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探索新冠病毒源頭 預測未來將出現更多冠狀病毒

2020-12-06 健康界

作者:雪梨大學

2020年3月27日——今天,雪梨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醫學科學學院Edward Holmes教授和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永振教授在《細胞》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評論。在這篇文章中,他們概述了我們目前所知的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出現的基因組數據,並討論了在當下具有大眾認知差異的問題。

這篇論文稱,「從武漢市場上採集的『環境樣本』的基因組序列現已被獲取,據進化分析顯示,它們與從武漢最早的病人身上採集的病毒非常接近」。但Holmes教授和張永振教授很快指出,由於「並非所有的早期COVID19案例都與該市場有關,因此病毒源頭可能比最初猜測的更複雜」。

文章總結道,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成為人類第5種地方性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顯然有能力跨越物種界限,適應新的宿主,這讓我們更直接的預測未來會出現更多的冠狀病毒」。因此人類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幫助制定公共衛生政策,以應對類似病毒的出現。

該文指出,政策和其它相關措施有助於防止其它冠狀病毒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這包括:

1.監測多種哺乳類動物的冠狀病毒。眾所周知,蝙蝠攜帶許多冠狀病毒,我們對其它物種攜帶這些病毒以及哪些病毒有可能出現在人類身上知之甚少。

2.加強打擊非法販賣野生動物的行動。

3.禁止菜市場銷售哺乳動物或鳥類野生動物。

來自雪梨大學的Edward Holmes教授正致力於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研究中,作為一名進化病毒學方面的專家,他持續與中國和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密切合作,以解開引發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遺傳密碼,追溯它的起源,從而幫助其他科學家尋找有效疫苗。他們的工作還將有助於監測和預防其它可能從野生動物傳播到人類體內的病毒,引發「人畜共通傳染病」。

Edward Holmes教授

今年至今,Holmes教授已經與其他學者合著了四篇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論文,其中包括兩篇最早對這種病毒的描述(分別發表在《自然》和《柳葉刀》上)。這周,他又發表了兩篇新論文。《自然》雜誌在經過同行評審後,於本周四(3月26日)提前發表了其中一篇論文,Holmes教授是作者中唯一一位非中國籍的學者。這篇論文確認了一種來自中國南部地區馬來亞穿山甲所攜帶的病毒與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類似。

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轉移到人類身上的進化途徑,不僅有助於我們對抗當前的疫情,而且能幫助我們辨別來自其它物種的冠狀病毒的威脅。該論文便是解決這一難題的重要組成部分。

Holmes教授說:「穿山甲在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還不明確。但令人吃驚的是,穿山甲病毒包含一些與人類病毒密切相關的基因組區域。其中最重要的是受體結合域,它決定了病毒如何附著並感染人類細胞。」這篇論文指出,穿山甲可能是新出現的人類病毒的中間宿主。作者呼籲應禁止這些動物和其它動物在菜市場流通,以防止人畜共通傳染病傳播給人類。

「顯然野生動物體內含有很多冠狀病毒,這些病毒有可能感染人體。這次疫情爆發的一個重要教訓是:人類必須減少與野生動物的接觸,例如禁止野生動物貿易。」Holmes教授說道。

就在上周,《自然醫學》雜誌發表了Holmes教授與來自加州拉荷亞Scripps研究所、愛丁堡大學、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和紐奧良杜蘭大學的科學家們共同撰寫的論文。該文通過對基因組數據的比較分析指出,新型冠狀病毒不是實驗室產物,也不是一種被故意操縱的病毒,從而否認了那些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是人造生物製劑的猜測。

根據Altmetric公司的數據,這篇論文迅速成為有史以來排名最高的學術研究。「這充分表明了全球對這一話題的關注」Holmes教授指出。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源頭找到了?
    並且比新冠暴發初期傳播的病毒類型更具傳染性。科學家寫道,該新菌株早在今年二月就在歐洲出現,是世界疫情傳播的主要菌種。報告稱,無論新毒株出現在何處,其感染人數都比早期從中國武漢出現的毒株要多得多,並且在數周之內,它是某些國家中唯一流行的毒株。該報告警告說,除了傳播得更快之外,可能使得治癒後的患者二次感染。
  • ...重磅論文:新冠病毒或由穿山甲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重組產生
    新冠病毒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蝙蝠?穿山甲?從新冠疫情爆發之初,到如今全球累計確診病例數逾 383 萬,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確切的答案。近日,我國研究人員給出了最新的答案:新冠病毒可能是由穿山甲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重組產生!
  • 新冠病毒的源頭找到了?自然子刊:早在1969年就已經逐漸出現
    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已經接近兩千萬,目前仍然沒有有效的方法控制新冠肺炎病毒的肆虐,對於新冠肺炎病毒的來源一直爭論不休,而最近發表在《Nature》子刊《自然微生物學》的研究結果可能為病毒的源頭提供有力的證據!
  • 世衛:將從武漢開始調查新冠病毒的源頭
    當地時間12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強調,會竭盡所能找出新冠病毒的源頭譚德塞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的提問時說,找出病毒源頭對預防未來的疫情暴發至關重要。「我們須知道病毒的來源,因為這有助於預防未來流行病的暴發。」他說,調查病毒的來源本就是一個科學問題,但有人卻試圖將其政治化,這樣做只會妨礙調查的進展。他說:「我們將先從中國武漢的調查開始……接著再基於調查結果,開展必要的研究。」
  • 疫情拐點何時出現——基於數學模型的新冠病毒傳播預測
    主要結論:  1)新冠病毒基本傳染數明顯大於SARS,但單次接觸的傳染概率可能略低,民眾無需恐慌。根據數值模擬確定的參數值,新冠病毒的基本傳染數(R0)遠高於SARS,即不採取防疫措施的情況下平均每個病人傳染的人數更多。
  • 美科學家:武漢絕不是新冠病毒源頭
    美國科學家日前進行的一項關於新冠病毒最新研究顯示,「武漢絕不是該病毒的源頭」。研究稱,這種導致全球大流行的病毒並非來自實驗室,而是自然產生的。這種病毒的較弱版本已經在人群中傳播了數年,甚至幾十年。「新冠病毒不是在實驗室中構建的」根據科學雜誌《自然醫學》發表的證據分析表明,新冠病毒「不是在實驗室中構建的,也不是有目的性的人為操控的病毒」。
  • 權威專家暗示病毒源頭,美高官立刻帶人趕赴實驗室,檢查洩露情況
    這位美方權威專家在暗示了病毒的源頭之後,美國陸軍部長帶領FOX新聞的記者趕赴位於馬裡蘭州德特裡克堡的美國陸軍傳染病研究所,檢查是否有洩露的情況。美國陸軍部長此舉,無非是想要向外界證明2019年7月該研究所關閉,並不是因為病毒洩露導致的。
  • 世衛組織確定新冠病毒來源於自然!專家:即使全世界最好的實驗室也...
    世衛組織還表示,新冠狀病毒的生態可能起源於犀牛蝙蝠,但另一種中間動物可能作為「中介宿主」負責向人傳播。一些科學家已經確定了與穿山甲冠狀病毒的遺傳相似性,但尚未確信就是來源於這種動物。當地時間5月1日,英國《衛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新冠病毒來自哪兒?我們所知道的新冠病毒起源》,文章稱,科學界對於「沒有證據表明該病毒是基因改造而成」的共識是一致的。
  • WHO組織了10位頂尖專家追蹤新冠病毒源頭,無華人專家進入
    調查團隊將與中國的研究人員以及其他幾個國際機構的專業人員合作,並將從首次大規模出現疫情的武漢開始搜索。MERS病毒也屬於冠狀病毒,2012年在中東國家沙特爆發,至今尚未完全消滅,已經導致850多人死亡。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Marion Koopmans追蹤了新冠病毒在歐洲水貂養殖場中的迅速傳播。她認為,關於新冠病毒的起源,需要探究這些原本飼養動物所起的作用。
  • 新冠病毒的源頭究竟在哪個國家?外交部發聲
    有記者提問,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無端推測新冠病毒源頭的做法是「有害和瘋狂的」,中方對此持何立場?耿爽表示,過去一段時間,我在例行記者會上多次闡明中方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新冠病毒源頭問題是科學問題,需要聽取科學和專業意見,世衛組織以及國際社會有明確共識,那就是不能將病毒同特定國家地區或者種族相聯繫,反對藉此搞汙名化。
  • 專家發現新冠病毒新宿主,與穿山甲同類病毒相似度超蝙蝠,達99%
    一種小小的病毒,在我國造成了這麼大的一場疫情,讓很多人始料未及。截止到2020年2月7日中午12點整,根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官方數據看,疫情確診人數已達31,214人,死亡637人。這麼厲害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它的源頭出現在哪裡?
  • ...家:武漢絕不是新冠病毒源頭!病毒並非來自實驗室,而是自然產生的
    導讀:美國科學家日前進行的一項關於新冠病毒最新研究顯示,「武漢絕不是該病毒的源頭」。研究稱,這種導致全球大流行的病毒並非來自實驗室,而是自然產生的。
  • 美國科學家:武漢絕不是新冠病毒源頭!終於真相大白了!
    美國科學家日前進行的一項關於新冠病毒最新研究顯示,「武漢絕不是該病毒的源頭」。
  • 德國專家證實:99.5%的新冠病毒找到源頭,位於義大利北部
    因為疫情的影響,美國經濟出現了重大問題,甚至進入了經濟衰退。前段時間,因為這個事情,美國當局也是大動肝火,揚言要我們進行賠償。美國當局表示:作為病毒的爆發地,中方對病毒擴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中方應該為此買單,免除部分美國國債作為賠償。對於美國當局的這種說法,有許多美國官員就進行了呼和,將不要臉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
  • 多國新冠病毒最早感染時間提前,源頭到底在哪?
    當地時間 5 月 4 日,加拿大及英國皇家內科學院院士、抗擊新冠病毒加拿大醫學專家協調委員會主任關玉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最早的感染時間或在去年 10 月。新冠疫情全球大暴發,最早感染病例出現在哪裡?這是各國一直在探尋的問題。然而發現並核實最早病例是很有難度的。日前,美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均有專家指出,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發現時間又有提前。
  • 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
    新冠疫情暴發後,研究人員對這些留存的血液樣本進行了檢測。研究發現,有111人(11.6%)在今年2月以前就出現了新冠病毒抗體。報導因此認為,2019年9月新冠病毒可能就開始在義大利傳播。不僅如此,據外媒報導,西班牙、巴西也都從去年的下水道汙水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
  • 病毒源頭找到了?劍橋團隊給出答案,最原始新冠病毒主要在這兩國
    找到了病毒的源頭,就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地找到合適的方式控制住病毒,並且也能夠「對症下藥」,儘快研製出抵制病毒的疫苗。各個國家在防控疫情的同時也在積極的研究病毒的源頭。前不久,劍橋團隊給出了答案,或新冠病毒的源頭主要在這兩個國家!大圖模式在北京時間4月8日,英國和德國的研究者們共同發表了一篇論文。而這篇論文中提到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可能是在美國和澳大利亞。
  • 《自然》:新冠病毒或是穿山甲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重組...
    2月份,華南農業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發現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潛在中間宿主。但3月份來自中國的2項研究推翻了這一結論,穿山甲或不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管軼和胡豔玲團隊發表在《自然》的論文發現,穿山甲身上攜帶有新冠病毒相關的冠狀病毒,基因組相似率在85.5%-92.4%。但認定中間宿主要求其病毒基因組相似性達到99%以上,因此,不足以證明穿山甲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
  • 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來龍去脈
    科學家們表示,病毒是全人類的共同敵人,國際上有一些人無端指責中國是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源頭,沒有任何意義也缺乏科學依據。2020年1月26日,《科學》雜誌援引美國喬治敦大學傳染病專家丹尼爾·盧西的觀點指出,武漢海鮮市場可能不是新冠病毒起源地。人民網供圖 王政淇/製圖「華南海鮮市場有一些病例,但不是該病毒的源頭」。
  • 新冠病毒會在夏天自然消失?跟溫度有啥關係?丨追問新冠肺炎
    ◎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17年前的SARS病毒,出現於冬季,消失於夏季,再也沒有回來。很多人據此推測甚至期盼:新冠病毒會不會也隨著氣溫的升高而自然消失?還是別瞎猜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吧。前幾天,在線預印平臺SSRN發布了一篇論文,通過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的氣溫和緯度特徵,預測了新冠肺炎潛在的季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