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除了星雲和黑洞,還有可能變成黑矮星,宇宙中有黑矮星嗎?

2021-02-08 檸檬酸姑娘

宇宙中很可能還沒有黑矮星的存在,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在晚上望向星空時,看到的星星大多都是恆星,為什麼說大多呢?因為太陽系的其他行星有時候也會在天空中出現,並且混入其中。除了太陽系的行星,所有的系外行星都是肉眼無法看見的天體,因為他們沒有自主發光的能力。恆星的結局有很多種,可能會直接爆發成星雲,然後吸收一些氣體再誕生下一個恆星;也可能變成黑洞,掠食於宇宙中。

超新星爆發

其實恆星不止這兩種結局,不過除了這兩個結局,其他的結果最後都會變成同一個,那就是黑矮星,也就是死星。太陽是一顆主序星,當它的氫聚變完了之後,就會出現氦聚變,而氦聚變就不在是主序星,到時候太陽會膨脹成紅巨星,而後就會變成白矮星,最後才是黑矮星。太陽的質量不是很大,而那些大質量的恆星會在超新星爆發後變成黑洞或中子星。

中子星

中子星的最終結果也是會變成一顆黑矮星,不過,黑矮星卻不是那麼容易形成的。中子星是質量較大的一些恆星在超新星爆發後形成,它的能量釋放大約需要200億年以上,而太陽這樣的中低質量恆星,壽命都超過了百億年,最後變成白矮星也會存在非常久的時間。宇宙誕生的時間約為138億年,而一顆黑矮星的形成需要數百億年,也就是說現在的宇宙中很可能還沒有黑矮星。

白矮星

不過宇宙大爆炸理論得到的宇宙年齡也只是理論年齡,如果最後宇宙的年齡被推翻,或者宇宙的起源被改寫,都有可能對黑矮星存在與否產生影響。黑矮星是中子星和白矮星的能量消耗完之後形成的天體,沒有自發光,所以只是一顆黑暗的不可見天體,也就是說就算是宇宙中有黑暗系的存在,我們現在也無法看到它,黑矮星不遭遇意外就會一直在宇宙中存在下去。

黑矮星

我們人類現在還沒有衝出太陽系的可能,所以我們想要證明宇宙的一切,都需要非常多的時間,不過,人類的求知慾和探索能力絕對是非常強大的,不管是宇宙起源還是宇宙年齡,又或者是否有黑矮星存在,最後都將會被研究清楚。大家對於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你們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們的觀點和小編一起參與討論吧!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白矮星可能不是太陽生命的終點,太陽最終可能會演變成「黑矮星」
    ,正是由於無數的恆星存在,我們才能清楚的看到宇宙中那些遙遠的地方,才能夠看清楚仙女座大星系的樣子。但是不同類型的恆星,其生命的歸宿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恆星誕生於星雲之中,隨著星雲中氣體的不斷聚集,體積和質量不斷增加,內部的壓力和溫度不斷升高,最終「點燃」了核聚變反應,誕生了一顆恆星。
  • 宇宙終結的最新理論:黑矮星大爆炸
    你可能聽說過關於宇宙終結的常見理論,該理論認為在其他行星體不復存在之後,只有黑洞和死亡的恆星會漂浮在太空中,這個理論通常被稱為「熱寂理論」。 在新的研究中,卡普蘭教授和他的團隊認為,一種未來類型的恆星,即黑矮星,將是宇宙中最後一種天體,最終將爆炸成超新星,以壯觀的爆炸宣告宇宙的終結。
  • 宇宙終結是一場黑矮星爆炸的「煙花秀」
    在了解宇宙終結之前,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個陌生的概念—黑矮星。黑矮星從理論上來說,黑矮星是恆星演化的最後的狀態,這個時候的恆星已經不再散發出熱和光亮了,就像「黑洞」一樣隱匿在太空當中。那現在宇宙中有黑矮星的存在嗎?
  • 黑矮星
    黑矮星是假想中的恆星殘骸,是當一顆白矮星的溫度低到不再能發出可以被偵測到的光或熱的狀態。
  • 宇宙的終極命運:黑矮星持續爆炸,在聲聲巨響中歸於虛無!
    宇宙大爆炸被認為是當今宇宙萬物與時間的開端,那宇宙有盡頭嗎?宇宙會像恆星一樣會隨時間推移慢慢消亡嗎?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大多數科學家都相信宇宙會有終結的一天,只不過沒有人能目睹到這種在遙遠的將來發生的告別。
  • 白矮星最終會變為黑矮星?那為何從未發現黑矮星?原來如此
    坍縮成為白矮星並非宇宙中所有恆星的共同命運,根據恆星的質量不同,最終的解決也會有所不同,比如當恆星的質量達到一定程度,則會在生命的末期通過超新星爆發而成為一顆中子星,而質量更大的恆星則會成為黑洞。中子星和白矮星一樣,都是一種極為緻密的天體。
  • 爆炸的黑矮星可能是「宇宙中有趣的事情」
    黑矮星是白矮星的冰凍殘留物,白矮星本身是低質量恆星的殘留物。該研究的唯一作者,來自伊利諾州立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馬特·卡普蘭(Matt Caplan)說,這些爆炸將是「宇宙中發生的最後一件有趣的事情」,正如他在ISU新聞稿中所解釋的那樣。
  • 宇宙的死亡方式:黑矮星引發類似超新星的爆炸,最後歸於虛無
    宇宙大爆炸被認為是當今宇宙萬物與時間的開端,那宇宙有盡頭嗎?宇宙會像恆星一樣會隨時間推移慢慢消亡嗎?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大多數科學家都相信宇宙會有終結的一天,只不過沒有人能目睹到這種在遙遠的將來發生的告別。
  • 宇宙的死亡方式:黑矮星引發類似超新星的爆炸,最後歸於虛無!
    宇宙大爆炸被認為是當今宇宙萬物與時間的開端,那宇宙有盡頭嗎?宇宙會像恆星一樣會隨時間推移慢慢消亡嗎?答案是肯定的。
  • 宇宙何時會有第一顆「黑矮星」?
    當最大質量的恆星死亡時,它們的外層,富含核聚變和中子俘獲結果的重元素,被吹散到星際介質中,在那裡它們可以幫助未來的恆星為它們提供巖石行星的原料。而且,可能是生命。如果你從一顆超大質量恆星的坍縮中形成一個黑洞,你就不必等待很長時間才能變黑。
  • 黑矮星爆炸將可能會是宇宙中最後一件有趣的事情
    據外媒報導,宇宙可能始於一次大爆炸,但它很可能會以一種虎頭蛇尾的方式結束,在數萬億年的時間裡慢慢消逝並最終變成黑色。現在,伊利諾斯州立大學的一位理論物理學家計算出了可能會發生的最後一件有趣的事情--被稱為黑矮星的恆星爆炸,這些恆星甚至還不存在。
  • 黑矮星爆炸將可能會是宇宙中最後一件有趣的事情
    據外媒報導,宇宙可能始於一次大爆炸,但它很可能會以一種虎頭蛇尾的方式結束,在數萬億年的時間裡慢慢消逝並最終變成黑色。目前,超新星是留給大質量恆星的爆炸末期。當這些巨大的熱核反應堆燃料耗盡時,核芯會坍塌並觸發超新星然後留下黑洞或中子星。較小的恆星像我們的太陽反而會膨脹成紅巨星,然後最終收縮成白矮星。由於這些白矮星本身通常沒有成為超新星的質量,所以它們會慢慢冷卻到太空的背景溫度。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它們會逐漸消失,進而凍結成固體並變成寒冷、黑暗的黑矮星。
  • 宇宙中最後一顆超新星爆發,竟是黑矮星造成的
    超新星是一個強大的事件,在一個短暫的時刻,一顆恆星像星系一樣發光,在最後一次絕望的嘗試中撕裂自己以對抗它的引力。雖然我們認為超新星是罕見而奇妙的東西,但科學家表示它們是相當普遍的。根據對我們星系中同位素的觀察,我們知道銀河系每一千年至少會產生20顆超新星。這些燦爛的宇宙閃光充滿了宇宙中的重元素,而它們殘留的塵埃幾乎構成了我們周圍所看到的一切。
  • 宇宙可能在黑矮星爆炸中走向黑暗
    物理學家認為,距今無數億年之後,當所有的恆星燃盡,宇宙會變成了一個寒冷、黑暗的廣闊空間,沒有任何有趣的事情發生,或可能發生。隨著空間本身不斷膨脹,物質變得稀薄,可用的能量變得越來越少。宇宙在接下來的無窮時間裡會陷入一個名為「熱寂」的情境。  但是在所有的光線永久熄滅之前,可能會有幾場「煙花」謝幕。天文學家認為,緻密恆星白矮星將是古老的宇宙中最後剩餘的天體。
  • 宇宙可能在黑矮星爆炸中走向黑暗
    圖為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在2012年拍攝的銀河系中古老的白矮星。這些恆星年齡介於120億至130億年,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恆星。根據新的研究,白矮星也將成為宇宙中最後的恆星,並將一直延續到超乎想像的遙遠的未來,並最終發生爆炸。
  • 黑矮星最後會變成什麼?科學家模擬10^32000年後黑矮星爆炸坍縮
    宇宙中有一股與引力相反的神秘力量——暗能量,它擅長把宇宙分割開,如此推算,未來每顆天體都會很孤單,即使是最亮的超新星也互相看不到對方。因為物質越來越稀薄,所以大約10^100年後,宇宙中將不再誕生新的恆星,璀璨閃耀的星系將逐漸變暗,就連黑洞也得餓著肚子,在漫長的霍金輻射蒸發之後只剩下一些亞原子粒子和能量。
  • 黑矮星能永久存在嗎?答案是可以永遠存在
    黑矮星能永久存在嗎?黑矮星是小質量恆星,如太陽,經過漫長的主序星階段後演化的最後一步,它可以說是一顆死星,不會發光也不會發熱。當知道黑矮星後,有人好奇:黑矮星能永久存在嗎?如果宇宙的物理定律不發生變化,那麼黑矮星就會永遠存在下去。
  • 當最後一批黑矮星爆炸後,宇宙徹底死亡
    宇宙會走到盡頭嗎?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理論物理學家馬特·卡普蘭在一份公報中說:「宇宙將成為一個悲傷、孤獨和寒冷的地方。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熱寂』,宇宙的主要構成將是黑洞和枯竭的恆星。」卡普蘭在一篇預計將發表於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的文章中估算了宇宙何時將變為一片死寂。為此,卡普蘭估測了最後一次超新星爆發可能出現的時間。所謂的超新星爆發,是指大質量恆星在燃料耗盡、坍縮時通常可能發生的一次劇烈爆炸。
  • 黑矮星爆發:等待時間盡頭的花火,為光明餞行
    它們只出現在光明的盡頭,那時宇宙中將不再有恆星,各處的溫度也已基本歸零。普通的超新星是恆星死亡的一種方式。這些恆星的質量都很大,它們爆發後內核將變成中子星甚至黑洞。但是那些較小的恆星沒有那麼暴烈。它們會緩慢停止核聚變,萎縮成白矮星。白矮星在經歷了足夠漫長的時間後,會慢慢冷卻,變成黑矮星。
  • 黑矮星: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宇宙廣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一旦核心有了足夠的密度,氫聚變成氦的核聚變反應就可以穩定的持續進行,釋放聚合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恆星內部的其它部分會進行組合,形成輻射層和對流層,將能量向外傳輸;恆星內部的壓力能防止其因自身的重力繼續向內坍縮。恆星的核心終其一生都在進行核合成,一旦耗盡了核心的重元素核反應,質量大於0.4太陽質量的恆星,會膨脹成為一顆紅巨星,在某些情況下,核心會融合成更重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