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回鄉過年成心結?新華社:做好防疫 個人選擇都應受尊重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無論是否回鄉,防疫都應有溫度

疫情當前,是否回鄉過年成了不少人的一個心結。從北京市的「非必要不出京」到山東省一些地方「引導務工人員等在條件允許情況下留在務工地過年」,再到安徽省有的人口大縣發出公開信,建議在外務工人員「非必要不返鄉」,各地都在為做好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想辦法。

春節回鄉團聚是中國人的傳統。2020年春節,受疫情影響,即使是親朋好友也不串門不聚會,自覺遵守防疫規定,度過了一個漫長而特殊的假期。一年來,我們克服疫情影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

復工復產關鍵階段,全國多地採用包機、專列等形式組織農民工外出務工。這些外出打拼的人中間,很多人年事已高的父母、年幼的兒女還留守在老家。

在外辛苦了大半年,他們就想在春節期間回家團聚,彌補平時不能陪伴的遺憾,這樣樸素而美好的願望,應該得到理解和支持。

與此同時,當前我國本土疫情呈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織疊加態勢,防控形勢嚴峻複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最新發布《關於做好2021年元旦和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確,引導務工人員等在條件允許情況下留在務工地過年,指導督促用人單位依法依規做好加班工資支付和調休等工作,引導務工人員錯峰返鄉返崗。

回鄉也好,留在務工地也罷,個人選擇都應當受到尊重。

同時,無論選擇回鄉還是留在工作地過年,個人都應當做好防疫工作 ,為了大家,也為了自己。

凡事預則立。

輸出地和輸入地相關部門應提前建立好暢通的聯繫溝通渠道,打好「提前量」。

相關地方提前做好預案,

老鄉們回鄉之後,核酸檢測在哪做、怎麼做?發燒咳嗽了怎麼辦、去哪兒看?確需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和境外,要如何報備、怎麼操作等,都需要細化。對於留在異地的務工人員來說,怎麼讓他們過個安心年、暖心年,也需要做好相應服務。

總之,各地政府要在堅守防疫底線的同時,注意工作方式方法,讓大家無論身在何處,都能感受到溫情。

針對春運期間農民工回鄉的實際情況,

各地可借鑑當初返崗復工的有效做法,根據需要組織開行農民工回鄉和返城「點對點」包車運輸。

這些工作相比單純規勸務工人員留在務工地過年要複雜得多。但只要用心,辦法總比困難多。

相關焦點

  • 春運多地機票價格遠低於火車票,選擇什麼交通方式回家過年?
    受疫情影響,人們回鄉時間有錯開趨勢,但是面對春節人人都想回家團圓的願望,春運對每個人都很重要。12月30日,春運火車票開售,可以購買春運首日1月28日火車票,開售當天,多地機票價格遠低於火車票。例如,上海到深圳機票在1月28日前後最低為250元,比高鐵二等座601元便宜了351元。杭州到廣州、昆明到南京、北京到杭州、南京到廣州等機票價格比火車票低。
  • 多地密集發通知:倡導原地過年,非必要不返鄉!
    連日來,多地發布通知,倡導務工人員非必要不回鄉、在務工地點過年;確有需要返鄉者,需嚴格遵守當地的核酸、備案、隔離等防控要求。2021年的春節,你會在哪裡過?非必要不回鄉!如果必須要跨地區出行,務必提前了解當地的疫情形勢和防控政策,了解目的地近期是否有病例或疫情發生,中高風險地區暫緩出行。2020年12月30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也發布通知,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員工離深必須申請,其他公司儘量錯峰放假、鼓勵留深過年。不僅是上述地區,安徽、四川、湖南等勞動力輸出大省也在近期密集發布通知,要求「非必要不返鄉」。
  • 「留深過年」標語火了!關於春節回家,最新通知來了
    >非必要不離深儘量留在深圳過年雖說不是強制性的規定但終究要以防疫的大局為重春節可以離開深圳嗎?過年回家的理由有千萬條,但不回家過年的理由只有一條:配合疫情防控,減少人員流動。近期,河北、遼寧、北京等多地出現疫情,鐵道部推出退票免手續費,深圳取消迎春花市......種種跡象表明,深圳人可能真的要做好今年不回老家過年的準備了。最近,一條「留深過年」標語火了——是否被逼婚、是否被相親?何以解憂,唯有留守——春節留守,才是歸宿」。
  • 是否所有人都需要核酸檢測?
    是否所有人都需要核酸檢測呢?我們來看看。 此外,寧蒗縣要求:近期回鄉過年的省外務工人員返鄉必須攜帶7天以內的核酸檢測報告到村(社)登記。 玉龍縣建議:留在務工地過年,非必要不回鄉。
  • 疫情面前沒有局外人,做好個人防護比什麼都重要!聽鍾南山瞿介明...
    當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勢依舊嚴峻,加之國內大部分地區步入秋冬流感高發季,在這種情況下,個人應該如何應對?對此,不論是公共衛生專家,還是臨床醫生都提到一點:個人自律!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第一健康責任人」,此時此刻,堅持做好個人防護比什麼都重要。對廣大市民來說,防疫的警惕心必須時刻保持,但過分的擔心則大可不必。
  • 今天浙江的兩地發布倡議:儘量選擇就地過節!
    做好節日生產、供應和保障鼓勵企業節日期間保持連續生產。政府各部門和鎮(街道)、園區要積極採取措施,攜同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慰問活動,為留守人員和就地過年職工群眾營造溫馨的節日氛圍。 有序組織離鎮返鎮無特殊情況,不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必須離鎮返鎮的群眾,要合理安排出行時間和出行方式,並注意旅途安全和防疫安全。
  • 身份年年在變 中科院院士孫斌勇回鄉過年記
    43歲的孫斌勇十幾歲就離開老家六橫島在外求學、創業,每年他都回來過年,只是他的身份不斷發生著變化——2012年回家過年時,他是破格晉升的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15年回家過年時,他是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者;2017年回家過年時,他是中國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獲獎者;2019年回家過年時,他是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者……
  • 專訪丨防疫期間如果必須開會,專家指導應做哪些準備
    在防疫期間該如何更高效更安全地組織會議,布置工作呢?記者專訪湖南省疾控中心主管醫師張恆嬌。記者:防疫期間開會,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張恆嬌:防疫期間,建議大家按照「非必須,不舉辦」的原則,儘量減少或避免舉辦大型會議。
  • 疫情疊加高溫 六招做好夏季防疫
    而全球疫情依舊沒有停下的意思,北京疫情又開始復燃,高溫疊加疫情,如何防疫成了新的難題。張文宏6月12日發文表示,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會持續處於「接近零(本土)病例」的狀態,而並非「無病例」,每個人都應該保持生活中的防疫好習慣。目前疫情疊加高溫,做好防疫來看這裡。
  • 明天看考場 防疫語音提示要認真聽
    四川省教育考試院提醒考生:看考場切勿走馬觀花,需要對交通、考場分布、座位信息等細節儘快了解和熟悉,還要對考點和考場的防疫措施了解到位。熟悉考場路線,提前進入狀態開考前考生可提前前往考試地點進行「踩點」,熟悉考點周圍的環境,將有利於考生做好準備工作,順利進入考試狀態。
  • 外地回湖南過年要不要隔離?速看長沙等市州的規定!
    隨著春節臨近,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能否回家過年?回湖南是否需要隔離?家庭聚餐、走親訪友、酒席宴請等能否正常進行?以及冷鏈食品能否正常購買等等。為此,湖南多地疾控中心先後發布緊急提醒,並給有石家莊和邢臺旅居史的返鄉人員發布了告知書。
  • 鼓勵菸民改用電子菸,尊重了個人權利和自由,又符合公共衛生倫理
    公共衛生倫理強調實現公共衛生目標應「儘量減少侵犯個人權利和自由」。無論菸民決定戒菸還是改用電子菸,我們都應表示尊重。近日,美國匹茲堡大學的3名研究學者在其發表的研究論文中指出,電子菸危害遠小於捲菸,應將「電子菸可用性」(E-Cigarette Availability,簡稱ECA)作為一項菸草減害戰略。
  • 返鄉是否需要核酸檢測,最新...
    據新華社消息,1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在2021年全國春運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春運期間,要落實好防疫健康碼統一政策、統一標準、全國互認、一碼通行。各地要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平臺,落實健康碼互認機制和規則,明確跨地區流動人員健康碼信息在各地區可信可用,切實保障群眾必要的出行需求。
  • 網格員、村醫……他們在黑龍江築農村防疫「最後一公裡」
    網格員、駐村幹部、村醫……他們在黑龍江築農村防疫「最後一公裡」  新華社哈爾濱2月3日電 題:網格員、駐村幹部、村醫……他們在黑龍江築農村防疫「最後一公裡」  新華社記者  網格員變防控員,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地毯式排查,創新宣傳方式方法,發揮駐村幹部、村醫作用……連日來,黑龍江廣大農村地區迅速行動起來
  • 【新華社】動物紀念碑背後的生命尊重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攝婆娑的柳樹下,一座莊重的實驗動物紀念碑下方,放置了一個藍色中英文銘牌:「謹以紀念為生命科學研究而獻身的實驗動物」——這裡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一個擁有近半個世紀悠久歷史的中國實驗動物基地。 元旦假期,這裡有80多名員工堅守崗位,精心照料著實驗動物們。
  • 堅持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
    新華社發2020年1月24日,大批伊拉克人在首都巴格達舉行抗議示威,要求美軍撤離伊拉克。伊拉克什葉派宗教領袖薩德爾當天呼籲採用一切和平方式敦促美軍撤離。新華社發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暴力執法致非裔男子弗洛伊德死亡,由此引發的抗議活動在美國紐約進行。圖為2020年6月13日,抗議人群通過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大橋。
  • 「防疫小常識」冬季 請繼續做好個人健康防護
    進入冬季小夥伴們要始終保持警惕 嚴密防範繼續做好自我健康防護哦!1、合理安排出行,自覺做好防護。出行請務必做好個人防護!14天內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返回時應提前主動向社區或單位報告,並配合開展各項必要的醫學觀察及核酸檢測措施。2、保持良好習慣,關注自我健康常通風,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遵守咳嗽禮儀,保持「一米線」社交距離。出入人員聚集場所時,請主動出示「居民健康碼」,自覺配合體溫測量,加強個人防護,全程佩戴口罩。3、倡導健康飲食、堅持科學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