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發展大變革!中科院院士都有為:自旋晶片或成未來主流

2020-10-20 大興興


晶片作為現代科技不可缺少的重要元器件,研究難度的確還是非常的大,主要的原因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設計,另一個是製造。世界上頂級設計公司很多的,咱們國內也是有的,但是一說到製造,能夠滿足這些公司的設計要求的就只有臺積電了,但是隨著製程越來越先進,晶片的一場變革也是慢慢的露出了苗頭。



在10月16日,第19屆中國新材料技術論壇在淄博舉行,論壇上有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等等多位專家都對於晶片領域這一塊都非常的關注,而且也提到了未來晶片的發展中,一種全新的晶片將會成為後摩爾時代的主流,也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的關鍵核心技術,這就是自旋晶片。

據了解,自旋晶片是各類MRAM(磁隨機存儲器)的統稱,其經歷了三個發展的階段,分別是MRAM、STT-MARM、MeRAM。在這個發展的期間,很多的國家和企業都在積極推動自旋晶片的發展,就比如說日本衛星就是全面採用的Freescale公司的MRAM產品,替代了SRAM和Flash的存儲器。

此外,法國和韓國分別都投入了420萬歐元和5000萬美元來看法自旋晶片,而且在2016年的時候,IBM聯手三星宣布能夠批量生產STT-MRAM的晶片了,讀寫速度比NAND Flash還要快上千倍,目前的DRAM雖然也是非常快,但相比於STT-MRAM還是有所差距,所以未來也是非常有希望能取代DRAM。



當然說了這麼多的國外,咱們國內對於自旋晶片這個未來重要的科技核心技術自然也沒有不發展的道理。從2017年開始,咱們國內的企業就積極的布局自旋晶片,就比如說臺積電2017年在南京建廠,準備用來生產自旋晶片,而且2018年杭州馳拓、上海磁宇、中芯國際、華為等等這些國內的科技巨頭,也都在籌建自選晶片的研發和生產。



之所以自旋晶片這麼重要還是因為其市場的廣闊,自選晶片有著SRAM的高速度、DRAM的高密度以及Flash的非易失性等優點,軍民兩用都是非常合適的,其市場前景據相關的專業人士評估可達上萬億美元,在如今的晶片製程發展到一個非常極限的時間段,未來的後摩爾時代,自旋晶片非常有可能成為主流。

所以咱們要想不再繼續被卡住脖子,自然也是不能夠放過任何一個發展技術的機會,而且國外一直都是不想讓高端技術在中國發芽,因為咱們的發展速度已經讓他們感到害怕,但就是這樣我們就越要堅強起來,不再走半導體晶片落後的覆轍。

相關焦點

  • 【觀點】中科院院士都有為:自旋晶片或成後摩爾時代主流晶片
    1.中科院院士都有為:自旋晶片或成後摩爾時代主流晶片;2.首片國產6英寸碳化矽晶圓產品在上海臨港正式發布;3.乘5G+4K/8K之大勢,國科微探索智能機頂盒「芯「發展1.中科院院士都有為:自旋晶片或成後摩爾時代主流晶片;10月16日,
  • 中科院院士都有為:自旋晶片或成後摩爾時代主流晶片
    在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都有為指出,自旋晶片屬於核心高端晶片,是科技關鍵核心技術,具有高達上萬億美元的巨大市場前景,有可能成為後摩爾時代的主流晶片。據了解,自旋晶片是各類MRAM(磁隨機存儲器)的統稱,共經歷了MRAM、STT-MRAM、MeRAM等三個發展階段。在此期間,不同的國家或者企業都在積極推動自旋晶片的發展。
  • 剛剛這位中科院院士重磅發聲:碳晶片是國產晶片突圍利器
    近日,中國新聞網公開報導,一位中科院院士重磅發聲:針對中國半導體材料、製造工藝設計落後的狀況,有了一些重大突破,2019年,57歲的彭練矛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對於當選院士是一種光環的說法,彭練矛非常反對。
  • 中科院院士表態,國產晶片有望「直道」超車,新技術成國之利器
    中美摩擦的加劇,使得實現國產晶片安全越來越重要。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國晶片技術整體產業鏈仍被「卡脖子」。從晶片材料、設備、設計、製造等方面,我國都有著諸多的不足,使得我國實現彎道超車不是一件易事。不過,中科院攻克碳基半導體技術的消息,為我國晶片產業帶來了希望。
  • GPS晶片的發展和展望_主流GPS晶片有哪些
    1.GPS晶片的發展和展望   2003年以後GPS晶片產業如雨後春筍般呈現出一種蓬勃發展的局面。目前設計生產GPS晶片的廠家超過10家,包括美國SiRF(瑟孚)、Garmin(高明)、摩託羅拉、索尼、富士通、飛利浦、Nemerix、uNav、uBlox等。
  • 中科院張輝造出國產「夸父量子」晶片
    現在,美國制裁中國中低端晶片,未來夸父高端量子晶片領先全世界,中科院張輝說:」夸父晶片除了機箱與制冷機,我們都能自主研發或者國內廠商替代量產」,夸父成功實現中國高端晶片地位,在所有國產晶片受到制裁時,夸父晶片不受實體清單幹擾。
  • 都有為院士張裕恆院士作客寧波材料所磁性材料及應用論壇
    都有為院士張裕恆院士作客寧波材料所磁性材料及應用論壇 2014-12-10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中科院院士彭練矛:碳基電子是國產晶片技術突圍利器
    ,中科院院士彭練矛:碳基電子是國產晶片技術突圍利器。大家都知道,現在如果去生產出先進的碳基電子對於發展相當有利,但是我們也知道碳基晶片它的生產並不是這樣的簡單,與傳統的矽基技術相比碳基電子它具有的性能更好,不論是在數字電路還是傳感器件方面都有特別好的應用前景。
  • 中科院官宣後!兩大技術迎來新突破:還建成了首座「晶片大學」
    【11月18日訊】導語,自從臺積電在2020半導體大會上,再次宣布了「1nm晶片研發新計劃」後,也讓很多網友們紛紛開始關注,我國晶片製造技術何時可以取得突破呢?終於在近日,我國重磅級科研機構—中科院也是取得了兩大技術突破,為國產晶片產業鏈帶來了好消息。
  • 中科院官宣後!兩大技術迎來新突破:還建成了首座「晶片大學」
    終於在近日,我國重磅級科研機構—中科院也是取得了兩大技術突破,為國產晶片產業鏈帶來了好消息。     根據媒體報導,國產OLED新型材料在中科院李亞東院士的帶領下,已經取得了新突破,未來國產OLED新型材料也將會被應用到各大國產OLED屏幕上,在如此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
  • 中科院攻破2納米晶片技術,為晶片領域打下基礎
    打開APP 中科院攻破2納米晶片技術,為晶片領域打下基礎 Science鋒芒 發表於 2020-03-03 15:37:08
  • 國產晶片另闢蹊徑,碳基晶片一旦成功,有望繞開荷蘭光刻機
    好在,我國已經在以碳基材料為主的新一代晶片材料上,取得了突破。碳基晶片一旦成功,我國有望繞開荷蘭光刻機。在2020年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上,中科院8英寸石墨烯單晶晶圓亮相,顯示出我國已經在碳基晶片新賽道上,邁出了重要一步。碳基晶片被業界認為是目前主流的矽基晶片的接替者。
  • 中科院在晶片技術上有新突破,未來有望成為引領者
    中科院在晶片技術上有新突破,未來有望成為引領者!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每個國家和企業都在積極開發新技術,希望儘早突破新技術民間其他的追趕者甩在身後,在領域上擁有絕對的優勢。尖端技術現在也是國內很多企業和科研單位所在意的,一旦有技術上有新突破,不僅是自己會因此感到驕傲,也能給國內的這個產業帶來積極影響。
  •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開源晶片為我國晶片短板提供了機遇
    「當前我們發展晶片產業,開源晶片對中國和世界來講,是一種機遇。」倪光南認為,開源晶片難在門檻很高,一個14納米晶片的投入分配,大體上來講經費多數上億,只有少數大型企業能夠比較好的做晶片的投入,因為投入很大,一般人不太願意來開源,因此這個循環不能形成。「大家都知道搞晶片的兩大家,一個是英特爾,還有一個就是ARM,未來很長時間這兩大架構還是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們看看有沒有其他的機會。」
  • ​中科院攻克難題,邁出碳基晶片的第一步,新技術成為國之利器
    目前,矽基晶片是業界的主流。不過,矽基晶片存在對光刻機等精密設備依賴度高;受摩爾定律限制,矽基材料尺寸有物理極限等問題。因此,擁有更高物理極限、電子遷移率、結構穩定性的碳基晶片,成為業界公認的矽基晶片替代者。
  • 二硫化鉬:為未來晶片變革提供新思路
    二硫化鉬(MoS2)因其獨特的單層原子結構和優異的光電特質,被認為是最有希望替代矽,成為未來應用在半導體、電晶體和晶片等高精尖科技領域中的理想材料之一,因此,近年來科學家們對二硫化鉬的探索與研究一直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 智能體系架構與晶片的未來在哪?對話陳雲霽,解讀四大研究方向
    3、可重構智能晶片未來十年、二十年,智能算法還會快速發展,以後產生出來的智能算法可能是我們今天聞所未聞,甚至是想都沒有想到過的。如果未來的智能晶片不能支撐未來新的算法,業務面就會受限。五、哪類晶片的發展潛力更大陳雲霽認為,「智能體系架構與晶片」方向著重研究的四類晶片都很有發展潛力,如果未來智源不斷發展,完全可能再支出第五類、第六類晶片。在他看來,基礎研究的模式可能跟純做大工程不太一樣。
  • 中科院宣布2nm晶片技術告破,國產晶片終於彎道超車
    在華為事件不斷升級的時候,中科院傳來了讓所有人振奮的好消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技術,取得突破性進步,它就給中國的晶片製造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隨著5G時代的到來,中國企業發展疲軟越來越明顯,高科技企業處處碰壁,最明顯的就是華為公司的處境了。通過多年努力,華為在軟體和cpu方面的研究有了巨大的進步,最後還是因為晶片問題處處被制,最尷尬的是隨時可能面臨不能生產自己的技術產品的尷尬境地。
  • 中科院院士梅宏履新,不久前公開反對馬斯克晶片植入人腦計劃
    【編輯/謝小丹 統籌/劉姝蓉】日前,國內首檔人工智慧科技挑戰類節目《機智過人》第三季在央視綜合頻道首播,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組成「機智見證團」。不過梅宏院士的工作單位已變更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大白新聞注意到,前不久,梅宏剛公開反對馬斯克晶片植入人腦計劃。
  • 中科院宣布,致力研究晶片,國際巨頭也表態了
    小小的關注是對小編每日更新最大的支持,有了您的關注小編會更加有動力的更新!完全免費,每日更新!謝謝您!中科院的院長白春禮,在9月16號這一天直接表示中科院也已經邁入了半導體領域,並且已經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去致力於光刻機以及關鍵材料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