多個從患者身上分離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發布。
  • 新型病毒,來源極可能是這種「野味」!看完文章,你還想吃它嗎?
    冠狀病毒的來源就是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及它們所汙染的環境,這個野生動物的病毒也在逐漸適應,一開始只是動物到人的傳播,再就是病毒在做適應突變,對宿主的適應突變,到現在這個階段,確實出現了人傳人的現象,而且已經出現一些社區傳播。
  • 除了蝙蝠,這8種「野味」萬萬不要碰,為了您的健康,請管住嘴!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文章是「除了蝙蝠,這8種「野味」萬萬不要碰,為了您的健康,請管住嘴!」。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或「分享」哦!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時曾明確表示,新冠病毒很大可能是竹鼠、獾一類的野生動物時,大眾一片譁然。沉寂已久的野味問題再度公之於眾,並站上了風口浪尖。雖有「民以食為天」,但絕非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隨便吃。
  • 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 武漢多家餐廳曾售賣獾、刺蝟等
    每經記者:李可愚 李 彪 每經編輯:陳 旭「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可能性比較大的比如說像竹鼠、獾這類的野生動物。」在1月20日晚央視的一檔專題節目中,接受連線採訪的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首次披露了這樣一個重要事實——在湖北武漢首次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和那些被食用的野生動物,也就是俗稱的「野味」關係密切。
  • Nature解讀:為什麼說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
    Nature解讀:為什麼說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02-07 0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醫師報薛冰編譯 黃向東審校自武漢第一位新型冠狀病毒
  • 闢謠:貓狗是新型冠狀病毒的罪魁禍首?不,其實是人們貪嘴吃野味
    闢謠一:新型肺炎病毒源頭是華南海鮮市場進口的豺-一種犬科動物攜帶的病毒。這一點相信看新聞,看網絡視頻的人們應該都知道,導致這次新型肺炎病毒的主要源頭是來自人們無知的吃一些野生動物,導致病毒的傳播。在新型肺炎病毒疫情的實時動態裡也能查詢到最新的消息,其中就包含了傳染源是野生動物,可能是中華菊頭蝠,根本就沒有提到犬科,更沒有涉及到貓狗。
  • 別吃野味了,真的會死!
    /寫在最後/ 從去年12月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到今天,全國抗擊疫情已經一個多月了,距離上一次的「非典型肺炎」,僅僅17年。
  • 新型冠狀病毒留給我們的一個問題:野味真的那麼好吃嗎?
    國家疾控中心指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主要來源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非法銷售野生動物供人食用。那麼問題來了,野味他真的有那麼好吃嗎?值得一群人不顧生命也要去品嘗一番嗎?國家疾控中心對新型冠狀病毒來源的通告吃野味才是此次疫情爆發的根本原因2020年1月2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在bioRxiv預印版平臺上發表了題為「Discovery of a novel
  • 野味為何會引起病毒感染?除了蝙蝠,還有什麼野味不能吃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可謂是來勢洶洶,截至2月10日,全國共確診病例37626例例,死亡1016例,疑似病例21675例。直到現在,確診病例還在不斷增加。根據國家疾控中心透露,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已經能夠確認,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
  • 真有人吃蝙蝠,蝙蝠死相猙獰,太震驚了!
    視頻顯示,在一家餐館內,兩名出鏡女主持人面前均擺放一碗蝙蝠湯。一名女主持人從湯中將黑色的蝙蝠撈出,舉在手中,對著鏡頭向觀眾介紹該蝙蝠的種類與外表;隨後,兩名女主持人各自將碗中的蝙蝠從中撕開,並親口品嘗,然後嘆道「這肉很緊,但很香」。
  • 新型冠狀病毒最新治療方案曝光,但有人仍在作死!
    圖文: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陶力)、新華社、人民日報、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武漢協和醫院最新治療方案平臺屏蔽「吃播」蝙蝠視頻1月2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發表文章指出,武漢新型冠狀病毒nCoV-2019的序列與一種蝙蝠中的冠狀病毒序列一致性高達96%。
  • 拒絕野味,蝙蝠,果子狸算野味,那麼野雞野鴨野生黃鱔算野味嗎?
    眾所眾知,2020年的這次極為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舉國上下人心惶惶,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宿主為蝙蝠,這件事已經被大家所熟知,那麼為什麼除了禁止吃蝙蝠外還要禁止吃其他野味呢?野鹿肉,請不要碰!原因就在:蝙蝠屬於源頭宿主,到人這個節點的過程中,還會有中間宿主,也就是其他野生動物都有攜帶病毒的可能,這不是駭人聽聞,2003年暴發SARS疫情就是中國人愛吃野味所致,當時曾一度把果子狸當成源頭宿主,對果子狸大加屠殺。但是,後來的研究發現,SARS-CoV 的源頭宿主頭宿主可能是蝙蝠,果子狸不過是 SARS-CoV的中間宿主,而且病毒經過變異,才讓人患上SARS這種瘟疫。
  • 蛇、水貂、蝙蝠,新型冠狀病毒究竟來自哪種野生動物?
    1月2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發現該病毒(2019-nCoV)與此前在雲南中菊頭蝠上檢測到的蝙蝠冠狀病毒RaTG13相比較具有96.2%的一致性。據石正麗介紹,新型冠狀病毒可能與當年的SARS病毒一樣,其自然宿主都來自蝙蝠,但該病毒的中間宿主是什麼,目前仍不明晰。
  • 宿主可能是蝙蝠?武漢病毒所研究發現……
    導讀:引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可能仍然是蝙蝠。但目前不明確其間是否還有中間宿主。該論文顯示,武漢新型冠狀病毒nCoV-2019的序列與一種蝙蝠中的冠狀病毒序列一致性高達96%,也就是說,引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可能仍然是蝙蝠。但目前不明確其間是否還有中間宿主。石正麗團隊在文章中指出,自18年前SARS爆發以來,大量與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相關的冠狀病毒(SARSr-CoV)在它們的天然宿主蝙蝠中被發現。
  • 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 而新型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
    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這個疑問類似於為什麼愛滋病毒在猩猩體內存在了很多年,而最近幾十年才開始在人類中爆發呢。以吃野味為例,吃野味暴發疫情是這樣的,人首先遇到一個帶有某種病毒的野生動物,未經有關部門檢驗檢疫,這是傳染源,這是一個概率。然後這時候又需要滿足一定的傳染途徑,比如說烹製不科學,沒有高溫等,或者在進行宰殺的過程中有病毒載量液體的交換導致感染,這又是一個概率,再然後這個疾病剛好出現機緣性變異,導致可以人傳人了,即變得易感性,這也是一個概率。
  • 新型冠狀病毒是吃蝙蝠吃來的嗎?
    可問題是,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當真是由於吃蝙蝠引發的嗎?大家腦海中如此強烈的印象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在哪兒吃的?其中,幾乎無一例外地展示了亞洲面孔男男女女進食蝙蝠而略顯驚悚的場面。考慮到各位可能已經都看過了,以及沒看過人的心理感受,就不在此一一重複了。疫情、蝙蝠、亞洲面孔,在眼下這個時間節點,似乎自然而然就應了「病從口入」的老話,拼湊起了「新型冠狀病毒因吃蝙蝠而起」的完美閉環。果真如此嗎?
  • 中國學者最新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直接來源最可能是蛇
    此外,前述論文稱,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重組病毒,病毒的重組區域位於病毒的纖突蛋白。該蛋白如同一把工具,用於識別宿主細胞的表面受體,撬開細胞的防護之門。新型冠狀病毒的部分基因序列來自蝙蝠冠狀病毒。疫情最早發生地為武漢華南海鮮城,海鮮城內實際存在大量野味交易。2020年1月7日,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經測序,獲得其全基因組序列。隨後,在網上公布。這是一種RNA單鏈病毒。1月20日晚間,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根據流行病學分析,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比如竹鼠、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