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次,天文學家看著黑洞的日冕消失,然後重新出現
黑洞日冕(以紫色表示的特徵)向內(左)聚集,變得更亮,然後遠離黑洞(中間和右邊)噴射流。天文學家不知道為什麼日冕會移動,但是他們已經知道,這一過程導致X射線光變亮,可以通過望遠鏡觀察到。麻省理工學院和其他地方的天文學家們第一次目睹了超大質量黑洞自身的日冕,即環繞黑洞事件視界的超亮,十億度高能粒子環被摧毀。
-
失控星因黑洞的奇異消失法案而受到譴責
兩年前,天文學家們困惑地看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日冕迅速消失,直到幾個月後才重新出現。最新研究表明,這一奇怪的事件是由一顆失控的恆星引起的。超大質量黑洞位於星系的中心,並且像普通黑洞一樣,它們不發光。就是說,它們經常被漩渦狀的氣體環包圍,稱為吸積盤,使它們的周圍環境明亮。電暈-產生X射線光的高能粒子的光環-也背叛了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因為可以從地球上檢測到這種輻射。
-
黑洞光冕消失後又出現,刷新人類對黑洞的認識
黑洞一直是宇宙最神秘的天體之一,吸引科學家們夜以繼日的研究,不斷地刷新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就在近日黑洞又給人類帶來一項驚喜,黑洞光束消失後又重現,這種現象在此之前從未觀測到過。黑洞呈現在人類視界的一般有三個部分,黑洞中心黑不可測的主體,周圍的吸積盤以及兩端的光冕,其中光冕是一個超級亮的、10億度的高能粒子環,環繞著黑洞的視界。
-
黑洞和類星體,它們讓天文學家感到困惑不解
黑洞聽起來像是直接從科幻小說中出來的:它們是密度非常之大物體,以致於宇宙中沒有任何東西能逃脫它們的引力。但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天文學家們一直在不斷地積累證據,證明黑洞不僅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事實上在宇宙中相當普遍。NGC 4258星系中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
-
一顆巨星意外消失 它成為了一個黑洞?還是這只是一個錯覺?
巨型恆星忽然消失,它是直接變成了一個黑洞,還是其存在本身就是一個錯覺?一位藝術家關於位於金曼矮星系的一顆亮藍色變星在突然消失前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闡述。一顆不穩定的巨型恆星忽然間消失在了視野中,而天文學家無法確定它是塌縮成了一個黑洞,還是躲到了星際塵埃的後面,玩著「躲貓貓」的遊戲。
-
宇宙當中的大食怪 - 黑洞,居然能死而復生
黑洞或許被設下開關如今報導表示有一個距離我們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似乎已經在故障之後又重新啟動了,如此驚人的現象使得許多科學家感到困惑,觀察此黑洞的天文學家看到它的日冕——環繞黑洞的一圈極其明亮的粒子,在一年的時間裡消失了,但令人不解的是,不久之後它居然又出現了,仿佛整個黑洞有設下開關,只是突然被關閉又被打開。
-
神秘藍色火球划過西澳大利亞天空 天文學家感到困惑不解
新華社北京6月18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當地時間15日凌晨,划過天空的一道藍光令西澳大利亞的「夜貓子」們大吃一驚,也讓天文學界感到困惑不解。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6月16日報導,有人看到了這個藍色的火球。位於坎培拉一個觀測站的格倫·內格爾說:「那是非常壯觀的景象。」
-
這顆類星體在宇宙眨眼的瞬間消失
在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工作的天文學家拉瑪薩現在感到很困惑。在2014年之前,她和其他許多人一樣,都預計類星體將相對停滯不前。然後你將看見人一生中發生的巨大變化,這很酷。儘管已經發現了類星體暗淡的例子,但天文學家們想知道,像拉瑪薩發現的劇烈變化是否已經普遍存在。檢驗其真實性並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調查一但深入就不會回頭觀看之前觀察到的物體。
-
巨大恆星為何忽然消失?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恆星神秘死亡行為」
巨大恆星為何忽然消失?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恆星神秘死亡行為」!巨型恆星忽然消失,究竟是直接變成了黑洞,還是說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錯覺?你知道嗎?這顆巨大的恆星距離人類十分遙遠,導致人們難以定位,從而使得這顆位於金曼矮星系的亮藍色變星在突然消失前,天文學家們無法確定它是塌縮成了一個黑洞,還是躲到了星際塵埃的後面玩起了「躲貓貓」的遊戲,科學家們再次深入對比後發現一個真真切切的事實,即一顆有7500萬光年的恆星,無緣無故的消失在宇宙中,他們之所以這般肯定是因為這顆恆星大約是太陽的85倍,亮度也足足比太陽高出幾百萬倍,其實在發現這顆行星時,科學家們就已經對其進行了長達十年左右的研究
-
巨型恆星突然消失,一個重大的宇宙之謎在2019年被揭開
一個重大的宇宙之謎在2019年被揭開當時歐洲天文學家目睹了,一顆比太陽還要亮250萬倍的大恆星,這顆他們觀測了幾十年的大恆星,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科學家們感到困惑,不知道這顆恆星是塌進了一個黑洞,還是發生了其他更奇怪的事情。
-
天文學家通過黑洞運行計算認定
銀河中心重力測試已確認,現在,第二組天文學家已經證實了一顆恆星發出的光,該恆星通過了我們的銀河系中心黑洞,就像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所預測的那樣使用凱克望遠鏡和其他設施來觀察恆星Sgr *環繞我們銀河系中心的黑洞。
-
天文學家發現超怪物級黑洞,一手掌控6個星系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大爆炸後不久,6個星系就落入超大質量黑洞的宇宙重力網,對此天體的研究可能有助於解釋這些神秘怪物黑洞的發展過程。宇宙歷史早期出現的黑洞,被認為是由第一批恆星坍縮形成,但天文學家對它們如何膨脹成更巨大的怪物感到困惑。
-
天文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強大的黑洞碰撞
、最遙遠,同時又最令人困惑的黑洞碰撞。中等質量這次黑洞碰撞發生在宇宙當前年齡一半的時刻。當時,發生碰撞的兩個龐然大物,至少有一個質量比太陽重85倍,而合併產生了一個近150個太陽質量的黑洞。但在最新的發現中,LIGO和處女座探測器僅能感知到螺旋狀黑洞產生的最後四個波紋,其頻率在十分之一秒內從30赫茲升至80赫茲。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家估計這兩個物體的重量約為85和66太陽質量。這使得合併的黑洞質量落在了傳統理論「禁止」的質量範圍之內。
-
天文學家說,他們發現了有史以來發現的兩個黑洞的最大合併
70億年前發生的一次混亂的合併,其跡象才剛剛出現。 遙遠的表演包括兩個主要參與者:一個黑洞大約是我們太陽質量的66倍,另一個黑洞大約是我們太陽質量的85倍。兩者靠得很近,每秒迅速互相旋轉數次,然後最終以劇烈的能量碰撞而崩潰,這能量向整個宇宙發出衝擊波。他們合併的結果?一個黑洞大約是我們太陽質量的142倍。 對於天文學家來說,這樣的發現可能是一個重大發現。
-
天文學家說,他們發現了有史以來發現的兩個黑洞的最大合併
天文學家可能已經發現了有史以來發現的兩個黑洞之間最大的碰撞,這是大約70億年前發生的一次混亂的合併,其跡象才剛剛出現。這場災難性事件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宇宙最難以捉摸的物體之一誕生的前排座位。遙遠的表演包括兩個主要參與者:一個黑洞大約是我們太陽質量的66倍,另一個黑洞大約是我們太陽質量的85倍。兩者靠得很近,每秒迅速互相旋轉數次,然後最終以劇烈的能量碰撞而崩潰,這能量向整個宇宙發出衝擊波。他們合併的結果?一個黑洞大約是我們太陽質量的142倍。對於天文學家來說,這樣的發現可能是一個重大發現。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能夠檢測和間接觀察兩個不同大小範圍的黑洞。
-
天文學家重新定義日地距離
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但天文學家已經重新定義了太陽系中最重要的距離。天文單位(au)——從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終於從一個模稜兩可的估算變成了一個單一的數字。在日前於中國北京舉行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上以全票通過而被採用的這一新標準規定,日地距離為149597870700米——是的,不多也不少。
-
迄今最強黑洞合併事件被發現!強大、遙遠,但令人困惑?
(圖片來源:Science Photo Library)天文學家自己都沒想到,引力波探測到了迄今為人所知的、最大規模的黑洞合併事件。這次合併強大、遙遠,且令人困惑。此次黑洞合併最早發現於2019年5月21日,合併產生的引力波被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義大利處女座幹涉儀(Virgo)探測到,合併事件被命名為GW190521。兩個探測器感應到了黑洞合併產生的最後四個波紋,波紋頻率在一百毫秒內從30赫茲升至80赫茲。根據探測到的引力波,天文學家可以估算黑洞質量。
-
天文學家對中國絕密太空飛行器留在太空中的神秘物體感到困惑
許多天文學家認為,這是一個被拋棄的支撐艙或一枚檢查衛星,用於在飛船重新進入地球之前對其進行檢查。中國擁有的物體表現異常中國在本月初發射了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時,天文學家感到驚訝。該太空飛行器搭載在戈壁沙漠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長徵2F火箭上。
-
2020年,天文學家發現了這10個巨大的黑洞,其中一個很詭異
似乎是為了證明:在黑洞研究這方面,今年是有偉大發現的一年,科學的最高成就——諾貝爾獎,於10月頒發給了三位闡明了這些神秘的宇宙實體生命的物理學家。 除了設置記錄以外,這項發現是首次在所謂的「禁止」區域中觀測中等質量的黑洞。雖然天文學家已經粗略地觀測到了相對於太陽質量的小質量黑洞,並且知道星系中心存在相比太陽質量大數百萬倍的巨大黑洞,但是從來沒有人有證據證明這些中等範圍的黑洞。它們確切的形成依然是一個謎團,科學家也正在努力地揭開這個謎團。
-
天文學家發現離地球最近(已知)的黑洞
天文學家說,由於看不見的物體至少是太陽質量的四倍,所以它只能是一個黑洞。由於黑洞不願出賣自己,因此很難找到一個不會主動吞噬鄰居的安靜的地方。但是,即使自身不發光,黑洞對其他可見物體的引力影響也可能非常明顯。例如,在南半球一個黑暗,晴朗的夜晚,您實際上可以肉眼看到環繞HR 6819黑洞的兩顆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