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下屬機構聯合研究發現:華南海鮮市場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

2020-09-03 莫小北的窩


2月22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等機構研究員發布文章稱,通過收集覆蓋了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型冠狀病毒樣本的基因組數據(截止2月12日),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進來,在市場中發生快速傳播蔓延到市場之外。且新冠病毒在2月12日之前發生過2次明顯的種群擴張,早期擴張發生在12月8日,近期擴張在1月6日。

該文章題為「使用整個基因組數據解碼新冠病毒的演化和傳播」(Decoding evolution and transmissions of novel pneumonia coronavirus using the whole genomic data),為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聯合華南農業大學和北京腦科中心的科研人員共同研究成果。

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冠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的

文章顯示,在對覆蓋了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型冠狀病毒樣本基因數據分析,共發現了58種基因類型,根據基因類型分析演化確定其之間的關係為,H13和H38是比較「古老的」基因類型,通過一個中間載體與蝙蝠冠狀病毒RaTG13關聯,並通過H3衍生出了基因類型H1。

該研究表示,對於「古老的」基因類型H13和H38的病毒樣品溯源發現,分別是來自深圳的病患(廣東首例)和美國華盛頓州的病患(美國首例)。他們的旅行記錄表明應該於2019年12月底至2020年1月初在武漢探親期間被感染。而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聯的患者樣品基因類型都是H1及其衍生的H2,可見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進來,在市場中發生快速傳播蔓延到市場之外。另外,文章表示,根據病患發病時間記錄和種群擴張時間推斷,也印證了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

新冠病毒在2月12日之前發生過2次明顯的種群擴張

研究還顯示,新冠病毒在2月12日前發生過2次明顯種群擴張:一次是2019年12月8日,該結果暗示病毒可能在12月初,甚至11月下旬已開始人際傳播,隨後在華南海鮮市場加快。

另一次種群擴張發生在1月6日,這個可能與元旦假期有關聯。研究人員指出指出,這一天國家疾控中心發布了2級應急響應。當時的預警起到了一些警示作用,公眾活動和出行都有所減少。研究人員進一步確認我國其他9個省區和其他11個國家的感染病例基本都是從武漢直接或者間接輸入而來。

研究還表明,新冠病毒基因組沒有發生基因重組事件。

相關焦點

  • 顛覆性發現: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新冠病毒發源地,病毒到底來自哪裡?
    ▲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的。院長在線按+2月20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進來,在市場中發生快速傳播蔓延到市場之外。
  • 中科院:華南海鮮市場非病毒源發地,11月下旬或已人傳人
    據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方網站消息,該園聯合華南農業大學和北京腦科中心,收集了全球共享到GISAID EpiFluTM資料庫中覆蓋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冠病毒樣本基因組數據(截至2月12日),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
  • 最新研究稱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新冠病毒的發源地,美國「無辜背鍋」?
    研究結果實證華南海鮮市場被「冤枉」2 月 20 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通過官網發布研究成果信息稱,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的 ,推論此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而人際傳播在可能 2019 年 12 月,甚至 11月下旬便開始了。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新冠發源地,11月下旬或已人傳人
    中國科研人員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病毒是從其它地方傳入。據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方網站消息,該園聯合華南農業大學和北京腦科中心,收集了全球共享到GISAID EpiFluTM資料庫中覆蓋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冠病毒樣本基因組數據(截至2月12日),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
  • 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基因追蹤「零號病人」再進一步
    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冠病毒來自其他地方,這個結論有了基於基因序列的證據。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研究人員在分析 93 個新型冠狀病毒樣本基因組數據後發現,基於 120 個變異位點得到 58 種單倍型(基因類型)中,來自華南海鮮市場患者樣品單倍型與 H1 有關,而作為更古老的基因類型樣本 H3、H13 和 H38 則來自華南海鮮市場之外。這印證了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的推論。
  • 2月9日,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溯源研究聯合專家組召開新聞發布會.
    梁萬年在介紹分子流行病學的溯源研究結果時表示,沒有證據顯示,在2019年12月前在武漢市就有疫情傳播。梁萬年介紹,2019年12月武漢市人群中發生了一定規模感染,許多早期病例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只能證明該市場是病毒傳播點之一,但武漢其他地域或有傳播情況。
  • 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聯合專家組舉行新聞發布會
    2021年2月9日,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聯合專家組在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共同開展新冠病毒全球溯源中國部分的工作情況。2019年底,新冠疫情在武漢市突然暴發,中國迅速採取行動,主動通報疫情信息,採取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目前,疫情仍在全球持續蔓延。
  • 新冠基因組變異分析不支持華南海鮮市場是源頭,零號病人待解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起來,病毒溯源工作基本圍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疫情初期的大多病例和該市場有關聯。不過,新冠病毒起源地目前仍充滿爭議。之前,《柳葉刀》刊發的最早一批41例患者中的部分患者,以及2019年12月1日發現的第一例患者,並沒有證明和該市場有關。
  • 新冠病毒到底是從哪來的?
    新華社記者 熊琦 攝 然而,在英國《柳葉刀》雜誌1月刊登的一篇論文中,武漢金銀潭醫院副院長黃朝林等人分析了首批確診的41例新冠肺炎病例,發現其中只有27例去過華南海鮮市場。回溯研究認為首名確診患者於2019年12月1日發病,並無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也沒發現與之後確診病例間的流行病學聯繫,而其家人也沒出現過發熱和呼吸道症狀。
  • 病毒某些部位97%同源!但管軼等論文所涉穿山甲來源與武漢華南海鮮...
    值得注意的是,RBD這部分包含了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方式。胡豔玲還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們所研究的這批穿山甲,與此前華南農業大學團隊的穿山甲樣本不同,也與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沒有關係。」她補充道,目前的文章仍然發表在預印版,不算正式發表。
  • 海鮮市場可能不是新型冠狀病毒唯一源頭
    昨日,海鮮市場被「平反」的消息引發大眾關注。1月26日,美國《科學》雜誌網站在線發文,題為《武漢海鮮市場可能不是新病毒在全球傳播的源頭》,稱華南海鮮市場可能並非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病毒也可能是從別的地方傳入。
  • 【功夫漢語】中國—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聯合專家組發布會(雙語要點)
    聯合專家組共同研究了大量的疫情相關數據資料,現場考察了包括金銀潭醫院、華南海鮮市場、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在內的9家單位,與醫務人員、實驗室人員、科研人員、市場管理人員及商戶、社區工作者、康復患者、犧牲醫務人員家屬、居民等進行廣泛交流。
  • 世衛組織: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不一定是新冠病毒發源地
    近日,世衛組織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Micheal Ryan)在一次發布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有可能在很早時候,就在世界不同的地點和時間感染了一批人。同時,越來越多的信息表明,SARS、新冠等病毒最初分布在全球多個地方,研究人員最近也在馬蹄蝙蝠體內發現了新冠病毒,還在不同地方看到了其他潛在的中間宿主,因此毫無疑問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很可能來自蝙蝠群體。
  • 高福:病毒和海鮮市場什麼關係?是否還藏在陰暗潮溼的地方?
    高福「我判斷這個病毒可能還有10月28日,在湖北武漢舉行的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5)上,中國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如是表示。高福在現場提到,在此次COVID-19疫情初期,最關鍵的是確定病毒是如何傳播的?多大的劑量會引起病理?有沒有從動物到人的傳播?
  • 華南農業大學宣布發現穿山甲為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MBA中國網】2月7日上午11時,華南農業大學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研究攻關情況舉行了新聞發布會。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教授沈永義、肖立華等科研人員,通過聯合攻關,在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的溯源上取得突破。
  •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溯源,這場聯合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2月9日下午,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溯源研究聯合專家組在武漢召開新聞發布會。2019年底,新冠疫情在武漢市突然暴發,中國迅速採取行動,主動通報疫情信息,採取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目前,疫情仍在全球持續蔓延。為指導和預防未來大流行病的發生,中國積極支持世界衛生組織開展新冠病毒全球溯源工作。
  • 病毒源頭實錘了?劍橋研究團隊發布重磅消息,最原始病毒主要在美澳...
    研究人員在分析後發現,從蝙蝠和穿山甲身上提取的病毒最接近傳到人類身上的A類型病毒,屬於更早版本的新冠肺炎病毒,研究人員稱其為「暴髮根源」。A類型病毒更多地被發現於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病例中,佔此類型樣本的 15/33。雖然在武漢的病患樣本中也發現了A類型,但在武漢當地大規模傳播的病毒其實是從原始病毒變異而來的B類型病毒。
  • 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正持續復原病毒演進,分析病毒到底來自何方
    10月27日下午,在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5)上,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做了題目為《Pathogen identification of COVID-19 and its probable origins》的主題演講。
  • 北京海鮮市場,或揭開新冠病毒來源!
    二 海鮮! 這次新冠病毒,好像經常繞不過去,海鮮這個詞。 就說咱們中國,從武漢華南,到北京新發地,都是在海鮮市場出的事。
  • 穿山甲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華農這一最新發現意味著什麼?
    該研究成果有怎樣的意義?華南農業大學教授肖立華表示,團隊的發現,首次表明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研究結果有利於阻斷病毒動物源,避免病原的長期傳播,也可能促進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防控。視頻:華農團隊確定穿山甲為新冠病毒潛在宿主,高清電鏡照片曝光,時長約2分25秒華南農業大學發現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是如何發現的?有何意義?2月7日上午11時,華南農業大學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研究攻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