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南 都 知 道
我們檢測以及注意到他人目光的能力似乎是天生的——小嬰兒特別喜歡盯著人的臉看,而這一本能從他們2-5天大的時候就開始顯現。
文|Octavia
洛洛 :為啥我老覺得背後有人在盯我?
小南 :這是因為人腦對他人的目光非常敏感,而且喜歡高估別人盯著自己的概率。
多數情況下你都能注意到有人在看你,有時候即便TA整個人完全處於你的視野之外也是如此。我們到底應該如何以「第六感」之外的理由解釋這種現象呢?
不必強調視覺對人的重要性,也無怪乎有研究提出,人腦中可能存在專門負責識別面部和視線方向的神經網絡,因為科學家們已經在恆河猴的大腦裡發現了一組跟感知「被凝視」有關的神經元[1]。
我們檢測以及注意到他人目光的能力似乎是天生的——沒有禮儀觀念的小嬰兒特別喜歡盯著人的臉看,而這一本能從他們2-5天大的時候就開始顯現。靈長類中的其他物種、甚至其他一些哺乳類動物也有類似特點,但人類無疑尤其擅長遠距離地分辨視線。
除了大腦功能之外,人眼的構造也使得我們對目光非常敏感。人類瞳孔周圍的眼白部分、也就是鞏膜面積很大,而且幾乎是純白色,這使得我們非常容易辨識彼此的視線方向。與之不同的是,許多動物的瞳孔相對人類來說大得出奇,而鞏膜顏色又比較深——比如說,單看眼睛,你能知道一隻貓在看哪裡嗎?恐怕不太容易。這種生理特點為他們捕捉獵物提供了一定的方便。
事實上,人用餘光就可以注意到他人的目光,但這種感覺並不可靠。據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一項研究[2],我們只能在視覺中心點周圍4°的範圍內做出準確的判斷。
這說明,我們的餘光捕捉到的不光是他人的眼睛,還包括他們頭部、身體的位置和移動趨勢,以及其他能幫我們確定是不是正被他人盯著的線索。要是不確定的話,大腦就統統認為是有人在盯著。回想一下,你是不是經常覺得戴墨鏡的人在看自己?
這一點也適用於那些你老覺得有人在背後盯著你的情形:根據2013年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的一篇論文[3],這不過是大腦的自動保險措施。即便我們什麼也沒看見,即便沒有任何證據,大腦總會高估「背後有人在看我」的概率。
論文作者、雪梨大學視覺中心的心理學教授克利夫得(Colin Clifford)認為,這也許是進化中讓人能夠快速進入潛在社交情境的一種適應機制,尤其是當這種交互可能意味著宣告支配權,或者威脅的時候。於是,「直接假設其他人在瞪著自己,就成為了最安全的策略」。
除去這些之外,由於我們要確認背後有人盯就必須得轉身,而轉身這個動作有可能吸引其他人的目光。就算TA剛才根本就沒看你,四目相對愕然之時,你也會暗地裡心想「我就知道」。確認偏誤的存在也加劇了這一錯覺,也就是我們傾向於記住轉過身來確實有人盯的情況,其他時候則自動忽略了。
【參考資料】
[1]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858100
[2]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8986070
[3]http://www.cell.com/current-biology/abstract/S0960-9822(13)00332-1
編輯|林欣煮
來源|南都周刊
END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權請郵件:newmedia@nbweekly.com
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後臺回復「小南」試試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