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閒院落悽涼,幾番春暮。"——宋徽宗趙佶《燕山亭·裁翦冰綃》
中國擁有著長達五千多年的歷史,在這麼長久的歷史裡,出現了許許多多文化產物,比如一些書畫作品。而在中國這麼多朝代當中,北宋是最特殊的朝代,這個朝代"重文輕武",所以文化產業上是非常發達的。前幾年,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出,獲得了很多的好評,王希孟這個美少年的故事,也讓很多人沉迷其中,跟著開始傷春悲秋起來。
今天,我要講述的也是一幅畫,這幅畫跟《千裡江山圖》不同。《千裡江山圖》是近幾年被熱炒的作品,這裡面夾雜著美少男王希孟的故事,才讓人念念不忘。而這幅畫,已經紅了上千年,這便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你知道麼?如果我們將清明上河圖放大20倍的話,竟然發現了現代一個非常火的職業,原來在宋朝就已經有了!究竟是何職業?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上河圖》是一件藝術珍品
《清明上河圖》出自於北宋一位非常著名的畫家,名叫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是風格畫,它全面展現了宋朝的日常生活,通過平淡的表現手法,令畫作具有了靈動之感。《清明上河圖》是不朽的畫作,也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在其中刻畫了許許多多的人物、房屋、樹木等等。雖然是十大傳世名畫,但是這幅畫作同樣十分接地氣,將市井生活展現得淋漓盡致。
1101年,張擇端將這幅完成的畫作,獻給了宋徽宗。宋徽宗是一位傳奇的皇帝,他具有非常強的藝術細胞,不管是繪畫、詩文、書法他樣樣精通,樣樣拿得出手。宋徽宗讓人詬病的是,他將當時最強大的北宋搞滅亡了,成了亡國之君,真讓人唏噓!宋徽宗非常擅長書畫,畫出《千裡江山圖》的王希孟是他的學生。看罷《清明上河圖》,宋徽宗可以說是讚不絕口。
我們從清明上河圖中,看到的是一片祥和,整個北宋欣欣向榮。但張擇端畫這幅畫作,有著隱藏的深意,他其實想要告訴宋徽宗,國家太安寧了,國家太重文輕武了,國家太沒有鬥志了!但似乎,宋徽宗並沒有看出張擇端的良苦用心!所以,北宋才逐漸從參天大樹,然後慢慢被滅亡。宋徽宗用自己最擅長的書法"瘦金體",在這幅畫上題了"清明上河圖"5個字。
北宋時期已有"外賣小哥"
雖然,宋徽宗十分喜歡《清明上河圖》,不過,他卻並沒有特別去研究《清明上河圖》,更沒有了解張擇端的心意,以至於,宋徽宗讓當時強大的北宋滅亡了,讓人覺得十分痛心!反倒是我們現代人,開始研究《清明上河圖》,有人將該圖通過放大鏡放大了20倍,竟然發現了一個特殊的職業,這個職業是我們現代中國最流行的職業"外賣小哥",想不到宋朝就有了!
我們將《清明上河圖》放大時候,細細進行查看,不禁要驚嘆起來!畫面中有一個店小二,穿著"跑堂"時的圍裙,手裡拎著飯菜(2碗面,還有1個筷子),這不就是給哪個文人雅士送外賣麼?這個店小二不就是現在的"外賣小哥"麼?想不到,現在中國最火的職業,在北宋時期就有了,北宋還真的是非常發達呀,宋徽宗怎麼儘是折騰,將北宋折騰亡國了呢?
北宋是一個崇尚文化的時代,在北宋時期,重要的官職都是由文人擔當的,而武將在北宋很難有出頭之日。可是,身處於那個年代,武力其實還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宋徽宗其實是一個非常失敗的皇帝,他應該要考慮到,所有的安寧,所有的文化產業都是建立在軍事力量之上的,一個國家軍事力量不行,其他再怎麼好,肯定是遠遠不夠的。當然,北宋繁華是真的!
北宋餐飲服務的發展史
當時在北宋,跟我們現代的飯店,其實並無什麼不同。既有專門招待達官貴人檔次高的飯店,也有賣中等餐食的飯店,主要以堂食為主。第三種,主要就有點類似我們現在的大排檔了,主要是接待普通的客戶。一般情況下,後面兩種飯店,都可以為顧客提供送餐服務。由此可見,北宋的餐飲服務已經相當成熟了,他們已經細分市場到這樣的程度,讓人十分驚嘆於此!
從整個《清明上河圖》推測,店小二手裡拿的東西,他應該是給某個中等之家公子送飯菜的。這位公子家境應該還不錯,但也不至於特別富裕。他應該是肚子餓了,但是自己並不想去門店堂食,於是就讓家裡的小廝到店裡去了一趟,讓店裡送一碗麵來。那時候沒有APP自己叫外賣,只能讓小廝現場去一趟。不過,這已經十分先進了,北宋的發展,真算得上是上等!
北宋的生活服務其實是發達的,而且人們接受新鮮事物,女子是完全可以逛夜市的,這也是中國少有的,女子可逛夜市的朝代。宋代的夜市十分有意思,大晚上的街上依然是人聲鼎沸,街邊各種各樣的小吃,讓人眼花繚亂,一切都顯得那麼繁華。北宋的人可真懂得享受呀,"重文輕武"的時代下,大家都開始搞學問,大家更有閒情逸緻去陶冶情操,這讓人覺得很美好!
結語
當然,北宋的外賣服務,肯定沒有辦法,跟現代的服務相提並論。但不管如何,那是在幾百年前,在當時就已經有這麼成熟的商業體,可見北宋的發達程度究竟如何。我們除了佩服張擇端,佩服《清明上河圖》,佩服北宋的商業發達程度,也不要忘了,我們一定要珍惜當下的生活。宋孝宗在《賜趙士忠二首》中說:"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參考文獻:
《燕山亭·裁翦冰綃》《賜趙士忠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