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7 16:10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尤建明 王豔瓊 通訊員 溫大萱
「我離開溫州40多年了,回到家鄉發現,家鄉的變化確實是一天一個樣。溫州大學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歷史,是閩北、浙南、贛東三千多萬人口的區域中唯一一所綜合性大學,將來能為這三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重大作用,未來很有希望。」中國科學院院士、溫州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金振民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水生態環境健康國際研討會上說。
金振民說,省、市都對溫州大學的發展高度重視。重視教育、重視人才是溫州發展重要的動力來源。
此前,金振民院士宣布回溫州服務家鄉時曾表示:「我在甌江之畔買了房子,今後要留在溫州幹到底。」金振民的發聲引發強烈關注。如今他已加盟溫州大學,成為溫大全職院士,由他主持的溫州首家「地質」院士專家工作站建成後,將為溫州破解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難題提供有力支撐。
在提及發展時,金振民認為作為人才培育搖籃,溫州大學很有潛力,並建議做好這些工作:第一,要引進各類人才,溫州市人民政府給了溫州大學很多人才引進的寬鬆政策,離開人才我們的工作就無從談起;第二,要在優質教育基礎上,提高科學研究水平,為溫州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做好服務;第三,要提高學術水平和影響力,特別是提高在全省的影響力、對全國的輻射力。
【浙江新聞+】
10月17日,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水生態環境健康」國際研討會在溫州大學舉行。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雲集於此,帶來了水生態環境健康領域的新進展、新動態、新成果。
本次研討會邀請來自日本、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多名國外專家及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重慶大學等知名高校的專家學者、各類企業和學會的優秀代表共80餘名,其中包括金振民、趙進東、任南琪、侯立安、金寧一、吳豐昌、馬軍等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學者們圍繞物聯網、水生態、環境、健康領域的新方法新理論發表主題報告並進行對話交流。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侯立安作題為《衛星物聯網助推中國水環境質量改善的應用前景》的主旨報告,從衛星物聯網與我國水環境質量現狀、物聯網助推水環境質量改善存在的問題、物聯網助推水環境質量改善的發展建議等方面介紹了衛星物聯網在中國水環境質量改善方面的應用情況。
日本熊本大學川越保德教授、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徐開欽、加拿大北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李建兵分別作《Application of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Anammox) to nitrogen removal》《日本流域水環境管理對策——以霞浦湖為例》《Investigation of groundwater - surface water interaction in the riparian zone under the effects of climate and land use changes》的主旨報告。
另有多名海外專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井芹寧教授和李仁輝教授代表溫州大學分別作了《Hybrid type cyano-bloom control system considering Aquatic ecological fluxes》和《Cyanobacterial blooms in China: diversity, toxicity and expansion》的主題報告。
會上還舉行了京都大學—溫州大學「國際水資源與水生態研究中心」揭牌儀式。該中心聚焦水環境治理及水生態保護領域,開展國際合作研究,構築流域水生態環境管理的新模式,共同為世界水資源保護和生態治理貢獻力量和智慧。
據悉,溫州大學擁有「省市共建」優勢特色學科生態學,建有城鎮水汙染生態治理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多年來持續聚焦水環境生態修復,首創分散式汙水生態處理技術和藍藻水華物理噴射裝備,在汙水多元收集與生態利用、大型湖泊藍藻治理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溫州方案。
16029222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