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斌勇(右一)
從北京回來已經10多天了,除夕晚上,孫斌勇和家人圍坐一桌吃著年夜飯、看春晚,這是一年中最令他感到幸福滿滿的時刻。
43歲的孫斌勇十幾歲就離開老家六橫島在外求學、創業,每年他都回來過年,只是他的身份不斷發生著變化——2012年回家過年時,他是破格晉升的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15年回家過年時,他是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者;2017年回家過年時,他是中國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獲獎者;2019年回家過年時,他是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者……
今年過年回家,孫斌勇已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9年11月新當選的總共64位中科院院士中,他是最年輕的一位。四十掛零的年紀就取得了我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和終身榮譽,孫斌勇有著「異於常人」的天資與才幹。而此刻陪伴在母親身邊的孫斌勇,只是一個正在愉快過年的舟山小夥子。
孫斌勇說,前些天他去沈家門走訪了一些老同學、老朋友,帶著年幼的女兒去逛了六橫的街面、田間,認一認菜地裡的蘿蔔、花菜,親近家鄉的山山水水。「這裡有我最親密的同學朋友,每次回來都會聚一聚。最重要的是回來看看我媽。」孫斌勇的母親劉雅娣今年65歲,是一名普通的海島婦女。劉雅娣23歲嫁進孫家,夫妻倆以務農和捕魚為生,家境清貧,養育了三個兒子,斌輝是大兒子,斌勇、斌強是比斌輝小兩歲的一對雙胞胎。劉雅娣34歲那年患腎萎縮病倒了,家裡主要靠丈夫幹活,三個兒子幫父親分擔農活。又過了兩年,劉雅娣的丈夫得肺癌病逝,還因治病落下20多萬元的沉重債務。
劉雅娣含辛茹苦,咬著牙不讓任何一個兒子扔掉書包。三兄弟個個勤奮好學、發奮圖強,硬是用一筆筆獎學金和打工掙來的錢幫家裡還清了債。後來,碩士研究生學位的斌輝、斌強和博士學位的斌勇,都成了各自行業領域的傑出人才。如今,三個兒子每年都會帶著老婆孩子回來過年,全家老小10個人好不熱鬧。
孫斌勇當選為新晉中科院院士的喜訊早已傳遍了六橫乃至普陀。記者問他,今年過年的心情是否有些特別?斌勇很直爽地回答:「沒有什麼特別呀,和去年過年一樣的。」
當了解到他小時候放了學還要扛起鋤頭幹農活,玩「算24點」遊戲秒殺大人,小學六年級就能解答中考數學模擬卷的壓軸題,高中參加全省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得了滿分,再到近幾年他為證明Howe對偶猜想和Kudla·Rallis守恆律猜想做出重要貢獻,證明了上世紀70年代西方學者提出的L函數非零假設,獨立完成的「典型群表示論」項目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最終當選為中科院院士……記者由衷感嘆,這是一個多麼勵志的「寒門狀元」傳奇!
(原標題《身份年年在變,這次是「中科院院士」》,原作者李維君。編輯何伊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