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市場可能不是新型冠狀病毒唯一源頭

2020-11-21 騰訊網

昨日,海鮮市場被「平反」的消息引發大眾關注。

1月26日,美國《科學》雜誌網站在線發文,題為《武漢海鮮市場可能不是新病毒在全球傳播的源頭》,稱華南海鮮市場可能並非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病毒也可能是從別的地方傳入。作者做出此判斷的依據,是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24日發表的中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首批臨床數據報告中的數據。

具體情形如何?讓我們來梳理一下。

美國《科學》在線發文截圖。

01

首批41例確診中13例與海鮮市場無關

柳葉刀1月24日在線發表有關2019新型冠狀病毒研究的論文,通訊作者為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曹彬。共同作者包括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黃朝林,北京地壇醫院傳染病臨床研究中心李興旺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任麗麗教授,武漢同濟醫院呼吸科主任趙建平等。

《柳葉刀》雜誌所發論文。

在這篇論文中,研究人員分析了2019年12月16日至2020年1月2日期間在武漢市入院的首批41例確診感染2019-nCoV的病例,為溯清疫情的源頭提供了重要線索。

41個病人中,最早的案例是2019年12月1日發病,且此病例沒有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同時,這41人中總共有13例都與海鮮市場無關。

論文附圖。首批病例的患者發病日期分布圖。紅色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藍色無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

正是基於柳葉刀上這篇論文的數據,一些國際傳染病專家猜測,華南海鮮市場可能並非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

喬治城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etown)傳染病專家丹尼爾·盧西(Daniel Lucey)認為,如果關於疾病潛伏期的最新數據是正確的,那麼第一例病人應該在11月就已經被感染(感染至少是在11月或更早就有了,因為感染和症狀出現之間有一個潛伏期);如果這樣,那麼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在12月底發現的海鮮市場相關的聚集病例之前就已經出現。

02

病毒進化可能發生在10月1日前後

斯克裡普斯研究中心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生物進化專家克裡斯蒂安·安德森(Kristian Anderson)嘗試分析了2019-nCoV的起源。他認為可能性有三種:

有人在海鮮市場外感染病毒,然後將病毒帶到了海鮮市場;

一個動物感染病毒後又進入了海鮮市場;

一群動物感染病毒後進入了海鮮市場。

1月25日,安德森在相關研究網站上發布了他的判斷:關於2019-nCoV的27個可能的基因組數據分析。他進行了進化樹分析,認為它們有一個「最近的共同祖先」。並判斷,這一病毒演化成現在的樣子,發生在大約10月1日。

而如果病毒進化到以人類為宿主的時間點發生在10月1日前後,那麼距離第一例確診病例發病日期(12月1日)就有了大約2個月的時間盲區,這期間該病毒可能在其他環境中傳播,且被帶到海鮮市場。

03

源頭待考,野生動物交易暫停

對於上述的質疑,《柳葉刀》上文章的通訊作者、北京首都醫科大學的曹彬教授通過郵件回復了《科學》雜誌:「現在看來,海鮮市場似乎並不是病毒的唯一源頭。但老實說,我們還不知道病毒從何而來。」

盧西則建議追溯中國人和動物的血液樣本,包括其他動物市場攤販,以求揭示出2019-nCoV的真實起源。「在這些錯綜複雜的數據中,應該會有一個清晰的信號。」

雖然病毒的源頭是否為海鮮市場還存疑,但疫情與野生動物交易的相關性還是比較明顯。

由於首批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大多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該市場已於1月1日關閉。

1月26日,中國疾控中心曾公布相關檢測結果: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這些陽性樣本分布在市場上的22個攤位和1個垃圾車。華南海鮮市場名為海鮮市場,但西區的七街和八街靠近市場內部的區域存在多家野生動物交易商鋪,而這一區域的陽性標本也比較集中,佔全部陽性樣本的42.4%(14/33),這顯示此次疫情很可能與野生動物交易有關。

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三部委也於1月26日發布緊急公告:宣布即日起,全國暫停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交易活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闢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源頭並非海鮮!
    武漢肺炎源頭到底來自哪裡?專家認為來自野味可能性大  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答記者問時表示,「在一定意義上從流行病學看,它(新型冠狀病毒)不單是集中在武漢,而且集中在兩個區,這兩個區大概佔了45%,這兩個區有一個特點,有一個比較大的所謂海鮮市場,實際上相當多的並不是海鮮,而是野味,野生動物。
  • 新型冠狀病毒來自哪種動物?
    1月22日,中科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自於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經過調查,專家很快鎖定了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雖以海鮮市場冠名,但其實際上卻是個綜合市場。據了解,這個市場存在多家野生動物交易商鋪,也就是所謂的「野味」。
  • 中國學者最新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直接來源最可能是蛇
    已有的流行病學證據和生物信息學分析顯示,造成2003年SARS疫情的直接來源是野生動物市場上的果子狸。中華菊頭蝠則是SARS病毒的源頭。該論文的標題是《新型冠狀病毒纖突蛋白的同源重組可能促進了從蛇到人的跨物種傳播》,由北京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寧波大學、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聯合完成,22日在線發表在英文學術期刊《醫學病毒學雜誌》(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 新型冠狀病毒來源確認:作死的人,求求你們不要再作孽了!
    最近這兩天,「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牽動著全社會的神經,疫情爆發後,口罩搶購一空,人人自危。來勢洶洶的病毒,仍在蔓延,與此同時,還有一個問題必須重視,那就是,最關鍵的傳染源,究竟在哪兒?大家都知道,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出現在武漢。為什麼是武漢?這,並不是偶然!
  • 新型冠狀病毒溯源:究竟是哪種野味帶來的災難?
    導讀在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戰役裡,醫者逆行堅守,科學也在前行溯源。1 月 20 日,鍾南山院士指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具體是什麼動物,還不清楚。1 月 21 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幾個研究機構在線發表論文,推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 中國疾控中心:華南海鮮市場存在大量新型冠狀病毒
    首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臺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 鍾南山:新型冠狀病毒肯定能人傳人;可能來自野生動物,如竹鼠、獾
    繼北京、廣東出現確診病例後,上海於20日晚間確診了首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四川、雲南、廣西及山東也出現了疑似病例。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關防控情況,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等人於20日下午就公眾關心的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 新型冠狀病毒武漢僅有2種類型,美國感染者卻涵蓋了5種類型
    早在1月27日,國際頂尖學期刊《Science》雜誌卻刊發了一篇報導:Wuhan seafood market may not be source of novel virus spreading globally,該文章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發源地或另有其「地」,對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是否為新型冠狀病毒發源地發起挑戰!
  • 闢謠:貓狗是新型冠狀病毒的罪魁禍首?不,其實是人們貪嘴吃野味
    謠言內容如下:「據最新研究發現,此次新型肺炎病毒傳播途徑是華南海鮮市場進口的豺-一種犬科動物攜帶的病毒,然後傳給了附近的狗,再由狗傳播給狗,狗在傳播給人。帶這種病毒的狗狗周圍30米以內都屬高風險傳染區」。當花姐看到這個謠言,真的不得不佩服造謠者,說的真的很全面,從源頭到傳播途逕到如何預防,思維邏輯真的強。自編自導,完全詮釋了睜眼睛說瞎話這個俗語。
  • 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基因追蹤「零號病人」再進一步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研究人員在分析 93 個新型冠狀病毒樣本基因組數據後發現,基於 120 個變異位點得到 58 種單倍型(基因類型)中,來自華南海鮮市場患者樣品單倍型與 H1 有關,而作為更古老的基因類型樣本 H3、H13 和 H38 則來自華南海鮮市場之外。這印證了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的推論。
  • Nature解讀:為什麼說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
    Nature解讀:為什麼說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第一篇是復旦大學張永振團隊的報導主要觀點和依據:1此次暴發與武漢的海鮮市場有關依據: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一名來自海鮮市場的患者(就像破案一樣,流行病學調查就是想方設法尋找證據,追根溯源。)
  • 從中東呼吸症候群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聞—科學網
    也就是說,SARS-CoV、MERS-CoV和nCoV-2019有親緣關係,而且SARS-CoV與nCoV-2019可能是「堂兄」或親兄弟,關係更親,而nCoV-2019與MERS-CoV是「表兄」,關係較遠。 但是,從引發類似的肺炎和呼吸道疾病來看,可以從MERS的流行獲得一些認知今天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線索。
  • 《科學人》雜誌: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寄生在這種動物! 很多人都愛吃!
    ,可能是寄生在蛇身上,再傳給人,包括雨傘節及眼鏡蛇。科學家最早懷疑武漢肺炎病毒來自當地華南海鮮市場出售的野生動物,這一點已在22日獲得中國官方證實。而發表在《醫學病學雜誌》(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上的一項新研究進一步指出,有證據顯示引發武漢肺炎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在傳導人類之前很可能寄生在蛇身上。研究人員比對了,這種新病毒和其他所有已知的冠狀病毒,發現新病毒與來自中國的兩隻蝙蝠(菊頭蝠)的類SARS冠狀病毒樣本關係密切,但在蝙蝠傳到人體之前,可能已突變。
  • 最新研究稱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新冠病毒的發源地,美國「無辜背鍋」?
    研究結果實證華南海鮮市場被「冤枉」2 月 20 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通過官網發布研究成果信息稱,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的 ,推論此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而人際傳播在可能 2019 年 12 月,甚至 11月下旬便開始了。
  • 顛覆性發現: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新冠病毒發源地,病毒到底來自哪裡?
    ▲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的。院長在線按+2月20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進來,在市場中發生快速傳播蔓延到市場之外。
  • 新型冠狀病毒源頭在哪裡?看了本文後你可能知曉
    2019年底開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讓全世界進入了一場可怕的疫情之中。他們對曾經被廣泛認為是罪魁禍首的地方存在分歧:武漢的一個所謂的溼地市場,野生動物被關在籠子裡,作為寵物或食物出售。據信,蝙蝠感染的動物——也許是穿山甲——感染了第一個人。 這一切是如何開始的,真相仍然難以捉摸。但是CNN採訪了六位以上的病毒專家,他們都說,任何聲稱知道Covid-19病毒來源的人都是在猜測。
  • 最新《柳葉刀》:基因序列分析探討可能的病毒源頭
    這也表明在感染人類上,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有著其特殊性。 那麼,這種病毒究竟結合的是什麼受體呢?研究人員們發現,儘管與SARS病毒總體而言相似性不是那麼高,但在S1亞基上,兩者卻有著不少保守的胺基酸。基於這些結果,輔以計算機模型,研究人員們猜測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和SARS病毒一樣,結合的是人體的ACE2受體。
  • 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在哪 武漢首例新型肺炎時間
    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在哪?武漢首例新型肺炎時間2月26日消息  【武漢發布:最早的患者發病為去年12月8日否認去過華南海鮮市場】  2月26日,網友提問目前已知最早發病的患者情況如何?該患者具體什麼時候發病的?是否曾有過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
  • 新發冠狀病毒席捲重來,海鮮是否還能吃?煮熟了有沒有病毒?
    已經確認是新發地海鮮市場中進口海鮮攜帶的冠狀病毒毒株,與國內的毒株不同,與海外流行毒株相同。那麼海鮮是否還能夠吃?煮熟了有沒有病毒? 回答是肯定的,海鮮是能夠吃的,但是必須在徹底完全煮熟的情況下食用,這個時候是沒有活的病毒的,也不會被感染。
  • 專家探索新冠病毒源頭 預測未來將出現更多冠狀病毒
    在這篇文章中,他們概述了我們目前所知的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出現的基因組數據,並討論了在當下具有大眾認知差異的問題。這篇論文稱,「從武漢市場上採集的『環境樣本』的基因組序列現已被獲取,據進化分析顯示,它們與從武漢最早的病人身上採集的病毒非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