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再襲!聽氣象專家解讀為啥多地遭極端低溫?

2021-01-12 環球網

北京從昨天夜間起出現大風降溫天氣,今天(1月6日)白天,室外最高氣溫降至零下10攝氏度以下,並伴隨5、6級的大風,體感極為寒冷。

市民: 冷、很冷、非常冷!風大,吹得皮膚疼。這麼多年一直都沒有這種感覺了,今年特別冷。確實比較少見,好像小的時候經歷過,這些年應該基本上沒有了。

外賣小哥: 今年冬天這是最冷的一天了。

市民: 必須得戴口罩保暖了。

據北京市氣象臺消息,6日下午,北京最高氣溫仍維持在零下10攝氏度左右,北風5級(陣風8到9級),6日夜間,北風5級轉3級,最低氣溫零下17攝氏度。目前,北京市氣象部門正在持續發布低溫黃色預警和大風黃色預警,並提示公眾,出行要特別注意防風、防凍傷,遠離廣告牌等臨時搭建物,並防範一氧化碳中毒。

這次降溫後的低溫程度有一定的極端性,一些地方氣溫之低可能是歷史同期少見,那麼,為何多地會出現如此極端的低溫?我們再來聽聽氣象專家的解讀。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方翀: 像這個就是極渦,極渦一般就是冷空氣儲藏的一個最初的一個位置,它目前來看的話是比較偏東半球。同時我們也是處於這種,按照我們來說的話就是西邊相對來說比較暖,西高東低這個形勢,這個就容易引導這種西北風下來,而西北風的話基本上是從西伯利亞這塊下來的風,所以冷空氣就比較頻繁,這樣的話就說前面一次冷空氣強寒潮過後,加上這一次冷空氣過程,所以這次就非常的低了。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方翀: 這兩天,北京的低溫本身就已經在零下十度左右,再下降個六到八度的話,基本上就到零下十六七度這麼一個情況,像北京,還有瀋陽、濟南、鄭州,甚至包括上海,它都有可能接近達到或甚至個別部分站點有可能會突破這個二十年以來的最低值,所以整個來說感覺是非常寒冷的。

凍透+吹透!大風對體感溫度影響多大?

除了極端降溫,這次寒潮過程第二個特點就是:風大!低溫本就讓人渾身打顫了,再加上大風 「加持」那真的是寒風刺骨!大風吹襲下,人們為何感覺格外冷?不得不提到一個詞,那就是「風寒效應」。

氣象專家介紹,這種因風所引起使體感溫度較實際氣溫低的現象,被稱作「風寒效應」。人的體溫在多數情況下會高於周圍環境氣溫,在無風或微風情況下,人體周圍的空氣分子交換很弱,這就在人體和大自然空氣之間,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定的過渡層。由於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這個過渡層就在貼近人體的表面起到了保暖的作用。可是,當空氣流動很快的時候,人體周圍的空氣保溫層便不斷地被新來的冷空氣所代替,並把熱量帶走。風速越大,人體散失的熱量越快、越多,人也就越來越感到寒冷。這就是在氣溫相同的條件下,颳風天比無風或微風時使人感到寒冷的原因。

從大量的科學實驗中,人們找出了風速大小和人體冷暖感覺的關係,並大致計算出這樣的數據:當氣溫在0℃以上時,風力每增加2級,人的寒冷感覺會下降3~5℃;氣溫在0℃以下時,風力每增加2級,人的寒冷感覺會下降6~8℃。不過,風寒效應只發生在暴露在衣物之外的皮膚上,所以只要挑選合適的衣物,儘量減少裸露在外的皮膚,就能將風寒效應降到最低。

北方大部大風降溫 為何雨雪難覓?

本次寒潮第三個特點:寒潮南下過程中帶來的雨雪天氣並不多,主要集中在南方;在北方大部分地區,主要是大風降溫,雨雪很少。這又是為什麼呢?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方翀: 最近由於南支槽比較不活躍,它沒有明顯的水汽上來,雖然到了降雪的溫度,但是沒有水汽,就沒法出現降雪。所以這次過程,整個來說的話雖然寒冷,但是雨雪的範圍並不是太大,整個來說的話,我們預計的話雨雪主要還是集中在南方地區,北方地區的話也有,主要是在東北地區和山東半島,尤其是在遼東半島南部和山東半島東部由於受到冷流降雪的影響,還是會有一些大到暴雪出來。

未來幾天氣溫低,北方風寒效應顯著、南方溼冷,大家都儘量減少外出,尤其是小孩、老人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穿上厚衣服、注意保暖。

相關焦點

  • 最強寒潮致多地開啟速凍模式 長江以南大雪紛飛
    大寒時節寒潮南下也比較頻繁。寒潮和強冷空氣通常會帶來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公眾出行要注意防寒保暖。  焦點 1  降溫「禍首」系北極渦旋  最近幾天,在全國多地領略強烈「冰凍感」的同時,有關「世紀寒潮」將襲擊我國的消息也不斷蔓延。  本次寒潮影響範圍到底多大?
  • 多地回溫顯著!但新一輪寒潮已「箭在弦上」!
    這兩天暖陽暫時「封印」了寒冬全國大部氣溫明顯回暖走在路上終於敢露出手了許多小夥伴們感嘆這個三九「有點暖」數據顯示昨天白天全國大部地區迎來4~8℃回溫局部地區升溫幅度超過10℃以上昨日(1月12日), 全國多地回溫明顯
  • 中國多地遭遇極端天氣原因解析 或與厄爾尼諾現象有關
    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11月,中國北方多地頻現強降雪,局地氣溫更逼近歷史同期極值,與之鮮明對比的是南方多地還重現「暑熱」,局地持續30℃以上高溫。此外,江西、湖南等地則出現罕見冬汛,遭遇洪災威脅。氣象專家表示,近期在中國多地出現的極端天氣或與長時間持續的厄爾尼諾現象相關。
  • 數據顯示極端低溫事件在減少
    有研究指出,未來氣候變暖的趨勢下,極端厄爾尼諾事件機率增加將引起更多極端拉尼娜事件。極端厄爾尼諾與極端拉尼娜之間的隔年切換將更加頻繁。  當然,影響我們國家冬季氣候的因素非常多。袁媛認為,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響其實不盡相同,不是每個拉尼娜年冬季我國平均氣溫都偏低。
  • 新媒:最強寒潮來襲 中國82地破低溫紀錄
    氣象監測顯示,截至25日下午2時,南方大部地區氣溫已明顯回升,江淮、江南大部及貴州、四川等地的氣溫介於1至7度,而華南大部分地區的溫度介於6至15度。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向中新社表示,本次寒潮過程共造成浙江、江西、廣西、四川、廣東、雲南等地82個氣象站出現建站以來的氣溫最低值。
  • 寒潮來襲多地被「凍哭」 低溫津貼有著落嗎?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8日電 (熊家麗 張猛)近日寒潮來襲,中央氣象臺接連發布寒潮藍色預警,提示大家注意防禦大風降溫天氣。隨著各地大幅降溫,低溫津貼再次引發輿論關注。
  • 世界多地區現極端嚴寒天氣 各國科學家解讀不一
    第二看臺  最近,極端嚴寒天氣成為了世界性的共同話題。一張張照片令人觸目驚心:義大利威尼斯結冰的河流,瑞士日內瓦湖畔冰凍的汽車,日本滿天的飛雪....。.對於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出現的嚴冬,各國科學家從不同角度給出了說法。
  • 寒潮藍色預警!多地降溫超10℃ 全國降溫時間表預報圖
    寒潮又雙叒來了!1月14日至17日一場寒潮將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大部地區,超10省區局地累積降溫將超10℃,南方在經歷「假春天」後,周末氣溫將直接「腰斬」。雨雪方面,四川、重慶、貴州以及東北等地雨雪範圍較廣、局地降水量大。哪裡會出現「斷崖式」降溫?哪些大城市將見雪?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張娟為你解答。
  • 北京等全國多地進入「凍哭模式」聽專家解讀今冬還會有多冷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6日北京等全國多地氣溫驟降,寒風呼嘯。18時31分,北京南郊觀象臺氣溫跌至零下17.1攝氏度,為2000年以來北京氣溫最低值。而北京只是遭遇寒潮襲擊的中國多個地區的縮影。北京氣象臺發布大風黃色預警和低溫黃色預警,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專家6日表示,目前北京地區仍未達到寒潮級別。不過,夜間零下17攝氏度已接近冰箱零下18攝氏度的速凍模式。
  • 專家深度解讀:浙江或將迎30年一遇極端低溫天氣
    浙江在線01月19日訊受南下極地渦旋影響,一股強烈的冷空氣將席捲我國大部,帶來嚴寒天氣,受其影響,南方將出現大範圍雨雪,浙江省氣象服務中心首席服務專家李瑞民說:「這次寒潮可能會給浙江帶來30年一遇的極端低溫天氣」。  本次寒潮對浙江影響有多大?
  • 市區昨日「史上最冷」,氣象專家解讀——為啥這麼冷,還會...
    感覺為啥好像更冷這次寒潮過程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風大!張唯介紹,冷風導致體感溫度較實際氣溫低的現象,被稱作「風寒效應」。人的體溫在多數情況下會高於周圍環境氣溫。在無風或微風的情況下,人體周圍的空氣分子交換很弱,這就在人體和大自然空氣之間,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定的過渡層。由於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這個過渡層就在貼近人體的表面起到了保暖的作用。
  • 新一輪寒潮天氣明天再來,北京本周末最低氣溫-10 ℃
    最近兩天,全國迎來大回暖,大部分地區回溫幅度達到4 ℃至8℃,局地10℃以上,北京今天最高氣溫也在8 ℃上下。不過,千萬別被暫時的溫暖衝昏頭腦,從明天起,新一輪寒潮天氣再度來襲,14日至17日自北向南影響我國大部地區。
  • 湖北多地連發大風藍色預警!「毛毛雪」來了
    、 華北大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 西南地區東部、 華南大部、臺灣島等地大部 將先後降溫6~8℃, 其中,山西南部、山東中南部、江蘇大部、上海、江西北部、浙江、福建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區
  • 寒潮極端天氣來襲,牡丹區教體局發布通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德領1月4日,牡丹區教育和體育局發布關於做好寒潮極端天氣學校安全防範工作的通知,1月4日17時,菏澤市氣象局發布寒潮黃色預警信號和持續低溫預報。受強冷空氣影響,預計5~7日,我市將出現寒潮天氣,帶來明顯降溫和大風,過程降溫幅度8℃左右,部分鄉鎮降溫幅度達到10℃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7日早晨,可達-14℃左右,部分鄉鎮可達-16℃左右;6日白天到夜間北風逐漸增強到4~5級陣風6~7級。為切實保障牡丹區教育系統師生健康和校園安全,現就做好寒潮極端天氣學校安全防範工作發布通知。強化組織領導,高度重視應對工作。
  • 啟動極端寒潮天氣應急響應!淄博市教育局發布緊急通知!
    淄博市教育局2021年1月6日嚴防災害事故發生淄博啟動極端寒潮天氣應急響應淄博日報/淄博新聞網/掌中淄博記者 李承琳 通訊員 馬楚楚 報導針對此次極端寒潮天氣,連日來,市應急局全面部署開展極端寒潮天氣防範應對工作
  • 釋新聞|院士解讀:「極端寒冷」和「全球升溫」為啥有關聯?
    從北到南狂掃中國東部大部地區的寒潮已基本結束,公眾今冬感受的「極端」寒冷,正昭示著不斷上升的全球溫度曲線已「入侵」到每個人的生產生活中,然而「極端」寒冷和全球升溫,為何兩個看似相悖的名詞會產生關聯?1月1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解釋說,應該拋開看到的一個個極端低溫數字,從個體的「冷」中暫且跳出,把視野擴展到行星尺度,來理解冬季的冷空氣以及最近這場寒潮。
  • 長知識|院士解讀:「極端寒冷」和「全球升溫」為啥有關聯
    從北到南狂掃中國東部大部地區的寒潮已基本結束,公眾今冬感受的「極端」寒冷,正昭示著不斷上升的全球溫度曲線已「入侵」到每個人的生產生活中,然而「極端」寒冷和全球升溫,為何兩個看似相悖的名詞會產生關聯?1月1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解釋說,應該拋開看到的一個個極端低溫數字,從個體的「冷」中暫且跳出,把視野擴展到行星尺度,來理解冬季的冷空氣以及最近這場寒潮。
  • 寒潮來襲 多國遭遇大雪低溫天氣
    韓國寒潮來襲 最低氣溫降至零下30℃據韓聯社報導,受北極寒潮來襲影響,韓國8日出現全國性極寒天氣,氣溫最低跌至零下30℃,南部地區積雪厚度超過31釐米,海陸空交通全部受阻。韓國氣象廳當天已對中部和南部內陸發布寒潮預警,西南部的全羅道和濟州等地發布大雪預警,並預計部分地區的降雪天氣將持續至本周末。由於道路結冰,導致交通擁堵,部分原本駕車出行的民眾紛紛改乘地鐵和公交車。此外,西部海域發布海面風浪預警,仁川至各個島嶼的8條客輪航線停航。部分客輪和飛機也因惡劣天氣延誤或停航。
  • 提醒| 吉林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Ⅳ級應急響應
    吉林省氣象臺已於1月7日8時48分發布嚴寒藍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24小時,長春、吉林、白山、延邊、長白山等地最低氣溫將達-32℃~-30℃,部分地方可達-32℃以下。鑑於上述情況,省局氣象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及各內設機構、各直屬單位立即進入重大氣象災害(寒潮)Ⅳ級應急響應狀態,各市(州、管委會)氣象局根據當地實際適時啟動相應應急響應。
  • 多地氣溫將創今冬新低 氣象專家解讀近期冷空氣影響及成因
    隨著新一股冷空氣抵達我國,中央氣象臺發布於1月5日6時發布寒潮藍色預警。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1月5日20時至8日20時,我國中東部地區將遭遇大範圍降溫天氣,我國東北地區南部、華北、黃淮等地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將創入冬以來新低。中國氣象報、新華網記者聯合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研究員袁媛,詳解此次寒潮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