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颱風今年尤其中意黑龍江?聽聽氣象專家的解讀

2020-12-04 黑龍江日報

半個月內,第8號颱風「巴威」、第9號颱風「美莎克」和第10號颱風「海神」接踵而至,正面影響我省,是歷史首次。颱風給我省帶來了狂風驟雨,導致農作物受災、航班取消、船隻停航、中小學生取消室外課,提前放學。為此,我們也需正面認識颱風,努力消解其影響。

颱風生成於海洋,而我省並不臨海,為什麼最近颱風如此「鍾情」我們這個內陸省呢?歷史上颱風這個「不速之客」也經常「光臨」我省嗎?

據黑龍江省氣候中心氣象專家介紹,颱風鍾情東北地區,不如說是颱風在大尺度環流下的被迫之舉。颱風的移向主要受副熱帶高壓、西風帶槽脊、颱風內力(β效應)、高層系統等因素的影響,其中最有決定權的是副熱帶高壓。此前的「巴威」和「美莎克」都是受副熱帶高壓的引導不斷北上,進而影響我省。現在「海神」也在經歷著類似的安排。

相比於臨海省份,颱風對我省算是個「稀客」。來自省氣候中心的統計表明,1961年-2020年9月,60年中共有49個颱風直接或間接影響我省,平均每年有0.8個颱風。對我省產生影響的颱風主要發生在7月-9月。從年代際分布來看,歷史上20世紀80年代颱風北上頻次較多,為9次。2011年-2020年9月共有12次颱風影響我省,為歷史之最。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提到颱風,就會想到巨浪滔天、暴雨如柱、強風肆虐,所經之處樹倒枝折、一片狼藉的畫面。事實上,颱風並非「千風一面」,有溫和的、有狂暴的、有虛張聲勢的、也有破壞力驚人的,而影響我省的颱風降雨特點「溫和型」居多。比如「巴威」進入我省後,就從強熱帶風暴級減弱為熱帶低壓,最後中心風力只有6級左右。

在沒有高空槽、冷渦等外部勢力的幹預下,颱風給我省帶來的降雨多以穩定性、持續性為主,比如「巴威」,不緊不慢,一直在下。如果颱風在移動過程中,與本地的冷空氣裡應外合,強度就會立即變強。比如「美莎克」進入我省後,與西風帶下來的冷空氣相遇,導致出現雨勢較強的短時強降水。甚至在颱風已經移出我省境內後,冷空氣與颱風殘留的水汽相互作用,仍然能造成強降雨。

記者:黃春英

編輯:馬雨彤

責編:楊曄

審核:李國玉

統籌:陳長辛

監製:劉榮升

相關焦點

  • 為何今年高溫破紀錄,7月颱風不生成?氣象專家:太平洋高壓太強
    中央氣象局氣象專家表示,今年6-7月太平洋高壓異常的強勢,勢力範圍已經完全壟罩到臺灣、華南甚至南海一帶,西南季風難以吹送到臺灣附近,臺灣的梅雨季早在6月初就已結束,開始天天都是高溫酷熱的日子。此外高壓霸佔低緯度海面,也讓熱帶擾動難以發展,7月到目前為止的颱風生成數量持續掛0,越來越有機會達成7月無颱風的紀錄。氣象專家解釋為何今年高溫破紀錄、颱風不生成、季風來不了的原因。事實上,在正常情況下,太平洋高壓平均的勢力範圍大概在中緯度的洋面,低緯度讓出空間讓颱風可以發展,西南季風進入南海,梅雨鋒面則依照時節南北擺動。
  • 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
    我們一起來聽聽氣象局專家怎麼說。 Q:為何廣州的天氣如此任性,專挑上下班時間下雨? 廣州市氣象局專家解釋說,最近廣州經常有上班雨和下班雨,是有氣象上的原因的。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之所以經常出現上班雨,與下半夜和早晨下雨比較多有關。
  • 重慶昨晚為何下冰雹?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
    原標題:昨晚為何下冰雹、明晚還會大降溫?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記者今(25)日採訪了重慶市氣象臺相關專家,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由於大氣不穩定能量快速釋放導致冰雹白天還是豔陽高照,晚上卻又出現了強對流天氣,這樣的天氣正常嗎?「是正常的。」重慶市氣象臺副臺長張焱告訴華龍網記者,春季天氣多變,出現類似的天氣並不算罕見。那昨晚的強對流天氣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 2020年颱風最新消息:東北半個月內遭颱風三連擊(附股)
    原本為颱風「窪地」的東北今年為何頻頻遭遇颱風「光顧」?眼下正值秋糧成熟關鍵期,颱風又是否會影響東北今秋的糧食產量?遼寧中北部、吉林大部、黑龍江中東部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40~130毫米,局地150~180毫米。  歷史首次!東北半個月內遭颱風「三連擊」  第8號颱風「巴威」和第9號颱風「美莎克」已於過去十餘天內先後影響東北地區。尤其是「美莎克」影響範圍廣、風雨強度大。
  • 氣象專家詳解:為何造成嚴重災害的颱風要被「除名」?
    氣象專家詳解:為何造成嚴重災害的颱風要被「除名」? 2016年第22號超強颱風「海馬」在菲律賓造成了嚴重的災害,颱風委員會第49次屆會議決定對「海馬」進行除名,並要求負責取名的中國提交新的颱風名字以補空缺。
  • 聽氣象專家解讀為啥多地遭極端低溫?
    這麼多年一直都沒有這種感覺了,今年特別冷。確實比較少見,好像小的時候經歷過,這些年應該基本上沒有了。 外賣小哥: 今年冬天這是最冷的一天了。 市民: 必須得戴口罩保暖了。 這次降溫後的低溫程度有一定的極端性,一些地方氣溫之低可能是歷史同期少見,那麼,為何多地會出現如此極端的低溫?我們再來聽聽氣象專家的解讀。
  • 東北地區半個月內將遭颱風「三連擊」
    中國氣象局專家表示,颱風「海神」再次影響東北地區,將是半個月內接連有三個颱風影響東北地區,為歷史首次。過去十餘天,第8號颱風「巴威」和第9號颱風「美莎克」先後影響東北地區,尤其是「美莎克」影響範圍廣、風雨強度大。吉林、黑龍江以及內蒙古東北部普遍出現7~8級陣風,局部達9~10級;吉林、黑龍江有49個國家級觀測站的日降雨量突破9月歷史極值。
  • 氣象專家解疑釋惑
    颱風 + 冷空氣 + 降雨,海南又降溫了  最冷都在西北角 why?  氣象專家解疑釋惑  南國都市報12月28日訊(記者 孫春麗)受冷空氣、南支槽、副高、颱風等天氣影響,海南又降溫了。27日夜裡開始降溫,最低13℃,經歷過上次2.7℃的最低溫,快來讓氣象專家告訴你,這次最冷地方在哪兒?
  • 湘潭為何突降冰雹?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
    湘潭市氣象臺氣象專家作出專業解讀。這次對流性天氣過程具有兩個特點:強度大,短時強降雨、雷暴大風、冰雹都出現了;範圍廣,覆蓋了湘潭全市,其中湘潭縣易俗河鎮最大降水量達62.9 mm,韶山市瞬時極大風速達到18.6 m/s。此外,5月5日凌晨1點左右,湘鄉市慄山鎮、毛田鎮和虞唐鎮觀測到有冰雹發生,湘潭縣譚家山鎮棠霞村也觀測到冰雹,最大直徑約1.5cm。2點46分後,湘潭市強對流天氣結束。
  • 10月颱風生成偏多近一倍 氣象專家分析成因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電 (記者 陳溯)據中國氣象局統計,今年10月颱風生成個數比常年偏多近一倍。氣象專家4日對這一現象成因進行解析。當天,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10月,西北太平洋(601099,股吧)及南海共有7個颱風生成,生成個數較常年同期(3.6個)偏多3.4個,有1個強熱帶風暴登陸中國,比常年同期略偏多,10月13日,強熱帶風暴「浪卡」在海南瓊海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25米/秒)。「浪卡」「沙德爾」和「莫拉菲」帶來較強風雨,對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民眾生活生產造成一定影響。
  • 今年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
    今年冬天60年來最冷?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萬物有科學本報記者 付麗麗近日,一則「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的消息在網上瘋傳,加上多地氣溫驟降袁媛表示,根據監測,今年8月份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進入了拉尼娜狀態。國家氣候中心預測,秋季會繼續維持拉尼娜狀態,預計到今年冬季會達到峰值,也就是到今年冬季會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一般而言,在多數拉尼娜事件盛行的冬季,歐亞中高緯大氣環流經向度可能加大,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較大。
  • 今年以來最強颱風來襲,黑龍江:全面進入臨戰狀態
    據《黑龍江日報》9月3日消息,9月2日,黑龍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海濤在省應急廳指揮中心現場指揮調度防範第9號颱風「美莎克」。他強調,面對今年以來最強颱風,全省上下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靠前指揮,沉著應戰,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李海濤指出,從近幾日連續會商分析情況看,颱風「美莎克」風力強勁,影響範圍廣,降雨量多,疊加效應明顯,風險增加。
  • 颱風冷空氣一拍即合 強風雨過境東北
    今年第9號颱風「美莎克」已於昨天(3日)午後移入我國東北地區,並逐漸轉向西北方向移動。深入內陸的「美莎克」強度進一步減弱後被北方冷空氣捕獲,兩者一拍即合,風雨威力立顯。監測顯示,截至4日早晨,吉林中東部部分地區及黑龍江南部局地的累計降雨量已超過100毫米,其中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單站降雨量達到221毫米、延邊龍井196毫米。此外,東北地區大部、內蒙古東北部遭遇大風天氣,吉林中西部和東北部、黑龍江中南部及內蒙古東北部偏東地區陣風風力有9~10級,吉林延邊和黑龍江牡丹江、綏化、齊齊哈爾、雞西等局地最大陣風達11級。
  • 記者解讀颱風:為何處於「颱風眼」反而風平浪靜
    雖然颱風對於我們浙江來說,屬於常客。但是關於颱風,你究竟了解多少?●颱風登陸區是否受災最重?浙江省氣象臺預計,颱風「燦鴻」最大可能將於今天後半夜到明天中午在瑞安到象山一帶沿海登陸。颱風登陸點如何確定?浙江省氣象臺副臺長樓茂園表示,「這需要技術結合衛星、雷達、自動氣象站等,通過衛星雲圖、大氣環流分析,再根據附近颱風資料的變化,如氣壓、風速等,來確定颱風具體的登陸點。」每當颱風發生,其登陸點總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大夥潛意識裡總覺得,受創最重的一定是颱風登陸區。氣象專家表示,其實颱風在某處登陸並不意味著這裡受災最嚴重。
  • 海南氣象專家:12月份颱風生成屬正常 並非罕見
    據氣象專家介紹,12月份刮颱風,並不罕見。海南省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 吳勝安:12月份影響海南省的颱風並非罕見,就是平均每年是0.6個,大約(每)兩年就有一個,上一次出現颱風就是2019年12月,也有出現一個颱風影響海南省,颱風等級是颱風級。 氣象專家表示,當海溫條件滿足,以及對流活動活躍時,就會有颱風生成和發展。
  • 氣象專家詳解颱風接連生成原因 「利奇馬」將給福建北部帶來暴雨
    人民網福州8月9日電 這8月才開場,為何第8號颱風「範斯高」、第9號颱風「利奇馬」、第10號颱風「羅莎」接連生成?福建省氣象局首席氣象服務專家楊林正研高工8日對此進行詳解。
  • 颱風最新消息:颱風玉兔挑戰今年風王 相關概念股推薦
    颱風玉兔橫掃塞班島!底層出現雙眼牆,氣象專家:強度恐將減弱!颱風玉兔挑戰今年風王!中央氣象局表示,超強颱風玉兔目前和山竹颱風並列今年最強颱風,且還有再增強的空間,未來是否影響中國臺灣取決於太平洋高壓的強弱,若高壓強一點就會把颱風玉兔壓著走,路徑將偏西一點。氣象專家表示,颱風玉兔可能會在臺灣東南方急轉彎,甚至出現髮夾彎式扭曲的路徑,氣象專家也分析下周颱風的兩種可能路徑。
  • 颱風「美莎克」明晚進入黑龍江 全國最新入秋進程圖也來了
    颱風「美莎克」明晚進入黑龍江 全國最新入秋進程圖也來了 9月1日05時 今年第9號颱風「美莎克」
  • 東北半個月內遭颱風三連擊 逐漸變性為溫帶氣旋
    東北半個月內遭颱風三連擊 逐漸變性為溫帶氣旋時間:2020-09-07 20:52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東北半個月內遭颱風三連擊 逐漸變性為溫帶氣旋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已於今(7日)早7時30分前後在韓國慶尚南道沿海登陸(颱風級,13級)。
  • 艾妮莎生成,雙颱風海上共舞:10月颱風個數已追平歷史記錄
    今年第19號和20號颱風「天鵝」「艾莎尼」分別於昨天早晨和夜間生成,雙颱風海上共舞。颱風「艾莎尼」隨著颱風「艾莎尼」的生成,今年10月的颱風生成個數已達到7個,追平歷史10月颱風生成個數紀錄(1984年、1992年均為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