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看更多科普
相同點:兩種檢查項目都是用來檢查淋巴系統相關疾病的,以下是兩者的臨床適應症和禁忌症。
經常有患者會來到核醫學科問:「大夫,我是來打聽一下淋巴造影咱們這裡能不能做,檢查約到什麼時候了?」由於大家不了解淋巴顯像和淋巴造影的區別,以為聽起來好像差不多,其實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檢查,由不同的科室完成。核醫學科進行的檢查項目叫淋巴顯像。今天咱們以介紹淋巴顯像為主來普及一下兩種檢查項目操作方法、原理上的區別。
先講一下相同點:兩種檢查項目都是用來檢查淋巴系統相關疾病的,以下是兩者的臨床適應症和禁忌症。
1、淋巴顯像
(1)適應症
了解局部引流淋巴管的解剖結構分布及生理功能。
了解惡性淋巴瘤的累計範圍。
了解惡性腫瘤經淋巴系統轉移的途徑和程度。
惡性腫瘤手術、放療和化療前後對比。
淋巴結清掃根治術後效果判斷。
經淋巴系統轉移的惡性腫瘤的臨床分期。
檢測其他累計淋巴系統良性疾病,包括肢體水腫、乳糜尿、乳糜胸、腹水、乳糜心包和蛋白丟失性腸病。
肢體水腫的病因診斷。
(2)無明確禁忌症,但是顯像劑有射線,育齡期婦女在預約時需明確是否處於孕期、哺乳期、備孕期等情況。
2、淋巴造影
(1)適應症
局限性肢體水腫為查明其病因與淋巴系統是否有關。
肢體淋巴水腫,為明確其淋巴管病度情況,協助診斷分型,或作為淋巴阻塞定位診斷的參考。
不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淋巴瘤、淋巴血管瘤、惡性腫瘤淋巴結轉移等,觀察淋巴系統受侵犯的程度,或了解治療是否徹底。
盆腔或腹部腫塊(伴有或不伴有肢體水腫),確定其病因是否與淋巴系統有關。
乳糜胸、乳糜腹時,觀察胸導管有無異常,對頑固性乳糜尿有時亦可協助定位診斷。
治療後隨訪險查,判定治療效果。
(2)禁忌症
包含一般門診手術的禁忌症。
腳癬未治癒者,應先治療腳癬,然後才能作下肢淋巴造影。
肢體有局部感染、淋巴管炎發作者,應先行治療。
嚴重象皮腫病人,皮膚粗糙、皸裂已累及足背部,或有淋巴疹形成者,應儘可能避免作淋巴造影術以防止術後傷口不癒合或形成新的淋巴痰。
再講一下兩個檢查項目操作上的不同,讓大家直觀感受一下兩者的區別:
1、淋巴顯像
注射前無特殊準備,根據檢查部位和範圍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注射點。比如雙上肢顯像注射點為雙手拇指和食指指間皮下以及無名指和小指間皮下兩個注射點;雙下肢顯像注射點為雙足第1、2趾間皮下以及第4、5趾間皮下兩個注射點。注射顯像劑,然後按照要求在不同的時間點進行圖像採集,圖像採集只需在特定儀器平躺10min左右,保持不動即可。檢查屬於無創,結束後可直接自行離開。
2、淋巴造影
以下肢淋巴管造影為例。首先給淋巴管染色,在第1、2腳趾趾間皮下注射特定的「染色劑」,用來尋找淋巴管。然後在足背適當位置作切口,在皮下尋找已經染色的淋巴管,用特定的針頭作向心性穿刺,穿刺成功後注射造影劑開始淋巴管造影,結束後縫合手術切口。
(核醫學科 周鑫 圖片來源於網絡)
END
北京世紀壇醫院宣傳中心
01
最新
02
熱點
03
180秒原創
關注sjtyyxczx看更多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