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管這種原生魚叫鰟鮍魚,你們呢?它可曾是原生魚圈子的風向標

2020-12-03 養魚說

好久沒和大家聊到關於原生魚的話題了,這篇文章想和大家聊一聊一種比較經典的原生魚品種,鰟鮍魚。這種原生魚曾經是整個原生魚圈子裡的風向標,原生魚的火熱程度可以從鰟鮍魚的普及程度就看得出來。

鰟鮍魚可以說是我國原生觀賞魚裡面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類魚了。因為由於各個地區水域的不同,因此雖然都叫鰟鮍魚,但是它們的表現形式不一樣的,我們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是一些亞種。比方說,西北地區的有西北鰟鮍,還有其他地區的高體鰟鮍,以及這幾年比較流行的火山鰟鮍。尤其是火山鰟鮍魚,在飼養出狀態之後,全身通體發紅,因此而得名。所以它們的觀賞性是非常強的,根本不遜色於現在很流行的一些熱帶魚。

如果小時候經常接觸一些山間溪流的朋友,應該會經常遇到這種鰟鮍魚,而且也比較容易抓,抓回家之後其實飼養難度不大。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鰟鮍魚由於野性比較大,因此,如果是野生抓回來之後,沒有讓它定水,沒有讓鰟鮍魚熟悉整個魚缸環境的話,它們有可能因為緊張,導致痙攣致死。曾經我就有過這麼一個經歷,就是在野外抓回來鰟鮍魚之後放到魚缸,再用手去撈它的時候,它又非常緊張,然後整個身體彎曲,最後就一動不動了。

因此飼養鰟鮍魚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那就是魚缸的布置,一定要有一些石塊或者沉木,或者是枯樹葉,來給它們提供躲避的場所,以增加它們的安全感。這樣才會慢慢的展現出鰟鮍魚的狀態,然後慢慢的發色,觀賞性也才會比較強。

由於原生魚它們都會自帶保護色,因此,剛剛到我們魚缸的時候,它們的顏色特別淺。因為我們的魚缸不像野外的環境顏色那麼深,一般都是顏色比較淺的。因此它們身上會隨著我們魚缸的,整個環境很快的把顏色變淺。但是熟悉魚缸之後,加上魚缸有一定的布景,它們就會慢慢的,把身上該有的一些,紅色和青色給散發出來,這就是鰟鮍魚的魅力。

馴養野生的觀賞魚,有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就是如何讓它們吃飼料。確實是養鰟鮍魚也有這麼樣的問題,因為它們在野外環境呆久了,因此要給它們吃人工的飼料,它們一開始是不會接受的。不過,這裡有個小技巧,建議大家可以在魚缸裡面混入一些已經喜歡吃飼料的觀賞魚,然後讓這些觀賞魚慢慢的帶動鰟鮍魚吃飼料,這樣就比較容易馴養它們開口吃飼料。

不過在飼料的選擇上面也有一些講究,最好選擇一些適當會沉底的飼料,因為鰟鮍魚是中層遊動的觀賞魚,它們不會經常到水面上來覓食。因此如果是有一些漂浮在水面的飼料,它們可能會由於習慣就吃不到,如果有一些下層的飼料慢慢緩沉下去,它們反而很可能會搶過來吃。

雖然鰟鮍魚是原生於體質也比較強,但是大家如果在飼養的時候,最好也是將自來水靜置2~3天,把裡面的有毒物質餘氯給完全去除掉之後才來養魚,這樣存活率會更高。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相關焦點

  • 原生魚現狀:濫捕火山鰟鮍的背後,太多負能量
    當時人們對它並不了解,發現者根據品相,大致可以分辨出其作為鰟鮍應有的所有特徵。由於這種魚並沒有出現在任何資料中,發現者根據它鮮豔的體色,將其命名為火山鰟鮍。而「火山」兩個字,恰好是發現者名字的拆分。火山鰟鮍的出現,其實對我國原生魚研究發展有積極作用,因為一條魚的體型、體長、顏色甚至口的形狀都可以體現出物種發展方向以及當地地理特徵。
  • 中國原生魚簡介和發展探討
    發帖簡介中國原生魚的初衷,是保護本土原生魚,保護生態。近些年,國內魚類資源的破壞已經到了可怕的地步。如果有一天,我們本土的美麗小魚在野外滅絕了,我希望能在魚缸裡找到它。我們還沒認識它的美麗,它就已經消失在地球上,那也太慘了吧。保護原生魚類,首先要認識它們。認識它們,看到它們的美,才知道珍惜它們。看到它們的生態作用,看到它們的經濟價值,才能保護它們。
  • 中國原生魚中最常見的鰟鮍 但是想養好鰟鮍卻很不容易
    比起生命力頑強的金魚,我們小時候撈的魚就壽命短得多,但凡活到最後的沒準就是泥鰍了吧。現在仔細回想,多半是因為水質、溶氧、循環過濾甚至食物等種種因素導致我們無法養活它們。說了這麼多,今天的主角就是以前文章中順帶提過的中國最常見的一種原生魚——鰟鮍。也是我們小時候摸魚最容易獲得的一種魚。
  • 我國最漂亮的原生魚,未必是鰟鮍和白雲金絲,這種小型魚更漂亮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只要是一提起我國的原生觀賞魚,最具有代表性的,魚友們至少會想起來三種魚,分別是:國鬥、白雲金絲和鰟鮍,除此之外還會有很多蝦虎魚和各類吸鰍等等。
  • 你小時候玩過鰟鮍魚嗎?這種寵物魚背後,藏著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譁仔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你猜中了——鰟鮍的種類比你想像的多。鰟鮍屬於鯉形目鯉科鱊亞科,它和譁仔上一篇文章裡講到的丹亞科是同門師兄弟,都屬於同一個「科長」管。如果你碰巧遇到玩原生魚的小夥伴,當你從口中蹦出「鱊亞科」三個字的時候,那個小夥伴一定會用相見恨晚的小眼神凝望著你,然後激動地說出一句:同志,可找到你了!因為在資深的原生魚玩家圈子裡,大家就是這麼裝逼的,譁仔也是,哈哈哈哈!鱊亞科又分為三個屬:鱊屬、鰟鮍屬和田氏鱊屬。
  • 我國的原生魚品種多多,這些原生魚,大家是否都見過呢?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隨著各位魚友喜好的逐步改變,越來越多的原生魚進入到了我們的觀賞魚大家族中,我國的原生魚種類繁多、色彩紛呈,其中最顯著的特點是鯉科類的原生魚佔據多數,它們佔到了我國原生魚一半以上的比例。
  • 鰟鮍、金線蛙等原生物種再現圓明園
    消失多年的鰟鮍魚、金線蛙,如今重現圓明園!「鰟鮍魚是北京的原生魚類,大多只有一兩寸長。雄魚身上有五彩條,在陽光下會閃光。」圓明園管理處生態科的王沛然說,今年初夏,鰟鮍魚首次現身圓明園西長河。這種美麗的小魚對水質很挑剔,只在極為清澈的水域才能生存。從夏至秋,它們又多次出現在福海、廓然大公等水域中。鰟鮍魚驚喜接踵而至。在圓明三園之一的長春園東南隅,是如園的清淺池塘,今年,工作人員在這裡看到了金線蛙的身影。這種蛙的身體為綠色,兩側各有一道較寬的黃色褶線,因此得名。
  • 粵東本土原生淡水魚類之七——高體鰟鮍
    這個名字可謂取得很形象,又薄又扁的魚。其實,土名往往都是含而糊之、籠而統之,這其中包含了很多種魚,最常見的,就是這次要介紹的——高體鰟鮍。高體鰟鮍是曾經在粵東本土廣泛分布的魚類,將近十年前,我還曾多次在許多不同的溪流記錄過,可惜現在也是越來越少了,而且在某些溪流中已經絕跡。第一次認識高體鰟鮍,那是在我很小的時候了。
  • 渾河瀋陽段竟有鰟鮍400萬尾!號稱原生觀賞魚之...
    話說自從結繩哥轉戰報業集團新媒體後,司令部一些比較學術的內容少了些,比如我們曾經研究過的《大夥房島子來歷,和麻鰱的區別》《江蘇鯽魚養殖特點和垂釣建議》等等。   今天,我們再來一個高逼格的內容——揭秘渾河葫蘆片(鰟鮍)。
  • 野外的原生魚入缸後,投餵什麼魚食好,為什麼很多魚不吃食?
    只不過,我們飼養原生魚,就要按照它們的既有習性和食性來啊,不能一開始就強求它們直接攝食魚飼料,有些原生魚根本不會去吃,很快它們就會出現體質極度瘦弱,然後可就死掉了。飼養肉食性原生觀賞魚,千萬不要忽略活食的準備,有些魚類對於魚飼料,根本不感冒我國原生魚的品種太多,在這裡不可能一一介紹,但是,最起碼,我們要分清一個雜食性和肉食性吧?
  • 說一說目前常見的一些我國原生類觀賞魚
    寫一寫我國的原生觀賞魚,這個念頭已經在我腦海裡盤旋了很久很久了,奈何本人實在是有些懶,而且本來認為的就目前的那點兒原生魚,不要太簡單,然而在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中,發現是我想的太簡單了。在不知不覺間,我國原生觀賞魚已經被開發出了大量的品種,不再是國鬥,鰟鮍之類的那麼幾種了。
  • 用方言來說小龍蝦螃蟹,鬥魚蝦虎魚,鰟鮍麥惠魚,沙塘鯢,有趣
    大部分時候都對各種魚蝦螺螄和河蚌不會陌生,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土味叫法,有的地方的方言還很有內涵,也比較有趣,下面我來分享一下我們這裡的叫法:哈子_小龍蝦:我們這裡管小龍蝦叫哈子,主要是因為小龍蝦的兩個鰲足比較大比較突出,比較顯眼,所以哈子其實也就是爪子的意思,在傳統習俗裡面,我們這裡農村常見的淡水蝦子的鰲足都很小很細。
  • 淡水原生魚竟然還有那麼好看的品種?
    相信養魚的朋友對原生魚不陌生但是也不熟悉,其實原生魚,也是有很多比較的不錯的品種,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一起欣賞最美原生魚,素有五彩魚之稱的「鰟(pang)鮍(pi)」魚。鰟鮍(讀音:[pánɡ pí] 學名:Rhodeinae)是鯉科鯉形目鱊亞科(鰟鮍亞科)所屬魚類的統稱,又稱四方皮、鏡魚、彩圓兒,為一群小型淡水魚,分為鰟鮍屬(Rhodeus),鱊屬(Acheilognathus),田中鰟鮍屬(Tanakia)。
  • 魚趣魚樂,盤點那些鬧鉤的小魚,又愛又恨的鰟鮍魚
    說起鰟鮍魚,相信所有的釣友都認識這種魚,釣大魚的時候它鬧鉤,可恨之極,但在沒有大魚可釣的時候,釣點鰟鮍魚回去下酒,也是非常不錯的享受,因為這種魚特別貪吃,吃口特別猛烈,用軟竿細線,手感也是特別舒服的,而且這種魚的味道也是很不錯的,油炸之後很鮮美,之前聽說這種魚吃起來有點苦,那是因為品種問題
  • 一種小型原生魚,長相醜陋還會咬人,很多魚友在飼養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在我國的東南各省水域,生活有這樣一種小型的原生魚,我們可別小瞧它,它們雖然長相比較醜陋、性格較兇,但是人家的外號可真不少,可謂俗名多多。
  • 水中精靈寬鰭鱲,為何能成為中國「最美」原生魚?
    端午期間回老家時,在深山的河流裡面,又見到了小時候常看的一「桃花魚」,這種魚的外觀非常豔麗,身體表面的魚鱗和魚鰭,分布這不同的顏色,看起來極為美觀。寬鰭鱲的美與鰟鮍魚的美完全不同,鰟鮍魚的美是精靈型的,而寬鰭鱲從外表看起來,給人視覺是一種自然的美麗,即使你第一次見到它,也會被華麗的外表給瞬間吸引。那麼,寬鰭鱲究竟是什麼魚呢?
  • 既漂亮又健壯的魚有沒有?當然有,你身邊土生土長的鰟鮍魚就是
    【前言】在魚友們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新人總會由於經驗不足產生很多問題,最常見的就是觀賞魚養著養著相繼掛掉。觀賞魚的種類多樣,美麗的觀賞魚很可能又體質嬌弱,假如我們餵養不當時又可能產生疾病,導致魚的傷亡。那麼,有沒有一種觀賞魚既美觀絢麗又體質健壯呢?
  • 9種產自中國的觀賞魚,胭脂魚最高端,鰟鮍魚最常見
    每次逛魚市,都是熱帶魚的天下,尤其是南美一帶的熱帶魚,更是在水族市場泛濫,我們中國原有的觀賞魚有哪些呢?除了前些天談到的普叉鬥魚和圓尾鬥魚,還有很多漂亮的原生觀賞魚。南方波魚,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南一帶,也是小河流裡的小魚,但是這種魚非常皮實,而且耐毒性很強,這麼說來,如果魚缸裡的氨超標,它也沒事嘍!這是一個疑問。寬鰭鱲,終於輪到分布在北方的觀賞魚了,而且這種魚還很漂亮,一點不輸南方的原生觀賞魚,這種魚在黃河,黑龍江就有分布,喜歡急水,硬水,而且還吃藻類。
  • 主要3種處理方式,原生觀賞魚有它的剋星
    上次我們講了藍綠藻,還有很多我們沒有講,這期我們來講一講絲藻。絲藻是啥?如何產生?如果你的魚缸非常小,而且還經常餵食,光照也充足,那麼絲藻很快就會出現。但是相反之下,如果魚缸水體比較大,魚的密度稍微比較小,過濾系統也非常強大,像絲藻,小球藻等等藻類都不容易爆發生長。絲藻的產生原因和小球藻非常相似,就是因為水體小,而且營養物又非常充足,這樣的環境就非常利於絲藻生長。
  • 原生魚魚缸清道夫,不是吸鰍魚,另一種更漂亮的觀賞魚蝦虎魚
    蝦虎魚一直是原生魚愛好者的最喜愛的寵物,他們生性兇猛,好鬥,並且捕食黑殼蝦,體型大一些的子陵吻蝦虎魚甚至會去捕食小魚,但他們主要以蝦為食物,也因此得名蝦虎魚。蝦虎魚的體色在原生家族中算是一種比較多變的了,但是普遍只有紅色,黃色,或者灰色等顏色,都不是那麼的鮮豔。有沒有更加鮮豔的蝦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