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性發現: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新冠病毒發源地,病毒到底來自哪裡?

2020-11-23 騰訊網

▲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的。

院長在線按+

2月20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進來,在市場中發生快速傳播蔓延到市場之外。

1

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新冠病毒發源地,

去年11月下旬或已開始有人際傳播

2月20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方網站發布消息,該園聯合華南農業大學和北京腦科中心的科研人員一起收集了全世界各領域共享到GISAID EpiFluTM資料庫中覆蓋了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型冠狀病毒樣本的基因組數據(截止2月12日),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進來,在市場中發生快速傳播蔓延到市場之外。

研究中還指出,根據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數據推算1月之前的種群擴張發生時間是12月8日,該結果暗示病毒可能在12月初,甚至11月下旬即已經開始有人際傳播,隨後在華南海鮮市場加快了人際傳播。

文中表示,相關研究結果已提交到中國科學院科技論文預發布平臺http://www.chinaxiv.org/abs/202002.00033,可供疾控防疫相關部門參考,並接受專家學者的交流和討論。

2

版納植物園基於全基因組數據

解析新型冠狀病毒的演化和傳播

以下為發布全文:

2019年12月在湖北武漢爆發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所致的肺炎(現稱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已兩個多月,確定華南海鮮市場是不是唯一的發源地,對於尋找病毒的來源,以及確定中間宿主,對疫情的控制和避免再次爆發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聯合華南農業大學和北京腦科中心的科研人員一起收集了全世界各領域共享到GISAID EpiFluTM資料庫中覆蓋了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型冠狀病毒樣本的基因組數據(截止2月12日),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追溯傳染源及擴散路徑。研究發現,收到的93個樣本包含58種單倍型,可以歸納為五組(圖1),包括3個古老超級傳播者單倍型(H1,H3和H13)和2個新的超級傳播者單倍型(H56和mv2);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進來,在市場中發生快速傳播蔓延到市場之外;同時,現擴散的病例至少來自於3個途經。新型冠狀病毒在2月12日之前發生過2次明顯的種群擴張(分別是12月8日和1月6日)。

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的

基於120個變異位點得到58種單倍型(基因類型),單倍型演化關係顯示,單倍型H13和H38是比較「古老的」單倍型,通過一個中間載體(mv1,可能是一個祖先單倍型,可能是來自中間宿主或者「零號病人」)與蝙蝠冠狀病毒RaTG13關聯,並通過單倍型H3衍生出了單倍型H1。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聯的患者樣品單倍型都是H1及其衍生的單倍型H2,H8-H12(圖1,A),而一份武漢樣品單倍型H3與華南海鮮市場無關。可見,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進來,在市場中發生快速傳播蔓延到市場之外。另外,根據病患發病時間記錄和種群擴張時間推斷,也印證了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的推論。

對「古老的」單倍型H13和H38的病毒樣品溯源發現分別是來自深圳的病患(廣東首例)和美國華盛頓州的病患(美國首例)。他們的旅行記錄表明應該都是2019年12月底至2020年1月初在武漢探親期間被感染的。現有武漢樣本中沒有檢測到H13和H38單倍型,可能是因為現有樣品主要採自幾家定點醫院,而且樣品採集時間局限於2019年12月24日和2020年1月5日。如果能在武漢其他醫院早期的病患檢測到這兩種單倍型,將對於尋找病毒來源非常有幫助。

新型冠狀病毒在2月12日之前發生過2次明顯的種群擴張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數據推算1月之前的種群擴張發生時間是12月8日,該結果暗示病毒可能在12月初,甚至11月下旬即已經開始有人際傳播,隨後在華南海鮮市場加快了人際傳播(圖2)。研究推算2月份之前的種群擴張時間在1月6日,這個可能與元旦假期有關聯。需要指出,這一天國家疾控中心發布了2級應急響應。當時的預警起到了一些警示作用,公眾活動和出行都有所減少。如果當時的警示能引起大眾更廣泛的重視,那麼1月份中下旬向全國和全球蔓延的病例會有所降低。研究人員進一步確認我國其他9個省區和其他11個國家的感染病例基本都是從武漢直接或者間接輸入而來。

現擴散的病例至少來自於3個途徑

為了能夠細分來源,研究人員將58種單倍型分成了五組(圖1),採用標準是3個中心(古老超級傳播者)單倍型(H1,H3和H13)和2個新的超級傳播者單倍型(H56和mv2)。以此鑑別出廣東的病毒可能有三個來源,重慶和臺灣的病毒有兩個來源。其中,廣東深圳一家人在早期就通過人傳人進行了傳播。有較多樣本的澳大利亞、法國、日本和美國,他們的患者感染源至少有兩個,尤其是美國包括了五個來源。非常值得關注的是H56這個超級傳播者單倍型,它同時是澳大利亞、法國和美國,以及我國臺灣患者的傳染源。其他國家患者因為樣品比較少,大多數的來源比較單一,他們除了是武漢旅遊輸入或在武漢感染外,有一些人可能是在廣東、新加坡等地被感染。

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尚未發生重組事件

研究人員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沒有發生重組事件,93個基因組之間有120核苷酸發生了突變(0.41%序列長度),並均勻分散在10個編碼區(χ2=1.958, df=9, P=0.99)。120個突變的核苷酸關聯了119個胺基酸密碼子,其中79個密碼子 (65.83%)改變了胺基酸類型,並有42個(53.17%)胺基酸理化性質都被改變(圖3)。這些胺基酸類型以及理化性質改變是否會影響新型冠狀病毒的活性暫不清楚,需要其他蛋白組學和結構生物學方面的專業人士進行驗證。本研究是版納植物園綜合保護中心生物多樣性研究組的科研人員利用其在系統與演化領域的專長開展的,本研究提到單倍型演化關係分析方法可以結合到傳染病學研究中,對於尋找傳染源,以及精確的傳播和擴散方向能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

▲圖1. 新型冠狀病毒58種單倍型的演化關係和地理分布格局(A,B),單倍型之間的可能演化關係(C),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的可能傳播和擴散路線(D)。A和B圓圈中的數據是樣本數量。

▲圖2. 新型冠狀病毒單倍型的樣品採集時間情況。紅色圈的樣品是確認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藍色圈的樣本確認與海鮮市場無關。

▲圖3. 120個變異位點在8個編碼區的分布情況。統計類型包括替換或替代(左上角),密碼子位置1-3(右上角),同義突變或非同義突變(左下角),和胺基酸性質(右下角)。■

值班編輯:盧雙贏 編審:李小不

喜歡,就給我一個「在看」

點擊播放 GIF 0.1M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稱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新冠病毒的發源地,美國「無辜背鍋」?
    研究結果實證華南海鮮市場被「冤枉」2 月 20 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通過官網發布研究成果信息稱,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的 ,推論此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而人際傳播在可能 2019 年 12 月,甚至 11月下旬便開始了。
  • 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基因追蹤「零號病人」再進一步
    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冠病毒來自其他地方,這個結論有了基於基因序列的證據。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研究人員在分析 93 個新型冠狀病毒樣本基因組數據後發現,基於 120 個變異位點得到 58 種單倍型(基因類型)中,來自華南海鮮市場患者樣品單倍型與 H1 有關,而作為更古老的基因類型樣本 H3、H13 和 H38 則來自華南海鮮市場之外。這印證了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的推論。
  • 世衛組織: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不一定是新冠病毒發源地
    近日,世衛組織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Micheal Ryan)在一次發布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有可能在很早時候,就在世界不同的地點和時間感染了一批人。同時,越來越多的信息表明,SARS、新冠等病毒最初分布在全球多個地方,研究人員最近也在馬蹄蝙蝠體內發現了新冠病毒,還在不同地方看到了其他潛在的中間宿主,因此毫無疑問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很可能來自蝙蝠群體。
  • 新冠病毒到底是從哪裡起源的?
    源頭不一定在武漢由於這次新冠病毒是2019年冬天從武漢流行起來的,而且最初不少患者都和武漢地區的華南海鮮市場有過密切接觸,因此一直以來的一個主流認知是,這種病毒的源頭就在武漢,就在華南海鮮市場。我得強調一下:有些早期確診的患者和華南海鮮市場沒有密切接觸,這本身既不能說明新冠肺炎和華南海鮮市場有關,也不能說明新冠肺炎和華南海鮮市場沒有聯繫。
  • 中科院下屬機構聯合研究發現:華南海鮮市場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
    2月22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等機構研究員發布文章稱,通過收集覆蓋了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型冠狀病毒樣本的基因組數據(截止2月12日),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進來,在市場中發生快速傳播蔓延到市場之外。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新冠發源地,11月下旬或已人傳人
    中國科研人員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病毒是從其它地方傳入。據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方網站消息,該園聯合華南農業大學和北京腦科中心,收集了全球共享到GISAID EpiFluTM資料庫中覆蓋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冠病毒樣本基因組數據(截至2月12日),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
  • 中科院:華南海鮮市場非病毒源發地,11月下旬或已人傳人
    據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方網站消息,該園聯合華南農業大學和北京腦科中心,收集了全球共享到GISAID EpiFluTM資料庫中覆蓋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冠病毒樣本基因組數據(截至2月12日),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
  • 新冠病毒發生基因突變 發源地、宿主仍待明確
    來源:新京報新冠病毒發生基因突變,發源地、宿主仍待明確研究人員共在103株測序毒株的149個位點發現了突變,「這意味著,新冠病毒發生了基因序列突變。」來自中國疾控中心官網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可能並非新冠肺炎疫源地2019年12月31日,武漢市衛健委通報稱,近期,部分醫療機構發現接診的多例肺炎病例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聯。自此之後,該市場成為新冠病毒溯源研究的重點。
  • 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嗎?看醫學專家怎麼說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全球多地進入緊急狀態,而新冠病毒的來源問題也陷入重重迷霧!在現代核酸檢測和基因分析技術面前,新冠病毒區區10個基因如同裸奔,從最早的背鍋俠華南海鮮市場到新冠病毒人造論,都被科學證明是錯誤的。但是截至目前,世衛組織並未確定新冠病毒來源。
  • 新冠病毒到底是從哪來的?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新冠病毒的起源、傳播及演變備受關注。多位國內外專家表示,根據目前已有證據還無法確認新冠病毒起源於哪裡。傳播「拼圖」有缺失新冠病毒在人類中的傳播是如何開始的?從最初報告的病例看,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一度被認為是疫情發源地。▲1月29日,市民經過已經被封閉的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
  • 新冠病毒發生基因突變,發源地、宿主仍待明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科學》等科研雜誌網站,陸續上線多篇相關論文,對病毒來源、疫情發展、臨床特徵等方面進行解析。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至少兩篇論文提出,2019年12月,新冠病毒已在武漢發生人際傳播。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被視為早期病例的主要感染來源地,但2019年12月1日發病的一名患者並無該市場暴露史,這為病毒來源打上了問號。
  • 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正持續復原病毒演進,分析病毒到底來自何方
    10月27日下午,在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5)上,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做了題目為《Pathogen identification of COVID-19 and its probable origins》的主題演講。
  • 北京海鮮市場,或揭開新冠病毒來源!
    目前,還不好肯定,這次新冠病毒,一定是進口三文魚傳人,畢竟,根據北京市疾控中心回應,並非所有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上都查出了新冠病毒。 二 海鮮! 這次新冠病毒,好像經常繞不過去,海鮮這個詞。 就說咱們中國,從武漢華南,到北京新發地,都是在海鮮市場出的事。
  • 新冠病毒到底哪來的?科學界的幾種說法
    中國武漢是最先發現病毒並觸發廣泛疫情的重災區,該市的華南海鮮市場自去年12月起不斷有人確診,被視為重要的源頭之一。起初,外界對病毒的了解並不多,許多人聯想到,病毒可能與華南海鮮市場附近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有關,在沒有提供任何具體科學證據下,質疑是「生化武器」,中國政府、研究所等官方機構都立即就這則未經證實的假新聞闢謠。
  • 新冠基因組變異分析不支持華南海鮮市場是源頭,零號病人待解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起來,病毒溯源工作基本圍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疫情初期的大多病例和該市場有關聯。不過,新冠病毒起源地目前仍充滿爭議。之前,《柳葉刀》刊發的最早一批41例患者中的部分患者,以及2019年12月1日發現的第一例患者,並沒有證明和該市場有關。
  • 關於新冠病毒的幾份研究報告,新冠病毒發源地究竟是哪裡?
    首先是1月份爆發的時候,當時大家默認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是病毒發源地,一群文人代表中國向世界道歉,搞得中國人心惶惶。2月份快要結束的時候,這個事兒在網絡上也沒什麼爭議,包括我自己,身邊不少信奉科學的愛國者都覺得洗不掉,老老實實承認錯誤,研發疫苗輸送到全世界才是正途。
  • 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趙曉展閱讀提示近期全球多個研究發現,早在武漢暴發新冠疫情之前,病毒已在多國出現。這也說明,疫情的暴發地不一定是病毒的發源地,也不一定是最早的人感染發生地。11月16日,來自路透社的報導稱,義大利米蘭國家癌症研究所在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間,對959名身體健康的志願者進行一項肺癌篩查試驗,並留下了血液樣本。新冠疫情暴發後,研究人員對這些留存的血液樣本進行了檢測。研究發現,有111人(11.6%)在今年2月以前就出現了新冠病毒抗體。報導因此認為,2019年9月新冠病毒可能就開始在義大利傳播。
  • 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來龍去脈
    人民網供圖 王政淇/製圖「華南海鮮市場有一些病例,但不是該病毒的源頭」。《科學》雜誌1月26日刊發文章指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可能並非新冠病毒起源地。2月21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等機構研究人員發表論文,將全球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病毒樣本的基因組數據,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聯患者的數據做對比,發現很多衍生病毒基因形態來自華南海鮮市場之外,也再次印證了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病毒起源地的觀點。2月24日發表在《世界衛生組織簡報》上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病毒有三個分支變種,其中感染初始變種病毒的患者從未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過任何接觸。
  • 新冠病毒是自然來源,通過自然進化產生
    英國當地時間3月17日,來自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哥倫比亞大學、圖蘭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期刊《自然醫學》發文稱,新冠病毒是通過自然進化產生的,而非實驗室合成。此外,假設新冠病毒是在實驗室合成的,最有可能是利用已知會致病的病毒分子架構來構建這種病毒。研究人員分析發現,導致此次疫情的新冠病毒的分子架構與蝙蝠身上的相關病毒最為相似,但受體結合域(RBD)與穿山甲身上找到的相關病毒類似。這也被視為「自然起源」的證據。此前,學界已有聲音稱,新冠病毒系自然起源,是一種動物源性病毒。
  • 新冠病毒的解與未解
    這份標本來自在華南海鮮市場工作的一名41歲男性,12月20日發病,在發熱、咳嗽6天後前往武漢中心醫院就診並住院。 四天後,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在2019年12月30日晚,收到武漢金銀潭醫院送來的不明原因肺炎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