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最高機密 閱後即焚

2021-01-20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杜蔚 董興生 每經編輯:宋紅 杜毅 劉大樹 鄭直

1 它是現今留存下來的唯一一部900年前的北宋紀錄片;

2 它是現代人了解北宋的百科全書,被奉為無價之寶;

3 它命途多舛,「四進五出」宮廷;隱藏著北宋滅亡的驚天秘密;

4 它鮮少露面,「展一次睡三年」,真跡不輕易示人,「沉睡」於故宮。

900年來,坊間關於千古名畫——《清明上河圖》的或真實或虛構的故事,延綿不絕;

畫作上14個題跋和各種印章,記載了它900年間的顛沛流離……

張擇端在五米多長的《清明上河圖》中,描繪了人物800餘位、牲畜60多匹、木船20多隻……北宋汴京的社會百態、盛世繁華,躍然紙上。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

一幅畫,一部時光穿梭機

發達的工商業

汴京城臨街的坊牆已被拆除,封建堡壘式的封閉型城市變成了開放的商業城市。

據記載,汴京共有6400多戶手工、商業,涉及一百幾十個行業。其中,最盛行的是酒樓,包括最高檔的「孫羊正店」和中小酒樓。

繁榮的夜經濟

華燈初上,人流如織,夜裡的汴京比白天更加嫵媚與繁華。

其實在宋代以前,夜市往往被禁。入宋以後,宋太祖趙匡胤順應形勢下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來,不得禁止」,汴京由此成為了一個不夜城,這裡充斥著煙火氣、食物的香氣和人潮湧動的樂趣。

繁忙的漕運

當時的汴河,是大宋名副其實的水上生命線,對於汴京城市經濟的發展和繁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清明上河圖》中,張擇端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和大量筆墨來描繪汴河漕運,再現汴河繁忙運輸景象。

發達的造船業

漕運發達,造船業自然成熟,宋朝官方造船3000多艘。

一種「形制圓短」的漕船,載重可達500噸。還有一種船,桅杆下的轉軸,能調整帆的角度,以迎合風向變化。還有一種船,船尾使用了平衡舵,操作起來輕便靈活。

驚險的虹橋

一艘大船即將過橋,突然遇到湍急的水流,船身橫直,桅杆未能完全放倒,一片緊張忙亂,引得橋上眾人紛紛側目關注。

這是全畫的正中位置,也是畫家的神來之筆,以一個危機事件,凝聚了全畫的焦點。要闖過的這座橋,形式優美,宛如飛虹,故名曰虹橋。它全部以木結構實現,如此纖薄的形制,如此大的跨度,足見該橋結構的先進。

900年後,圍繞這座虹橋、這隻險些遭遇危機的梅船,有人揭開了北宋滅亡的曠世懸案(謎底請往後看)……

發達的海外貿易

事實上,宋代的造船技術,還成就了發達的海外貿易。

商船活躍於東亞、東南亞,乃至阿拉伯、地中海等地區,主要出口絲綢、瓷器、茶葉等,進口主要有香藥、象牙、珠寶等,從這家名為「劉家上色沉檀香香藥鋪」的小店便可窺見一斑。

遠道而來的外商

除了繁忙的水道航運外,汴京的陸路交通也相當發達。

瞧,城門一側竟然出現一支滿載著西域商貨的駝隊,商隊正在緩緩前行。據說他們是沿著漫漫的絲綢之路一路走過來的,引得好奇孩童追逐觀望。

趕考集中地

北宋已經發展出了成熟的服務業,大批茶坊、食店散布在街頭巷尾。

除了不同檔次的酒樓外,還有可供人居住的酒店。這家「久住王員外家」,其實是一家客棧,有很多趕考的學子常住於此,等待參加朝廷大考。

專科診所趙太丞家

宋代城市不僅在經濟、文化領域成就巨大,在公共衛生與醫療領域也頗有建樹。

在「趙太丞家」,門前的兩個婦人正在為醉酒的丈夫買醒酒藥。誠如你看到這般,太丞是太醫丞的簡稱,宋代的醫官可以從事第二職業,給普通百姓治病。汴京人,有所謂的「病福」之說,就是因為看病方便,而且醫術也較高明。

熱鬧的娛樂場所

宋代商業繁榮,城鎮不斷發展,市民階層地位也日益上升,市民文化崛起。與此相適應,出現了很多切合市民階層的娛樂場所,與符合其口味的表演藝術。

看,這邊有一群市民正聚集在茶鋪前,津津有味地聽著故事。當時已有說書、評話、講史、小唱、戲曲等表演,供市民休憩、消遣。

所以,宋朝成為當時世界上絕對的經濟「大鱷」不無道理。

《中國人口史》記載的數據顯示,當時的汴京,人口超過100萬,工商業發達,店鋪多達6400餘家。此時,世界上其他大城市,比如巴格達、羅馬、倫敦,人口卻只有4萬到20萬之間。

與北宋幾乎同一時期的歐洲,正處於黑暗的「中世紀」,封建莊園式自然經濟仍是主力。直到南宋末期,歐洲才迎來了中世紀文化發展的巔峰,義大利開始出現了文藝復興。

在譚中著的《簡明中國文明史》一書中,也明確表示:土地政策鼓勵農業發展,工商業政策刺激貿易與運輸,水道疏通、船隻質量改進,水上運輸空前發達。從世界的角度來看,宋朝的經濟體制最為先進。

《清明上河圖》讓世人較早地見識了古汴京城的盛世繁華也就不足為奇。

離奇的《清明上河圖》

動起來《清明上河圖》,讓人身臨其境,震撼不已。

然而,如果告訴你,古畫中的800多個人物,不僅有名有姓,有著鮮明的個性:或淳樸善良、或自私卑劣、或有情有義、或諂媚猥瑣……而且還因時局變換,捲入數十起險象環生案件中,你會不會覺得更加離奇?!

他們每個人都深藏著一個故事,由他們參與的這些案件,決定著北宋的生死存亡。

下面僅僅是故事的開端,就能讓人感受到北宋動蕩時期的步步驚心。

十裡汴河,看似繁華、祥和,實際上卻是風雨欲來。

危機原點,便是汴河中那隻叫梅船的客船。

張擇端站在虹橋上,目不轉睛地盯著它……

梅船正要穿過虹橋,忽然冒出煙霧。煙霧將散之時,忽然飄出一白衣道士。

白衣道士漂遠後,河面上留下一卷銀帛……

大小危機在這一刻同時發生:

士子相爭、商人相欺、軍人相鬥、匠人相殺、農人相害,局中局、案中案,環環相扣…………

穿越了近千年的歲月後,張擇端哪裡能想到,他埋在《清明上河圖》中的這些驚天謎案,竟會被後人一一破解。

從事過教師、電視、廣告等行業的西北漢子冶文彪,就是讓案件大白天下的「大宋提刑官」。

十多年前,冶文彪到開封旅遊,偶然見到《清明上河圖》摹本,遂被深深吸引,這神奇的緣分,讓後來的冶文彪潛心十年,研究畫卷和宋史。

他前5年,查閱五六千萬字的資料;後10年,先花3年構思搭建思路,再用7年寫作,最終完成6本歷史推理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系列。

上個月,《清明上河圖密碼》系列終於迎來大結局,鮮少接受媒體採訪的冶文彪,終於得空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敞開心扉,揭秘了「奇案」能面世的諸多幕後細節。

「現代推理小說誕生已近百年,但始終有個局限,單部作品無法容納太多人物,三十個可能已經是上限,因此也沒有其他小說類型那種廣闊的故事空間。我一直希望能突破這個局限,寫一部人物繁多、情節複雜、背景深廣的推理小說。」冶文彪說,「這部小說的側重點不在詭計,而在布局,如何將近千人物、上百案件、清明上河圖、北宋歷史四方面整合為一個有機體。」

《清明上河圖》剛剛完成,金軍已侵入汴京,汴河上下大火三日不熄,北宋繁華一夕掃盡。畫中800多位人物生死兩隔,他們有的在當日即煙消雲散,有的死於後來的戰火,還有的活了下來,卻都身不由己地被捲入洶湧的歷史中。

「《清明上河圖密碼》不止是根據畫作推理案件,我更渴望推理出一個時代的大命運。」冶文彪如是說。

NBD:《清明上河圖密碼6》比原定時間推遲了幾個月?

冶文彪:其實結局在七年前已經確定了,寫作的難點在於如何收攏前五部鋪開的幾十上百條線索,類似於把一堆亂麻編織成一件毛衣。這可能有無數種寫法,多花的半年時間,主要用在尋找一個最簡潔高效的敘述策略上。

NBD:如此龐大的敘事,創作難題在哪裡?

冶文彪:從構思到今年完稿,剛好整十年。準備工作主要有兩項,一項是查閱北宋史料,這個工作量非常大,凡能找到的資料(我)都讀了,至少有五六千萬字。另一項就是構思,整體布局花了三年,每一部案件設計又至少要花半年。最大難題是主核構思,它有三項要求:一、畫上八百多個人物,每個都有名有姓有故事;二、這些人和故事不能分散,要卷進同一個案件;三、這個案件和北宋歷史命運緊密相關。

NBD:你希望通過《清明上河圖密碼》表達什麼?

冶文彪:在這部小說中,我是隱身者。只呈現,不表達,儘可能提供最大的空間,供大家思考。當然,這種呈現也是一種立場,隱含了一些基本價值追求:一是人的平等性,沒有配角,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二、多元性,每個人都自成世界,有多少個人,就有多少個世界;三、多因性,不論個人還是國家,命運的成因有著無限的複雜性,不能簡單歸罪。

NBD:你出生在青海,在山東讀大學,曾到成都居住,所寫的又是河南的故事,這樣的經歷對創作有什麼影響?

冶文彪:居移氣,生活環境對人的影響非常巨大。青海給了我明亮、寬廣、質樸、蒼涼的人生底色;山東給我的年輕歲月增添了厚重古樸;成都又讓我多了些從容安靜。寫《清明上河圖密碼》系列,每部我都換一個清靜的地方,對作品有一種風格上潛在的影響吧。比如第一部是每天去附近大學校園的湖邊柳樹下寫,動筆又是春天,所以那部的文字有一種和煦清雅氣。第三部是回青海一個小山村裡寫的,條件比較艱苦,那部生活的粗糲艱難感重一些。第五部是冬天,在高樓樓頂露天寫的,經常冷風冷雨,所以文氣裡苦味重。

NBD:你如何看待對作品的質疑?

冶文彪:質疑主要有三條,一是人物太多,二是敘事視角切換太多,三是有些案件設計不夠好。前兩條我只能忽略,人物繁雜、視角多元是這部小說存在的基本價值點。從接收到的反饋看,《清明上河圖密碼》的讀者中,年齡最大的八十多歲,最小的才上小學三年級。所以,閱讀障礙主要存在於閱讀習慣和偏好,這無法改變,一本書有它適合的讀者群。至於案件設計問題,數量確實太多了,大大小小案件可能上百,我雖然盡力求精求新,可難免有些不夠好。只能道聲謙,我以後會繼續努力。

衍生價值爆棚的《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給我們留下了一筆一筆巨大的財富,其經濟和文化價值也正在被不斷深挖:

以《清明上河圖》為原型,打造的旅遊景區——杭州宋城景區,年接待遊客超過1000萬;

去年,在故宮博物院展出的《清明上河圖3.0》極為轟動,引發逾150萬人前來參觀,目前該展覽在廣州、紹興等地熱展。

觀眾在故宮觀摩《清明上河圖3.0》首展

「《清明上河圖3.0》製作費用在5000萬元左右。」其總策劃黃曉燕告訴每經記者,期間投入了近百人次的龐大團隊、花費近兩年時間才完成了3.0版的策劃、製作、推廣包裝、和運營。觀者亦可走入《清明上河圖》的最大酒家——孫羊店中與店小二對話,還能泛舟汴河,欣賞兩岸綺麗風光。

觀眾「走進」孫羊正店

將時鐘撥回到4年前,《清明上河圖密碼1》上市伊始,出版方曾表示該書題材和文本都是一流的,他們早已預料到要火,但沒想到影視公司和遊戲公司反應最快,光線傳媒、遊族網絡、完美世界……一幹著名公司蜂擁而至。

本就浩繁細膩的名畫,被賦予如此多的靈性與詭異,篇目巨大,引人入勝。敏銳的資本自然嗅到商機,一度傳出系列圖書版權費高達幾億改編權。

「版權費幾億,尚屬天方夜譚。」通過多番了解,每經記者從阿里影業相關人士處確認到《清明上河圖密碼》的版權歸屬,「幾億的版權費不現實,按照投資回收比例一算,得拍成一個什麼樣的劇和電影才能回本?但《清明上河圖密碼》相關版權確實在阿里影業」,雖然沒有幾個億,但是價格不菲也是事實,只是具體的版權費價格,相關人士回應,「這涉及商業機密,不便透露」。

對此,冶文彪也向每經記者回應稱,《清明上河圖密碼》全系列授權都給了阿里影業,「阿里影業有過《長安十二時辰》的成功經驗,對這個項目非常重視,專門為它到開封建造清明影視基地,並請了國內一流主創團隊。」

今年10月底,阿里集團合伙人、阿里文娛總裁、阿里影業董事長兼CEO、優酷總裁樊路遠以及阿里集團副總裁莊卓然、阿里影業副總裁曹剛一行,就《清明上河圖密碼》影視基地項目建設合作事宜已到開封實地考察。樊路遠公開表示,通過拍攝網劇《清明上河圖密碼》,將展示宋代時期的盛世繁榮景象。

「汴京十二時辰」真的要來了。

行業延續性極強的《清明上河圖》

畫卷《清明上河圖》真實地蘊藏著大大小小一百多個行當,當我們將畫面放大後,驚喜地發現,900年前延續至今的幾大熱門行業依然是飲食、診所、運輸、住宿等。這也告訴我們無論在哪個年代,無論社會興衰與否,關乎民生的衣食住行始終是社會的主流,是維繫社會發展的根本。

|餐館|

所謂民以食為天,「吃」總是第一要義。總覽全畫,汴河兩岸和沿街的建築物中,相當一部分是飯店。有人統計過,《清明上河圖》所畫的100餘棟樓宇中,有45家是經營餐飲的店鋪。

900年前,不僅有擺幾張桌椅板凳就開張的低檔「路邊攤」,還有二三層樓的高端酒樓。

登高用餐,風景極佳,這便是900年前的一處高檔飯館,閣樓包間裡數位雅士正在推杯換盞,窗下青松鬱鬱蔥蔥,既能賞雅致景色,還能一飽口福。

相應的目標客戶也不相同,衣著華貴的有錢人在酒樓預訂雅間,普通民眾吃吃路邊小攤,而囊中羞澀的只能站在酒樓門口流口水。

位於碼頭的這處「大排檔」將900年前的勞工生活細緻地展現了出來。勞工正在搬運貨物,忙活完後,也許就能在棚下點些簡單吃食填飽肚子。

|旅館|

雖然900年前尚無現在的賓館、酒店一說,但供行人歇歇腳的旅館也成為街上的耀眼行當。

「久住王員外家」正是給過往入城者提供住宿的一處旅館。有研究者指出,「久住」是宋代旅店業的廣告用語,意思是「這裡很舒適,值得長久居住」。

從畫面可以看到,旅館門口,還有一「門童」在招攬客人,揚起胳膊仿佛在說:「客官住店嗎,裡邊請。」樓上小屋內一名試子正在刻苦讀書,反映了張擇端當年的求學生活。

|外賣小哥|

「懶人經濟」早在宋朝就已經出現了。看畫中的「外賣小哥」,提著可攜式溫酒爐,右手拿著夾炭的夾子,去配送的路上還在東張西望。不知當時配送延遲會不會給差評?

|流動攤販|

如今北方隨處可見的馬扎,早在北宋就已經有了雛形。畫卷中有4個地方,都出現了可以摺疊的支架。這種可攜式交腳貨架,表現了宋朝後期小攤販的興盛。

|診所|

健康永遠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而在900年前就已發展出了「專科診所」。

《清明上河圖》中的「趙太丞家」,便是一家診所,門口的招牌上寫著「治酒所傷真方集香丸」「大理中丸醫腸胃冷」,表明趙醫生兼營藥店,專治酒食所傷的腸胃病專科。「張擇端畫這個情景不是為了好玩,而是體現當時飲酒成風的社會風氣,這個風氣不值得提倡。」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餘輝向每經記者表示,專科診所興起的背後,是北宋酒患泛濫的社會現實。

專科門診之外,900年前普羅大眾有了頭疼腦熱的小毛病,也許會找「赤腳醫生」「遊方郎中」看看。

街道邊,有位長鬚老者盤腿而坐,面前擺著狗皮膏藥,桌邊圍滿了求醫問藥的市民,可見,江湖郎中的地攤兒生意爆好,醫生永遠是千百年來最火的職業之一。

|算命先生|

悠悠千載歲月,酒足飯飽、身體健康之外,算命問卦則因市場需求,而成為北宋民間蓬勃發展的一種行業。

《清明上河圖》中還有一處人聲鼎沸、生意爆棚的地方,便是懸掛著碩大「解」字店招的算命攤,十餘位考生排隊抽籤,欲問前程幾何。

此外,還有不少算命問卦的小攤,散落在汴京的大街小巷。

在一棵挺拔的老樹下,搭有蘆棚,懸有三個醒目的字牌,定睛一瞧,原來這裡也是處算命卜卦的攤兒。

|搬運工|

依靠汴河,水路成了當時主要的交通網線,船站上下船客和卸貨物的地方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碼頭,促使一群群搬運工活躍起來,他們用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擔。

有搬運工,當然就有負責管理的工頭。畫上,工頭正給搬運工發籤籌,扛一個麻袋發一支籤籌,而非直接給現金。這折射出北宋的生產關係,這種計件付酬的方式一直保留到民國時期的上海、天津碼頭。

「當時東京碼頭上的民工,扛一件大包可以掙三四百個銅錢,當時兩個銅錢可以買一個饅頭,也就是說他一天可以掙將近200個饅頭,就算全家人一天吃幾十個饅頭,還能剩下一百多個呢。」故宮博物館研究館員餘輝說。由此也可以看出來,一般北宋家庭的恩格爾係數差不多在40%-50%左右,吃穿剩下的閒錢可以用在文化消費上,這也是為什麼瓦子裡文藝生活豐富的原因。

|公務員|

在城門口可以看到當時的稅務所,門口有四個人運來一批裝著紡織品的麻包,一個貨主進屋向稅務官報稅。值得注意的是,「秤」也在畫中出現,這架臺秤表明北宋商品經濟高度發達。仔細看可以發現,稅務所使用的不是現金交易而是票據,體現了北宋的金融管理水平。

張擇端和冶文彪兩位「知音」跨越千年,讓《清明上河圖》再度熠熠生輝,冶文彪因復活了畫中800多個人物而名聲大燥,靠IP授權賺得盆滿缽滿。

當現代高科技為《清明上河圖》插上想像的翅膀後,不僅撕下它「高冷」的標籤,還讓觀眾走進《清明上河圖》裡感受北宋生活。

但我們更期待,期待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餘輝所描繪的那樣的情景:為畫中比較突出的人物建立信息庫,遊人暢遊其中可以和他們自由的進行攀談。

比如你到了小飯館,問他三個人在一起喝酒多冷清,我們現在都是10個、8個人一桌的,他會對你說:不行,大宋有規定,多人聚眾飲酒,有謀反嫌疑;比如與一個宋朝文人攀談,他會告訴你蘇軾、黃庭堅的命運。

這樣的《清明上河圖》,相當於把宋人的筆記全部讀了一遍。

我們期待這樣的《清明上河圖》。

圖片來源:出版社供圖 視頻截圖 鳳凰衛視視覺:張維薇 劉陽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APP成「數據黑洞」,你支持三類數據「閱後即焚」嗎?
    我們認為,網際網路APP在提供用戶服務的過程中,對於一些確實沒有商業合理性的數據,網際網路公司應該在後臺做到「閱後即焚」,不應該在終端存儲這些數據,以防造成用戶隱私濫用或洩露的隱患。2那麼,哪些數據適合「閱後即焚」呢?
  •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奇蹟出現了!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北宋風俗畫卷,作者張擇端是北宋著名的宮廷畫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以全景式構圖,細膩的筆法,真實記錄了宋徽宗宣和年間開封府及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
  • Pastebin新增閱後即焚/密碼保護粘貼功能 專家認為有被濫用風險
    今天該網站新增了名為「閱後即焚」、「密碼保護粘貼」兩項新功能,允許用戶創建單次閱讀就過期的文本文段,以及受密碼保護的粘貼。不過網絡安全研究人員認為這兩項新功能將被惡意軟體攻擊者廣泛而瘋狂地濫用。雖然這兩項功能都不是什麼新的概念,畢竟它們已經在很多粘貼網站上存在了很多年。
  • 清明上河圖的「清明」是啥意思?4種意見專家爭執不休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1101年由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繪畫,現在屬於國寶級文物,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如果一提起《清明上河圖》的「清明」二字,大家恐怕首先就會想到的是清明節,這個時節要去祖先墳前掃墓,天氣也應該是陰雨紛紛的樣子。
  • [圖]Pastebin新增閱後即焚/密碼保護粘貼功能 專家認為有被濫用風險
    今天該網站新增了名為「閱後即焚」、「密碼保護粘貼」兩項新功能,允許用戶創建單次閱讀就過期的文本文段,以及受密碼保護的粘貼。不過網絡安全研究人員認為這兩項新功能將被惡意軟體攻擊者廣泛而瘋狂地濫用。來自匹茲堡的安全研究人員 Brian 告訴 ZDNet:「除非它們採取了一些隱藏措施來阻止閱後即焚和密碼保護進行 C2 和惡意軟體的暫存,否則對於使用 PasteBin 來達到這些目的的攻擊者來說,這些似乎是相當有用的新功能。這個新變化現在將使事件響應者更難快速評估在某些環境中可能已經下載並執行的內容」。
  • 名畫《清明上河圖》中隱藏的殺局:暗藏24具屍體,還有間諜藏身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主題並不是清明盛世,連清明節都不是。因為我們在畫面當中根本找不任何表現清明節各種習俗的痕跡,不管是掃墓、踏青還是野餐。這張畫裡也完全沒有謳歌盛世繁華,粉飾太平的意圖。《清明上河圖》剛剛完成,金國大軍已侵入汴京,殺人焚城,汴河上下大火三日不熄,北宋繁華一夕掃盡。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
    活動來源:  《清明上河圖》教育活動是一節美術欣賞課。該欣賞活動主要是通過引導幼兒欣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使幼兒了解、認識祖國經典繪畫的博大精深。從而激發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其目的是把「清明上河圖』』作為古代藝術及文化啟蒙的種子播灑在幼兒心中,為幼兒今後的成長鋪路。
  • 京東聯手三星Note7 用現代科技重塑《清明上河圖》
    活動現場,京東邀請38名畫師用三星Note7現場臨摹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還有數臺新機列在展臺上供粉絲把玩嘗鮮。京東3C事業部總裁胡勝利、三星電子大中華區CMO鄧曉華現身會場並發表講話,與數十家媒體、眾多粉絲共同見證了這場集科技和人文於一體的藝術盛宴。
  •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將在新加坡展出
    新華網新加坡8月31日電(記者 陳濟朋)新加坡一家公司8月31日宣布,被譽為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鎮館之寶」的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據展覽活動主辦方新加坡華鼎集團和新加坡國際展覽集團介紹,這將是這一作品在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以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展出後,首次在中國以外展出。主辦方對能夠爭取到這幅作品在新加坡展出感到高興。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以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繪《清明上河圖》為藍本,由水晶石數字科技公司耗時兩年完成,將原作放大30倍,投影在高6米、長約110米的巨幅屏幕上。
  • 潮流版的《清明上河圖》出現!
    《清明上河圖》絕對是各位耳熟能詳額中國名畫,尤其是伴隨而來的則是重要的歷史及藝術價值。不過能想像得到潮流版的《清明上河圖》。近日一位香港藝術家將潮流版的《清明上河圖》變現了,可以看到的是,目前流出的細節照片相當驚人,坦白講確實要跪著看完。
  • 清明上河圖放大幾倍後,出現外賣小哥,網友:古人比你想像的會玩
    提起《清明上河圖》很多人都不會陌生,《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傳世名畫,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唯一一件存世珍品,是一幅獨一無二的絕世寶作。這幅畫卷長5米多,裡面有著龐大的人物、動物、植物和建築,是北宋年間的社會縮影,場面非常熱鬧,具有非常高的社會研究價值。
  •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
    不過在當今社會,真的有人把畫「復活」了,不是隨便哪張畫,他「復活」的可是我國國寶級文物、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今天要說的這本書,就是一本以「清明上河圖」為構思腳本,歷經八年才創作出的中國大型原創懸疑推理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
  • 放大清明上河圖20倍後:古代一神秘職業曝光,原來早已在宋朝出現
    而這幅畫,已經紅了上千年,這便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你知道麼?如果我們將清明上河圖放大20倍的話,竟然發現了現代一個非常火的職業,原來在宋朝就已經有了!究竟是何職業?一起來看看吧!《清明上河圖》是一件藝術珍品《清明上河圖》出自於北宋一位非常著名的畫家,名叫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是風格畫,它全面展現了宋朝的日常生活,通過平淡的表現手法,令畫作具有了靈動之感。
  • 把《清明上河圖》放大30倍,真是太有趣了
    要問起在我大天朝知名度最高、流傳度最廣的一幅畫,萃花想十個人裡可能有八個人會回答是《清明上河圖》,另外兩個可能還在想是「清明上河圖」還是「清明河上圖」。《清明上河圖》表現的是北宋汴京(今開封)市民趕集、出遊的場景,畫上有864個人,對一座都城來說太少,對一幅畫來說又太多,誰會那麼有耐心把這幅長達5.28米的畫卷翻開來看個仔細呢?萃花啊。(皮一下,當然還有很多認真的學者啦。)萃花不僅從頭到尾仔細看了一遍,還放大看到了很多有趣的細節,一起來看看吧。
  • 《清明上河圖》全卷長5米,最精華的是哪一段?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留傳至今的北宋風俗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屬於當之無愧的國寶級文物。 《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在這麼長的一幅畫卷裡,它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北宋都城汴京的社會狀況。
  • 《清明上河圖》裡的那道城門,是「汴京保衛戰」中的哪道門?
    把《清明上河圖》和「汴京保衛戰」聯繫起來,估計只有筆俠的腦洞了。一個是太平盛世的巔峰之作;一個是國破家亡的生死大戰,沒想到,它們竟然能聯繫到一起。確實如此,如果在「靖康之恥」前,沒有張擇端記錄下北宋這繁華的一刻,也許我們永遠也無法一睹汴京昔日的風採了。興盛和衰敗,原來就在一瞬之間。
  • 《清明上河圖》放大20倍後發現:現在很火的職業,在宋朝早已出現
    說到《清明上河圖》,歷史發燒友們一定非常的興奮。從表面上看,張擇端用美術手法描繪出了宋朝開封極其繁華的商業,但實際上,當我們把《清明上河圖》放大20倍,我們就會發現:張擇端通過一系列細節描繪極其隱晦了的表現出了北宋後期的朝政腐敗與社會亂象。
  • 故宮清明上河圖3.0互動展:全息、4D帶你「夢回大宋」
    單是這一點,《清明上河圖》的國寶級價值就已經奠定了。 而本次故宮聯手鳳凰衛視合作的「清明上河圖3.0」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以近年來大眾熟悉的故宮的數位化手段和方式呈現給觀眾一個不一樣的《清明上河圖》,帶給遊客「夢回大宋」般的體驗。
  • 一幅會動的清明上河圖,讓你親歷大宋繁華盛世!
    書裡的場景也很驚豔,還原度很高,仿佛打開了《清明上河圖》的原畫手卷!為了更好呈現《清明上河圖》,立體書精選原畫精彩的場景,進行立體還原製作。再現虹橋、市井、城門樓三大主景,以及酒樓、肉鋪、醫館等六幅畫中細節。
  • 清明上河圖是哪一個朝代的作品 支付寶螞蟻莊園7月16日答案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支付寶最新資訊 > 正文 清明上河圖是哪一個朝代的作品 支付寶螞蟻莊園7月16日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