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魚基礎篇-青鱂魚

2021-02-24 無探險不青春

生活環境

編輯

食物:青鱂魚屬於雜食性魚類,據觀察,如孑孓、紅蟲、線蟲、水蚤、綠藻都是它的食物,但對腐屍卻不感興趣,對自己本種小魚會追食。

習性:青鱂魚活動力強,喜成群浮於淺水區的中上層。在發情期雄魚有強烈地域觀,會獨自固守一方水域底層,通常以3至5棵水草,方圓約30至50公分為地盤,雄魚之間爭鬥明顯。

環境:青鱂魚喜棲於水生植物濃密,水質清澈的靜水或緩流之中上層,如水塘、溝渠、沼澤、海拔不高小溪流源頭,卻不見於開闊無水草之水域,可見得水生植物對此種魚類相當重要,除提供覓食產卵外,還可讓青鱂魚藏身其中躲避天敵。

繁殖青鱂魚繁殖力強,幾乎一年四季都可繁殖,每次產卵約10至20粒,產卵量依雌魚體型大小不同,在食物充足的水域,2至3天產卵一次,仔魚孵化約8至14日,快慢跟水溫有關。卵軟而黏,屬體外受精,出生卵直徑約0.1公分,仔魚孵化出來約為0.3公分,一星期可達0.5公分,一個月長到1公分,約半年就成熟達3公分,最大約4公分左右,壽命約3至4年。

雄魚發情時腹鰭明顯變黑,頭頂兩眼中有一明顯黑線,會佔地盤,未懷卵雌魚或其他雄魚進入會立即上前趨趕,懷卵之雌魚進入會立即上前交配。青鱂魚若有適當環境非常容易繁殖,不過授精卵應迅速移開到安全環境,否則會被成魚吃掉。青鱂魚是瀕臨絕種的魚類,幾乎已無此種魚類優良棲地,主要原因是外來種魚類、農藥和水土保持不當,破壞了青鱂魚的生存空間。

分類

中國有4種青鱂的分布,分別是青鱂 、中國青鱂 、小青鱂、弓背青鱂。


相關焦點

  • 觀賞魚魚苗如何餵養?以青鱂魚為例,分享你一套熱帶魚苗飼養方法
    這次魚友提出的問題是:「青鱂魚吃什麼長得快?」青鱂是一種類似食蚊魚的生物,但是它是卵生的,食蚊魚是胎生。在此先告誡一下各位魚友:青鱂可放生!食蚊魚不可放生!青鱂魚是中國的原生魚,食蚊魚屬於外來物種,容易泛濫。青鱂的品種和顏色很多,深受小型魚玩家的喜愛,但是青鱂往往養不好就容易僵住,不長身子。這位魚友就遇到了類似的問題。接下來我們進入正題,解答青鱂魚在小苗亞成成魚餵啥東西好。
  • 飼養青鱂魚時需要哪些器具呢?這些基本常識了解一下
    如果要在房間裡飼養很多青鱂魚,得先準備好這些道具喔,這樣青鱂魚才能順利長大喔!以水族箱飼養青鱂魚,所需要的器具比想像中多。如果是養在室外或用寶特瓶等容器飼養少數幾隻,就不需要這麼多道具。不過,知道要準備哪些器材是養魚的基本常識,還是有個概念比較保險。
  • 青鱂魚的現況如今是怎樣呢?野生的魚如何生活?值得一看
    青鱂魚從以前就備受大眾喜愛,不過,野生的數量不斷地在減少。一提到青鱂魚完全不覺得陌生,所以常會讓人以為它在什麼地方都可以棲息,其實這點並不正確。受到農藥的濫用,護岸工程等影響,目前青鱂魚在全國各地都出現了明顯減少的情況,所以如果你的周遭還看得到青鱂魚的話,還是要好好保護它們。
  • 青鱂魚飼養在哪更適合呢?非常有講究,值得一看
    想要飼養青鱂魚,能夠選擇的方式很多,可以自由選擇養在室內或室外,是飼養青鱂魚的最大優點。你們想要以什麼樣的方式飼養青鱂魚呢?要養一大群,還是只在室內養幾隻呢?不妨跟小編去了解一下這些知識再決定吧!就算住在狹小,無法放置大型水族箱的房間,也能夠盡情享受養魚之樂。相對的,也可以選擇充分利用空間的方式養魚,放在桌上飼養也不錯,如果住在公寓或大廈沒有庭院,放在陽臺也行。
  • 青鱂魚好養嗎,怎麼養
    青鱂魚是一種觀賞魚。它並不是一種特別好養的魚,因為它們對於水環境以及水質的要求都是比較高的。
  • 非洲青鱂魚靠吃糞便延年益壽!
    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科學家還不確定腸道菌群如何影響壽命,但有一種可能是,免疫系統會隨著年齡而衰弱,而有害的細菌會逐漸在數量上超過有益細菌,因此移植年輕、健康的腸道細菌會使中年非洲青鱂魚的腸道微生物群落重新恢復活力。還有一種可能是,年輕魚體內的腸道細菌會對免疫系統本身產生作用,從而延長中年魚的壽命。
  • 萬魚計劃|觀背青鱂魚的高貴史無前例!帶你認識觀賞魚的真美!
    前言:萬魚計劃是「大李話魚」推出的首項專屬介紹各種觀賞魚的美文活動,旨在用通俗、簡短的語言,讓眾多的觀賞魚愛好者有機會了解更多的觀賞魚品種,以便更好的輔助養殖選擇。如果你有想了解的魚,請在下方留言,小編一定竭盡全力,完善其簡介說明。萬魚計劃|觀背青鱂魚的高貴史無前例!帶你認識觀賞魚的美!
  • 青鱂魚能長多大,能活多久
    青鱂魚是一種觀賞魚。它們的體型並不是很大,算是一種體型比較嬌小的魚類。在成年之後,它們的身體長度一般來說會在1.5-2釐米之間。
  • 觀背青鱂魚新品種的製作?
    最初的觀背青鱂魚是由野生青鱂魚突然變異,從而人工提純出來的品種,那麼發展到如今這麼多品種是如何發展來的呢?一、繼續從新品種之中提純變異的青鱂魚穩定下來的的新品種。這一新品種的製作比較簡單,大量的繁殖之中出現的變異青鱂魚,保留下來,然後進行提純,經過繁殖多代保留特徵,到基因穩定的程度即可確立一個新品種。而這種方法新品種製作的方法由變異青鱂魚的特徵來決定,如果想製作自己想要的樣子的青鱂魚,需要經驗十分豐富的玩家從經驗結合生物工程等專業性的知識來製作。
  • 觀賞魚苗養成記方法介紹,以青鱂魚為例
    這次魚友提出的問題是:「青鱂魚吃什麼長得快?」青鱂是一種類似食蚊魚的生物,但是它是卵生的,食蚊魚是胎生。在此先告誡一下各位魚友:青鱂可放生!食蚊魚不可放生!青鱂魚是中國的原生魚,食蚊魚屬於外來物種,容易泛濫。青鱂的品種和顏色很多,深受小型魚玩家的喜愛,但是青鱂往往養不好就容易僵住,不長身子。這位魚友就遇到了類似的問題。接下來我們進入正題,解答青鱂魚在小苗→亞成→成魚餵啥東西好。
  • 神奇的非洲青鱂魚:通過吃小魚糞便延長壽命
    (原標題:非洲青鱂魚 吃小魚糞便 延長壽命) 據國外媒體報導
  • 購買青鱂魚時,該注意些什麼呢?不妨了解一下
    青鱂魚嬌小可人,還算好養,不少會選擇飼養這種類型的魚,飼養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關於青鱂魚的繁殖,飼養,習性,管理等,決定好飼養的方式之後,就可以到店裡買魚了。那麼,問題又來了,到底該選擇哪種青鱂魚才更好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購買青鱂魚的知識吧。
  • 24條青鱂魚為南水水質站崗
    北京晨報記者昨天來到南水進京的第二道防線,也是進城區的首個「關卡」——大寧調壓池,為了確保南水水質安全,此地用24條青鱂(jiāng)魚進行生物安全預警,這些「高敏感」的魚每隔半個月就要「輪崗」一次,以防適應了水質以後對水體汙染不夠「敏銳」。南水基本達Ⅰ類水標準千裡而來的南水水質如何保證是市民最為關心的問題。
  • 青鱂魚適合與這些水草一同飼養,不妨了解一下!
    飼養魚兒的時候,水族箱裡面都會配置有水草,為了魚兒有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大家還是不要忘記放點水草進去喔,那麼,飼養青鱂魚的時候要放哪種水草比較好呢?哪種水草對於水質還有魚兒沒有影響呢不妨和小編一起去探索一下吧!其實,就算沒有水草,還是可以飼養青鱂魚。
  • 蓋斑鬥魚--臺灣水下原生生態最新力作
    這次他前往臺灣北部某處水域,主要是為了拍攝原生淡水魚類-蓋斑鬥魚(Macropodus opercularis)的棲地生態;可惜相關視頻只放在facebook(臉書)上,尚不開放在其他影音平臺中分享,不過好在我們還可以從作者授權的一些照片中窺見其原生環境的面貌。
  • 青鱂魚產卵時需注意什麼呢?不妨來了解一下
    飼養的魚當中,許多的人都會產卵,青鱂魚也不例外,也是會一直產卵,而且愈產愈多。在產卵之前的症狀你們都知道嗎?過程都是怎樣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談談從產卵到孵化的過程吧。產卵之前的過程青鱂魚屬於只要被飼養得很健康,就算放任不管,也會自行產卵,不斷繁殖的魚類,看它們接二連三地產卵,產下小魚,也是飼養青鱂魚的一大樂趣。青鱂魚從出生後,只要3個月就可以發育成熟,擁有產卵的能力。以在大自然的狀態而言,5~9個月是繁殖旺季,這段時間會每天產卵,卵大約過10~15天會孵化,孵化後可以看到非常迷你的青鱂魚在水裡遊泳。
  • 把青鱂魚養在室外,和養在室內有什麼差異呢?
    因為無法像養在水族箱一樣從旁邊看魚,在室外養的話,基本上都是俯視青鱂魚。用睡蓮缽連同植物一起飼養青鱂魚,其實並不稀奇。睡蓮缽單養睡蓮的話,容易孳生蟲子,繁殖出大量的蚊子,但如果解決這個問題,可說是一舉兩得。種植生長在水邊的植物,讓魚兒悠遊其中,也是最近很流行的飼養方式。如果養學校等地點,空間自然比較寬敞,不過利用園藝用的花盆,即使在陽臺也能打造出迷你的群落生境。
  • 我國的原生魚品種多多,這些原生魚,大家是否都見過呢?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隨著各位魚友喜好的逐步改變,越來越多的原生魚進入到了我們的觀賞魚大家族中,我國的原生魚種類繁多、色彩紛呈,其中最顯著的特點是鯉科類的原生魚佔據多數,它們佔到了我國原生魚一半以上的比例。
  • 南水達不達標魚兒來檢測 24條青鱂魚進行生物安全預警
    這些小魚就是中科院無錫培育基地的青鱂魚,一共24條。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裝進罐子裡的魚每半個月會更換一批,這樣避免青鱂魚在水體時間長,對汙染物的敏感度下降。青鱂魚對水質極其敏感,水質稍有汙染,青鱂魚就會焦躁地亂竄。透明玻璃管外有微型傳感器跟蹤拍攝,並通過三維數據傳到計算機裡進行分析。如果小魚遊動的路線異常,儀器就會報警,啟動人工檢測。
  • 原生魚家族裡的群友精靈,還在找群遊小型觀賞魚?試試這種原生魚
    從小在南方長大的魚友肯定有在溪流或者江河中見到一種小魚,身上布滿條紋,有點像鯽魚。我們一般稱之為「花魚仔」。這種魚的學名其實上叫做「條紋小䰾」,是鯉科魚類,同樣屬於中國的原生魚。因身上布滿條紋而得名。不同於中國原生魚的是,這種魚比大多數原生魚要鮮豔的多,不像其他原生魚顏色單調。小䰾性格相對來說比較溫順,不會刻意去攻擊其他魚類,但是條紋小䰾比較「貪吃」,可能會從其他魚的嘴裡將食物搶走。條紋小䰾在達到一定數量的時候會出現群遊的現象,所以如果將一群條紋小䰾養在魚缸中,那樣的視覺效果還是非常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