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魚家族裡的群友精靈,還在找群遊小型觀賞魚?試試這種原生魚

2020-12-03 養魚說

從小在南方長大的魚友肯定有在溪流或者江河中見到一種小魚,身上布滿條紋,有點像鯽魚。我們一般稱之為「花魚仔」。

這種魚的學名其實上叫做「條紋小䰾」,是鯉科魚類,同樣屬於中國的原生魚。因身上布滿條紋而得名。不同於中國原生魚的是,這種魚比大多數原生魚要鮮豔的多,不像其他原生魚顏色單調。小䰾性格相對來說比較溫順,不會刻意去攻擊其他魚類,但是條紋小䰾比較「貪吃」,可能會從其他魚的嘴裡將食物搶走。

條紋小䰾在達到一定數量的時候會出現群遊的現象,所以如果將一群條紋小䰾養在魚缸中,那樣的視覺效果還是非常壯觀的。作為一種中國原生魚,條紋小䰾也是非常皮實好養的魚,牢記以下幾點,小䰾可以輕易的養好!

我愛大水體

沒有一個足夠大的水體是沒有辦法把小䰾養好的,足夠大的水體加上水流才可以將小䰾的狀態發揮到極致。小䰾在野生環境下本身運動量也是比較大的,所以發色才能那麼好。所以當到了魚缸我們應儘可能地提供大水體,並且放上一個造浪泵,讓原生魚「浪起來」,發色便會很好。

我不挑食

小䰾屬於一種雜食性魚類,所以葷素通吃。我們可以儘可能地讓他的菜譜更廣。他幾乎不挑食,人工飼料,水生昆蟲,黑殼蝦,是的,黑殼蝦他也吃,所以不可以把他和黑殼蝦混養在一起。平時沒事情幹的時候還會去啃一啃魚缸中的藻類。他不僅會啃藻,而且還會啃絲藻!所以如果原生缸中絲藻大爆發,可以考慮養幾隻小䰾。

但是小䰾主要還是以飼料或者水生昆蟲以及黑殼蝦,有機物質為食,啃藻只是為了補充一些從其他食物無法獲得到的營養物質。

我愛群居

小䰾是一種喜歡群居的魚類,並且群居時還會群遊。群居有利於小䰾發色,畢竟在魚群中可以使得自己更加有安全感,如果單養的話他會認為自己很容易被天敵當成目標,從而為了不讓天敵發現,會將自己的體色變淡,形成保護色。

我很膽小

剛剛入缸的小䰾普遍很膽小,會四處逃竄,藏到一些角角落落裡面。但是養護一段時間膽子就變大了,開始學會搶食,互動性變得很好。雖然不躲了,其實這只是一個熟悉環境後的結果,如果突然某一天驚嚇到他們,他們還是會出現「返生」現象,這會使得他們終生變得很小心,很警惕,互動性可能也就沒有那麼好了。

養小䰾的話我不建議在水族箱中種植水草,因為小䰾會去啃水草,到最後水草就整個被拔起來了。但是這只是在比較極端的情況下才會去啃,如果保證食物充足,小䰾們便會覺得衣食無憂,不會再去啃食水草。

原生魚最大的魅力其實還是互動性,但是小䰾這種原生魚卻有鮮豔的體色,如果做好了這幾點,就可以「觀賞」與「互動性」兼得!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相關焦點

  • 我國最漂亮的原生魚,未必是鰟鮍和白雲金絲,這種小型魚更漂亮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只要是一提起我國的原生觀賞魚,最具有代表性的,魚友們至少會想起來三種魚,分別是:國鬥、白雲金絲和鰟鮍,除此之外還會有很多蝦虎魚和各類吸鰍等等。
  • 我國的原生魚品種多多,這些原生魚,大家是否都見過呢?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隨著各位魚友喜好的逐步改變,越來越多的原生魚進入到了我們的觀賞魚大家族中,我國的原生魚種類繁多、色彩紛呈,其中最顯著的特點是鯉科類的原生魚佔據多數,它們佔到了我國原生魚一半以上的比例。
  • 群遊觀賞魚有哪些,魚缸熱帶魚群遊效果哪家強?燈科家族來飛翔
    當你在看一些魚類紀錄片的時候,你經常能看見在亞馬遜河流或者其他流域拍攝的小型魚類他們大多數都是擠在一起的,群遊出動。包括一些水族店,只要魚缸夠大也可以看觀賞魚群遊的壯觀景象。很多魚友也希望自己家的魚群遊,但是很多魚都不怎麼「團結」,總是分散行動,並成群結隊出動。
  • 一種小型原生魚,長相醜陋還會咬人,很多魚友在飼養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在我國的東南各省水域,生活有這樣一種小型的原生魚,我們可別小瞧它,它們雖然長相比較醜陋、性格較兇,但是人家的外號可真不少,可謂俗名多多。
  • 野外的原生魚入缸後,投餵什麼魚食好,為什麼很多魚不吃食?
    因此來說,飼養原生魚,尤其是肉食性魚類,我們比如說蝦虎魚、雷龍魚以及其他大型的鱖魚、鱤魚,哪怕是吸鰍、中國鬥魚之類的,該吃魚蟲的,就要準備魚蟲,該吃小魚的,必須準備小魚。這個一定是必須的,因為原生魚常年生活在野外環境,不是魚缸裡常年人工養殖的觀賞魚,它們對於魚飼料,根本不熟悉,因此不會去輕易攝食的。
  • 盤點十種冷門原生觀賞魚,認識三種就算是魚缸之神!你敢挑戰嗎
    今天,譁仔會一連更新兩期內容,全部是關於中國原生觀賞魚的文章。這是第一期。我們走進水族店,放眼望去全部是國外的觀賞魚,其實我們泱泱中華大地也有數不勝數的可愛小魚,只不過,因為近在咫尺,太容易獲得,所以不覺得新奇了,也就沒有多少人願意去欣賞它們的美麗了。
  • 福利一種觀賞價值很高的原生魚,魚缸除藻能力強,原生魚潛力股
    在原生魚家族中存在著一類觀賞魚,學名叫做「黑鰭鰁」。黑鰭鰁身上布滿黑色的花紋,體型有點像我們熟悉的小鰁魚。這種魚的性格比較溫順,而且體色相對來說比較鮮明,對其他魚也很友好,同時還會啃食魚缸中的藻類。原生魚普遍都很皮實,這種魚也不例外。
  • 我們管這種原生魚叫鰟鮍魚,你們呢?它可曾是原生魚圈子的風向標
    好久沒和大家聊到關於原生魚的話題了,這篇文章想和大家聊一聊一種比較經典的原生魚品種,鰟鮍魚。這種原生魚曾經是整個原生魚圈子裡的風向標,原生魚的火熱程度可以從鰟鮍魚的普及程度就看得出來。鰟鮍魚可以說是我國原生觀賞魚裡面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類魚了。
  • 9種產自中國的觀賞魚,胭脂魚最高端,鰟鮍魚最常見
    水族箱養胭脂魚的魚友,不知道現在還剩幾個,這種魚屬於卵生魚類,但是,在水族箱沒有繁殖成功的案例,但是胭脂魚觀賞價值很高,可能是原生魚的緣故,胭脂魚以前都是上餐桌的魚類。麗色低線鱲,是生活在小溪流中的魚類,屬於雜食魚類,分布在瀾滄江和元江流域,是當地比較常見的原生觀賞魚,現在很多觀賞魚玩家,喜歡把原生魚養在魚缸。
  • 中國原生魚簡介和發展探討
    只要不電魚,不下藥,魚就有了喘息的機會,這就間接保護了中國原生魚資源。中國本土原生魚中,有些成員完全有潛質成為流行的觀賞魚。畢竟,它們很美。不同人的眼裡,對美的定義不同,原生魚有的素雅,有的鮮豔,有的動作豐富有趣,也算可以滿足各種魚友的喜好了。雖然它們夠美,但本土原生魚要成為流行的觀賞魚,也有嚴重的條件束縛。
  • 中國原生觀賞魚,中國鬥魚
    中國鬥魚形態結構中國鬥魚之所以叫中國鬥魚(後面簡稱國鬥),得益於它們的習性,不論是原生品種,亦或是改良品種國鬥不僅喜歡內鬥,對外也是戰鬥力十足,也會撕咬其他品種的魚,尤其是長的豔麗好看的,大小差距不大的。在野生環境下,生存競爭殘酷,在體型上,國鬥並不佔據優勢,通常只有五六釐米到十幾釐米,食性上也不特別,和絕大多數小型魚一樣,孑孓(jié jué)、紅蟲、水蚤、小昆蟲等等,產卵量也不多,數量通常是幾百到一千。
  • 性情溫和的原生魚,魚缸裡的小型清道夫魚,養好了觀賞價值不低
    這種魚體長不大,5-7釐米左右,當然還有更小的,身子比較扁,身上還有花紋,嘴巴旁邊還長了一些觸鬚。他們喜歡吸附在石頭上,並且以藻類為食。他們其實就是纓口鰍,和吸鰍有點類似,但是他比吸鰍確實要好養皮實得多。以前他的命運和吸鰍,甚至其他小雜魚,比如鰟鮍,白條,麥穗的命運一樣,全部用來油炸著吃。不過目前纓口鰍同吸鰍一樣,已經走進了水族圈子中。
  • 說一說目前常見的一些我國原生類觀賞魚
    寫一寫我國的原生觀賞魚,這個念頭已經在我腦海裡盤旋了很久很久了,奈何本人實在是有些懶,而且本來認為的就目前的那點兒原生魚,不要太簡單,然而在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中,發現是我想的太簡單了。在不知不覺間,我國原生觀賞魚已經被開發出了大量的品種,不再是國鬥,鰟鮍之類的那麼幾種了。
  • 原生魚魚缸清道夫,不是吸鰍魚,另一種更漂亮的觀賞魚蝦虎魚
    蝦虎魚一直是原生魚愛好者的最喜愛的寵物,他們生性兇猛,好鬥,並且捕食黑殼蝦,體型大一些的子陵吻蝦虎魚甚至會去捕食小魚,但他們主要以蝦為食物,也因此得名蝦虎魚。蝦虎魚的體色在原生家族中算是一種比較多變的了,但是普遍只有紅色,黃色,或者灰色等顏色,都不是那麼的鮮豔。有沒有更加鮮豔的蝦虎呢?
  • 顏值超高、可以低溫飼養,還可以俯視欣賞的一種小型觀賞魚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說起來這種小型觀賞魚,以前有魚友曾經推薦養魚老道可以去飼養。不過,介於這種小型觀賞魚的兩個習性,一個是它們比較喜歡跳缸、一個是它們有點不耐高溫,所以說,在我這裡就一直沒有養起來。但是,有很多的新魚友,飼養觀賞魚就是不愛去加溫,尤其比較喜歡冷水魚,省事,大部分新魚友購買的都是成品魚缸,也有缸蓋,而且,關鍵問題是,這種小型觀賞魚的顏值是很高的,欣賞效果極佳。
  • 介紹三種可以群遊的觀賞魚,最後一種有嗜血性,不在燈科魚之列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如果說起能夠群遊的觀賞魚,大部分魚友首先的想法,都應該是草缸裡的燈科魚類。這種觀賞魚曾被魚友們稱之為和虎皮魚一樣的容易飼養,患病的概率極低,比較皮實,體質強健不易生病。
  • 這種小原生魚的繁殖方法很奇特,飼養它們還要在魚缸裡養河蚌!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今天看到一位魚友的評論,竟然在魚缸裡把這種小型魚繁殖出來了,養魚老道也是看的眼熱了,因為這種小型魚我們這裡現在也有,不過已經是不多見了,十幾年前我的一位朋友釣了很多送給了我,我就在魚店裡把它們當成熱帶魚來賣。
  • 小型燈科觀賞魚常見的品種有哪些,容易飼養嗎?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喜歡小型觀賞魚的朋友們除了常見的卵胎生魚之外,最喜歡的可能就是燈科魚了,燈科魚的品種較多但是市面上能夠常見的並不多,也就是十來個品種吧。像我們這裡就把紅鼻剪刀、玫瑰扯旗、紅斑馬等都歸於燈科魚的一類,基本上草缸裡大多數也是飼養的這些個品種。
  • 美麗的中國原生魚(四)
    我們中國地大物博,原生魚中漂亮的魚真的很多很多,在認識了中國鬥魚,鰟鮍,胭脂魚後,我們繼續來認識另外一種水中的小精靈—鱲[liè] 魚。 鱲魚,又叫桃花魚。鯉形目鯉科丹亞科。是溪流中常見的小型魚類,分布於中國以及朝鮮和日本,可以食用。 常見的鱲魚有寬鰭鱲魚和長鰭鱲魚。不過兩種魚雖然長得很像,但並不同屬。寬鰭鱲屬於丹亞科鱲屬,而長鰭鱲屬丹亞科須鱲屬。
  • 這些常見原生魚,經常被端上餐桌,難道養在魚缸裡不美嗎?
    如果和同樣類型的觀賞魚招財貓相比,至少黃顙魚的適宜溫度廣泛、不必加溫飼養,它們的個體又不大、性格也相對溫和,在色彩上我感覺並沒有比招財貓差到哪裡去,看著也很亮麗,很多愛好原生魚的魚友,也有在魚缸內飼養。既然我們可以在魚缸裡飼養招財貓,最後未必能餵得起,也不敢放生,還不如飼養黃顙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