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有的幹部德薄才淺七弄八弄混上來,多半還得下去

2020-12-05 澎湃新聞

人民日報:有的幹部德薄才淺七弄八弄混上來,多半還得下去

米博華/人民日報

2015-07-22 12:42 來源:澎湃新聞

【編者按】

今天(7月22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在「人民論壇」欄目以《「能上」否?》為題刊文談幹部能上能下問題。

文章指出,「能上」同樣是個問題,而且可能比「能下」更突出而又更容易忽視。有的幹部德薄才淺,本不夠「上」的條件,七弄八弄地混上來了。這樣的人眼看著玄玄乎乎,多半還得下去,弄不好就得出大事。有的幹部對「上」壓根就沒有正確認識,上得越快,爬得越高,就愈懸。被重用時,就已鑄成大禍。

文章認為,有的人處下時表現還不錯,就是不「能上」。不能上竟而上了,少有不敗落的。越是上的快、上的高,就越需要夾起尾巴,執事恭敬,待人謙和,處事謹慎,存心正派。否則,是福是禍還真得打個大大的問號。

全文如下:

人民日報發表題刊文《「能上」否?》。 CFP 資料

幹部「能上能下」,似乎「能下」才是問題,「能上」從來就不是。如無明顯過失,因名聲不好、能力不強、履職不佳而被勸免的幹部,極少。往往是換個崗位,或者掛個虛職,養著。「費厄潑賴」始終是不成文的規矩,「能下」,更多是一種善意的提醒。這是問題的一面。

其實,

「能上」同樣是個問題,而且可能比「能下」更突出而又更容易忽視。

上,意味著職務提升、事業成功、社會肯定等等,身心俱爽,無比欣喜,豈有不能之理。正像吃白麵餃子,總是比吃糠咽菜來得愜意,吃得順溜。人往高處走,怎麼都舒坦。

然而,事物變動不居。正如,盈與虧、浮與沉、聚與散、用與藏、泰與否等等,往往相反相成,所以上與下,是不確定的。「下」,有時是「上」的準備;而「上」,可能是「下」的開始。所謂一帆風順、青雲直上,跡近於鬼話,信不得;倒是突然從上位跌落的各色人物實在太多,且「上賓」到「下囚」轉換之快,不可思議。有人說,為官乃是高危職業;這恐怕也是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但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

有的幹部德薄才淺,本不夠「上」的條件,七弄八弄地混上來了。這樣的人眼看著玄玄乎乎,多半還得下去,弄不好就得出大事。有的幹部對「上」壓根就沒有正確認識,上得越快,爬得越高,就愈懸。被重用時,就已鑄成大禍。

幹部被任或者被免,原因可能十分複雜。如果說,「能」是一種耐受力,「下」可能確有壓抑的感覺,但「上」則意味著更多的責任更多的考驗更多的要求,愜意中有沉重。

有人以為,當官才好撈天下,官越大就應該撈得越多;抱有這樣想法的人,上任伊始恐就埋下禍患。或者以為,當官是一種奇妙的體驗,那種鼻孔朝上眼朝天的感覺真好,又或者以為領導就是剪彩、赴宴、念稿、畫圈,不用動腦子,不必花心思,則遲早稀裡糊塗毀了前程。

坦率地說,有的人處下時表現還不錯,就是不「能上」。不能上竟而上了,少有不敗落的。

「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其實,退不易進更難。「能上」否?恐怕至少要捫心三問。一問何為上?這固然是職務提升,但更是德才的進步。自我要求更高,自我約束更嚴,而且真有「兩把刷子」,這才讓人真心佩服。二問為何上?為人民服務是領導幹部的本分。如果想歪了,想混個光宗耀祖、封妻蔭子,混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註定要走向自己的反面:爬得越高,摔得越重。三問如何上?是靠能力靠業績靠人品,還是靠吹拍靠賄賂靠結夥,做法決定了為官的走向。靠後者發達的往往兇多吉少。

記得有個材料說,解放初周谷城與毛主席談到中國革命的艱苦歷程,主席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周說「成功也是失敗之母」。主席問什麼意思,周說:「成功者易於驕傲、腐敗。」主席沉吟了一下,周連忙說「毛主席例外」,而主席說:「你講得對!」主席的沉吟和感慨,周谷城的直率和深刻,顯示出他們的過人之處。多少人未曾敗給清貧和困苦,卻十分輕易地輸給了得意和成功,這不能不使我們想到,越是上的快、上的高,就越需要夾起尾巴,執事恭敬,待人謙和,處事謹慎,存心正派。否則,是福是禍還真得打個大大的問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幹部提拔,官員任免

相關推薦

評論(298)

相關焦點

  • 新時代「硬核」幹部什麼樣? 這些品質是標配!
    說到底,幹部不忠誠、不老實,是思想的「總開關」出了問題,心中無戒、心中無法,一旦政治紀律鬆懈、規矩戒尺放下,就容易腐化變質。擰不緊「保險栓」,權力就若「出籠猛獸」,幹部出問題是遲早的事情。諸如奚曉明這般以權謀私、表裡不一的黨員幹部,正是「戒」在心中失守的結果。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今天講的「德」,第一位的是政治品德。天下至德,莫大於忠。
  • 透視官德缺失現狀 部分官員將命運寄託鬼神
    有的濫用權力、以權謀私,有的欺上瞞下、報喜不報憂,有的貪圖享樂、玩物喪志,有的官氣燻天、橫行霸道,有的信念喪失、求神拜佛,有的趣味低級、包養情婦……這已成為腐敗屢禁不止的重要誘因,不斷突破老百姓心理承受的底線。官德不彰,民風難淳。從古至今,概莫如此。加強官德建設,刻不容緩。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夯實黨的執政根基,必須直面官德缺失之痛,下猛藥治沉痾!
  • 只要窩子打得對路子,連蚯蚓都能釣上來草魚……
    老李說魚塘裡半斤的大鯽魚,七八兩的武昌魚,五六斤重的鯉魚、草魚多得是。魚既多又好釣,多釣點帶回去慢慢吃。昌茂給老李遞煙的工夫,老李一聲大喝:"連長,你的魚竿!"一不留神,昌茂的魚竿被拖下了水,被魚拖著繞行一周才被撈上來,魚還在。老李說:"三斤多重的草魚是最小的了,卻是最好吃的。你的魚護呢?"昌茂說:"沒帶。"
  • 「政治生態 法治德治」七人談
    為此,CQDK全媒體時評中心精心策劃,集中推出這組時評文章——「『政治生態 法治德治』七人談」。時評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市委五屆四次全會精神,從「政治生態 法治德治」大處著眼,從現實、歷史的故事、細節處娓娓道來,力求切口小、觀點新、表達活,以深刻的觀點、創新的表達,力收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之效,從而讓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市委五屆四次全會精神入腦入心。
  • 樹木年輪與幹部年齡
    自從廢除了幹部終身制,加上前些年由於追求幹部年輕化而出現「年齡層層遞減」的誤區,幹部年齡問題成了一件敏感事麻煩事。有的幹部,僅僅因為一歲之差,甚至一個月之差、幾天之差、一天之差,就與炙手可熱的職位失之交臂,留下一聲又一聲嘆息。 於是,改年齡的事情不但成了當務之急,而且還成了長遠大計,特別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前後,有的地方幹部改年齡形成了一股很強勁的歪風。
  • 「放衛星」新聞怎樣登上《人民日報》頭條
    就在方徨從鄭州出發那天的6月8日,《人民日報》在1版版面中間、算得上第三條的位置也把它登出來了,標題是《衛星社坐上了衛星五畝小麥畝產2105斤》,下邊還有一道副題《在過去畝產一百多斤的低產區創造了新紀錄》。這天的《人民日報》還沒有送到嵖岈山,不過趙光他們已經知道消息上了《人民日報》,卻遠遠沒有滿足。
  • 有人總結出了落馬乾部的「八種心態」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整合近兩年中國紀檢監察報、檢察日報等刊登的典型案例,為您揭開落馬乾部背離初心的八種「致命心態」。習近平總書記曾一針見血地指出,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幹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熱衷於燒香拜佛,遇事「問計於神」,這樣的黨員幹部,就是精神上「缺鈣」、得了「軟骨病」。這種病不僅得治,還得早治。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用什麼堵住「逆淘汰」的黑洞
    埋頭苦幹、廉潔奉公的幹部上不去,善於投機鑽營的人反倒如魚得水,對此,幹部群眾充滿痛恨與無奈。   更大的危害在於,「逆淘汰」會催生「裹挾效應」,助長不正之風。如果「不跑不送,原地不動;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的潛規則大行其道,會在很大程度上動搖那些埋頭幹實務、遇事守規矩幹部的信念。
  • 人民日報10大經典案例全解析!
    ▲新媒體中心新聞報導創新案例分享會海報 大數據觀察——呈現大數據背後的大氣象   要聞七版推出的「大數據觀察>——「幹部狀態新觀察」欄目的創新探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傾聽基層幹部心聲,讓敢擔當有作為的幹部有幹勁、有奔頭。
  • 高三成績不升反降,多半是因為下面三個原因,現在改還來得及
    你多半遇到了下面三個問題,千萬不能忽視分享學習故事,記錄點滴成長。眾所周知,高三是衝刺的一年,也是最後的時間,不少同學在高一高二渾渾噩噩,沒有目標,只知道跟著老師的腳步學習,到了高三卻開始有一種緊迫感,感覺自己好像什麼都學過,但是又什麼都不會,這種並不是個別現象。由於高考一步步臨近,焦慮和壓力都朝高三生襲來,心理狀態不好的同學很容易亂了陣腳。
  • 被生物學家傑裡米·維德釣上來的6條巨型淡水魚,你認識幾個?
    他非常喜歡釣魚,曾在世界很多著名的淡水河和淡水湖裡釣上來巨型的淡水魚,不少魚都讓世人十分吃驚。圖為傑裡米·維德釣上來的巨型水虎魚,這種魚體型巨大,牙齒鋒利,十分兇猛,幾乎河裡所有的生物都會成為它的食物。見識很廣的傑裡米·維德釣上來這條魚之後,還是被嚇了一條。圖為巨型黃貂魚。這種魚呈巨大的扁平狀,體重接近100公斤。
  • 謝志偉:從牛群蒙城落戶看幹部「掛職」現象
    據1月2日人民日報《華東新聞》報導,去年12月28日,在安徽省蒙城縣第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牛群以323張贊成票,7張棄權票當選為蒙城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到去年底,牛群掛職蒙城縣副縣長兩年期滿。面對蒙城人民的再三挽留,面對剛剛起步的事業「五子牛」特殊教育學校的殘疾孩子,牛群選擇留在蒙城。
  • 【習語】習近平談黨員幹部的學習之道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開展這次主題教育,就是要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推動廣大黨員幹部全面系統學廣大黨員幹部如何做到理論學習有收穫,如何防止理論學習「散」「淺」「虛」等常見問題,是我們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堵點」和「痛點」問題。為此,黨建網微平臺從總書記的講話中整理了涉及黨員幹部學習的相關論述,以期對大家有所啟發。
  • 幹部考察要由「平面圖」到「立體畫」
    為幹部「畫像」是幹部選任的必經程序,是了解幹部思想動態、工作狀態的最佳方式,只有為幹部全方位多角度畫出精準「肖像」,掌握幹部的主要特點和實際表現,才有助於幹部選任工作中識人用人的精準度,防止幹部選用「千人一面」;才能讓「帶病者」曝出隱疾、現出原形,讓好幹部脫穎而出,用當其時、用其所長
  • 民間故事:二百五教書,七棵桑八棵柳,古代「驢得水」
    而且還眼高手低,對別的行業指手畫腳,橫挑眉毛豎挑眼睛。這種人對社會各種看不慣,覺得自己辛苦不掙錢,全天下的人都悠閒還掙錢多,老天不公平。其實這是紅眼病,得治。古時候就有一個好吃懶做的二百五,種地,體力不行;做生意,腦子不行;幹什麼活都覺得辛苦,可又想找個輕鬆掙錢的好差事。
  • 七師檢察機關援疆幹部張楓榮立個人「三等功」
    七師檢察機關援疆幹部 榮立個人「三等功」 8月28日,七師檢察機關援疆幹部表彰大會在車排子墾區檢察院召開,七師檢察分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李秋航為張楓頒發「三等功」獎章和榮譽證書,並作總結講話。
  • 黨員幹部為什麼要忠誠?
    對黨忠誠老實,就是要做忠誠的老實人,這既是黨對黨員幹部最基本的政治要求,也是黨員幹部最重要的政治素養。黨員幹部為什麼要忠誠?忠誠問題說到根子上是「信什麼」問題,是人生價值的判斷問題。不容忽視,如今一些黨員幹部想得比較多的,是怎樣才能提拔得更快?怎樣才能取得更大成功?怎樣才能掙更多錢?卻少有思考「為什麼出發」的問題。
  • 嚴明政治紀律要求 嚴禁突擊提拔幹部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 記者從合肥市紀委監察局了解到,合肥市壓緊壓實責任,強化「七嚴禁、一所有」,嚴禁突擊提拔幹部,嚴禁擅自調整幹部崗位等,確保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穩步推進。
  • 女子無才便是德?做到這點,比肩諾貝爾獎獲得者
    女子無才便是德?倒不見得哦,凡事依賴他人,處處示弱的女性,真就過得輕鬆自在嗎?我想大部分的女同胞,並沒有諾貝爾獎獲獎者這般學富五車、才高八鬥,但能夠做到的——努力讓自己經濟獨立。女性的經濟獨立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