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武漢僅有2種類型,美國感染者卻涵蓋了5種類型

2021-01-19 胖福的小木屋

日本川崎生物數據公司的研究人員通過對比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建立了病毒繁殖變異的樹狀結構,其結果顯示,從這些國家地區的病例分析,傳入的病毒呈現獨立特徵,是多批次個體進來的。

研究人員表示:

病毒基因組序列「MT039890-人類的韓國-韓國」和「GVIHIABK0000000-人類的中國-湖北-省-武漢-城市」在其序列中具有許多樣品特異的替代。在這項研究中發現,病毒基因組序列「MN988713-人類-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在簡約信息的位點具有多個不明確的鹼基。有趣的是,模稜兩可的鹼基可以用TCC和CIC組的混合物來解釋(表4)。該事實表明「MN988713-人類-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包含至少兩個不同的病毒基因組。下一代序列數據發布後,我們可以證實這一假設。

他們呼籲:為了確定病毒序列是否具有在傳播感染過程中獲得的新突變或僅反映了來源地的多樣性,應在來源地收集各種SARS-CoV-2基因組序列,這從側面表面,此次新冠病毒的疫源可能並非在武漢。

早在1月27日,國際頂尖學期刊《Science》雜誌卻刊發了一篇報導:Wuhan seafood market may not be source of novel virus spreading globally,該文章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發源地或另有其「地」,對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是否為新型冠狀病毒發源地發起挑戰!

而在2月份,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通過官網發布研究成果信息稱,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的,推論此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而人際傳播在可能2019年12月,甚至11月下旬便開始了。

研究人員收集了截止2月12日全世界共享到GISAIDEpiFluTM資料庫的病毒數據,包括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冠病毒樣本。

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研究者發現收集到的93個樣本包含58 種單倍型(基因類型haplotypes,即若干個決定同一性狀的緊密連鎖的基因構成的基因型),以超級傳播者單倍型為中心,研究者將其歸納為5組,它們共同構成一個病毒進化網絡。

5個中心分別為3個古老超級傳播者單倍型H1、H3和H13,以及2個新的超級傳播者單倍型H56、mv2。其中,H1單倍型最多,其衍生單倍型也最多。

而目前中國的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聯的患者樣品的單倍型都是H1及其衍生的單倍型H2及H8-H12,廣東存在3個病毒來源,包含了一個武漢並沒有檢測到的H13,而美國包括了5個來源。

新型冠狀病毒58種單倍型的演化關係和地理分布格局(A,B),單倍型之間的可能演化關係(C),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的可能傳播和擴散路線(D)。A和B圓圈中的數據是樣本數量。

研究人員通過論文表示,可以確定的是,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進來,在市場中發生快速傳播蔓延到市場之外;同時,現擴散的病例至少來自於3個途經。新型冠狀病毒在2月12日之前發生過2次明顯的種群擴張(分別是12月8日和1月6日)。

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稱:對疫情的預測,我們首先考慮中國,沒考慮國外,現在國外出現一些情況,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是發源在中國。

從鍾南山先生的話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此次新冠病毒的源頭並非是武漢,中國沒有必要為此背鍋,中國也是受害者。

需要指出的是,因為沒有留存華南海鮮市場病毒樣本,導致尋找疫源的工作比較困難。目前日本的研究人員也只是給出了一個可能性。

最後,我們必須要了解一個事實:那就是新冠病毒不太可能是實驗室基因工程製造的病毒,而應該是病毒自然進化的產物。

日前,5位國外科學家在病毒學論壇「Virological」共同發布論文,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數據進行分析,指出2019新型冠狀病毒不是實驗室合成的,也不是一種被故意操縱的病毒。

中國多位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也和國外科學家一致,所以,在這裡建議大家:不要陰謀論,不要陰謀論,不要陰謀論!不要偏聽偏信,要實事求是!

論文來源:

1、《版納植物園基於全基因組數據解析新型冠狀病毒的演化和傳播》

2、《Phylogenetic analyses of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 2 reflected the several routes of introduction toTaiw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相關焦點

  • 消化系統是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潛在途徑
    本研究為人們可能通過呼吸道和消化系統感染2019新型冠狀病毒提供了生物信息學證據,有助於臨床醫生預防和治療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並能對我們制定有關預防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健康政策產生重大影響。與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一樣,2019新型冠狀病毒也是通過細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進入主細胞。
  •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中國醫學科學院專家組答疑解惑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前,共發現6種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人在感染上述病毒後,會表現為從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等不同臨床症狀,例如我們熟悉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而只要是重呼吸道感染類疾病,都可以叫SARI,SARI的全稱是「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中文譯為「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
  • 鍾南山:無症狀感染者大體包括這幾種類型
    北京時間5月4日20時,外交部和衛健委聯合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留學生答疑解惑。鍾南山院士提出,目前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大多是主動接受核酸檢測,但是沒有症狀的。無症狀感染者大體包括這幾種類型:第一種類型,實際上是患者處於新冠肺炎的前驅期或者潛伏期,這種類型的患者雖然沒有症狀但是已經感染了。第二種類型,所謂無症狀感染者,其實他自己有一些不舒服。醫生在詳細地和他們談過後,發現對方因為趕著回國,忽略了自己有肌肉疼、非常疲勞等症狀,這實際上屬於症狀非常輕的感染者。
  • 官方回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十大關切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電 題:官方回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十大關切作者 李純 郭超凱如何防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否出現超級傳播者?春節能否前往武漢?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相關情況,就有關熱點問題回應社會關切。
  • 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在哪 武漢首例新型肺炎時間
    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在哪?武漢首例新型肺炎時間2月26日消息  【武漢發布:最早的患者發病為去年12月8日否認去過華南海鮮市場】  2月26日,網友提問目前已知最早發病的患者情況如何?該患者具體什麼時候發病的?是否曾有過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中國武漢的早期傳播動態
    ·無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的病例在12月底開始呈指數增長,根據潛伏時間和傳染時間倒推,人傳人的現象發生在半個月前,即12月中旬2019年12月,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NCIP)的最初病例。
  • 劍橋學者:新冠病毒有三種類型,「原始類型」大量流行於美國
    4月8日,來自英國劍橋大學麥克唐納考古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權威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文章《新冠病毒基因組系統進化網絡分析》,認為全球範圍內的新冠病毒可劃分三種類型,且在美國大量流行的可能是「原始類型」。
  • 單細胞測序立功:同濟大學研究證實,武漢新冠病毒更易感染亞裔,尤其...
    該研究通過單細胞測序RNA-Seq技術發現:武漢新冠病毒(2019-nCoV)的受體ACE2在亞洲男性肺泡細胞中高表達!換句話說,僅從病毒受體方面分析,亞裔人群可能更容易感染武漢新冠病毒,尤其是亞裔男性。
  • 香港公布新型冠狀病毒高度疑似感染者所乘車次
    1月22日晚,香港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香港首宗高度懷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情況。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攝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玉坤)1月22日晚,香港召開新聞發布會,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等人介紹香港發現首宗高度懷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情況。根據衛生防護中心資料,該患者39歲,武漢來港遊客,2020年1月21日從武漢搭乘G1015高鐵到深圳北,座位3號車10D;晚上搭乘G5607高鐵到香港西九龍站,晚上7:35開出,座位是2號車2D。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 (第三版)
    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監測和日常診療過程中,應提高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診斷和報告意識,對於不明原因發熱或咳嗽、氣促等症狀的病例,應注意詢問發病前14天內有無武漢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居住史,是否曾接觸過以上地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有無聚集性發病或與確診病例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接觸史。
  • 預防新冠,不得不了解的幾種口罩類型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不得不了解的幾種類型口罩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我們應該正確選擇合適的口罩類型,不可過度防護,也不可不重視對病毒的防禦。N系列是美國標準,n95是按美國標準NOISH生產,廠家為3M和霍尼韋爾;KN系列是中國標準,KN95是中國標準GB2626-2006;FFP系列是歐洲標準,FFP2是歐洲標準EN149。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問答:需要拒收武漢來的快遞嗎?
    已知的冠狀病毒宿主都是脊椎動物。其中7種冠狀病毒會感染人,包括本次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MERS-CoV、只導致輕微呼吸道症狀的HCoV-229E和HCoV-OC43、可感染嬰幼兒老年人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HCoV-NL63和HCoV-HKU1。
  • 圖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像學表現
    截至 2 月 1 日 11 時,國內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 11821 例,其中死亡 259 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臨床與影像學表現雖具有一定特徵,但尚無大樣本或階段性總結。
  • 衡水中學:從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角度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持續開展流感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經科學檢測,導致此次傳染病的病原體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nCoV」。人感染了冠狀病毒後常見體徵有呼吸道症狀、發熱、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等。在較嚴重病例中,感染可導致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腎衰竭,甚至死亡。
  • 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的流行病學研究設計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無症狀感染;血清流行病學 前 言 2020年3月11日,WHO宣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形成「全球大流行」[1]。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出爐
    2019年12月底以來,湖北省武漢市及全國其他地區陸續出現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究竟有什麼症狀,如何檢測,如何確認,如何治療,怎樣做好個人防護,出院後需要注意什麼?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專家組迅速反應,根據包括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在內的武漢各大醫療機構診治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資料,第一時間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 認識新型冠狀病毒
    科普知識  1.什麼是冠狀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病毒,主要引起呼吸道和腸道疾病。冠狀病毒顆粒表面有許多規則排列的突起,整個病毒就像一頂皇冠,因此得名「冠狀病毒」。
  • 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病毒屬於同一個「種」,但不是同一個「簇」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2月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表示,新型冠狀病毒使用與SARS冠狀病毒相同的細胞進入受體,與蝙蝠中發現的SARS相關病毒擁有87.1%的相似形,與SARS病毒有79.5%的相似度。
  • 英國醫學專家表示初始新冠病毒類型集中在美國出現 病毒變異速度在...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梁弢):英國劍橋大學遺傳學教授 彼得•福斯特 博士日前表示,原始新冠病毒類型相對集中地出現在美國抽樣患者體內,而並非中國武漢地區,福斯特 博士同時表示,目前病毒已進行兩次變異,最近一次變異周期比上一次時間縮短了50%。
  • 劍橋學者:新冠病毒存在三種類型,「原始類型」大量流行於美國
    ◎ 科技日報記者 胡定坤4月8日,來自英國劍橋大學麥克唐納考古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權威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文章《新冠病毒基因組系統進化網絡分析》,認為全球範圍內的新冠病毒可劃分三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