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鐵皮石斛生長的水分條件及如何人工調節林下溼度環境
2.種苗準備
(1)選苗
選擇生長狀況均一的鐵皮石斛作為快繁和組培的原料。
①快繁 外植體消毒:選取生長旺盛、無病害的粗壯植株莖段,每一節為一段,剝去莖表皮,用去離子水洗淨,放入超淨工作檯中。用75%酒精消毒30s,用5%的NaCl0消毒8min,最後用去離子水洗淨,切去邊緣。外植體的培養:將處理過的莖段接入 1/2MS+3%蔗糖+0.1%活性炭的培養基中,用不同激素進行處理,然後將其放入光照培養箱中培養70天左右。
」②組培 外植體消毒:方法同上。愈傷組織的形成:將橫切過的鐵皮石斛帶節莖段放入不同激素的112MS+3%蔗糖的固體培養基中並用不同激素進行處理。當誘導分化出的不定芽長到大約3cm時,將不定芽沿根部的愈傷組織切下,並轉移到最佳生根培養基中,誘導其分化成不定根。
(2)煉苗
用組培獲得的生長狀況相同的幼苗必須經過煉苗才能定植。煉苗基質:水苔+直徑為0 5-1cm的樹皮屑。基質澆一次透水後移植定苗,每3天澆一次透水,煉苗溫度控制在30℃以下,以25℃最好。經過煉苗,鐵皮石斛定植後生長狀況好,不容易出現爛根、枯死等症狀。
3.林下種植
林下鐵皮石斛栽培技術主要有3種:仿野生貼樹栽培技術、仿野生貼崖壁栽培技術和大棚栽培技術。
(1)仿野生貼樹栽培
活樹附生應選樹幹粗、樹冠密、樹皮厚且多縱溝紋、含水量多的附生樹,選擇常有苔蘚植物生長的闊葉林,或以楓楊、楓香、板慄、松樹、紅豆杉等組成的針闊混交林或純林,將林分的透光率調整至35%- 40%。
貼樹栽培操作:將選好的種苗根系用少許溼潤青苔包裹,每叢水平間隔10 - 15cm,根系朝下.莖葉朝上.用5~ 8cm的麻布條或無紡布或草繩,圓弧或螺旋狀將根系固定於樹上,,每層間隔30 - 50cm。綁樹高度以0.5-2. 5m為宜。太高不易操作和管理,太低則下雨時泥沙濺起易損傷植株。視樹木大小和分枝多少確定貼樹種苗數量。也可在適宜的生產環境中,用板皮模仿野生樹木進行仿生生產鐵皮石斛。
仿野生貼樹栽培
(3)大棚栽培
大棚栽培可以採用3種方式:苗床定植、樹樁定植、木板搭架定植。
苗床定植:在大棚中用木材、水泥柱或角鐵搭苗床架,寬』00 - 150cm,高50-80cm(利於通風和人工操作),間距40 - 60cm。亦可安裝活動苗床架以節約空間。用石棉瓦、塑料網或遮陽網鋪建苗床底。苗床分兩層鋪設堆漚成熟的樹皮基質,或樹皮與陶粒、石子的混合基質,下層鋪大顆粒基質以利於透氣保溼,上層鋪小顆粒基質以利於固定苗木根系,基質厚度8 -10cm。將瓶苗洗淨組培基質,消毒,攤晾至根系發白,按3-4株為一叢,叢距約9cmx9cm的方式栽植。
樹樁定植:埋設樹樁,樹樁以杉木、馬尾松等樹皮粗糙的樹種為宜。為了方便生產管理,樹樁一般長2. 5m,埋入地下40cm固定。將經過煉苗的鐵皮石斛苗3-5株為一叢,根系用苔蘚包裹起來後用無紡布或草繩或塑料繩綁紮在樹樁上。
木板搭架定植:採取2m長的杉木邊皮板材,在大棚裡搭成「人」字形架,將鐵皮石斛如前3-5株為一叢在杉木邊板上。
4.生長期管理
(1)溫度、溼度調控
鐵皮石斛要求的相對溼度為80% - 90%,在天晴中午時噴霧調節相對溼度,在乾燥天氣可以適當增加噴霧次數。大棚的溫度調控在30℃以下,當溫度超過30℃時,應用大功率的排氣扇加強通風和噴霧,也可以在大棚加上水簾,強化降溫效果。
(2)光調控
鐵皮石斛所需的光為漫射光,光強不宜過強,通過遮陽 網達到調節目的。大棚中栽培鐵皮石斛要在陽光強烈的中午使用雙重遮陽網,加強遮陰效果。
(3)肥調控
定植30天後,每隔7 -10天噴0,1%濃度的葉面肥,每隔15天噴殺菌藥。春季氣溫回升至15℃後施用肥效為6個月的緩釋肥,秋季每隔15天噴0.1%濃度的KH2 P04,冬季停止施肥。
(4)主要有害生物防治
鐵皮石斛栽培過程中常見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炭疽病、葉斑病、軟腐病、根腐病、灰黴病、白絹病、白紋羽病等,常見蟲害主要有蝸牛、蛞蝓、蚜蟲、斜紋夜蛾、蝶蛾幼蟲、蚯蚓等。
①主要病害防治
黑腐病:又稱疫病,病原菌為菸草疫黴菌。鐵皮石斛黑腐病是一種毀滅性的病害,一旦發生常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病菌在病株或以卵孢子等在病殘體及土壤中越冬,通過風雨或水滴滴濺傳播,多雨、高溼(溼度85% - 95%)時易發病且較為嚴重,氣溫低於25℃、連續陰天或陰雨後晴易流行該病。該病發生在8- 10月,主要為害整個植株,黑褐色病斑首先出現在莖基部,呈水漬狀。病斑向下擴展,造成根系死亡,引起植株葉片變黃、脫落、枯萎。如果遇到連陰雨氣候條件,病斑沿莖向上迅速擴展至葉片。受侵染的葉部黑褐色,對著光呈半透明狀。嚴重時整個植株像開水燙過似的,隨後葉片皺縮、脫落,不久整個植株枯萎死亡。目前主要採用甲霜靈等苯醯胺類殺菌劑及代森錳鋅·霜脲氰防治。應加強水分管理,控制蔭棚內溼度;在梅雨季節要拉開蔭棚周圍的遮陽網,進行通風換氣降溼,減少病害發生;發病嚴重的植株應該及時拔除並帶出蔭棚進行焚燒處理;藥劑防治可用波爾多液或代森錳鋅。
炭疽病:病原菌為膠孢炭疽菌。菌絲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 30℃,最適為25℃;適宜pH為4-9,最適為6-7。分生孢子萌發的最低溫度為15℃左右,適宜溫度為20 - 30℃。病菌在病殘體或病株內越冬,環境條件適宜時分生孢子便萌發,從氣孔、傷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組織,潛育期10 - 20天,有潛伏侵染的特性。多雨、空氣溼度高時易發病,且在植株上反覆侵染。因此,梅雨季節或秋季多雨、暴風雨發生、盆中積水、株叢過大、分盆不及時等易發病。主要為害鐵皮石斛葉片,也為害莖部,幼苗、成株均可得病。發病初期,葉面上有褪綠色小點出現並逐漸擴大,形成圓形或不規則病斑,邊緣深褐色,中央部分淺色,上有小黑點出現,引起植株葉片枯萎脫落,嚴重影響植株生長。防治方法:在發病前用波爾多液或多菌靈預防,發病後使用甲基託布津、代森錳鋅等農藥防治。
葉斑病:也稱黑斑病,病原菌為交鏈孢真菌細極鏈格孢菌。適宜菌絲生長的溫度為5 - 35℃,最適溫度為25℃;分生孢子萌發的溫度範圍為5-35℃,最適溫度為25℃。黑斑病一般在3-5月發生,初為嫩葉上出現褐色小斑點,斑點周圍黃色,逐步擴散成大圓形斑點,嚴重時在整個葉片上互相連接成片,直至全葉枯黃脫落。目前對於黑斑病,一般在發病前期或者雨季之前用多菌靈或代森錳鋅預防,發病時使用戊唑醇或其他三唑類殺菌劑進行防治。
軟腐病:病原菌為歐氏桿菌,主要通過土壤傳播。病菌從移植及管理作業中產生的傷口及害蟲食痕處侵染。多發生在夏初陰雨季節,雨水多、溫度高、通風不良時容易發病。全株均可發病,病菌多從根部浸染,發病部位初為暗綠色水浸狀斑點,迅速擴展呈褐色軟化腐爛狀,腐爛部位不時有褐色的水滴浸出,有特殊惡臭味。隨雨水或澆水存播。目前採用0. 5%波爾多液或200mg/L農用鏈黴素或甲基多硫磷等噴殺防治。發病嚴重時葉片迅速發黃,並有腐爛物質流失呈幹腐狀。要注意人工清除病灶,並用農用鏈黴素進行防治。
根腐病:病原菌為立枯絲核菌。如果成熟鐵皮石斛植株葉片失色,有青色皺縮萎靡,葉尖焦枯,或新芽遲遲不發,生長異常緩慢,則有根腐病發生的可能,檢查時如果發現根頸、根尖或其他部位出現環狀或長環形褐色斑,且斑上有明顯的充水腐爛跡象,略帶白色或褐色附著物,即可確定患有根腐病,如果用力擠壓褐斑,便會滲出水來。主要防治方法:用敵克松或粉鏽靈溶液灌根,還可用卡黴通和綠邦98溶液灌根。
灰黴病:主要侵染葉片和嫩莖,葉片染病後病斑呈淡褐色至黑褐色小點,後病斑逐漸擴大,有時呈輪紋狀,病健交界處常有褐色至深褐色的暈圈。病斑圓形或橢圓形,淡褐色至黑褐色,中間凹陷。深秋、冬季、早春發病後葉片常發黃或枯死、脫落。病斑中心常有灰褐色的黴層,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溼度較高時會有水漬狀溼腐。在灰黴病發病初期及時用50%氟腚胺懸浮劑 2000 - 2500倍液噴在葉片的正、反兩面,每間隔10天用藥一次,每次藥液用量在450kg/hm2。
白絹病:主要為害近基質的莖基部,夏季高溫高溼或基質偏酸性時易發生。發病時,基質表面可見絹狀菌絲,並在中心部位形成褐色小菌核,植株近基質的莖上會出現黃色至淡褐色的病斑,絲狀物可在基質或莖葉部位蔓延,後期病斑呈褐色或黑褐色。該病可導致基部腐爛並向莖上部和葉擴展,感染部位腐爛變軟,植株很快腐爛死亡。
白紋羽病:主要侵染鐵皮石斛的根系。病原菌侵染根系後引起根系枯黃壞死,在根系及基質中形成大量的白色或略帶棕褐色的菌絲層或菌絲索,結構比較疏鬆柔軟。菌絲索可以擴展到基質中,變成較細的菌素,填滿基質中的空隙。拔起發病的鐵皮石斛植株可見白色菌絲將根系與基質纏繞成團。茵絲層上可生長出黑色的菌核。與健康的鐵皮石斛植株相比,發病的鐵皮石斛植株葉片不夠鮮活,並呈現缺水狀的輕度扭曲,葉片漸漸黃化,自下而上出現枯黃、脫落,枯黃的葉片常帶有橘紅色,新枝抽生減少或無抽生。莖基部呈現皺縮或乾枯狀。
白絹病和白紋羽病目前沒有太好的防治方法,一般用多菌靈或代森錳鋅預防,發病時使用氟腚胺、戊唑醇或其他三唑類殺菌劑進行噴灑。
②主要蟲害及其他有害動物防治
蝸牛、蛞蝓: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溼、疏鬆多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最適合環境:溫度16 - 30℃(23 -30℃生長發育最快),空氣溼度60% - 90%,土壤或基質溼度40%左右,pH為5-7。當溫度低於15℃或高於33℃時休眠,低於5℃或高於40℃則可能被凍死或熱死。因此,鐵皮石斛種植場地是適合蝸牛和蛞蝓大肆活動和繁殖的場所,鐵皮石斛生長季節也是適合蝸牛和蛞蝓大肆活動和繁殖的時期。蝸牛和蛞蝓晝伏夜出,特別是在雨後的傍晚或夜間大量出來爬行於石斛植株表面,咬食莖尖、嫩葉和暴露的根,舔磨成子L洞、缺口或將莖苗弄斷,嚴重影響鐵皮石斛生長。此外,蝸牛和蛞蝓爬存時還留下白色的膠質和青色的繩狀糞便,對鐵皮石斛生長不利。在防治上,應及時清除蔭棚內部雜草;可在苗床床腳墊上瓷碗,注入生石灰水防止害蟲入侵苗床。
採用生石灰、人工捕捉、蔬菜誘殺等方法控制蝸牛、蛞蝓為害的,但效果均不夠理想。將茶籽餅及其天然提取物茶皂素(商品名「蝸蝓克」)用於控制鐵皮石斛栽培過程的蝸牛和蛞蝓為害,取得較好效果。茶籽餅可以在發生前與基質、基肥混合在一起使用。目前已開發出60%茶皂素粉劑,在蝸牛和蛞蝓發生前和發生時使用。茶籽餅和茶皂素結合使用可以取得較好的防效。將1袋蝸蝓克(60%茶皂素粉劑 250g)用50L 水稀釋成透明溶液,然後將l瓶( 100mL)專用植物油(增效作用)倒入上述溶液充分混勻,可用於噴施600m2左右鐵皮石斛。使用時期掌握在發生初、盛期,噴施時間應選擇在晴天或陰天傍晚蝸牛爬出為害時,藥液要均勻噴溼基質表面和整株,正、反面都要噴溼,要使藥液直接接觸到蝸牛蟲體。間隔5~7天後再行噴施,共噴施2-3次。
蚜蟲:和其他蘭科作物一樣,蚜蟲也是鐵皮石斛生長過程中的主要害蟲,以成蚜、若蚜為害植株的葉、芽等幼嫩器官,吸取大量液汁養分,致使植株營養不良;其排洩物為蜜露,會招致黴菌滋生,並誘發煤汙病和傳染蘭花病毒等。蚜蟲繁殖迅速,1 年可產生數代至數十代。鐵皮石斛的蚜蟲為害主要發生在4-6月氣候溫暖時。蚜蟲分為有翅蚜和無翅蚜,對於有翅蚜可使用商品化的黃板進行誘捕,對於短翅的蚜蟲大約10m左右放置一塊黃板,對於長翅的蚜蟲大約15m放置一塊黃板,在發生前防治,黃板的下沿高於作物的頂部10cm。對於有翅和無翅蚜都可以採用天然除蟲菊素進行防治。天然除蟲菊素是由 除蟲菊花中分離萃取的具有殺蟲效果的活性成分,包括除蟲菊素I、除蟲菊素Ⅱ、瓜菊素I、瓜菊素Ⅱ、茉莉菊素I、萊莉菊素Ⅱ。具體防治方法為:將1. 5%的天然除蟲菊藥物稀釋600 -800倍進行預防噴灑。在蟲害發生初期,稀釋400 - 600倍噴霧防治。蟲害發生嚴重時,稀釋400倍噴霧,間隔3天,連續噴灑3次,防治效果可達70%。
斜紋夜蛾:斜紋夜蛾幼蟲是鐵皮石斛的常見害蟲,幼蟲食葉、花蕾、花及果實,嚴重時幼芽全都被吃光,並排洩糞便造成汙染和腐爛。一般春末夏初氣溫22 - 32℃時均可繁殖。多在傍晚出來為害。幼蟲繁殖速度快,為害時間集中在7 - 10月。目前,化學防治主要使用敵百蟲、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 酸鹽、聯苯菊酯、氯氰菊酯和毒死蜱。替代的方式可以結合物理與生物方法進行。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是在大棚外使用頻振式殺蟲燈,每2-3. 3hm2使用1盞,設置高度距田埂地面 1. 5m誘殺效果好。燈光要固定住,不能隨意擺動而影響誘殺效果。如果不是光控燈,需要有專人開、關燈,每1-2天收集誘蟲帶裡誘殺到的成蟲,或經常清刷掉燈上粘到的蟲體,以利於提高防治效果。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是在:,大棚外使用性引誘劑,在大棚內可使用糖醋罐或者商品食誘產品進行誘殺。
蝶蛾幼蟲:可在蔭棚周圍裝上防蟲網,防止成蟲產卵。危害嚴重時,可選用核型多角體病毒、阿維菌素等進行防治。
蚯蚓:種植一年後基質開始出現蚯蚓。蚯蚓會加快基質的分解,使疏鬆的基質「泥土化」,不利於透氣、透水,影響植株生長。』可用水熬製茶麩湯,水開後熬製 0.5h,然後以1: 100的比例兌水澆在苗床上進行防治,每隔2-3個月澆]次。
③除草 雜草是許多病原菌或蟲害的卵和幼蟲的寄主,及時除去雜草,有利於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概率。
④生理性病害 鐵皮石斛在生長過程中,因溫度、溼度、肥、水、光照、施藥、土質等因素處理不當,會出現肥害、藥害、水害、光害、凍害、乾旱等情況,導致黃葉、葉枯、萎蔫、脫落、基部變軟、根部發黑、腐爛、生長緩慢甚至植株死亡等現象。這些生理性病害通常只有病狀而無病症,發病時間較為一致,常成片發生,無發病中心,相鄰植株病情差異不大,若採取相應的措施,植物一般可恢復健康。實際生產中,應根據具體的生理病狀和病因,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挽救。如葉先端變黑,應減少施肥,避光;葉尖乾枯,需加大遮陰度;葉枯、生長緩慢、爛根,應減少澆水,更換腐爛的基質;葉枯萎、生長緩慢但根完好,應增加澆水次數,提高空氣溼度;葉萎蔫、基部變軟,應控制水分,使植株保持乾燥;花芽脫落,應提高溫度和提供適宜的光照強度;植株生長瘦弱、葉片較薄,需白天增加光照強度,夜間保持基質乾燥;出現藥害,應馬上停止施藥,用大量水澆植株和基質等。
5.採收及採後加工處理
鐵皮石斛加工後的產品通常稱為楓鬥。楓鬥的加工工序:①整理。將鮮石斛洗淨,去除葉、雜質和病蟲害條。②烘焙。將石斛莖置於炭盆上低溫烘焙,使其軟化並除去部分水分,便於捲曲。③捲曲。將軟化好的石斛進行分剪,短莖無需切斷,長莖剪成5 - 8cm的短段。趁熱將已經軟化的石斛莖用手捲曲,使其呈螺旋形團狀,壓緊。④加箍。取韌質紙條將捲曲的石斛莖箍緊,使其緊密、均勻一致。⑤乾燥。將加箍後的石斛莖置於炭盆上低溫乾燥,或用烘箱低溫乾燥,待略幹收緊後重新換箍(二次定型),或經3次及3次以上的換箍,直至完全乾燥。⑥去葉鞘。手工方法,將楓鬥放於棉布袋中,兩人一組各手拎一頭,來回拉動,使其葉鞘脫落;機器方法,用楓鬥拋光機直接去葉鞘。
幹條加工:去除雜質的根、葉,於50 - 60℃的烘箱中烘乾至含水量≤ 12. 0%。乾花加工:去除雜質的花梗、枯花,於50 - 60℃的烘箱中烘乾至含水量≤12. 0%。
天然鐵皮石斛的生長環境特點和如何人工模仿鐵皮石斛的天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