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三不管,四不說,五不幫

2020-12-05 閃電新聞

主播 | 阿之

作者 | 儒風君

來源 | 儒風大家(ID:rufengdajia)

01

三不管

1 不管閒事

做人有尺,貴在有度。

不管閒事不是一種冷漠,而是一種分寸。

少管朋友的閒事,尊重朋友的選擇,是給友情留下了成長的空間。

少管別人的閒事,遠視別人的生活,這樣每個人才有不同的個性展現。

少管親人的閒事,只有親密有間,家庭才能真正和諧。

大家彼此留出足夠的空間,才能保持在最舒服的狀態。

操心別人的百件閒事,不如做好自己的一件實事。

多讀古書開眼界,少管閒事養精神。

這才是處世的大智慧!

2 不管情事

古人說:不作中人不做保,一生一世沒煩惱。

給有感情的人當中間人是最不討好的事。

今天兩個人要分手,明天可能就和好了。

勸和勸分,都是你的不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所以,遇到他人感情的事情,最好不要摻和。

3 不管家事

古語說得好:清官難斷家務事。

舌頭和牙齒還有打架的時候,一家人在一起,勺子總會碰鍋沿。

這裡面的紛擾,自己家人尚且說不清楚,一個外人又知道些什麼呢?

況且,家事不是講理的,而是講情的,這不是外人能插手的事情。

所以,別管別人家事,我們沒有這個權限,也沒有這個能力。

02

四不說

1 不說壞話

口是傷人斧,言是割舌刀,知人不必言盡,留些口德。

不要攻人短處,揭人瘡疤。揭人瘡疤的人,招人痛恨,害人害己。

人活一生,是以尊嚴立於世,「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每一個人都有尊嚴,都好面子,所以在生活中,不要揭人短處、背後說壞話。

2 不說狂話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你永遠不知道別人到底有多強悍。

人可以有傲骨,但是不可以有傲氣。

人生大部分的失敗都源於兩個字,一個是懶,另一個就是傲。

狂妄的人,眼界偏狹,不知天高地厚。

看似張牙舞爪,其實不過是紙老虎。

海納百川,成其浩大。山聚土石,成其雄偉。

謙虛一點,總沒有壞處。

3 不說怨話

生活不易,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

怨天尤人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傳播負能量。

亡羊補牢尤未晚,怨天尤人無意義。

牢騷多了,朋友就少了。

不要成為負能量的傳播者,沒有人會喜歡整天對著一張怨婦臉。

遇到問題,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人活一世,抱怨一天,不如努力一天。

有說話埋怨的力氣,不如邁開步子,揮灑汗水。

4 不說空話

子禽問老師墨子,多說話是否有好處。

墨子說:

「蛤蟆、蚊子,日夜叫個不停,叫得口乾舌燥,可誰會聽它們呢?再看公雞,黎明按時啼叫,天下震動,人們早早起身。」

不要說沒有價值的廢話,多說無益,貴在恰到好處。

言簡意賅,是境界;口若懸河,何嘗無魅力?只是要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場合,對著正確的人,說恰當的話。

03

五不幫

1 逞強的忙不能幫

古人說:「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

幫助別人,也要量力而行。

在自己能力範圍的忙,可以幫就幫,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忙,千萬別逞強去幫。

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去取悅別人。

先管好自己,照顧好自己的家人。

2 越界的忙不能幫

人與人之間,關係再好,也要懂分寸。

明確自己的位置,分清自己和他人的界限。

涉及別人的家事、私事,這樣的忙不能幫。

越界幫忙,別人未必領會你的好心。

一時義氣幫了忙,很容易變成「多管閒事」。

3 不知感恩不能幫

俗話說得好:「升米恩,鬥米仇。」

人與人之間,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總有人把別人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一味索取而不知感恩。

幫他十次,一次不幫就翻臉。

到頭來,還要怪你不夠朋友。

人心不足蛇吞象,好心錯付自損傷。

幫忙之前,一定看清對方的人品,不然就是在餵白眼狼。

4 救窮的忙不能幫

救急不救窮,幫困不幫懶。

一個人落了難,幫一把是應該的,這是為自己積福。

但是如果一個人不肯上進,窮困潦倒,你的幫助,只會加重他的依賴。

沒有人是救世主,只可以救人急難,而不能改變別人的命運。

除非他思想上有所改變,否則,這樣的人,儘量不要幫。

5 超出底線的忙不幫

無論是什麼樣的朋友,幫忙也一定要有底線。

舉頭三尺有神明,違法背德的事,千萬不能幫。

幫這樣的忙只能讓朋友越陷越深,而且還會連累自己。

學會勸解朋友,千萬不要衝動,守住底線,才能守住良心。

編輯 | 阿之 校對 | 木堯審核| 關關

來源 |儒風大家(ID:rufengdajia)

2020流行語考試來了!你能答對十道嗎?

四川開放大學來了!

寒假期間川內這些景區打折或免費

這些常吃食物,居然有甲醛汙染?

相關焦點

  • 鬼谷子:這五種話聰明人可以說,普通人最好別說,否則易禍從口出
    他就曾說過「口乃心之門戶」,而在他的傳世著作《鬼谷子》中他便列舉了五種要慎說的話,「辭言有五,曰病、曰怨、曰憂、曰怒、曰喜。」這五種話聰明人可以說,普通人最好別說,否則容易禍從口出。那麼這五種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誰是聰明人,聰明人的十大特徵
    ——西塞羅   如果你具備以下特徵你很可能就是一個聰明人。一,聰明人更善於傾聽,多聽善聽更容易變聰明。傾聽是人的本能,通過傾聽來接受外界的信息;傾聽是你了解認識這個世界的重要途徑;嬰幼兒就是在傾聽中漸漸地成長起來。二,聰明人有更恰當的溝通方式。三,聰明人多角度思維。除去專業知識之外,聰明人知道很多。
  • 心理學家:真正的聰明人擁有這五點特徵,你都具有嗎?
    真正聰明人具有的六點特徵,你都具有嗎?一、懂得傾聽在生活中許多人都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都會在你耳邊抱怨,一般人都會用言語去安慰別人,而聰明的人都會選擇做個傾聽者。能夠自己控制情緒的人是「可怕」的三、積極面對生活許多人為了一些生活上的小麻煩造成的困擾,讓他們久久不能平復內心焦慮感。聰明的人也是人,只不過他們可以很有效、快速地從消極情緒中走出來四、為人低調、不誇大真正擁有自信、真才實學的聰明人是不會通過炫耀、誇大的方式滿足自己內心的虛榮。
  • 你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嗎?
    我們的認知範圍告訴自己,智商高就是聰明人。他們是人中龍鳳,鳳毛麟角,事業有成,媳婦漂亮,郎才女貌,學霸級別,處理事情精明等等。 智商高等於聰明人,但是人的智商其實沒有這樣簡單。 比如:愛迪生,小時候就不是個聰明的孩子,製作個板凳都要被老師笑話。 所以小時候學習成績不好,我們誤以為智商低,其實這些人長大後,在事業上更加成功。 比如:成龍,小時候後學渣,長大後一路成就大哥身份。
  • 真正的聰明人,往往很少交朋友
    但請問一下,如果你有什麼事情需要別人幫忙時,你口中這些「大人物」,真的會伸出手來幫你嗎?認識人多,並不代表你的人脈就廣。人脈關係」的根本就在於你的「可交換價值」有多高。人脈不在別人的身上,而是藏在自己身上。 唯有讓自己變得強大,才能獲得更多有效的人脈!在人際關係中,所謂的人脈,本就是一種等價交換,因此,你想要一個有效的人脈,首先就是要提高你自身的價值。
  • 笨人用嘴說話,聰明人用腦子說話!牢記五個說話技巧,受用一輩子
    說話是嘴上功夫,但真正要說好話卻需要用腦子、動腦子,只會用嘴說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那往往是笨人的表現,真正的聰明人,都會用腦子把話過一遍,把話真正的組織好再說出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敗就是敗在了說話不動腦子上!以下分享五個說話技巧,牢記這五個技巧,把話說得滴水不漏,受用一輩子。
  • 職場上,搞定「六種關係」,讓你成為領導和同事喜歡的「聰明人」
    有人問:怎麼成為讓領導和同事都喜歡的「聰明人」?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總的感到能夠處理好「求快與求穩、埋頭與抬頭、共性與個性、服從與盲從、唯上與唯下、重才與重德」六個關係,就算是職場上的「聰明人」。聰明人做法:學會確立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無論工作多與少、急與緩、難與易,都時刻保持淡定、心平氣和,能夠把事情看的小一點,把利益看得淡一點,把得失看得輕一點,求功不心急,逐利不心切,能夠始終保持平常心態。越是急事難事,越是從容不迫、沉著冷靜、從容應對,得到了領導賞識和同事讚許。觀點總結:求快不是什麼問題,求穩也不是什麼過錯,但兩者都要避免走向極端,要找到求快與求穩的平衡點。
  • 數學公式告訴你 為什麼聰明人難以成功?
    最容易成功的領域不是聰明人和聰明人競爭,而是要找到那些和傻瓜競爭的地方。那些從事律師、諮詢師職業的人很多都是從哈佛、耶魯、賓大(容我加上我校)等常青藤名校畢業的,但是他們都沒有成為最富有的人,原因何在?簡單的講:一個人獲得的價值不等於一個人的聰明程度。一個人獲得的價值=其聰明程度-周邊人的聰明程度。所以,你獲得的價值是相對價值。當你選擇高大上行業的時候,你的同類都是聰明的人。
  • 聰明人的特徵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智力水平,這裡列舉了13項聰明人的特徵,來看看自己可以滿足其中幾項?正如多娜•F•漢密特所寫的那樣,聰明的人能適應形勢:「不管情況多麼複雜,有什麼限制條件,都可以有一番作為」。這一觀點得到了最新的心理研究的支持。智商高不高,取決於你能否為了更有效地融入環境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或改變自身所處的環境。
  • 有一種人看似「糊塗」,實際上是「大智若愚」的聰明人
    我覺得都沒錯,不管是用固有的思維模式去活,還是用變通的方式去活,只要能活得開心,只要能活得心安理得,就是對的活法。但不得不說,很多時候,常規的聰明人,都沒有懂得變通的人活得好,因為懂得變通的人,或者說上面那種會裝糊塗的人具備這樣三個優勢:A、他們的處事原則不是單線條,而是多線條,在與人相處之前,會提前分門別類,確定好什麼樣的人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對待。
  • 聰明人的8個基本特徵,您對上了幾個?
    如何辨別您身邊的聰明人,其實聰明人是有這八大基本特徵。而且這些特點我們的老祖宗已經總結下來了,早就在傳統文化中體現出來了,不信,您往下看。第一,不恥下問首先,看到了「不恥下問」這句話,聰明人的關注點是「問」,而不是「不恥」。那麼,這個「問」要問什麼?
  • 真正的聰明人,都有這四個特徵
    一個人聰明不聰明,其實,很多時候,不是靠智商,還要靠情商,以及自己的修養和應變能力。作為一個真正聰明人,我覺得,他們和人接觸的時候,應該給人一種安心,愉悅,不給人家帶來壓力的感覺。否則,智商再高,卻成為他人厭惡的對象,這樣的人,算不上啥聰明,頂多算個聰明過頭的人,是一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人,這樣的人,不是真正的聰明,只是一個笑料而已。那麼,一個真正的聰明人,究竟有哪些特徵呢?我覺得,一個真正的聰明人,最大的特徵,就是聰明不被聰明誤,而聰明不被聰明誤的特徵,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個方面:為人低調。
  • 傻瓜與聰明人
    傻瓜都是聽從自己的本能做出瘋狂的行為,與聰明人的冷靜超脫、理性自製形成強烈的對比。傻瓜不關心所謂正確的重要的問題,只著眼別人看來無用的小事。他們的生命毫無目的,只是被感情的衝動所驅使,且因其愚蠢的行為而被社會排斥;聰明人的世界又當如何?身處不同的文化、宗教、制度環境之下,一個圈圈裡的聰明人總是把另外一個圈圈裡的聰明人看成異類或傻瓜。
  • 聰明人是怎麼樣思考的
    其實,思考並非難事,一個正常的人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即使人在發呆的時候其大腦也在想一些事情;人即使在夢中,潛意識也在對白天接收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過濾,進行著大量的思考。雖然思考看起來是太平常不過的事,但是卻很少有人關注自己在思考什麼、思考結果怎麼樣、思考的方法有哪些、自己是不是一個聰明的人。
  • 聰明人,知道與世無爭
    聰明人,知道與世無爭。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仔細想想是這個道理。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能喜歡自己,但是現實卻永遠不可能。有的人一見如故;有的人卻無故相看兩厭。有人喜歡你,也會有人不喜歡你,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若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就活得不豁達,不通透,就只是為了別人眼中的自己而活,不是為了自己而活,爭名奪利,也只是為了能夠讓別人仰望自己。
  • 生活中,聰明人的微信朋友圈,往往透露著這3個特點
    生活中,聰明人的微信朋友圈,往往透露著這3個特點隨著現在網絡世界越來越發達。大家在社交軟體上的時間也越來越多。我們在平時生活中,有很多時候都喜歡和聰明人相處,那聰明人的朋友圈是怎樣的呢?一、朋友圈不會很多集贊廣告我們是不是經常在自己的朋友圈裡面看到有很多認識的朋友一直在刷那些廣告和集贊,有些是新加的,有些是很早就認識的,但是不管是那種,其實人多了就會有很多事情變得不再那麼的單純。
  • 職場中,領導喜歡的不是聰明人,是有這3個特徵的人,早知早受益
    職場中,領導喜歡的不是聰明人,是有這3個特徵的人,早知早受益在現在的職場中,有很多人都把長輩說的「會說話,要討領導喜歡」看成是自己的職場標本,但是在很多時候確實這句話相反的。很多時候這些事情在職場中反而不受人待見,對於有些領導來說甚至是非常反感。
  • 一個真正的聰明人,身上都有這4種特點,你有說明你也是聰明人
    正所謂「悶聲發大財」,真正的聰明人往往是低調的,不容易被發現的。一般來說,一個人聰明人身上都有這4種特點,如果你也有的話,說明你也是聰明人。一、有謀略張居正說:「察而後謀,謀而後動,深思遠慮,計無不中。 明察事情原委之後再去謀劃,謀劃之後再去行動,只要深謀遠慮,目的就沒有達不到的。」小人謀身,君子謀國,大丈夫謀天下。
  • 為什麼職場中的聰明人並不受人待見?原因是這3點!早知早受益
    為什麼職場中的聰明人並不受人待見?原因是這3點!早知早受益大家在生活中一定非常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因為有些聰明人在生活中因為自身夠圓滿,處理事情也很巧妙不會得罪人,所以說能受到很多人的喜歡。只要不與其有過多的交心環節,其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帶給我們良好的相處氛圍和體驗。但是當這種人處在一個不同環境中的時候,就有了不一樣的效果。
  • 為人處世,真正的聰明人,反而會有八種「不聰明」的表現,真奇怪
    為人處世,真正的聰明人,反而會有以下八種「不聰明」的表現,或者說往往有以下八種做人「心計」,早晚能混出頭,真奇怪。具體有三個技巧:一是在細枝末節、無關重要的事情上要懂得「隨眾」,不要什麼都追求與眾不同;二是不要讓人感覺你比他更聰明;三是多做少說,不要把聰明表現在你的嘴巴上。「心計」三、有些事情心知肚明即可,不要「胡言亂語」做人有「心計」的人,不該聰明時絕不聰明,因為這個時候的聰明是需要隱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