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段偉朵 孫煊哲 文 陳曉東 王亞鴿 崔超 胡敬超 攝影
珠穆朗瑪峰,世界最高峰,被稱為「鳥類無法飛越的山峰」。高寒、缺氧,不適宜人類生存。不過,在珠峰腳下,海拔超過5100米的地方,運營著一條純電動車線路。9月22日,該電動客車行駛的最高海拔金氏世界紀錄挑戰成功,挑戰珠峰的客車,就是咱「河南造」。
【現場】「河南造」珠峰腳下挑戰「電動客車行駛的最高海拔」!
「請問,挑戰者們,你們準備好了嗎?金氏世界紀錄官方挑戰開始!」22日上午10時許,日喀則珠峰大本營的遊客集散中心,金氏世界紀錄官方認證官楊紹鵬宣布,此次參與挑戰的,是出自咱河南製造的宇通純電動客車,在駕駛員和測量人員的配合下,將要挑戰「電動客車行駛的最高海拔」金氏世界紀錄!
在兩位見證官的見證下,經過專業人員調整測量儀器後測量顯示,出發點是珠峰遊客集散中心,精確海拔為4630.82千米。
隨後,設備密封,參與挑戰的純電動客車緩緩起步,前往珠峰大本營,平穩行駛在珠峰附近延綿起伏的山脈中、遠眺珠峰頂上萬年白雪,大約十幾分鐘後,抵達該條線路最高點。
上午10時許,金氏世界紀錄官方認證官楊紹鵬及兩名見證官出發前測量海拔
11時,挑戰客車抵達線路上的最高點,不遠處就是雄偉的珠峰。在見證官的見證下,再次測量高度。
最高海拔測量
11時10分,挑戰客車抵達此次線路的終點,經過多次核對,楊紹鵬現場宣布:最終,電動客車行駛的最高海拔的高度是5143.41米,超過了現記錄5100米,挑戰成功!
抵達珠峰大本營,宣布挑戰成功
隨後,現場測量人員孫帥豪告訴記者,此次測量起點到終點最終的距離是20.4公裡。
【線路】運營在「世界之巔」的環保線路,一年減排二氧化碳約75萬公斤
記者現場了解到,其實,這條參與挑戰的線路,已經運營多年——自2017年7月24日,珠峰景區引入了第一臺宇通純電動客車,駕駛燃油汽車的遊客在距離珠峰大本營21公裡左右的地方全部止步,換乘上山。
據宇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宇通純電動客車在該線路共投入20輛,營運狀況非常好,在將旅客從酒店運送至珠峰紀念碑處的線路上,單程21公裡,其中末端4公裡為石子路,道路為雙向車道,最大坡度為7%-8%。運營時間最低氣溫0度左右,最高氣溫25度左右。在這種情況下,這些純電動客車實現了每天運行5個往返,日運營裡程210公裡左右,充滿電僅需1個小時。
「環保,是我們運營的最大目標!」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北坡大本營生態旅遊汽車運輸有限公司負責人宋加利介紹,近年來,西藏日喀則市十分注重環保,積極打造天藍、地綠、水清、氣淨的生態珠峰名片。珠峰大本營,作為重要生態景區也積極深入到環境保護中,選用純電動客車就是為了守護脆弱的高原生態環境。按照去年遊客量估算,一年估計能減排二氧化碳75萬公斤。
全程參與此輛客車研發的宇通技術人員邢豔介紹,為滿足客戶運營需求,先去珠峰大本營對車輛運營環境和路況做了考察,回來後結合實際情況與多方專家探討,最終決定針對高原的極端環境量身定製純電動客車。
同時,考慮到旅客的舒適性,客車還針對高原缺氧環境,在車內增設了車載制氧機,提高了旅客的舒適度,有效減輕了旅客的高原反應;此外,座位下設置了充電接口,乘客可以隨時為手機等設備充電。
【說法】高寒、缺氧,挑戰難度大,對綠色環保意義重大
此次挑戰的難度在哪裡?又有何現實意義?
金氏世界紀錄官方認證官楊紹鵬告訴記者,此次挑戰的難度要從兩個角度看,一個是對電動車本身的挑戰,在珠峰這種高海拔、低氣溫的惡劣條件下,對電動汽車的各種性能、可持續性運行等都是挑戰;另一個是對參與人員的挑戰,比如汽車駕駛員,在這種高寒、缺氧的情況下要保障安全駕駛,比如專業的測量人員,要在克服高反的情況下,做到精準測量、全程測量。
「此次挑戰的現實意義是顯而易見的。」楊紹鵬說,珠峰環境脆弱,純電動車可以最大限度減少車輛出行對空氣品質的影響。此外,珠峰附近條件艱苦,如果這個地方都可以儘可能用高科技實現環保,那麼對於其他城市、其他企業也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服務於全人類美好出行,是我們一直的宗旨。」宇通品牌銷售副總監蔣冰介紹說,此次宇通客車世界最高海拔電動車挑戰成功,該線路不是為了挑戰而設置,而是真正地服務於珠峰大本營的遊客,讓大家可以綠色出行。目前順利運營1000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