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生物學雜誌:美國5年前製造新型冠狀病毒,可致人類傳染性肺炎

2021-01-11 和訊網

  來源 崑崙策研究院

  感謝H君提供的資料,醋醋在美國《The Scientist》雜誌官網上找到一條新聞《實驗室製造的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爭論》,顯示美國在2015年就在SARS基礎上製造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可引發人類高傳染性肺炎,並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科學界對該研究可能帶給人類社會巨大風險展開爭論。

  The Scientist(生物學科學雜誌)是一個致力於生命學科技研究的雜誌,已經有25年以上的創刊歷史,該雜誌一直致力於研究生命科學、為科研人員提供最新的研究動態,科研成果發布等多方面的報導。

  以下是醋醋翻譯的新聞,時間倉促,水平有限,諸多專業科學知識表達不準,難免錯漏,還請讀者朋友們一一指出,醋醋不勝感激!

  實驗室製造的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爭論

  原文連結:https://www.the-scientist.com/news-opinion/lab-made-coronavirus-triggers-debate-34502?archived_content=9BmGYHLCH6vLGNdd9YzYFAqV8S3Xw3L5

  嵌合型SARS病毒(新型冠狀病毒)的產生使科學家們討論「獲得功能研究」的風險。

  2015年11月16日傑夫·阿克斯特

  拉爾夫·巴裡克(Ralph Baric),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傳染病研究員,在2015年11月9日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利用中華菊頭蝠(馬蹄蝠)中發現的SHC014冠狀病毒表面蛋白,研究小組製造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該病毒能讓小鼠感染上SARS(非典肺炎)。研究小組發表在《自然》雜誌醫學版的研究結果顯示,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可以感染人類呼吸道細胞,並在小鼠身上引發疾病。

  《自然》雜誌報導,這一研究結果證明了SHC014表面蛋白結合和感染人類細胞的能力,證實了人們的擔憂,即蝙蝠攜帶的冠狀病毒可能無需中間宿主就能感染人類。他們引發了一場有關這項研究風險的爭論,這項工作被稱為「功能獲得研究」。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病毒學家西蒙·韋恩·霍布森(Simon Wain Hobson)告訴《自然》雜誌:「如果(新的)病毒逃走了,沒有人能預測出它的軌跡。」

  2013年10月,美國政府停止了所有為「功能獲得研究」提供的聯邦資金,尤其是對流感、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的關注。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柯林斯(Francis Collins)當時在一份聲明中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資助這類研究,是因為它們有助於界定人類病原體相互作用的基本性質,有助於評估新出現傳染源的爆發潛力,並為公共衛生和防禦工作提供信息。」

  「然而,這些研究還涉及生物安全和生物防禦風險,需要更好地評估這些風險。」巴裡克對《自然》雜誌說,他對SHC014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是在宣布暫停前開始的,國家衛生研究院允許它在審查過程中進行,並最終得出結論,這項工作不受新的限制影響。

  但是一些研究人員,比如懷恩·霍布森(Wain-Hobson)不同意這個決定,爭論歸結為研究結果的信息量有多大。羅格斯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和生物防禦專家理察·埃布賴特(Richard Ebrigh)告訴《自然》雜誌:「這項工作的唯一作用是在實驗室裡創造出一種新的非自然風險。」

  但巴裡克和其他人認可這項研究的重要性。 「(研究結果)將這種病毒從候選的新興病原體轉移到了明顯的當前危險中,」 生態健康聯盟(EcoHealth Alliance)總裁彼得·達薩克(Peter Daszak)告訴《自然》雜誌,該聯盟從全球新興疾病熱點地區的動物和人類中採集病毒。

  該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醫學版,以下是論文摘要翻譯。

  一個類似SARS的蝙蝠冠狀病毒群顯示感染人類的可能性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m.3985

  摘 要

  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CoV)的出現,凸顯了跨物種病毒傳播事件在人類社會爆發的威脅。

  在這裡,我們研究了一種類似SARS病毒的SHC014病毒潛在致病性,該病毒目前在中華菊頭蝠(馬蹄蝠)種群中傳播。利用SARS病毒的反向遺傳學系統,我們產生並鑑定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其在適應小鼠的SARS病毒主鏈中表達出SHC014病毒的刺針蛋白(spike)。結果表明,該新型冠狀病毒能利用SARS的人類細胞受體,即血管緊張素轉換酶II(ACE2)的多個同源基因,在人類呼吸道細胞中有效複製,並在體外獲得與SARS傳染性相當的效果。

  此外,體內實驗顯示,新型冠狀病毒在小鼠肺中的複製具有顯著的發病機制。對現有的基於SARS的免疫治療和預防方法的評估效果不佳;單克隆抗體和疫苗方法均未能中和與保護新的spike蛋白病毒感染。在此基礎上,我們合成了一株具有感染性的全長SHC014重組病毒,並在體內外證明了該病毒強大的複製能力。我們的研究表明,目前在蝙蝠種群中傳播的病毒有可能再次出現SARS潛在風險。

  前序文章

  在前序文章《福爾摩斯的3個預言與SARS迷蹤》,曾任美國病毒研究協會主席,世界病毒學頂級專家凱薩琳·福爾摩斯(kathrynv.holmes)在2005年得出結論:

  SARS病毒在自然界已被徹底消滅。

  並對SARS的再次爆發給出3個預言:

  1、重新進化產生一種新的類似病毒2、實驗室病毒樣本意外洩漏3、發生生物恐怖襲擊

  針對凱薩琳·福爾摩斯的「SARS不存於自然界之說,曾任衛生部非典疫情分析專家組組長、現任第四軍醫大學軍事預防醫學學院軍隊流行病學教研室教授的徐德忠領銜的研究組,連續發表3篇論文,得出兩個驚人發現:

  1、SARS病毒的誕生經歷了 「非自然進化」, 即基因改造 ;2、SARS病毒的消亡源於「逆向進化」,即返祖現象。

  我們無需胡亂猜測,這只會讓人遠離相信猜測的目標。

  「冷靜觀察,站穩腳跟,沉著應付,韜光養晦,善於守拙,絕不當頭」。

  中國最缺的社會治理現代化,會因這次疫情得到提升,這在平時很難推進。

  歡迎轉發朋友圈和點擊在看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廣州萬隆。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病毒能製造嗎?我在美國《生物學科學雜誌》上找到了答案
    舊新聞令人吃驚的是,這篇文章的標題名叫《實驗室製造的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爭議》,它的主要內容是美國在2015年就在SARS基礎上製造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具有傳染性。它的譯文一般讀作《生物學科學雜誌》,是一本致力於生命學科技研究的雜誌,創刊超過25年,在相關領域具有相當權威性。該雜誌一直致力於研究生命科學,為科研人員提供最新的研究動態,科研成果發布等多方面的報導。讀到這本權威雜誌公布的事實,溫暖的室內寒意瘮人。
  • 鍾南山:新型冠狀病毒正在爬坡,但傳染性沒有SARS那麼強
    會上,鍾南山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正在爬坡,確定存在人傳人,但相比SARS的傳染性沒那麼強,不會重複17年前的SARS疫情。不過,春節將近,春運爆發,全社會還是要理性重視不慌張。既要愉快祥和,也要緊緊盯住新型肺炎每一個可能傳播的環節,共同控制疫情。
  • 從中東呼吸症候群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聞—科學網
    1937年,冠狀病毒首次從一種鳥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中分離出來,這種病毒能夠感染老鼠、大鼠、狗、貓、火雞、馬、豬和牛。迄今,大約有15種不同冠狀病毒株被發現,能夠感染多種哺乳動物和鳥類。至於可感染人的冠狀病毒,除nCoV-2019外,還有另外6種。 其中4種會引起普通的感冒症狀,分別為229E、NL63、OC43、HKU1。
  • 2020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專業知識每日一練習題(3.5)-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醫療衛生考試題庫:本文整理2020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專業知識每日一練習題(3.5)-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多醫療衛生招聘考試信息請訪問北京醫療衛生人才網。 1.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暴發、流行期間,張某與一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有過密切接觸史,特別害怕自身被診斷為該病患者,下列作為診斷依據中最準確的是:A.發病前2周是否到過疾病流行地區,或是否有與類似病例接觸的情況B.臨床症狀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C.出現呼吸困難D.實驗室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檢測2.
  •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中國醫學科學院專家組答疑解惑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前,共發現6種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人在感染上述病毒後,會表現為從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等不同臨床症狀,例如我們熟悉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而只要是重呼吸道感染類疾病,都可以叫SARI,SARI的全稱是「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中文譯為「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
  • 劃重點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Ⅰ)—新型冠狀病毒的由來
    ——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先生的講話在今後的一段時間裡,小築會給大家從九個部分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下面先跟小築來學習第一部分——新型冠狀病毒的由來。提問者1. 什麼是呼吸道病毒?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及影像學研究進展
    2020年1月30日(當地時間),WHO總幹事譚德賽在日內瓦宣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經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2020年2月11日,WHO將新冠狀病毒肺炎命名為「COVID-19」。
  • 《自然》雜誌:美國在2015年已經在實驗室製造出新冠病毒!!!
    感謝H君提供的資料,醋醋在美國《The Scientist》雜誌官網上找到一條新聞《實驗室製造的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爭論》,顯示美國在2015年就在SARS基礎上製造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可引發人類高傳染性肺炎,並發表在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出爐
    2019年12月底以來,湖北省武漢市及全國其他地區陸續出現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究竟有什麼症狀,如何檢測,如何確認,如何治療,怎樣做好個人防護,出院後需要注意什麼?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專家組迅速反應,根據包括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在內的武漢各大醫療機構診治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資料,第一時間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 王立銘: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接下來將會如何發展?
    這場疾病的源頭是什麼現在能夠確認的是,這次新冠病毒肺炎的幕後真兇就是一種剛剛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這已經是21世紀以來,冠狀病毒家族的成員第三次肆虐人類世界了。作為對比,這裡列舉幾個人類歷史上重要的傳染病的傳播力數據:麻疹(12-18)天花(3.5-7)流感(2-4)SARS(2-5)關於新冠病毒肺炎,目前則沒有比較好的估算數字。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防治:抑制病毒複製為基礎,阻止CICS進程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相關研究,從疫情以來中國科學家發表了大量研究論文,進一步提高了對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認知水平。相關研究仍然在不斷推進,為提高我國基礎醫學研究,急性傳染性疾病控制,疫苗、新藥研製等必然起到巨大促進作用。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為國家的團結、高效、文明、進步和強大而自豪。
  •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巧用艾灸增強機體免疫力
    新型冠病毒肺炎來襲,截止2月3日24時,全國確診病例20438,累計死亡425例,這些死者中大部分都是年紀較大或者平素身體有病抵抗力比較低的病人,那麼現在應該我們除了避免接觸傳染源外還要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機體免疫力,那麼現實中有哪些提高自己的機體免疫力呢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100問(之一)
    【編者按】 為科學指導公眾認識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和健康水平,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科普(湖南)基地、湖南省預防醫學會健康教育與促進專業委員會聯合大眾衛生報,組織專家編寫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100問》。
  • 2019年中國肺炎患者的新型冠狀病毒
    通過對肺炎患者的樣本進行測序,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次冠狀病毒(β-迴旋病毒),命名為2019-nCoV,是第7種可以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研究包括以下內容:1.診斷病毒:收集武漢未知原因肺炎患者的樣本檢測,並和北京已知原因的肺炎患者的樣本做對比。通過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病毒和細菌。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問答:需要拒收武漢來的快遞嗎?
    一方面是因為,患肺炎時進行氣管插管會產生氣溶膠,而氣溶膠的傳染力是最強的,可以達到飛沫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冠狀病毒平時是飛沫傳播,很多本來不會傳染給別人的患者,插管時產生氣溶膠就有了傳染性,這也是SARS時醫護人員佔總病例數1/3的原因之一。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式細胞術都有哪些用武之地?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NCP)的各個診療方案中,我們仍然能夠發現與流式細胞術相關的檢測得到了不少認可與建議,那麼,究竟流式細胞術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診斷與治療中,有哪些用途呢?這些基於流式的檢測又是否對臨床具有實際意義的幫助呢?
  • 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在哪 武漢首例新型肺炎時間
    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在哪?武漢首例新型肺炎時間2月26日消息  【武漢發布:最早的患者發病為去年12月8日否認去過華南海鮮市場】  2月26日,網友提問目前已知最早發病的患者情況如何?該患者具體什麼時候發病的?是否曾有過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
  • 360°詳細解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本應該是紅紅火火過春節的日子,我們的神經卻被湖北省武漢市等多個地區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繃著。據政府權威機構發布,截至1月22日24時,國家衛健委收到國內25個省(區、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571例,其中重症95例,死亡17例(均來自湖北省)。
  • 【新型冠狀病毒科普知識】擴散!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你應該知道...
    4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源尚未找到。5目前還沒發現病毒發生變異。6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同源性達85%。7新型冠狀病毒比SARS「狡猾」。14發熱仍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狀。15新型冠狀病毒在潛伏期沒有任何典型症狀的時候已具備傳染性。16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者感染後病情較重,兒童及嬰幼兒也有發病。
  • 院士直言:新型肺炎治療提倡中西醫並重,亂服雙黃連可致副作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肺炎聯防聯控工作專家組組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近日則公開表示,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可以改善患者全身狀況、減輕症狀、縮短病程,中西醫協同救治病患就顯得尤為重要。亂服雙黃連可致副作用新型肺炎尚無特效藥新型肺炎疫情推動了雙黃連的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