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10時44分開始,伴隨著《春江花月夜》的優美曲調,中國太極拳發源地溫縣近1.2萬名太極拳愛好者,與國內外120餘萬太極拳愛好者共舞太極,積極響應「共享太極 共享健康」世界百萬太極拳愛好者共同演練暨太極拳表演挑戰金氏世界紀錄活動,紀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70周年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頒布實施10周年。
今晨5時20分,金氏世界紀錄總部認證官連續工作13個小時,審查完焦作市15個演練點的所有音像資料,確認焦作市成功挑戰最大規模武術表演(多場地)的金氏世界紀錄,並頒發了證書。
18日上午, 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慎明,河北省軍區原副政委李志強,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何青龍,國土資源部耕地保護司司長劉國洪,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張玉萍,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王福州,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王耀,省文化廳副廳長郭書城,省體育局副巡視員張振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陳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陳正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陳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朱天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和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和有祿,金氏世界紀錄總部認證官葛藍、布魯特妮·鄧恩出席啟動儀式。
焦作市領導孫立坤、謝玉安、丁福浩、王明德、秦海彬、姜繼鼎、賈書君、李世友、葛探宇、李海松、宮松奇及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市總工會黨組書記田立傑等,溫縣縣領導王玲、唐毅分別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市太極體育中心出席啟動儀式。
18日上午, 在首都北京奧林匹克公園, 焦作市委書記孫立坤宣布活動啟動。來自北京體育大學、首都體育大學、新華網、清華EMBA、中國廣播電視報等太極拳協會的500餘名太極拳習練者在奧林匹克公園,由朱天才帶領共同演練太極拳,與北京261個太極拳站點的2萬餘名太極拳愛好者,見證了百萬人演練太極拳的盛況。
在主會場焦作市太極體育中心,市委副書記、市長謝玉安在啟動儀式上致辭。10時42分,張玉萍宣布活動開始。10時44分,伴隨著《春江花月夜》的曲調,來自全市六縣(市)四區的5萬餘名太極拳愛好者,分別在市太極體育中心及龍源湖廣場、溫縣陳家溝王廷廣場、影視城廣場、許衡廣場、沁陽市文化藝術中心廣場、孟州市海爾廣場、博愛公園、武陟縣黃河交通學院、修武縣雲臺山百家巖廣場等15個演練點同時集中演練。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法國巴黎、澳大利亞墨爾本和北京、上海、深圳等國內外50多個城市的太極拳愛好者也於當天分別進行了集中演練,共享博大精深的太極文化盛宴,共同詮釋著和諧健康的理念。啟動儀式上,陳正雷宣讀了《設立「世界太極拳日」倡議書》。
為吸引全球廣大太極拳愛好者共同參與到世界百萬太極拳愛好者共同演練活動中來,作為太極拳發源地,溫縣精心策動聯絡,讓溫縣遍布世界各地的380多名太極拳傳承人組織世界各個角落、不同時差區域「聚攏一起」,「同一音調」,帶領全世界百萬餘名太極拳習練者演練太極拳。除焦作市、溫縣大型集中演練點的5萬多人之外,全世界50多個重要城市分別設立了集中演練點,此外還有其他9600多個分散演練點遍布世界各地,包括北京的261個、上海的339個、廣東的396個、河南的605個以及美國紐約61個等演練點。
陳式太極拳當代著名傳承人陳正雷接到倡議後,立即向遍布全球的100多個武館發出號召,共同參與到「共享太極 共享健康」世界百萬太極拳愛好者共同演練活動中來。一時間,十餘萬名陳正雷的弟子、學員紛紛響應,18日當天,大家或在廠礦、或在機關,共同演繹太極拳。陳小旺大師發出倡議的當日,其雲南昆明的學員林一明組織昆明各界的3000餘名太極拳愛好者在18日當天共練太極,並出資近30萬元為參與活動的演練者購置了服裝。王西安拳法研究會號召法國、西班牙、香港、寧波等160多家分會的8萬餘名太極拳愛好者集中或者分散演練太極拳。太極拳名家陳炳也將自己在國內、美洲、歐洲等地幾十個城市的太極拳學員組織起來共同演練。在太極拳發源地的倡議下,太極拳其他各大流派紛紛響應。和式太極拳掌門人和有祿積極組織其在全球的三萬餘名習練者,一同演繹和式太極拳,特別是在廣州、襄陽、孝感、棗莊等地的和式太極拳弟子,共聚集了500至1000人演練。楊式、武式、吳式、孫式等太極拳流派傳承人也通過各種演練形式組織近十萬人參與到演練活動中來。在拳師們紛紛響應的同時,陳中、賀璐敏等近百位世界冠軍紛紛籤名,支持設立「世界太極拳日」,也加入到太極拳演練的隊伍中來。據了解,18日當天,全世界120餘萬太極拳愛好者集中或分散演練了太極拳。通過世界百萬太極拳愛好者共同演練活動的舉辦,不僅成功挑戰世界吉尼斯紀錄,也為世界最大的武術運動塗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更將進一步擴大太極拳的世界影響,推動太極拳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太極拳發源地的溫縣,歷史文化厚重,先後誕生了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卜子夏、一統三國大軍事家司馬懿等先賢帝王,以及今天的「兩院」院士王光遠、王夢恕、郭東明等學界翹楚。陳家溝村也因明末清初陳王廷創編太極拳而享譽世界,成為全球3億多太極拳習練者朝聖的中國村莊,目前該村家家戶戶習練太極拳,絕大多數家庭都有拳師走出家門、國門傳播太極拳。經過數百年的流傳,衍生出了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諸多流派。2006年,國務院公布陳式太極拳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年,中國民協、中國武協先後命名溫縣為「中國太極拳發源地」、「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
近年來,溫縣縣委、縣政府大力傳承太極拳文化,強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增強產業發展動力;加強資源整合,促進太極拳尋根旅遊提升。特別是太極拳傳承推廣方面,通過太極拳「六進」以及太極拳列入中小學生必修課、行政事業單位課間操等多種舉措,使太極拳在發源地遍地開花,人口40多萬的小縣近半數習練太極拳,並走出了陳小旺、王西安、陳正雷、朱天才等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著名傳承人,380多名拳師在世界各地傳拳授藝,經過數百年的傳承普及,太極拳已成為中國與世界文化溝通的重要橋梁,成為中國標識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