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等機構研究員發布文章稱,通過收集覆蓋了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型冠狀病毒樣本的基因組數據(截止2月12日),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進來,在市場中發生快速傳播蔓延到市場之外。且新冠病毒在2月12日之前發生過2次明顯的種群擴張,早期擴張發生在12月8日,近期擴張在1月6日。
該文章題為「使用整個基因組數據解碼新冠病毒的演化和傳播」(Decoding evolution and transmissions of novel pneumonia coronavirus using the whole genomic data),為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聯合華南農業大學和北京腦科中心的科研人員共同研究成果。
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冠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的
文章顯示,在對覆蓋了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型冠狀病毒樣本基因數據分析,共發現了58種基因類型,根據基因類型分析演化確定其之間的關係為,H13和H38是比較「古老的」基因類型,通過一個中間載體與蝙蝠冠狀病毒RaTG13關聯,並通過H3衍生出了基因類型H1。
該研究表示,對於「古老的」基因類型H13和H38的病毒樣品溯源發現,分別是來自深圳的病患(廣東首例)和美國華盛頓州的病患(美國首例)。他們的旅行記錄表明應該於2019年12月底至2020年1月初在武漢探親期間被感染。而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聯的患者樣品基因類型都是H1及其衍生的H2,可見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進來,在市場中發生快速傳播蔓延到市場之外。另外,文章表示,根據病患發病時間記錄和種群擴張時間推斷,也印證了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
新冠病毒在2月12日之前發生過2次明顯的種群擴張
研究還顯示,新冠病毒在2月12日前發生過2次明顯種群擴張:一次是2019年12月8日,該結果暗示病毒可能在12月初,甚至11月下旬已開始人際傳播,隨後在華南海鮮市場加快。
另一次種群擴張發生在1月6日,這個可能與元旦假期有關聯。研究人員指出指出,這一天國家疾控中心發布了2級應急響應。當時的預警起到了一些警示作用,公眾活動和出行都有所減少。研究人員進一步確認我國其他9個省區和其他11個國家的感染病例基本都是從武漢直接或者間接輸入而來。
研究還表明,新冠病毒基因組沒有發生基因重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