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矮星: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宇宙廣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2021-01-19 科學有段子

圖片來源:MARK GARLICK/SCIENCE SOURCE





「宇宙」的來源,可追溯自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先秦諸子百家之一——尸佼的著作《尸子》〈卷下〉篇:「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而首次將宇宙兩字合為一體的,則是《莊子》的〈齊物論〉:「旁日月,挾宇宙」。宇宙是所有時間、空間與其包含的內容物所構成的統一體;它包含了行星、恆星、星系、星系際空間、次原子粒子以及所有的物質與能量。大爆炸理論是當前描述宇宙誕生及發展的主流宇宙學模型。

恆星是一種天體,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顆球型發光等離子體,太陽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恆星。恆星的生命是由氣態星雲(主要是氫、氦)引力坍縮開始的。一旦核心有了足夠的密度,氫聚變成氦的核聚變反應就可以穩定的持續進行,釋放聚合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恆星內部的其它部分會進行組合,形成輻射層和對流層,將能量向外傳輸;恆星內部的壓力能防止其因自身的重力繼續向內坍縮。恆星的核心終其一生都在進行核合成,一旦耗盡了核心的重元素核反應,質量大於0.4太陽質量的恆星,會膨脹成為一顆紅巨星,在某些情況下,核心會融合成更重的元素。然後這顆恆星會演化出「簡併型態」(別理會這詞,或者自己去查查),並將一些物質回歸至星際空間的環境中。這些釋放出去的物質有助於形成新一代的恆星系,它們會含有比例較高的重元素。與此同時,核心成為恆星殘骸之後,將會是以下這三種形態之一:

雖然在已知的白矮星中,質量估計最低是0.17 、最高是1.33倍太陽質量,但質量為0.6倍左右太陽質量的白矮星明顯最多,大多數的質量都在0.5至0.7倍太陽質量之間。1 M☉的恆星,演化成白矮星之後的質量大約是0.6 M☉,體積則壓縮至近似地球的大小。白矮星在剛形成時有著非常高的溫度,表面的溫度可以超過100,000K,它的內部則更為炙熱。它實在是太熱了,因此在它存在的最初1,000萬年大部分的能量是以微中子的形式失去,但絕大部分的能量是在之後的十億年中慢慢流失……

黑矮星是假想中的恆星殘骸,是當一顆白矮星的溫度低到不再能發出可以被偵測到的光或熱的狀態。由於一顆白矮星要達到此種狀態所需要的時間遠高過當前已有137億年的宇宙年齡,因此在現今的宇宙中尚不可能有黑矮星的存在,而溫度最低的白矮星將會是宇宙年齡的一個觀測極限。另外,中子星如果沒有伴星提供質量讓它進一步坍縮為黑洞的話,它將通過減慢自轉以消耗角動量維持光度。當它的角動量消耗完以後,中子星也將變成不發光的黑矮星。


當宇宙中恆星停止誕生,只剩下黑矮星和黑洞的時候,宇宙終結假說之一,「熱寂」的時間表開始倒計時。
在之前的猜想中,某些理論認為質子會衰變,當所有質子都已完成衰變的情況下,宇宙中所有的物質只能以兩種形式存在:黑洞或是輕子。在之後漫長的時間流逝中,黑洞也將通過「霍金輻射」的方式蒸發殆盡。

但是,伊利諾州立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馬特·卡普蘭,在今年春天開設天體物理學課的時候,關於黑矮星的結局,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設想:

之前的猜想:由於黑矮星缺乏能量來推動核反應,因此它們內部幾乎不會發生任何事情。聚變需要帶電的原子核來克服強大的靜電排斥完成融合。


然而,只要時間足夠長,量子力學允許粒子發生勢壘貫穿,這意味著,儘管極度緩慢,但是聚變仍將會發生。


當諸如矽和鎳之類的原子向鐵融合時,它們會產生正電子,即電子的反粒子。這些正電子將緩慢地破壞黑矮星中心的某些電子,並削弱其簡併壓力。卡普蘭說,對於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2到1.4倍之間的黑矮星來說,最終將導致災難性的重力坍塌,從而引發類似於超新星的巨大爆炸。


卡普蘭說,從現在起大約10^1100年,劇烈的爆炸將開始發生,爆炸將持續至10^32000年後。「我認為,我們對死亡的認識肯定會激發人們對宇宙終極命運的思考。」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8/way-universe-ends-not-whimper-bang


如果覺得好,還請轉發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10¹¹⁰⁰年後,宇宙將上演一場黑矮星「煙火秀」?
    基於宇宙的最終命運是熱寂,最近伊利諾斯州立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Matt Caplan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難以想像的遙遠未來,被稱為黑矮星的冷恆星殘骸將開始爆炸,成為宇宙生命史上最閃耀、最壯觀的一場最後的
  • 宇宙的死亡方式:黑矮星引發類似超新星的爆炸,最後歸於虛無!
    但伊利諾州立大學理論物理學家馬特·卡普蘭(Matt Caplan)意識到,可能還有一種情況未考慮到,那就是白矮星。和大質量恆星最後演變成中子星或黑洞的結果不一樣,白矮星由中、低質量恆星演變而來,它們不會經歷超新星階段,而是恆星膨脹成紅巨星之後遺留下的殘骸。比如我們的太陽,在50億年後演變成紅巨星,之後變成白矮星。
  • 宇宙的死亡方式:黑矮星引發類似超新星的爆炸,最後歸於虛無
    和大質量恆星最後演變成中子星或黑洞的結果不一樣,白矮星由中、低質量恆星演變而來,它們不會經歷超新星階段,而是恆星膨脹成紅巨星之後遺留下的殘骸。比如我們的太陽,在50億年後演變成紅巨星,之後變成白矮星。不過白矮星釋放的熱量可達數萬億年,遠遠長於當前的宇宙年齡。據卡普蘭的計算顯示,一顆白矮星要變成黑矮星至少要137億年。換句話說,我們的宇宙在理論上還沒有黑矮星的誕生。  根據卡普蘭的理論,白矮星即使變成了黑矮星,表面也不再發光發熱,但內部核反應並未完全停止。
  • 宇宙的終極命運:黑矮星持續爆炸,在聲聲巨響中歸於虛無!
    但伊利諾州立大學理論物理學家馬特·卡普蘭(Matt Caplan)意識到,可能還有一種情況未考慮到,那就是白矮星。和大質量恆星最後演變成中子星或黑洞的結果不一樣,白矮星由中、低質量恆星演變而來,它們不會經歷超新星階段,而是恆星膨脹成紅巨星之後遺留下的殘骸。比如我們的太陽,在50億年後演變成紅巨星,之後變成白矮星。
  • 張國榮星盤分析: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一直覺得張國榮身上混合著太多的矛盾又迷人的元素,正如他在歌中所唱「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無論長相、才華還是人品,他都無可挑剔;無論是對待自己,還是對待別人他都真誠善良。Gif | on Soogif他一生沒做壞事,只是命運偏要和他開個玩笑,讓他換上抑鬱症。一個可敬可愛的生命,以壯烈的悲劇收尾了人生的最終樂章,留下人們無盡的想念——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今天讓我們一起緬懷下哥哥張國榮。
  • 葬愛家族族長內馬爾髮型演變史: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如果內馬爾來中國,僅憑髮型的開放程度,就能一統非主流、殺馬特、葬愛三大家族,做亞文化的王者!內少的髮型是怎麼一步步演變到今天的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這是2009年,17歲的內馬爾在巴西青年隊踢球,那時候的他留著普通的寸頭,就像是許多剛剛開學的高中生一樣。
  • I am what I am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還記得 哥哥 那首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嗎?"I am what I am我永遠都愛這樣的我…"我喜歡聽張國榮的那一首《我》。喜歡那句,最榮慶是,誰都是造物者的光榮。創世的第一日,上帝首先創造的是光。
  • 宇宙終結的最新理論:黑矮星大爆炸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黑矮星,簡單地說,黑矮星是相對較小的恆星,在其生命周期中許多階段的最後階段,小的或中等的恆星,其質量小於太陽質量的10倍,它們的生命最終會耗盡能量,然後引發核聚變,使恆星得以存活。
  • 爆炸的黑矮星可能是「宇宙中有趣的事情」
    TS艾略特(TS Elliot)在他的著名詩中說:「這就是世界的終結方式,不是一聲巨響,而是一聲哀號。」 這些天來,科學家們認為宇宙的熱度正在減弱,但是一項新的理論分析預測,宇宙將以爆炸的黑矮星的形式呼吸其最終的喘息。
  • 天蠍座2021年: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魔幻的2020年已經過去,魔幻的2021年又向我衝來。無論衝擊力有多麼強,我總是我,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天蠍。天蠍座,一道永遠嫵媚妖惑玄秘的身影,在黑夜裡綻放著璀璨的光,華麗而絢爛。最神秘的我動人得令人窒息,任何星座在我酥麻的輕聲細語下溫柔得難以抵擋,情調幾乎席捲了人性最嬌羞心動的芬芳處,愛情瞬間就可以降臨。這個星球,除了天之驕女驕子,誰能抵擋我一刻的春意蕩漾,哪怕最美麗的靈魂,在我踏過鵲橋的婀娜步履下都瞬間拜倒貼服,我,天蠍座,從星河的最深處走來。2021年,沒有人能選擇我,只有我選擇誰。
  • 牧羊人與黑矮星
    最近一直在思考宇宙與天體,聽說了一顆很有趣的星體——黑矮星。由白矮星死亡後停止發光發熱演變成的它,無論是從浮華到結果,還是從孤傲到灑脫,都沒有人能證實它的存在,因為它只是一顆理論上存在的天體。白矮星是像太陽一樣的一顆恆星的遺核,而逐漸冷卻後,會成為看不見的黑矮星。也可以這麼說,黑矮星是在白矮星完全冷卻的時間以萬億年記後的寂滅。
  • 宇宙終結是一場黑矮星爆炸的「煙花秀」
    在了解宇宙終結之前,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個陌生的概念—黑矮星。黑矮星從理論上來說,黑矮星是恆星演化的最後的狀態,這個時候的恆星已經不再散發出熱和光亮了,就像「黑洞」一樣隱匿在太空當中。上面我們提到,黑矮星的存在是一種理論狀態, 也就是並沒有得到任何實際證據的佐證。事實上,根據計算一顆黑矮星的形成需要花費千萬億年的時間,但是目前我們的宇宙才140億歲,因此目前並不困難有任何黑矮星的存在。
  • 宇宙可能在黑矮星爆炸中走向黑暗
    物理學家認為,距今無數億年之後,當所有的恆星燃盡,宇宙會變成了一個寒冷、黑暗的廣闊空間,沒有任何有趣的事情發生,或可能發生。隨著空間本身不斷膨脹,物質變得稀薄,可用的能量變得越來越少。宇宙在接下來的無窮時間裡會陷入一個名為「熱寂」的情境。  但是在所有的光線永久熄滅之前,可能會有幾場「煙花」謝幕。天文學家認為,緻密恆星白矮星將是古老的宇宙中最後剩餘的天體。
  • 宇宙可能在黑矮星爆炸中走向黑暗
    天文學家認為,緻密恆星白矮星將是古老的宇宙中最後剩餘的天體。近日,《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的一篇論文發現,這類恆星能以慢得超乎尋常的速度進行核聚變,並最終形成超新星一樣的爆炸。該論文的作者、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Matt Caplan說:「如果你要寫出來,就是一整頁的0。」(宇宙目前的年齡僅有137億年左右。)  Polin也認為:「這超出了我們通常所使用的任何時間尺度。」不過,如果Caplan的結論是對的,這些爆炸將是宇宙陷入無盡黑暗之前最後的重大天文事件。
  • 《煙火裡的塵埃》,你知道這首歌的來源嗎?
    《煙火裡的塵埃》,作曲西樓,作詞林夕,原唱華晨宇,收錄在花花2014年發行的專輯《卡西莫多的禮物》中,此專輯文案由吳夢知撰寫,所有曲目以「雷雨煙露光夢」的概念聯接,而這首歌的概念為煙。作曲者是與花花惺惺相惜的獨立音樂人西樓,花花曾經在節目中說過:在發專輯前,聽了上萬首Demo,直到聽到這首時,就說一定要見這個作者,然後跟西樓說,整個華語樂壇在你已知的歌手裡面,任何人唱都會毀了這首歌。因此,好的曲子給了最適合他的人。
  • 黑矮星爆炸將可能會是宇宙中最後一件有趣的事情
    據外媒報導,宇宙可能始於一次大爆炸,但它很可能會以一種虎頭蛇尾的方式結束,在數萬億年的時間裡慢慢消逝並最終變成黑色。現在,伊利諾斯州立大學的一位理論物理學家計算出了可能會發生的最後一件有趣的事情--被稱為黑矮星的恆星爆炸,這些恆星甚至還不存在。
  • 黑矮星爆炸將可能會是宇宙中最後一件有趣的事情
    雖然宇宙的最終命運仍有待討論,但最主要的假設之一就是它將要經歷「熱死」這個過程。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它們會逐漸消失,進而凍結成固體並變成寒冷、黑暗的黑矮星。據計算,這一過程將需要耗費數萬億年時間,而由於宇宙本身只有134億年的歷史,科學家們預計目前還不存在任何黑矮星。已知最古老的白矮星目前也仍在明亮地發著光。一顆黑矮星基本上被認為是一個故事的結束,但據Caplan介紹稱,在這些物體中仍有一些生命存在。
  • 綠巨人能打過暗夜、亡刃、黑矮星嗎?
    在綠巨人「常態」的情況下我覺得無論是在電影中還是在漫畫裡都很難打的過他們三個,但是要說卡「開掛」時刻那就不一定了。綠巨人浩克作為目前漫威電影宇宙中的人氣角色,也是復仇者聯盟中的「元老」人物,當然自身的實力也是非常強大的。
  • 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 當我們面對批判時
    那有可能就是未出生的兄弟姐妹,個案也確實是有幾個沒出生的兄弟姐妹,但是他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做過法事了,寺廟的師傅也保證他們已經走了,他當時的運勢也就好了一會,但很快又跌下去。那這麼說來就不是環境和兄弟姐妹影響到他了,而且水晶給我傳遞的信息中,那三個低緯度的生命體是黑到只能大概知道它的外形,現在還有一個線索就是:家族業力。
  • 恆星除了星雲和黑洞,還有可能變成黑矮星,宇宙中有黑矮星嗎?
    太陽是一顆主序星,當它的氫聚變完了之後,就會出現氦聚變,而氦聚變就不在是主序星,到時候太陽會膨脹成紅巨星,而後就會變成白矮星,最後才是黑矮星。太陽的質量不是很大,而那些大質量的恆星會在超新星爆發後變成黑洞或中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