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雜誌: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寄生在這種動物! 很多人都愛吃!

2021-01-13 晴情見聞

圖/網絡  示意圖 


美國知名科普期刊《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網站23日轉載一項研究,顯示在武漢爆發的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是寄生在蛇身上,再傳給人,包括雨傘節及眼鏡蛇。

《科學人》轉載的研究來自發布新研究的網站,「對話」(Conversion)上述雨傘節又名中國環蛇或臺灣黃蛇是華南地區及東南亞常見的毒蛇。



科學家最早懷疑武漢肺炎病毒來自當地華南海鮮市場出售的野生動物,這一點已在22日獲得中國官方證實。而發表在《醫學病學雜誌》(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上的一項新研究進一步指出,有證據顯示引發武漢肺炎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在傳導人類之前很可能寄生在蛇身上。

研究人員比對了,這種新病毒和其他所有已知的冠狀病毒,發現新病毒與來自中國的兩隻蝙蝠(菊頭蝠)的類SARS冠狀病毒樣本關係密切,但在蝙蝠傳到人體之前,可能已突變。後來研究人員再次進行新病毒基因序列的更詳細生物資訊分析,顯示這種新病毒可能來自蛇。

在野外,蛇經常捕食蝙蝠。有報導指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有人賣蛇,這使得這種新病毒從蝙蝠傳給蛇、再由蛇傳給人的可能性升高,但目前關於新病毒如何能同時適應冷血動物和溫血動物宿主,還是個謎。


圖/網傳華南海鮮市場一野生動物價目表


過去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和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都被歸類為人畜共患的傳染病,表示首批病患是直接從動物身上感染到此病,這種情況之所以出現,是因為病毒寄生在動物身上時,可能有一連串基因突變,致使病毒可以傳給人,且在人體內繁殖。

由於華南海鮮市場目前已關閉,研究人員無法取得當地出售野味的樣本確認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但上述發現已提供洞見,可據此研發,初步的預防及治療辦法。

研究人員說2019新型冠狀病毒再次提醒世人應該限制使用野生動物,以免感染人畜共通疾病。


資料來源:聯合網


延伸閱讀:

選後,國民黨將漸漸淡出歷史的舞臺

香港示威浪潮經久不息 ,港人成最大受害者


相關焦點

  • 新型冠狀病毒到底來自哪裡?科學家發現一種動物或是攜帶者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全稱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這是導致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爆發的罪魁禍首。不過,任何病毒都無法單獨存在,它們需要寄生在生物身上。也就是說,在人類感染新冠病毒之前,已經有其他生物感染了這種病毒,它們再跨物種傳染給人類。目前,科研人員的一大研究方向是進行病毒溯源,尋找新冠病毒的根源。冠狀病毒從動物傳染給人類已經有其他先例,例如,在2003年爆發的SARS冠狀病毒,在2012年爆發的MERS冠狀病毒。
  • 蛇、水貂、蝙蝠,新型冠狀病毒究竟來自哪種野生動物?
    自復旦大學張永振團隊2020年1月10日公布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後,針對該病毒的傳染途徑、發病機制和宿主來源等,各高校和科研機構爭相發表研究成果,但各方基於基因模型分析的結果相差甚遠,人們目前能確認的只是這種冠狀病毒來自各種可能的野生動物。「蝙蝠女俠」石正麗首先實驗證明這種病毒極可能來自蝙蝠。
  • 科學家解析新型冠狀病毒:傳染力強!宿主可能是蝙蝠
    自然宿主或是蝙蝠說起2002年的「非典」,很多人至今心有餘悸,那場疫情的罪魁禍首正是一種名為SARS的冠狀病毒。2020年1月10日,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第一個基因組序列數據被公布,後來陸續有多個從患者身上分離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發布。
  • 新型冠狀病毒會在買來的肉產品中不斷複製嗎?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正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各種擔心也在人群中像病毒一樣擴散著。比如有的人擔心家養的貓、狗會不會也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病?從市場上買來的豬肉會不會也成為病毒複製的溫床?由於從發現到現在時間還不算太長,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及新型肺炎的研究還不是太多,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新型冠狀病毒能夠感染貓、狗等寵物,也沒有證據表明能夠感染豬。至於買來的豬牛羊肉會不會成為病毒複製的溫床,那是絕對不可能。就算新型冠狀病毒能夠感染某種動物,當那種動物失去生命後,病毒剩下的也只是哀嚎。
  • 新型冠狀病毒來自哪種動物?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源自蛇?遭學界質疑1月22日,一篇發表在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醫學病毒雜誌)的論文指出,與刺蝟、穿山甲等其他動物相比,2019-nCoV的密碼子使用偏好與蛇類似,因此蛇最有可能是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動物。
  • 5種寄生蟲很多的食物,不僅有生鮮還有蔬菜,很多人都愛吃
    導語:5種寄生蟲很多的食物,不僅有生鮮還有蔬菜,很多人都愛吃我們中國的地大物博,供我們食用的食物,不管是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只要是無毒都能被我們研究出無數的吃法。但是現在隨著生態環境的汙染,不少的食物都不能再肆無忌憚地吃了,因為他們可能攜帶著大量的細菌和寄生蟲,寄生蟲是非常恐怖的,如果沒有完全消滅就會重新尋找寄生的宿主,在體內肆意的遊走,破壞身體的臟器,對身體危害非常大。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這5種寄生蟲非常多的食物,不僅有河鮮海鮮,還有蔬菜,很多人都愛吃。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5種食物吧!
  • 海鮮市場可能不是新型冠狀病毒唯一源頭
    1月26日,美國《科學》雜誌網站在線發文,題為《武漢海鮮市場可能不是新病毒在全球傳播的源頭》,稱華南海鮮市場可能並非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病毒也可能是從別的地方傳入。作者做出此判斷的依據,是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24日發表的中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首批臨床數據報告中的數據。具體情形如何?讓我們來梳理一下。美國《科學》在線發文截圖。
  • 從中東呼吸症候群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聞—科學網
    1937年,冠狀病毒首次從一種鳥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中分離出來,這種病毒能夠感染老鼠、大鼠、狗、貓、火雞、馬、豬和牛。迄今,大約有15種不同冠狀病毒株被發現,能夠感染多種哺乳動物和鳥類。至於可感染人的冠狀病毒,除nCoV-2019外,還有另外6種。 其中4種會引起普通的感冒症狀,分別為229E、NL63、OC43、HKU1。
  • Nature解讀:為什麼說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
    Nature解讀:為什麼說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2019-nCoV)肺炎患者於2019年12月12日住院以來,為了儘快了解和控制這種病毒,全球的科學家們都在研究這種病毒的的宿主、流行病學和生物學特徵,2月3號,兩支中國科學家研究團隊同時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自然)上背靠背發表的兩篇文章,不約而同地指出,2019-nCoV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
  • 中國學者最新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直接來源最可能是蛇
    該論文的標題是《新型冠狀病毒纖突蛋白的同源重組可能促進了從蛇到人的跨物種傳播》,由北京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寧波大學、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聯合完成,22日在線發表在英文學術期刊《醫學病毒學雜誌》(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 科學家發文首次揭示新型冠狀病毒進化來源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仍在蔓延。今天,中國科學家發表的一篇最新論文,首次揭示新型冠狀病毒進化來源,以及其傳播依賴的可能蛋白,為人們認識這種新型病毒提供了重要線索和科學依據。  1月10日,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第一個基因組序列數據公布,後來,有多個從患者身上分離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陸續發布。這些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數據,為研究分析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來源、致病病理機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此篇科學論文提到,研究團隊通過對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與SARS冠狀病毒、MERS冠狀病毒進行了全基因組比對,發現平均分別有約70%和約40%的序列相似性。
  • 冠狀病毒的宿主除了動物外,植物有可能是宿主嗎?
    冠狀病毒可以感染豬、牛、雞、鳥等動物,也可以感染人類。研究表明,這類病毒的根源是野生動物,主要的宿主之一是蝙蝠。冠狀病毒在中間宿主上發生遺傳變異之後,它們就有可能會感染人類。那麼,除了動物之外,植物會是冠狀病毒的宿主嗎?植物會被冠狀病毒感染嗎?冠狀病毒是一種動物病毒,這意味著它們不會感染植物,所以植物不會是冠狀病毒的宿主,也不會是中間宿主。
  • 初中生物知識點:應對新型冠狀病毒
    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則是屬於RNA病毒的一種(意味著變異的 速度相對比較快)。   3. 病毒的生活史?   因為沒有細胞結構,病毒無法實現自我獨立營養,因此必須營寄生生活。藉助寄主細胞內部的細胞器和營養物質複製合成自身的遺傳物質和蛋白質外殼,並組裝擴散。——所以,病毒在體外存活時間不久,採用紫外燈照射、噴灑消毒液、高溫消毒等方式都可以有效防範。
  • 美生物學雜誌:美國5年前製造新型冠狀病毒,可致人類傳染性肺炎
    感謝H君提供的資料,醋醋在美國《The Scientist》雜誌官網上找到一條新聞《實驗室製造的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爭論》,顯示美國在2015年就在SARS基礎上製造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可引發人類高傳染性肺炎,並發表在《自然
  • 該寄生蟲頭帶吸盤和掛鈎:不感染動物卻能控制寄主
    胡峰能寄生在蟑螂身上,讓蟑螂背著自己行走;蠕蟲動物能寄生到蟋蟀體內,使蟋蟀產生自殺傾向;真菌則可以使宿主螞蟻徒有其表變成殭屍。而本文所講述的是一種新的寄生影響動物行為方式,即寄生蟲在沒有感染宿主的情況下就能對動物產生精神控制。2018年,一切即隱喻!動物如此,人類也不例外!
  • 新型冠狀病毒溯源:究竟是哪種野味帶來的災難?
    導讀在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戰役裡,醫者逆行堅守,科學也在前行溯源。1 月 20 日,鍾南山院士指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具體是什麼動物,還不清楚。1 月 21 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幾個研究機構在線發表論文,推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 2020年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考試試題
    A.冠狀病毒是一種致病性很強的DNA病毒 B.冠狀病毒僅由核酸和蛋白質外殼構成 C.冠狀病毒屬於非細胞生物,不能獨立代謝 D.冠狀病毒只感染人體,不能感染其它動物 答案附於文末
  • 鍾南山:新型冠狀病毒肯定能人傳人;可能來自野生動物,如竹鼠、獾
    鍾南山院士表示,人傳人和醫務人員感染病例的出現,是非常重要的標誌。病例數增加較多的原因較複雜。 20日晚間,鍾南山院士接受了央視新聞「新聞1+1」節目視頻連線,進一步談到了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認識、病毒的可能來源以及防治情況等問題。
  • 【果殼網專訪】科學人對話《自然》雜誌總編菲利普·坎貝爾
    作為一位期刊總編和科學家,坎貝爾博士與果殼網科學人暢談了《自然》雜誌、開放出版業、學術規範及學術界現況等話題。《自然》為研究者服務科學人:身為《自然》總編,你每天都要做哪些事情?科學人:那麼你們都喜歡什麼樣的文章?菲利普•坎貝爾:可以是技術上的突破,能夠造福很多研究者的那種。也可以是澄清了一個許多人都想知道答案的問題。還可以是有巨大社會影響的文章。
  • 到底什麼樣的人愛吃野生動物?
    切斷疫情病毒源頭,人們再次把注意力集中到野生動物身上。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與2017年發現的一種蝙蝠上的病毒同源,並可能通過中間貯主傳染給人。中間貯主還待尋找確定,但從目前看可能還是某類野生動物。  不管最後找到的野生動物是哪一個,錯都不在野生動物本身,而在於吃它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