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歲中科院院士金振民回鄉加盟溫州大學,已在甌江畔購房

2020-09-17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金振民回鄉加盟溫州大學的消息日前引發關注。根據《溫州晚報》報導,金振民近日參加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活動時介紹,「我已經在甌江之畔買了房子,這次回來就不走了,要在溫州『幹』到底,為溫州人民做貢獻。」

中科院院士金振民。圖片來源:溫州新聞網

金振民,男,漢族,1941年9月生,浙江省溫州市人,中共黨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金振民長期以來從事構造地質學教學和巖石流變學和地球動力學的科研工作。發表論文141篇(包括「Nature」雜誌論文2篇)。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7)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8)各1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1)1項,湖北省自然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1項。

《溫州晚報》近期報導提到,金振民出生在龍灣永中,父親是當地一位有名的醫生。他初中就讀於勤儉中學,學校設在甌海南白象的頭陀寺。如今,79歲的他從學校回到家鄉。「現在回了家,就不走了,接下來的餘生,我要為家鄉做貢獻。」

此前的2018年底,溫州市級首家主打「地質」牌的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落戶浙江省第十一地質大隊(原名為溫州地質大隊),這是金振民一手牽線建立起來的。院士工作站成立之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專家教授團隊與浙江省第十一地質大隊展開全方位的合作,圍繞溫州經濟發展急需解決的資源能源勘查開發、海洋地質與資源調查、地質災害防治等關鍵技術難題開展聯合攻關。同時,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專家還定期來溫州開展培訓,為溫州的地質人才梯隊培養提供幫助。今年,浙江省第十一地質大隊在院士站的幫助下,出版了《浙東南突發性地質災害防治》專著,對溫州地質災害隱患綜合治理工作經驗進行分析研究,該專著是對浙東南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具有借鑑價值。

《溫州晚報》報導稱,金振民提到,他回到溫州,就是要助力溫州打造韌性城市。他認為,韌性城市是打造可居城市、宜居城市、安全城市的前提。而金振民回鄉的消息剛傳開,不少單位已經拋來了「橄欖枝」,希望他能加盟。在眾多「橄欖枝」中,金振民選擇了溫州大學。他提到,人才是城市競爭的核心力,溫州大學是浙南閩北贛東地區唯一的綜合性大學,溫州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它,接下來他將協助溫大共同突破「博士點」的建設。

溫州大學由溫州師範學院和原溫州大學於2004年合併組建而成,辦學源頭可追溯至1933年創建的溫州師範學校,已有87年辦學歷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谷超豪院士曾任校長。據官網資料,溫州大學於2003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現擁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2個。2017年被列為浙江省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同年獲批浙江省博士後工作站,與國內外16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聯合培養博士、博士後。溫州大學生態學學科為浙江省重點建設的優勢特色學科,化學、中國語言文學、電氣工程、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經濟學、機械工程、生態學、土木工程等9個學科為浙江省一流學科,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責任編輯:王俊

相關焦點

  • 79歲中科院院士金振民回鄉加盟溫州大學,已在甌江畔購房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金振民回鄉加盟溫州大學的消息日前引發關注。根據《溫州晚報》報導,金振民近日參加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活動時介紹,「我已經在甌江之畔買了房子,這次回來就不走了,要在溫州『幹』到底,為溫州人民做貢獻。」
  • 中科院院士金振民回鄉買房定居 要在溫州「幹到底」
    9月10日,金振民回溫州參加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重點活動「韌性城市國際研討會暨長三角一體化地下空間高質量發展論壇」,他說:「我已經在甌江之畔買了房子,這次回來就不走了,要在溫州『幹』到底,為溫州人民做貢獻。」
  • 如何評價79歲老院士金振民選擇在晚年回歸家鄉加盟溫州大學?
    在做報告的金振民院士2019年,年近八旬的金振民院士宣布回到家鄉溫州,加盟溫州大學,成為溫州大學第一位全職院士。但這也讓部分網友疑慮,金院士畢竟已經過了工程院規定的退休年紀,其是否能帶領溫州大學和溫大的相關學科有進一步發展?少小離家老大回的金振民院士金振民院士1941年9月出生於浙江省溫州市,是土生土長的溫州人。1960年,時年19歲的金振民從溫州市勤儉中學畢業,考入八大學院之一的北京地質學院,從此離開家鄉。
  • 如何評價79歲老院士金振民選擇在晚年回歸家鄉加盟溫州大學?
    在做報告的金振民院士2019年,年近八旬的金振民院士宣布回到家鄉溫州,加盟溫州大學,成為溫州大學第一位全職院士憑藉取得的以上突出成果,2005年,時年64歲的金振民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並對溫州高調表白:「我已經在甌江之畔買了房子,這次回來就不走了,要在溫州『幹』到底,為溫州人民做貢獻。」
  • 專家說丨中科院院士金振民:溫大未來很有希望 要做好這幾項工作
    溫州大學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歷史,是閩北、浙南、贛東三千多萬人口的區域中唯一一所綜合性大學,將來能為這三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重大作用,未來很有希望。」中國科學院院士、溫州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金振民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水生態環境健康國際研討會上說。金振民說,省、市都對溫州大學的發展高度重視。重視教育、重視人才是溫州發展重要的動力來源。
  • 中國科學院院士金振民:溫州大學是一所有希望的大學 要做好這幾項...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溫州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金振民接受採訪表示,「我離開溫州40多年了,回到家鄉以後,家鄉變化確實是一天一個樣。溫州大學的未來是很有希望的一所大學,溫州大學是閩北、浙南、贛東三千多萬人口的唯一的一所綜合性大學,將來能為這三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重大的作用,這所學校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歷史。」
  • 四名溫州人當選中國科學院新院士
    他們分別是:北京大學姜伯駒、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戴金星、中國科學院李啟虎、中國科學院李邦河、北京應用物理和計算數學研究所陳式剛、河北師範大學孫大業、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楊煥明、浙江康萊特藥業有限公司李大鵬、國家海洋局方國洪、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張超然、南京大學張淑儀、南京大學伍榮生、南京大學孫義燧、中國地質大學金振民、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鄭曉靜。
  • 聚焦青科會 | 未來已來!溫州創新澎湃動力,勢不可擋
    >產業鏈低端的溫州盛況難再溫州卻說:我不信,我不理我要繼續做新時代的弄潮兒2019年溫州迎來了一場大會——2019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峰會現場,院士濟濟,才俊雲集短短兩天,峰會給溫州帶來了海量人才的短暫集聚。他們中,有2006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有2016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鄧肯·霍爾丹、有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兩天時間,海內外院士專家、著名青年科學家代表、國際科技組織負責人等約800人出席峰會。
  • 溫州又添一文化地標 23名溫籍院士風採在這裡呈現
    在開園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啟虎、金振民,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大鵬,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夏鼐之子夏正炎等人出席揭幕儀式。  金振民院士在代表發言時表示,每次回溫州,都能看到家鄉的巨大變化,這讓他們離鄉在外的遊子倍感興奮。他提議,溫州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要重視各領域創新能力的培育,全社會要關心和支持科技工作,要高度重視科技人才的隊伍建設。
  • 中科院院士楊經綏已加盟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科院院士楊經綏已加盟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澎湃新聞記者 石鳴 2019-09-23 09:50 來源:澎湃新聞
  • 溫州大學甌江學院2020開學典禮院長致辭:乘風破浪 逐夢遠航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白菁潔)10月28日晚,甌江學院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暨迎新生文藝晚會在溫州大學北校區田徑場舉行。會上,學院院長王佑鎂發表了題為《乘風破浪 逐夢遠航》的致辭。  各位親愛的同學們,各位後浪、後後浪們:  大家好!
  • 「溫州大學甌江學院前院長被殺案」一審宣判:兇手被判死刑
    「溫州大學甌江學院前院長被殺案」一審宣判:兇手被判死刑 澎湃新聞記者 葛熔金 通訊員 溫萱 2019-03-01 11:41
  • 溫州甌江流域有多少種淡水魚?-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溫州甌江流域有多少種淡水魚?商報訊(記者 劉娜筱)溫州光唇魚、甌江彩鯉、草魚、香魚、刀鱭、鳳鱭、翹嘴鮊、花鰻鱺……這些溫州本土的淡水魚你都認識嗎?昨天,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局舉行《甌江流域溫州段魚類圖譜》新書編著發行會。此書由溫州市漁業技術推廣站和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共同編著,作者歷時兩年對甌江流域溫州段的魚類進行深入調查,90種魚類被收入圖譜。有了這圖譜,大家可直觀地了解這些溫州本土魚類品種、習性、分布範圍等知識,也為溫州的漁業保護、資源增殖、研究、開發及利用等提供數據支撐。
  • #天目觀察#從一場峰會,窺見溫州創新突圍的決心
    有人說,在新興技術席捲全球的背景下,產業鏈低端的溫州盛況難再。溫州卻說:我不信,我不理,我要繼續做新時代的弄潮兒。2019年溫州迎來了一場大會——2019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峰會現場,院士濟濟,才俊雲集。外人看到了熱鬧,溫州則看見了機遇。峰會結束後不到一年,溫州迅速落地了孵化器、產業園、風投基金,專門扶持因峰會而聚的新興產業項目和人才。
  • 甌江海燕,一代才華——記鄭振鐸先生與其波瀾壯闊的時代
    在這個註定不平凡的時代裡,甌江畔走出了一代代仁人志士,其中就包括鄭振鐸先生。他是現代著名文學家、考古學家和社會活動家,用一生才華為中國文化與革命事業鞠躬盡瘁。鄭振鐸紀念館(金宅)的外觀和內景鄭振鐸在溫州出生,並在溫州度過了童年和青少年時期。鄭振鐸曾經說過:「我是甌江的乳汁哺育大的。」他會講溫州話,喜歡溫州菜,一生鄉音未改,經常懷念童年在溫州的生活。他的散文集《離別》、散文詩《雁蕩山之頂》、小說《家庭的故事》均取材於溫州或反映對家鄉的思念。
  • 甌江流域溫州段魚類圖譜發布!90種魚遊出一幅淡水魚地圖
    溫州網訊 溫州光唇魚、甌江彩鯉、鳳鱭、刀鱭……這些「溫字號」的本土淡水魚,你見過多少?3月8日上午,市海洋與漁業局首次發布《甌江流域溫州段魚類圖譜》,共收錄了甌江流域溫州段的魚類90種,80%以上魚類的種類沒有人工育苗。該書接下來將為我市進行漁業保護、增殖放流等提供數據支撐,更科學地做好漁業工作。
  • 「甌江山水詩路」初探 溫州·麗水 甌江山水詩路特展30日溫州開展
    「甌江山水詩路」初探 溫州·麗水 甌江山水詩路特展30日溫州開展 2019/09/27 07:40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楊凡 瀏覽:6778
  • 32位溫籍院士風採展上與市民「見面」
    「溫州為您驕傲——世界溫籍院士風採展」昨天在溫州科技館開展,該展為第二屆世溫會系列活動之一。市委副書記朱賢良出席並致辭,市領導錢成良、徐育斐、戴祝水及中科院院士戴金星等參加開展儀式。   推薦閱讀   賀卡上種植物,有創意!
  • 溫大甌江學院擬轉設為溫州理工學院
    溫大甌江學院擬轉設為溫州理工學院 2020/12/25 00:08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單暉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