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新冠發源地,11月下旬或已人傳人

2020-11-09 倉廩中醫

中國科研人員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病毒是從其它地方傳入。

據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方網站消息,該園聯合華南農業大學和北京腦科中心,收集了全球共享到GISAID EpiFluTM資料庫中覆蓋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冠病毒樣本基因組數據(截至2月12日),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它地方傳入。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網截圖

93個樣本包含58種單倍型,演化關係顯示,單倍型H13和H38是比較「古老的」單倍型,通過一個中間載體(mv1,可能是祖先單倍型,也可能是來自中間宿主或「零號病人」)與蝙蝠冠狀病毒RaTG13關聯,並通過單倍型H3衍生出單倍型H1。

  研究人員稱,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聯的患者樣品單倍型都是H1及其衍生單倍型H2,H8-H12,而一份武漢樣品單倍型H3與華南海鮮市場無關。可見,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冠病毒是從其它地方傳入,再在市場發生快速傳播並蔓延。另根據病患發病時間記錄和種群擴張時間推斷,也印證了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的推論。

  此外,研究人員對H13和H38的病毒樣品溯源發現,分別來自深圳的病患(廣東首例)和美國華盛頓州的病患(美國首例)。他們的旅行記錄表明都是2019年12月底至2020年1月初在武漢被感染。現有武漢樣本中沒有檢測到H13和H38單倍型。

  研究還顯示,新冠病毒在2月12日前發生過2次明顯種群擴張:一次是2019年12月8日,該結果暗示病毒可能在12月初,甚至11月下旬已開始人際傳播,隨後在華南海鮮市場加快;另一次種群擴張發生在1月6日。

  值得一提的是,為細分來源,研究人員將58種單倍型分成五組,包括3個古老超級傳播者單倍型(H1,H3和H13)和2個新的超級傳播者單倍型(H56和mv2)。以此鑑別出廣東的病毒可能有三個來源,重慶和臺灣的病毒有兩個來源。有較多樣本的澳大利亞、法國、日本和美國,患者感染源至少有兩個,尤其是美國包括了五個來源。特別值得關注的是H56這個超級傳播者單倍型,同時是澳大利亞、法國和美國以及中國臺灣患者的傳染源。

  研究還表明,新冠病毒基因組沒有發生重組事件。

本文摘自《醫生站》原創:中國新聞網2020.2.22


相關焦點

  • 中科院:華南海鮮市場非病毒源發地,11月下旬或已人傳人
    據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方網站消息,該園聯合華南農業大學和北京腦科中心,收集了全球共享到GISAID EpiFluTM資料庫中覆蓋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冠病毒樣本基因組數據(截至2月12日),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
  • 顛覆性發現: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新冠病毒發源地,病毒到底來自哪裡?
    1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新冠病毒發源地,去年11月下旬或已開始有人際傳播2月20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方網站發布消息,該園聯合華南農業大學和北京腦科中心的科研人員一起收集了全世界各領域共享到GISAID EpiFluTM資料庫中覆蓋了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型冠狀病毒樣本的基因組數據(截止2月12日),
  • 最新研究稱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新冠病毒的發源地,美國「無辜背鍋」?
    研究結果實證華南海鮮市場被「冤枉」2 月 20 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通過官網發布研究成果信息稱,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的 ,推論此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而人際傳播在可能 2019 年 12 月,甚至 11月下旬便開始了。
  • 中科院下屬機構聯合研究發現:華南海鮮市場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
    2月22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等機構研究員發布文章稱,通過收集覆蓋了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型冠狀病毒樣本的基因組數據(截止2月12日),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進來,在市場中發生快速傳播蔓延到市場之外。
  • 世衛組織: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不一定是新冠病毒發源地
    近日,世衛組織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Micheal Ryan)在一次發布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有可能在很早時候,就在世界不同的地點和時間感染了一批人。同時,越來越多的信息表明,SARS、新冠等病毒最初分布在全球多個地方,研究人員最近也在馬蹄蝙蝠體內發現了新冠病毒,還在不同地方看到了其他潛在的中間宿主,因此毫無疑問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很可能來自蝙蝠群體。
  • 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基因追蹤「零號病人」再進一步
    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冠病毒來自其他地方,這個結論有了基於基因序列的證據。值得注意的是,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聯的患者樣品單倍型都是 H1 及其衍生單倍型,而一份來自武漢樣品的更「古老的」單倍型 H3 則與華南海鮮市場無關。作者結合第一批患者報告信息,以及種群擴張時間分析結果,作者推測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進來,在市場中發生快速傳播蔓延到市場之外。
  • 新冠基因組變異分析不支持華南海鮮市場是源頭,零號病人待解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起來,病毒溯源工作基本圍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疫情初期的大多病例和該市場有關聯。不過,新冠病毒起源地目前仍充滿爭議。之前,《柳葉刀》刊發的最早一批41例患者中的部分患者,以及2019年12月1日發現的第一例患者,並沒有證明和該市場有關。
  • 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在哪 武漢首例新型肺炎時間
    武漢首例新型肺炎時間2月26日消息  【武漢發布:最早的患者發病為去年12月8日否認去過華南海鮮市場】  2月26日,網友提問目前已知最早發病的患者情況如何?該患者具體什麼時候發病的?是否曾有過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
  • 闢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源頭並非海鮮!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近日,武漢肺炎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而最早發現病例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更處於風口浪尖,對於水產人而言,好消息是,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各方面的流行病學調查來看是來自一個野生動物,比如說像竹鼠、獾這一類可能性比較大」
  • 華南海鮮市場觸目驚心的照片公布
    其他地市新增確診病例中,鄭州市3例、周口市3例、信陽市4例。截至1月24日24時,我委收到省內11市(縣)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32例,重症病例5例,無死亡病例。其中:確診病例中,鄭州市6例、洛陽市1例、平頂山1例、新鄉1例、三門峽市1例、南陽市8例、信陽市5例、駐馬店市2例、周口市4例、鞏義市2例、固始縣1例;重症5例。
  • 新冠病毒發生基因突變,發源地、宿主仍待明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科學》等科研雜誌網站,陸續上線多篇相關論文,對病毒來源、疫情發展、臨床特徵等方面進行解析。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至少兩篇論文提出,2019年12月,新冠病毒已在武漢發生人際傳播。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被視為早期病例的主要感染來源地,但2019年12月1日發病的一名患者並無該市場暴露史,這為病毒來源打上了問號。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野味店菜單曝光:活殺現宰竹鼠、孔雀、果子狸,市場發現首例新型肺炎
    自去年12月31日武漢首次通報首例新型肺炎以來,21天後全國已確診217例病例。
  • 武漢非最早人傳人地點,《柳葉刀》刊文:最早可能來自印度次大陸
    據環球網11月30日報導,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近日發表一篇論文,文中指出:新冠病毒最早發生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地點可能是印度次大陸。研究小組發現,某些菌株的突變少於在武漢首次採集的菌株。這個研究成果將武漢是病毒首發地的結論推翻:武漢不可能是新冠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第一個地方。
  • 新冠病毒發生基因突變 發源地、宿主仍待明確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被視為早期病例的主要感染來源地,但2019年12月1日發病的一名患者並無該市場暴露史,這為病毒來源打上了問號。美國喬治敦大學傳染病學專家丹尼爾·盧西(Daniel Lucey)分析,在2019年12月下旬華南海鮮市場出現大量確診病例之前,病毒可能已經悄悄地在武漢人與人之間傳播,也有可能在武漢之外的地方。
  • 武漢十二時·辰時|家住華南海鮮市場「隔壁」小區
    周錫濤所在的唐樾小區,距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僅一牆之隔。雖然當時小區已無疫情,但社區還有,因此小區直到3月31日整個社區成為無疫情社區時,才正式解封。每次團購,志願者前後要忙五天。物資發放那天,周錫濤要裹著雨衣、戴著口罩,從下午1點忙到晚上9點多,悶得汗流不止、裡面衣服能擰出水,餓得發暈。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樓上老闆,帶全家成功躲過新冠病毒,他...
    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樓上    51歲的溫州人黃國明    有家經營多年的眼鏡店    身處「新冠」風暴的漩渦中心    他卻帶全家成功躲開了感染    全靠這一大波【優秀】操作    ▼    已封閉的華南海鮮市場。
  • 吳尊友講述關閉華南海鮮市場討論過程:爭論激烈,分歧巨大|吳尊友|...
    「華南海鮮市場的關閉,從北京的專家到武漢,與當地的專家進行討論,達成最後的一致意見,前後不到12個小時。但這個爭論是激烈的,分歧是巨大的。」「在疫情流行的時候,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作用非常有限,在沒有疫情的時候,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就會引爆新的疫情。」11月25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在「《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上表示。
  • 世衛組織:華南海鮮市場可能只是一個擴散地而不是源頭
    月30日發布的一份政府研究顯示,早在2019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就已出現在美國,這比中國正式發現新冠病毒提前數周,也比美國公共衛生部門發現第一例美國本土確診病例要早一個月。這些血液樣本由紅十字會在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期間收集,送至美疾控中心檢測,以查看是否有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在分析時,科學家們從12月13日至12月16日間,從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採集的 39個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抗體。
  • 海鮮市場可能不是新型冠狀病毒唯一源頭
    昨日,海鮮市場被「平反」的消息引發大眾關注。1月26日,美國《科學》雜誌網站在線發文,題為《武漢海鮮市場可能不是新病毒在全球傳播的源頭》,稱華南海鮮市場可能並非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病毒也可能是從別的地方傳入。
  • 一篇論文引發武漢疫情爭議
    論文對截至2020年1月22日已報告的、經實驗室確診的425例病例的數據進行了流行病學分析。 作者們發現,這些患者的中位年齡為59歲,56%為男性。 在2020年1月1日前發病的病例中,55%與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相關,而在此後發病的病例中,僅8.6%與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相關。 病毒的平均潛伏期為5.2天,每例患者平均將感染傳給了另外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