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昭是東漢時期著名才女,史學家。班昭出生於名門顯貴,父親班彪、大兄長班固都是著名史學家,二兄長班固是「投筆從戎」的人物原型,他是東漢的軍事家和政治家。班昭是「二十四史」之一的《後漢書》的作者,她留下的作品《女誡》,影響了後世幾千年。
班昭著漢書
班昭的父親班彪十分熱衷於歷史學術,有志承接《史記》編寫史書《漢書》,他搜集材料數十年,可剛剛動手著書沒幾年就去世了。班昭的大哥班固為完成班彪的遺願,就繼續編寫《漢書》,這一寫就是二十年,可惜,還未完成就吃了官司,死在了牢中。父親和哥哥的遺志,就只有班昭能繼承了。班昭奉旨入宮繼續編寫《漢書》,在藏書閣中苦下功夫,大量閱讀各種史書,反覆搜集和整理父親和哥哥留下的資料,對完成的部分進行完整的校對,續寫了後面部分的八表和天文志。她單獨完成的部分,也冠了兄長班固的名字。班家共計用了四十年書寫的史書,在班昭這裡完美地完成。女人寫史書,這是前無古人的,最讓人驚嘆的是,這本書經她的潤色,讀起來整書如出自一人的手中。
班昭的才學和禮儀
班昭的才學當時受到很多人的傾慕和讚賞。當時有個大學者馬融,他十分仰慕班昭,為了能親自受到班昭的指導,就長跪在藏經閣外。皇帝多次請她進入皇宮,給嬪妃授課,並封她為「大家」,由於她嫁到了曹家,後來大家都成她為「曹大家」。
班昭丈夫很早就去世了,由於她良好的家庭教養,她一直恪守婦道,言行合乎禮儀,人品和氣節被人們讚揚。她孝敬老人,教育孩子方面也非常的有章法。皇帝也時常召她入宮給宮女教授禮儀,鄧太后掌朝的那段時間,還特被允許參與政事,有隨時出入皇宮的特權。
由於她在文學史書以及社會禮儀等方面做出的貢獻,東漢為了嘉獎她,她的兒子曹成被封關內侯,到了齊國時期,曹成還當上了宰相。
班昭的儒學影響
班昭年邁的時候,身體多病,想到曹家一些女孩子逐漸到了成家的年齡,自己沒有那麼多精力教授她們,就在病床上完成了《女誡》這部著作。《女誡》這部作品,主要倡導封建社會婦女應該遵循的倫理道德,以儒家思想為宗旨,其男尊女卑的思想為封建社會統治階級所倚重。班昭被儒家列為「女聖人」。現如今,我國天文學命名金星上的一個隕石坑為班昭隕石坑。
班昭為我國歷史學做出了巨大貢獻,她的《女誡》是當時社會女人的行為規範,對於當時社會的發展和穩定而言起到了很大的有利作用。不過,她倡導的女卑思想,卻對於女性的自由發展起到了很大的限制作用。
功與過,實在無法斷言,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