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到底來自哪裡?科學家發現一種動物或是攜帶者

2020-10-18 火星科普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全稱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這是導致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爆發的罪魁禍首。不過,任何病毒都無法單獨存在,它們需要寄生在生物身上。也就是說,在人類感染新冠病毒之前,已經有其他生物感染了這種病毒,它們再跨物種傳染給人類。

目前,科研人員的一大研究方向是進行病毒溯源,尋找新冠病毒的根源。

冠狀病毒從動物傳染給人類已經有其他先例,例如,在2003年爆發的SARS冠狀病毒,在2012年爆發的MERS冠狀病毒。根據中國病毒學家石正麗此前的研究結果,SARS冠狀病毒的所有基因組都能在一群蝙蝠體內發現,這意味著蝙蝠很可能是SARS冠狀病毒的天然宿主。


同樣地,包括新冠病毒、MERS冠狀病毒在內等冠狀病毒的天然宿主可能也是蝙蝠。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TG13的序列相似度非常高,可達96%。

蝙蝠作為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並不會讓人感到意外,因為這種唯一能在天上飛的哺乳動物本身就一個移動的病毒庫。不過,蝙蝠具有強大的基因修復和新陳代謝能力,它們可以抑制病毒的活躍。因此,即便蝙蝠身上有很多危險的病毒,它們在大多數情況下也不會因此發病或者喪命。


儘管蝙蝠可能是冠狀病毒的根源,但蝙蝠幾乎不可能會直接把冠狀病毒的傳染給人類。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有多個殘基缺失,它們基本上無法通過ACE2受體入侵人類的細胞。只有經過基因變異之後,冠狀病毒才有可能感染人類。

然而,蝙蝠體內的機制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變異,所以這些較為原始的病毒很難直接感染人類。病毒先通過蝙蝠傳染給其他動物,然後,它們在中間宿主上經過進化之後,才有可能會感染人類。


先前的研究表明,SARS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可能是果子狸,MERS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可能是單峰駱駝。由於其他動物沒有蝙蝠那樣擁有抑制病毒活躍的能力,所以這些冠狀病毒很有可能會在它們身上發生變異。當人類與中間宿主進行密切接觸之後,人類就有可能會感染病毒。

因此,尋找中間宿主對於切斷病毒傳播鏈的意義十分重大。


此前,華南農業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穿山甲是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科學家在它們身上分離出了與新冠病毒很像的病毒毒株。除此之外,其他動物也有可能是中間宿主,例如,水貂,還有最近剛發現的龜類。

根據我國病毒學家吳建國在《醫學病毒學雜誌》(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刊載的一項新研究[1],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可能還包括一些龜類——綠海龜、西部錦龜以及中華鱉。龜類身上也攜帶了幾十種病毒,新冠病毒有可能是經由龜類傳染給人類的。

參考文獻

[1] Zhixin Liu, Xiao Xiao, Xiuli Wei, Composition and divergence of coronavirus spike proteins and host ACE2 receptors predict potential intermediate hosts of SARS‐CoV‐2,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2020, doi: 10.1002/jmv.25726.

相關焦點

  • 新型冠狀病毒真正的起源到底是哪裡?是人為還是天災?
    要尋找新型冠狀病毒起源於哪裡這個問題真的很難有答案,因為現在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和這一領域的專家明確發言和知道是因為什麼引起的,是野生動物?是因為普通流感變異引起?是因為全球變暖氣候環境引起?誰也不清楚,只能去懷疑和猜測病毒的溯源是一個假命題,病毒的源頭也許是人類目前已經發現的生物範圍內所不可及的目標,到底是病毒傳給了野生動物,還是帶著病毒的動物傳染給了其他野生動物?甚至野兔、蛇、蟾蜍、猴子,鯨魚,都可以感染冠狀病毒。「傳播形式極為複雜,根本溯源沒有極限。」
  • 新型冠狀病毒來自哪種動物?
    2019年的冬天,來自武漢的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悄然滋生,伴隨著春運的「大遷徙」,迅速蔓延到了全國各地。據國家衛健委通報,截至1月29日24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7711例,現有重症病例1370例,累計死亡病例170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124例,共有疑似病例12167例。短短一個月時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確診病例已超過2003年的SARS疫情。
  • 蛇、水貂、蝙蝠,新型冠狀病毒究竟來自哪種野生動物?
    記者 | 陳鑫2019年的冬天,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滋生,悄然從野生動物傳染給人類。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截至1月26日19時,我國已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2051例,死亡56例。
  • 新型冠狀病毒源頭在哪裡?看了本文後你可能知曉
    2019年底開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讓全世界進入了一場可怕的疫情之中。科學家們說,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中國或美國政府有意將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傳染給公眾。 迄今為止,有一件事似乎是可能的:它來自蝙蝠。這是&34;,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研究院教授、聯邦資助的全球病毒預測項目(PREDICT)的關鍵成員西蒙·安東尼博士說,PREDICT是一個研究動物宿主病毒的全球性項目,具有大流行的潛力。PREDICT十年來發現了180種冠狀病毒。
  •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源到底是啥?北大教授揭示:或來自蝙蝠和水貂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源到底是什麼?一直懸而未決。1月24日,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朱懷球團隊在bioRxiv預印版平臺發表《深度學習算法預測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和感染性》,文章指出,蝙蝠和水貂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兩個潛在宿主,其中水貂可能為中間宿主。該研究使用的是基於深度學習算法開發的VHP(病毒宿主預測)方法,用以預測新型冠狀病毒潛在宿主。
  • 科學家解析新型冠狀病毒:傳染力強!宿主可能是蝙蝠
    眼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似乎呈現愈演愈烈之勢。這一來勢兇猛的神秘「殺手」究竟來自何方?傳染力如何?自然宿主或是蝙蝠說起2002年的「非典」,很多人至今心有餘悸,那場疫情的罪魁禍首正是一種名為SARS的冠狀病毒。2020年1月10日,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第一個基因組序列數據被公布,後來陸續有多個從患者身上分離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發布。
  • 人類冠狀病毒的前世今生: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
    後來MER比SARS的致病性更強,病死率達35%到40%,這些都改變了人類對冠狀病毒的認識。2003年SARS爆發後,科學家發現了兩種新的人類冠狀病毒,一種叫HKU1,一種叫NL63。這兩種病毒和前面兩種病毒一樣,只引起普通感冒。所以這四種病毒(HKU1、NL63、229E、OC43)不需要其它動物宿主,常年出現在人類群體中,我們叫它社區獲得性人類冠狀病毒。
  • 新型冠狀病毒包含愛滋病毒序列?是科學家蓄意改造的嗎?
    作者:Nekout編輯:Yuki太長不看版事件:印度某研究團隊提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帶有4個來自於愛滋病毒(HIV)的短肽序列。誤導輿論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來自人為蓄意改造。闢謠:印度團隊的研究方法和邏輯存在根本性錯誤。
  • 人類冠狀病毒的前世今生:從哪裡來 又要到哪裡去-病毒, ——快科技...
    後來MER比SARS的致病性更強,病死率達35%到40%,這些都改變了人類對冠狀病毒的認識。2003年SARS爆發後,科學家發現了兩種新的人類冠狀病毒,一種叫HKU1,一種叫NL63。這兩種病毒和前面兩種病毒一樣,只引起普通感冒。所以這四種病毒(HKU1、NL63、229E、OC43)不需要其它動物宿主,常年出現在人類群體中,我們叫它社區獲得性人類冠狀病毒。
  • 這位中國科學家七年前預測,10年內會有一種來自「蝙蝠」的病毒
    這位中國科學家七年前預測,10年內會有一種來自蝙蝠的病毒七年前,新加坡杜克大學醫學院的王林發教授預測,在十年內,一種來自蝙蝠的病毒將會出現,並且很可能會有大面積的感染傳播。它將對社會造成嚴重危害。然而,事實上,這並不是王林發教授第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的預測,而是2012年和2013年在未來論壇上的發言內容。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6期)
    1.新發現!科學家鑑別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的潛在靶點!最近,來自中國的兩個獨立實驗室宣布已從患者糞便中成功分離出活的2019-nCoV。綜上所述,越來越多的臨床證據表明當人們與受感染的野生動物或患者以及無症狀攜帶者或早期有輕度腸道症狀的患者接觸時,除呼吸系統之外的消化系統可能會成為另一種感染途徑,而這一點在先前的研究中肯定被忽視或低估了。
  • 《科學人》雜誌: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寄生在這種動物! 很多人都愛吃!
    > 圖/網絡  示意圖 美國知名科普期刊《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網站23日轉載一項研究,顯示在武漢爆發的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
  • 闢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源頭並非海鮮!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近日,武漢肺炎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而最早發現病例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更處於風口浪尖,對於水產人而言,好消息是,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各方面的流行病學調查來看是來自一個野生動物,比如說像竹鼠、獾這一類可能性比較大」
  • 新發現!科學家鑑別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的潛在靶點!
    2020年3月24日 訊 /生物谷BIOON/ --兩個月內,一種此前並不為人所熟知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在全球開始傳播,感染了超過10萬人(新聞發布時的數據),而且目前感染人數還在持續上升,有效的應對措施需要有用的工具來幫助監測病毒的傳播,同時研究人員還需要了解機體免疫系統如何對病毒產生反應。
  • PNAS:發現蝙蝠中的一種新型逆轉錄病毒不僅感染蝙蝠細胞,也能感染...
    如今,它們正面臨著來自另一種哺乳動物---蝙蝠---的威脅,這種威脅可能更嚴重,也更持久。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澳大利亞伯納特研究所和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揭示蝙蝠攜帶著一類導致考拉患上愛滋病樣疾病(AIDS-like disease)的致命性病毒。這一發現對於保護這種標誌性的有袋類動物具有重要意義。
  • 新型冠狀病毒是這樣形成的
    一謬論反駁一,非典以來,都說冠狀病毒來自蝙蝠等野生動物。病毒原始確實會是起源於野生動物。這些野生動物所帶病毒的時間自古就有,可以感染人,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但明顯不是新型冠狀病毒等。拿這些動物身上的病毒做感染實驗,是很容易得到結論的。或做一個核酸檢驗,幾分鐘就可以得出結論。新型冠狀病毒是新進化的病毒,從古至今它有太多的時間給人類,而不是現在才讓人發現。
  • 新型冠狀病毒包含愛滋病毒序列?闢謠來了
    原創 Nekout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作者:Nekout編輯:Yuki太長不看版事件:印度某研究團隊提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帶有4個來自於愛滋病毒(HIV
  • 《自然》:新冠病毒或是穿山甲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重組...
    2月份,華南農業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發現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潛在中間宿主。但3月份來自中國的2項研究推翻了這一結論,穿山甲或不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管軼和胡豔玲團隊發表在《自然》的論文發現,穿山甲身上攜帶有新冠病毒相關的冠狀病毒,基因組相似率在85.5%-92.4%。但認定中間宿主要求其病毒基因組相似性達到99%以上,因此,不足以證明穿山甲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
  • 科學家發文首次揭示新型冠狀病毒進化來源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仍在蔓延。今天,中國科學家發表的一篇最新論文,首次揭示新型冠狀病毒進化來源,以及其傳播依賴的可能蛋白,為人們認識這種新型病毒提供了重要線索和科學依據。  1月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郝沛、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鍾武和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軒合作,帶領研究團隊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上發表論文,分析闡述了引起近期武漢地區肺炎疫情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來源,及其與導致「非典」疫情的SARS冠狀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的遺傳進化關係,並揭示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
  • 遠離新型冠狀病毒,遠離這些野生動物
          2020年春節是註定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狀病毒的突然爆發,讓人顯得有些猝不及防,疫情從武漢開始蔓延到其他省,為了防止疫情繼續擴散,各地開展嚴密排查控制人流出入,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打響,為打贏這場阻擊戰,來自全國各地的白衣天使自願請戰,全力以赴地戰鬥在一線,為肺炎病人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