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各種豐富的角度來呈現地球公轉的過程和原理

2020-12-03 洛書數理網

腳踏大地,仰望星空,思考蒼穹與虛空。我想這是最為能夠體現人類神性的一件事情了。

自古以來,人類對抬頭的那片星空的探索與思考從沒有止步過。

從伽利略,牛頓到愛因斯坦,西方的科學家們前赴後繼為我們逐步打開了現代天文科學的大門。牛頓的力學三大定律更是驚世之作,簡單粗暴且長驅直入地從數學,物理學的角度詮釋了行星之間的運行原理。

相較於西方科學的姍姍來遲,中國古人早已經對萬物運動的深層原理有著深刻的理解——一種來源於「洛書」的數理科技揭示了宇宙的運行規律。

古人到底看到了什麼?要想知道這個答案,只需要三步。

第一步:充分理解洛書X係數理所揭示的東西

第二步:認識並理解地球公轉的原理

第三步:將前兩步進行結合對應

對於第一步,我在前面已用了很多的篇章來對洛書X係數理進行了解讀。

那麼這裡,我將進行第二步:以各種豐富的角度來呈現地球公轉的過程和原理。

地球上隱藏的各種線

如果把地球比做成一個糖葫蘆,那麼貫穿這顆糖葫蘆的棍子便是地球的地軸。

地軸是一條隱線,它在物理地球上並不存在,它只是一條假象出來的線。地軸縱穿地心,並連接南北兩極,於北極端延伸可恆指向北極星附近的某個小角度位置。

在橫向方面,同為假象出來的,有著三條重要的線圈。注意,是線圈而不是直線。赤道,南回歸線和北回歸線是圍繞地球的三個圈,它們與地軸始終保持著線面垂直的狀態。三者是大小不同的圈——南北回歸線理論上是相同的,本源由它們定位在地球上的緯度是不同的——理解地球的公轉用不著經線,而涉及緯線。

地軸帶動著赤道,南北回歸線,看起來都是傾斜的,為什麼是傾斜的?

使太陽靜止,使地球運動

當然,我們完全可以用意識和想像將太空中的地球正立著放置——使得地軸朝向正上方面向太陽。但如此一來,地球將不再有四季變化,也就意味你所在的地理位置將不再有春夏秋冬的變化,而只有晝夜的交替。

傾斜,產生差異並創造多樣性。於我們地球,便是如此。

由於地軸的傾斜狀態,而造成了地球各個地表的受熱不均(不僅於空間,也於時間),並進而使得地球呈現出四季的輪迴變化。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運動所形成的軌道平面,稱為或黃道面,而這個黃道面與地球的赤道面始終有一個23°26′的交角,俗稱「黃赤交角」。

那麼可以說,造成地表受熱不均的「罪魁禍首」便是黃赤交角。

因為在宇宙太空的角度上來說,萬物都是運動的,太陽也不例外。而為便於理解二者之間的運動關係,我們使得太陽保持靜止,使得地球保持運動狀態。

如下圖所示:

周而復始且循序漸進的,在一年之中,太陽對地球的直射會依次遍歷:

南回歸線→南赤間→赤道→北赤間→北回歸線→北赤間→赤道→南赤間→南回歸線

而與此同時,我們的節氣變化會依次為四時八節的:

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使地球靜止,使太陽運動

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這個過程。

在一年中,地球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區域階段性地受到太陽的直射。

所謂一天中的太陽直射,是指該地區一天中的正午時分。

而一年中的太陽直射,是指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緯度地區直面太陽正中心的光照輻射。

從空間的角度

在這張圖裡,我們以正向放置的地球來觀察,可以看到隨著時間的流動,太陽直射在地球空間上的變化。而這個過程又可以理解為:隨著太陽光照直射在地球緯度空間上的變化而導致時間節氣的變化。

從時間的角度

而在下面這張圖裡,我們可以看到太陽光直射地球各緯度地區與所到達的時間上的對應。

那麼結合以上兩張示意圖,我將地球公轉各個標誌性的時空點進行理論上的梳理呈現:

在2018年12月22日,太陽直射到南緯23°26′,即南回歸線,我所在的徐州地區為冬至日;

在2019年2月4日,太陽直射到南緯11°43′,南赤間,我所在的徐州地區為立春日;

在2019年3月21日,太陽直射到0°赤道,我所在的徐州地區為春分日;

在2019年5月6日,太陽直射到北緯11°43′,北赤間,我所在的徐州地區為立夏日;

在2019年6月21日,太陽直射到北緯23°26′,即北回歸線,我所在的徐州地區為夏至日;

在2019年8月8日,太陽直射到北緯11°43′,北赤間,我所在的徐州地區為立秋日;

在2019年9月23日,太陽直射到0°赤道,我所在的徐州地區為秋分日;

在2019年11月7日,太陽將直射到南緯11°43′,南赤間,我所在的徐州地區將為立冬日;

在2019年12月22日,太陽將直射到南緯23°26′,即南回歸線,我所在的徐州地區將為冬至日。

洛家掌門

2019 1004 1157

相關焦點

  •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原理是什麼?又是什麼推動著地球的自轉?
    大家都知道地球一直在自轉和公轉,想必大部分人也都知道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周期,地球每公轉一周是一年,每自轉一周是一天,也正因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才又有了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但是大家知道地球為什麼自轉、公轉呢,地球旋轉的動力又是什麼呢?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和公轉?
    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的太陽轉,這屬於公轉;而月亮、地球、太陽等星球,其自身都在繞著一個假想的軸旋轉,這屬於自轉。那麼天體為什麼會旋轉呢?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5億年的歷史,就讓我們通過地球的旋轉來揭秘這背後的原理。●什麼是旋轉?
  • 地球的公轉及影響
    並且地球公轉的中心位置不是太陽中心,而是地球和太陽的公共質量中心,但由於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日地的公共質量中心離太陽中心僅450千米,這個距離在浩瀚的宇宙中微不足道,因此,我們通常把地球公轉看成地球繞太陽運動。
  • 【常識積累】地球公轉
    地球在其公轉軌道上的每一點都在相同的平面上,這個平面就是地球軌道面。地球軌道面在天球上表現為黃道面,同太陽周年視運動路線所在的平面在同一個平面上。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是同時進行的,在天球上,自轉表現為天軸和天赤道,公轉表現為黃軸和黃道。天赤道在一個平面上,黃道在另外一個平面上,這兩個同心的大圓所在的平面構成一個23°26′的夾角,這個夾角叫做黃赤交角。
  • 地球的公轉 奇妙的極晝和極夜
    極晝和極夜只會出現在南極和北極,當南極出現極晝的時候,北極就出現極夜,反之一樣。這種奇特的自然現象是怎樣產生的呢?兩極地區出現的極晝和極夜現象是地球公轉帶來的。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行星,它自西向東圍繞太陽旋轉,劃出近似圓形的軌跡,周期是一年,這種運動就是地球的公轉。我們知道,地球上花開花落,四季更替等現象也是地球公轉產生的。
  • 行星並不繞著太陽公轉,宇宙隱藏的規律和數學原理可以推演!
    在沒有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發現之前,日心學說早已經確立,但萬有引力定律發現後,可以利用牛頓萬有用引力定律來計算和確定行星軌道,這樣,萬有引力定律成為解說行星繞太陽公轉的原因。這樣,萬有引力定律被引入了日心學說,並認為:太陽是太陽系的引力中心和質量中心,所有行星在太陽引力作用下,繞著太陽公轉,形成穩定的太陽系。
  • 地球的公轉運動,按地球公轉速度來算,應該是坐地日行257萬千米
    比如說我們生活的地球就在做著複雜的運動,一方面地球自身在進行自轉運動,同時又在圍繞太陽做公轉運動,還和整個太陽系一起在繞著銀河系中心做繞轉運動,當然整個銀河系也在運動之中。地球的公轉運動地球的運動是所有運動的複雜合成,其中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是兩種最基本的運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地球的公轉運動。
  • 地球的公轉運動,按地球公轉速度來算,應該是坐地日行257萬千米
    比如說我們生活的地球就在做著複雜的運動,一方面地球自身在進行自轉運動,同時又在圍繞太陽做公轉運動,還和整個太陽系一起在繞著銀河系中心做繞轉運動,當然整個銀河系也在運動之中。地球的公轉運動地球的運動是所有運動的複雜合成,其中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是兩種最基本的運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地球的公轉運動。
  • 地球停止公轉和停止自轉,各會造成什麼結果?
    地球在繞著太陽公轉的同時也在進行著自轉。公轉使地球上產生了四季,自轉使地球上出現了白天、黑夜。人類能夠在地球上生息繁衍與地球的公轉和自轉有著密切的關係,也與太陽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地球停止了公轉和自轉,地球絕不是僅僅沒有了四季和白天、黑夜,而是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地球停止公轉和停止自轉,各會造成什麼結果?
    地球在繞著太陽公轉的同時也在進行著自轉。公轉使地球上產生了四季,自轉使地球上出現了白天、黑夜。人類能夠在地球上生息繁衍與地球的公轉和自轉有著密切的關係,也與太陽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地球停止了公轉和自轉,地球絕不是僅僅沒有了四季和白天、黑夜,而是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定例,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地面改變」的原文和英文版聖經都翻譯成「地面旋轉」。其實表達的就是地球的旋轉。是不是很神奇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地球的旋轉規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先看第一個問題,什麼叫做地球的自轉呢?
  • 高中地理說課稿:《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2.能力目標①實踐能力:能正確運用地球儀來演示地球的自轉能正確繪製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示意圖②讀圖分析能力:能運用圖示來正確分析和解釋黃赤交角的形成能用相關的圖準確解析太陽直射點的回歸周期以及二分二至日太陽直射點的位置。
  • 地球公轉
    這和地球的自轉與公轉有著某種異曲同工的表現。地球公轉是指地球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The Earth revolution around sun)。像地球的自轉具有其獨特規律性一樣,由於太陽引力場以及自轉的作用,而導致的地球公轉,也有其自身的規律。
  • 高一地理教學教案: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自轉和公轉
    教師可引導學生讀《二分二至時地球的位置示意圖》(資料庫中媒體素材有相應的動畫),分析得出地球公轉的兩個重要特點:①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黃道平面)保持66°34ˊ的交角;②地軸的空間指向基本不變。   關於地球自轉方向的 教學建議   在課堂 教學中, 教師可利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運動(也可以通過動畫),讓學生從赤道和南、北極投影的角度,觀察地球的自轉運動。
  • 地球的公轉給人類帶來什麼影響
    地球公轉就是地球按照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地球公轉的軌道叫做地球軌道,軌道的形狀是一個接近正圓的橢圓。隨著地球的公轉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做周年往返運動, 地表所獲得的熱量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就有了五帶的劃分四季的更迭,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 地球的公轉
  • 全動畫講解《地球的自轉和公轉》PPT,讓你愛不釋手!
    在每個人呱呱墜地的時刻,就對這個陌生的世界充滿了各種好奇。這個世界是怎樣的?日月星辰、鳥語花香,每天都在不斷上演著。慢慢長大,我們會思考:太陽為什麼東升西落?地球上為什麼會有晝夜變化、四季更替?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在老教材就是第一章的內容,還是熟悉的配方。| 地球的自轉
  • 一個視頻看懂地球公轉!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如有侵權,請聯繫公眾號予以處理      你了解地球公轉嗎?你知道地球是怎麼公轉的嗎?你知道地球公轉帶來了什麼影響嗎?      地球公轉方向在北極上空俯視呈逆時針,在南極上空俯視呈順時針。一月初,地球在近日點,七月初,地球在遠日點。
  • 各種科學機制和原理的集合
    這本書就是這群最頂級的科學家在面對「世界因何美妙而優雅地運行」這個問題時的各種不同的回答。這些科學家在回答中介紹了許多前沿的科學原理和知識,不過我們並非每個人都是科學家或研究者,對我們而言,或許更重要的應該是學會這些重要的思維方法。在這本書中,有三種重要的思維方法對於解決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時都是廣泛適用的,這三種重要的思維方法分別是知識的交叉、知識的更新和知識的抽象。
  • 初中地理說課稿:《地球的公轉》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商務星球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4課《地球的公轉》,下面我將圍繞教材分析、目標分析、教法學法分析、教學過程分析四方面對本節課進行分析、闡述。,請各位評委評議指正。一、教材分析地球的運動包括兩方面內容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地球的公轉是地球自轉的延伸,也為以後深入學習地球的運動奠定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