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女教授陳果:不管你活成什麼樣,總有人不喜歡你

2021-01-13 苗之潤潤

人這一生,多多少少都會經歷這樣的時刻:

20歲時,你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大多時候都在圖書館,於是有人說你不合群;

30歲時,你從不拒絕同事的邀請,努力迎合別人的習慣,於是有人說你太虛偽;

40歲時,你想要好好感受下生活,和家人經常計劃旅行,於是有人說你亂花錢。

走過半生,才發現不僅活得太累,還失去了自由。

追根究底,其實就如米蘭·昆德拉所說:

「把自己交給他人的眼光去評判,正是產生不安和懷疑的根源。」

你的疲憊,不過是因為太在意別人口中的自己。

01

有一種累,叫活在別人的評價裡

最近,偶然看了復旦大學網紅教授陳果的一節課,感觸頗深。

她在講課的過程中提到一個觀點:

「不管你活成什麼樣,總有人不喜歡你。所以結論是什麼?結論是當你活成真實的你自己,還是有人喜歡你,有人不喜歡你。但是你會更喜歡你自己。」

有人問過陳果一個問題:「別人喜歡你和自己喜歡自己,哪個更重要?」

她的答案是:「兩個都重要。但在兩者不能兼顧的情況下,自己喜歡自己更加重要。」

很認可這個觀點,畢竟,人活一世,被人喜歡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無論你做的有多好,都能聽到質疑的聲音,都會得到各種各樣的否定。

蔡康永在一次演講中做過一個測試,他先讓在過去一年中,對婚姻感到失望的觀眾起立,這時有幾個人站了起來。

接著又說,在過去的一個月,有過辭職念頭的請起立,陸續站起了幾個人。

每天刷朋友圈次數超過五次的請起立,也有很多人站了起來。

等他說完幾個選項之後,現場已經站滿了人。

然後他說了一段很深刻的話:「各位是女人,也有可能是母親、女兒、員工、老闆、妻子,這麼多角色要扮演,實在太擁擠,擁擠到讓我們失去了自我。」

演講的最後,他說道:「人生的幸福其實很簡單,不喜歡的時候我們可以說不。」

人活著之所以累,是因為有的選擇我們根本無法兩全,有的人永遠也不會喜歡你,但你卻在費力去做這些根本沒有結果的事情。

誰也沒辦法讓自己的每個身份都那麼完美,所以如果太在意別人的評價,就會活得很擰巴。

被周遭的期許所控制的人生,就像一個提線木偶,永遠無法擁有自己的靈魂。

人生最好的狀態,應該像作家莫言說的那樣:

「在喜歡你的人那裡,去熱愛生活。在不喜歡你的人那裡,去看清世界。就這麼簡單。」

02

人與人最舒服的關係,是不必討好

什麼是最簡潔的人際交往模式?

就是:你永遠要知道,你身邊90%的人你都得罪得起。

上周周末,我去醫院看望了剛做完手術的表姐,她的身體已經漸漸好轉。

一直以來,在家人朋友的認知中,表姐都是個活得小心翼翼的人。

或許是性格的原因,她上學時就常常受同學欺負,但卻忍氣吞聲,還說只是好朋友間的小打小鬧。

她和朋友的相處模式,大多時候都是給別人買很多零食,節日時禮物也沒少送,可關鍵時刻想找人幫忙,電話永遠都是無人接聽。

上班後,她省吃儉用攢了一些積蓄,有人問她借錢,她二話不說就借給了別人。

當她急用錢時,卻不敢開口讓人家還錢,總是怕斷送了這段關係。

本以為婚後會過得幸福,可由於她習慣性包攬家務,洗衣做飯,時間久了讓她的丈夫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因為害怕失去,所以她無時無刻不在討好。

直到丈夫在同事面前嘲諷她「唯唯諾諾的樣子讓人厭煩」,她才幡然醒悟:一味的討好換不來真心。

美國有位社會學家曾提到:「任何人際關係,其本質上就是交換關係。」

似乎生活總是這樣,受氣的都是脾氣好的人,體諒別人的人必須永遠善解人意,會照顧人的反而沒人照顧。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微笑換來的不一定是擁抱,也有可能是肆無忌憚的傷害。

這世上沒有那麼多將心比心,討好只會慣出來得寸進尺的人,太過考慮別人的感受,自己註定不好受。

正如《奇葩說》辯手董婧所說:今天你素顏上班,她說你醜,明天你化妝上班,她說你小妖精;不要去討好你身邊的人,他們真的很難討好。

人生下半場,過得舒服比什麼都重要。

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應該是:互相尊重,不必討好。

03

永遠不要,向別人解釋你自己

聽過一個很經典的故事:

一個弟子向師父求教:「師父,有人說我是天才,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依你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師父反問。

青年不知如何作答,一臉茫然。

師父說:「譬如一斤米,在酒商眼中是酒,在乞丐那裡,就是救命的一頓飯。而米還是那米。」

青年聽到這句話,瞬間豁然開朗。

你的人生價值,取決於你看待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別人的看法。

被人誤會,不被理解,是人生的常態,也是表達者的宿命。

很喜歡電影《讓子彈飛》,每次看到老六的故事,都覺得深深的無力感。

飯店裡,老六被人誣陷吃了兩碗涼粉,只給了一碗的錢。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老六越來越著急,他百口莫辯,但卻不願背上如此罪名。

最後,他用刀剖開了自己的腹部,硬生生掏出來一碗涼粉,向眾人證明:「是不是只有一碗涼粉!」

看客們發現再看下去沒有了趣味,紛紛離去,只剩下老六一個人倒在血泊中。

向來圍觀人群只有看客心,又有幾個人真正想知道真相是什麼。

過多的解釋,都是徒勞,過多的證明,只剩涼薄。

有時候,面對他人的質疑和否定,沉默才是最有力量的回應。

作家劉同寫過這樣一段話: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性格能避免得罪人,說話直會得罪小人,說話委婉會得罪急脾氣,老好人會得罪有原則的人,圓滑的人會得罪聰明人。

既然都會得罪人,那就做好你自己,做好了自己,就不怕得罪人,因為你可以承擔後果。」

懂你的人不言而喻,不懂你的人無需爭辯,永遠不要向別人解釋你自己。

人生在世最高級的活法是:

不要總去解釋,不要時時討好,不要一世卑微。

不委屈自己,才會有人欣賞你的自信;對自己好點,世界才會溫柔待你。

日本提倡醫學第一人日野原重明說過一個頗具哲理的觀點:

生而為人,做到三點就能活出真實的自己。

「第一,不在乎身外之物;

第二,不被他人評價所左右;

第三,順其自然,不要勉強。」

後半生,試著不再刻意討人歡喜,放下必須給人留下美好印象的負擔,心裡自然會越來越踏實,終能停止受累。

點個讚吧,願你永遠能跟著自己的心走,活出自己的精彩紛呈。

相關焦點

  • 我們該不該把復旦女教授陳果趕下講臺?
    至今,我們仍然能夠隔三差五地在某個網頁的角落裡看到這樣的標題:《復旦女教授陳果:我自風情萬種,與世無爭!》《復旦女神陳果:真正成熟的人,都活成了一束光》《陳果又火了,她好像一提筆,就寫下了最理性的愛情》……   原因無它,在自媒體時代,陳果那些片段式的內容產出被情感類公號奉為圭臬,成了吸引流量百試不爽的招牌。
  • 咱們該不該把復旦女傳授陳果趕下講臺?
    愛有很多種濫用,人們總是在用愛的名義綁架,真正的愛不是把你變成我想讓你成為的人,真正的愛是深刻的你,然後讓你成為你自己。——《陳果語錄》本文是原創作者阿飛為你講女人對抵制陳果的一些個人見解,很高興能與大家分享。
  • 復旦女神教授陳果,被「炮轟」,到底做錯了什麼?
    不出意外,這個老師立刻就火了起來,成了復旦學生口中的女神老師復旦大學學生邱澤宇曾在一檔節目上說:刷了兩年都沒有刷到陳果的思修課,陳果老師的課比雙十一還要難搶。其實更早之前陳果老師的視頻就已經在網上瘋傳,同時也刷爆了朋友圈,她的課堂很有魔力,像是普羅米修斯手中的火種一樣,像一束光亮,成為復旦學子們的殿堂她的神採飛揚,妙語連珠,經常令人如沐春風,豁然開朗,就連不經意的一句話,都啟人深思,發人深省她的陳果語錄更是經典中的經典,更是有人感慨:「如果當初大學的第一課是陳果講的,那我的人生也許會不一樣」。
  • 復旦女教授陳果:人生在世,等是最無用的行為
    我們總是很輕易地忽略當下,似乎只有今天不美好,不快樂,不幸福,才能換來未來的美好,快樂,幸福。 但又有多少人思考過:什麼叫做未來?永遠不來的才叫未來! 你只有用心地,積極地活出今天和明天,才叫善待了你努力拼搏的昨天,才不辜負這漫漫的人生。
  • 真正的正能量是:你先活成了光源
    只要接近你就是接近光,不管你願意不願意,你都能溫暖到別人,都能照亮別人。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當你身上活出很多負能量的時候,不管你說多少正能量的話,都是打折的。坦率的講,活得很不幸福的人,真的能給別人的幸福帶來什麼有用的建議嗎?
  • 我們該不該把復旦教授陳果趕下講臺?網友:自己廢物就不要怪別人
    hello~確認過眼神,你是小編的意中人,歡迎大家閱讀由小編送上的今日份資訊   最近復旦大學女教授火遍全網,抖音快手等各大視頻平臺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通過自己獨特的授課方式在社交網絡上上傳自己的講演視頻。引起了網友熱議,許多暴力網友稱她根本就不配被稱為老師,她是在營銷自己,要把她趕下講臺。
  • 同是網紅教授,為何於丹被北大學子轟下講臺,陳果卻獲復旦堅決維護?
    反觀另一外網紅教授、「復旦女神」陳果,卻受到復旦學子的衷心喜愛。 當網絡傳言她被停課時,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更是第一時間站出來發表澄清聲明,說相關文章或報導純屬捏造,陳果老師一直在復旦講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對於發布不實信息的網站,表示強烈譴責。由此可見復旦對於陳果的拳拳維護之心。
  • 復旦教授陳果:從「網紅」到被「趕下」講臺,理想終究幹不過現實
    最為出名的當屬她對於愛情觀念的分析,當時的學生,並未理性的分析陳果講述的愛情觀念正確與否,反之大家推崇,當時國內對於「網紅」的審美傾向還停留在美貌或獵奇的表面程度,而陳果教授的愛情觀點瞬間與「網紅」天壤之別,久而久之,陳果教授的課聲名遠播,隨後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網紅教授。
  • 復旦大學教授陳果,曾經爆紅網絡,如今被學生「炮轟」趕下講臺
    復旦大學女教授火遍全網,抖音快手等各大視頻平臺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通過自己獨特的授課方式在社交網絡上上傳自己的講演視頻。引起了網友熱議,許多暴力網友稱她根本就不配被稱為老師,她是在營銷自己,要把她趕下講臺。
  • 復旦最美教授陳果,從被追捧到被學生炮轟,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近些年來,復旦大學的女教授陳果很火。她於1981年2月出生於我國上海,是該校的哲學系的博士。2008年,陳果就職於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一直工作至今。在10年前網絡還不甚發達時,陳果老師在復旦的人氣就已經很高了,她所講的哲學知識深入淺出,很多學生都表示上了陳果教授的課就如同經歷了一番思想的洗禮,非常有意義。隨著短視頻行業的不斷發展,在2017年有學生將陳果老師講課的視頻片段發到了網絡平臺上,迅速掀起了一股「陳果熱」。
  • 復旦美女教授陳果:朋友是無用的,孤獨者才有朋友
    我們不開心時候可以找朋友訴苦,遇到困難時可以找朋友協助。喜歡的東西可以和朋友分享,討厭的東西也可以和朋友吐槽。友情成了我們在這世界除了親情、愛情以外的第三種感情模式。但是在今天復旦大學的美女教授卻提出了一個截然相反的觀點:朋友是無用的。她認為「朋友不是酒友,不是玩伴,不是寂寞時的慰藉,不是精神庇護所,不是人脈、橋梁,朋友無功利之用,只有孤獨者才有朋友。」
  • 復旦才女陳果:真正的朋友,是「無用」的
    」始於「無用」的友情,才能經得起大浪淘沙,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真正的朋友到底是什麼樣?大概就是:我高朋滿座,你不攀附;我成功得意,你不嫉妒;我一無所有,你不輕視;我落魄潦倒,你不離棄。但也不用太難過,因為我們終會遇到理解,或許不多,但勝在深厚。」確實如此。世間總有人,當你遇到了,就明白了那句:「蓬門今始為君開」。電影《真情世界》中,德斯特在一次輸血中不幸感染愛滋病,從此和媽媽一起被小鎮居民們孤立。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不合群的艾瑞,隔著籬笆與他對話。或許是因為同歲,同樣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兩個孤獨的孩子很快就打成一片。
  • 陳果:如果你累了,就換一種活法
    復旦大學教授陳果在《好的孤獨》中說:「換一種看法,便是換一種活法。」世間的活法有千萬種,總會有一種是適合我們的。人生苦短,如果你覺得累了,不如就換一種活法。01一段路,走不通,就改變方向。林語堂說:「明智的放棄勝過盲目的執著。」人生的道路千萬條,真的不能一條道走到黑。
  • 復旦網紅陳果怎麼樣了?講課風格有人愛有人恨,常講這兩方面內容
    前段時間,復旦大學博士副教授陳果,因其不一樣的講課風格,紅遍復旦大學,紅遍全國。她的講課視頻上傳到網上之後,被瘋狂點擊傳播,她因此也被稱為「最美思政課教師」、「最美女神」。在此期間,陳果多次獲得高校思政課教學比賽獎項,多次獲得「優秀碩士生、優秀博士生」獎學金。2010年,陳果的講課視頻被復旦大學學會說呢過上傳到網絡後,被熱捧,從而迅速躥紅網絡。很多網友也因此評價她「最有型的女大學教師」、「請叫她陳果博士」、「老師把課講得這麼美,當她的學生很幸福!」
  • 聰明人:三不管,四不說,五不幫
    2 不管情事古人說:不作中人不做保,一生一世沒煩惱。給有感情的人當中間人是最不討好的事。今天兩個人要分手,明天可能就和好了。人活一生,是以尊嚴立於世,「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每一個人都有尊嚴,都好面子,所以在生活中,不要揭人短處、背後說壞話。2 不說狂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永遠不知道別人到底有多強悍。
  • 不管你說得多麼小心,總會有人歪曲你的意思而不作解釋
    不是別人,是你。不要把失敗當作人生的最終判斷。世界上沒有一帆風順,只有堅定的信念和毅力。逃避是懦弱的,逃避是消極的,退縮顯得更無能。成功之路靠自己,心在哪裡,路在哪裡!不管你說得多麼小心,總會有人歪曲你的意思而不作解釋。不要太依賴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人,因為即使是你的影子也會在某個時候離開你。人生最糟糕的事情不是失去你愛的人,而是因為你太愛一個人而失去你自己。
  • 陳果是下一個於丹?心靈式教學被斥毒雞湯,「思修女神」依舊如初
    當人們摔倒在地時,各種各樣的哲理也就產生了,有人將其看做真理,也有人將其看做雞湯。 而講述著這些哲理的人們,也在人們的關注下,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 說起雞湯式哲理,就不得不提起一個人。她靠著課程的豐富精彩,個人的幽默風趣走紅,又最終被人們趕下神壇,視作洗腦狂人,不值得效仿。
  • 心理測試:你最喜歡哪片流星雨?測下2020年會不會有人跟你告白
    你對感情總是不是那麼敏感。如果不把我喜歡你這樣直白的話放在你面前,不管他做什麼,在你的眼裡,她認為她只是把你當成朋友,所以你對感情不太了解。當然,這是因為你做每件事都很慢,所以有時候你的性格會讓別人特別焦慮。本來他們以為這件事會水到渠成,到最後卻總是你跑偏,沒有辦法挽回。沒有人喜歡這種感覺。如果他們真的喜歡你,他們會告訴你的。
  • 2019大火的復旦教授陳果,僅一年為何就迅速涼涼?原因有3點
    2019大火的復旦教授陳果,僅一年為何就迅速涼涼?原因有3在網絡時代,任何人只要有才華,都有成為「網紅」的機會,復旦陳果就是其中之一。陳果是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高級知識分子。「高級心靈教主」、「思修女神」是學生們對陳果的至高美譽。
  • 陳果棄守終北上:還沉迷於港片?已經絕種了吧!
    有一次他監製的新片舉行探班,當天正好下雨了,媒體都躲在四周的帳篷裡,工作人員還在搬道具,雨中一顆榕樹下,陳果坐在那裡呼呼喝喝指揮著,那種「佬」的氣質還真是展露無遺。再加上他電影裡那些市井氣,你很容易便會認為他是成長於香港某個街市的水果檔。不過,真正問起身世,他又不願意多說。    其實還是「草根」二字更適合陳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