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洲21國中醫專家 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

2021-01-10 瀟湘晨報

原標題:海內外中醫界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

「共享太極、擁抱健康」——海內外中醫界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大會22日在線上舉辦。本次會議由全歐洲中醫藥專家聯合會主辦,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指導,天津中醫藥大學和河南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承辦。來自5大洲21國的中醫專家暢談太極拳給人類帶來的福祉和今後的發展前途,共同慶祝申遺成功。

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楊進,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義大利文化體育協會主席、國會眾議員布魯諾·莫拉,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副主席、全歐洲中醫藥專家聯合會輪值主席何嘉琅,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副主席、全歐洲中醫藥專家聯合會主席朱勉生,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機構負責人等參加了線上慶祝大會。大會主會場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在義大利那不勒斯設立了分會場。各國專家通過雲端參與,並且吸引了大批太極拳愛好者觀看。

楊進表示,太極拳是能充分體現中國文化內涵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受世界150多個國家數以億計的人民群眾的熱愛,它不僅僅是中國文化的載體,也是建設和諧世界的一種理念和表現形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也是對中國哲學、中國智慧、中國思想的一種認可。而這種認可將為進一步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促進全人類身心健康、促進世界和諧發揮重要作用。

張伯禮致辭說,太極文化是關於生命和生態文化最早的表達,太極拳是人類最好的修身養性的運動之一,也是中華文化獻給人類的寶貴財富。太極拳和中醫一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在國際上亮麗的名片。太極與中醫淵源深遠。隨著時代變遷,太極拳的價值也與時俱進,適應了健康醫學的時代要求。他希望太極拳各家各派以申遺成功為契機,團結一致,共同繼承,共同提高,為人類健康發展作出貢獻。

朱勉生認為,中醫人在海外幾十年的經歷,讓我們深深懂得太極拳雖然起源於中國,但是這份珍貴的文化和醫學遺產,更是屬於全世界的。我們祝賀太極拳申遺成功,就是要謹記我們的文化根脈和使命,在各種困難和疾病面前,發揚太極拳「包容和潤,通達順暢」的精神和風格,敢於擔當,為全人類健康福祉作出應有貢獻。

何嘉琅宣讀《全球中醫界推廣太極拳倡議書》,獲得大家一致通過。大會倡議海內外中醫藥專家、太極拳師們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宣傳太極拳的歷史演變,講解太極拳的養生原理,介紹太極拳的科研進展,教授太極拳的練習功法。並倡議將每年12月17日作為「世界太極拳日」,在全球各地開展太極拳宣傳活動,紀念這個有意義的日子,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貢獻。

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將中國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來源:中國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觀察|申遺成功後,太極拳仍面臨三大掣肘
    2008年,太極拳開啟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路,這一走,便是12年。「由於我國文化遺產眾多、競爭激烈、申報數量限制等種種現實情況,太極拳申遺之路費時不短。但我們的申遺工作從未止步。」河南省溫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說。太極拳成功申遺凝聚了各方智慧和力量。
  • 太極拳申遺成功之後:外村的都想來學拳,「四大金剛」弟子遍天下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錘子從抬起到落下,僅用了幾秒的時間,但是對河南陳家溝而言,為了這記錘響走了12年,而太極拳則發展了幾百年。太極拳從誕生到成為人類「非遺」,中間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又經歷了怎樣綿延曲折的歷程?12月25日來到陳家溝,尋找陳家溝的故事,感受申遺成功後陳家溝的變化。「外村的都想來學拳,討個好營生」陳家溝位於焦作溫縣城東,原名常陽村。
  • 保定鐵球申遺成功
    8月18日,「保定鐵球申遺成功授牌儀式」暨「大型鐵球健身舞蹈表演活動」在保定市蓮池區西高莊體育場舉行。    保定鐵球又名健身球,歷史悠久,屬「保定三寶」之首。保定的中老年人喜歡玩鐵球,一般用一隻手託著兩個鐵球玩耍,以舒筋活絡,強身健體。
  • 渝黔桂四處喀斯特景觀申遺成功
    新華社發中國園林網6月24日消息:正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23日繼續舉行會議,審批各代表團提交的申報世界遺產名錄申請報告,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申遺項目獲批通過。本屆會議批准的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是第一期項目的拓展,不單獨佔用世界遺產名錄名額。到目前為止,我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項目總數已達47項,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義大利。
  • 世界百萬太極拳愛好者共同演練成功挑戰金氏世界紀錄
    「共享太極·共享健康」世界百萬太極拳愛好者共同演練啟動儀式,當日上午在主會場焦作市太極體育中心隆重舉行,並成功挑戰最大規模武術表演(多場地)的金氏世界紀錄。  在首都北京,一場別開生面的高規格活動啟動儀式同時隆重舉行。
  • 日本反思申遺熱:花錢申遺 不如花錢保護
    成功申遺對拉動旅遊升溫的作用十分有限,通常只在申遺成功後的最初幾年有明顯效果。在日本一些成功申遺的地區,盛名之下的一些負面效應正在顯現。2007年成功申遺的石見銀山位於日本島根縣大田市,是日本歷史上持續開採400年的著名銀礦,人們在那裡發現了大大小小600餘處保持原貌的坑道。通往山上景點的主要通道是山腳下一條約1000米長的古街,至今仍有一些居民居住在這條古街上。石見銀山申遺成功後,蜂擁而至的旅客一度讓當地居民不堪其擾。
  • 連線14國 中醫專家把脈疑難病例現場送藥方
    連線14國 中醫專家把脈疑難病例現場送藥方 2020-05-10 00:05:31 2020年05月10日 00:05 來源:新華網參與互動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記者王琳琳)無症狀感染者如何醫治、呼吸困難意識清醒的患者怎樣用藥、肺部纖維化重度炎症病例能否使用抗生素……9日下午,多位中國中醫專家視頻連線
  • 除中國太極拳、送王船外,另外還有這30個項目申遺成功
    多國聯合申報遺產的數量在今年創出新高,達到14個。這印證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加強人類團結和促進國際合作方面的能力。在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臨近之日,街道上會懸掛各色燈籠,拎著手工燈籠的民眾聚集起來參加慶祝遊行。這個一年一度的節日從沐浴小佛像的神聖儀式開始,隨後是公眾遊行,再之後參加者會聚集在一起參加娛樂活動和集體遊戲。該節日在促進社會融合中起著關鍵作用,歡慶的氛圍能暫時消除社會界限。
  • 韓國又去申遺,竟然成功了!網友:宇宙早晚是韓國的!
    提起韓國大家應該非常熟悉,畢竟韓國和我們中國的交流是非常多的,不僅是在娛樂文化上,兩國之間的交往也還算好,但是韓國媒體最近又報導了一件事情,就是在模里西斯舉行的第13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上,韓國竟然將摔跤申遺成功,這次的申遺成功,意味著韓國將有20件非物質文化遺產。
  • 專訪「四大金剛」之一陳正雷:太極拳最初用來搏擊 咋會不能打
    清嘉慶年間,陳長興將太極拳傳給楊露禪,楊露禪學成入京與人比武也是未遇敵手,被稱作「楊無敵」,之所以現在人們認為太極拳不能打,一方面是學拳的中老年人多,更偏重養生,再加上動作柔和緩慢,所以從外在來看,以為太極拳是不溫不火的。另一方面,有些「偽太極」人敗壞了太極拳的名頭。
  • 千年古城希伯倫申遺成功 巴以態度迥異
    巴勒斯坦各界對申遺成功表示歡迎,以色列則憤怒不已。  【巴勒斯坦歡呼「外交勝利」】  希伯倫距耶路撒冷40公裡,有至少3000年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城內的易卜拉欣清真寺是伊斯蘭教聖地。同時,這座清真寺所在地也是猶太教聖地,被稱為先賢墓,又稱教祖陵寢。
  • 淄博博山九宮八卦斬穴拳申遺成功 老拳師終夢圓
    11月21日,紀榮章在武館中傳授拳術。  原標題:博山九宮八卦斬穴拳申遺成功 老拳師終夢圓  11月21日,紀榮章在武館中傳授拳術。  11月初,九宮八卦斬穴拳被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授予「中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推廣項目」榮譽稱號。
  • 阿聯「尤拉舞」申遺成功
    原標題:阿聯「尤拉舞」申遺成功  新華網阿布達比11月27日電(記者安江 馬錫平)經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兩國的共同努力,盛行為該地區的「尤拉舞」(俗稱「棍舞」)27日成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黃海溼地申遺成功一周年 看看鹽城兌現承諾幹了哪些大事?
    後申遺時代,保護和傳承是重大課題。圍繞「政產學研」一體化思路,我市從保護管理、科學研究、宣傳展示、合理利用、對外交流等多方面,系統開展「後申遺時代」各項保護管理工作,全力做好世遺品牌文章,不斷放大世遺效應。扛起世遺責任,放大世遺效應。申遺成功以來,我市積極推動成立遺產保護管理機構,為遺產地保護管理「政產學研」體系構建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 揭秘 五大洲展品如何漂洋過海奔赴上海
    >>>滾動播報:進口博覽會原標題:揭秘五大洲展品如何 漂洋過海奔赴上海  東方網10月16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昨天,三艘裝載著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多國展品的船舶,在同一天陸續靠泊上海洋山深水港和外高橋港口。
  • 鹽城申遺成功後,曾經被很多人問起的問題有了答案—— 世界級溼地...
    申遺成功的興奮之後,他忙碌依舊。自2016年起,他擔任鹽城市黃海溼地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至今。他面對記者,念出他記在筆記本上的諸多「思考題」:一、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有什麼區別?二、鹽城為何要申遺?三、申遺成功的意義是什麼?四、成功申遺後,下一步怎麼辦?五、在鹽城這片溼地,自然保護與經濟發展究竟應該是什麼關係?……都是大文章、好話題。
  • 那些申遺的世界美食
    2010年法國美食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國大餐被專家描述為「一種社會習俗,用於慶祝個人或團體生活中最重要的時刻」。法國美食其實包含了從人們用餐的各個步驟到各種食品的搭配、烹飪以及展示的一個整體發展過程,值得我們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