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一種食用菌,只長在「白蟻窩」的上面,一斤售價150元

2021-01-09 三農君

在農村有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它的生長環境和其它食用菌不同,它喜歡生長在白蟻窩的上面,它是和白蟻共生的菌類,有白蟻的地方才有它的存在,人們也可通過尋找白蟻找到它,也可以通過它找到白蟻。這種食用菌就是雞樅菌,那麼雞樅菌有何特別之處呢?

雞樅菌

雞樅菌質細絲白、美味營養,富含鈣、核黃酸等物質,還含人體必需的胺基酸、蛋白質、脂肪,吃法也是各式各樣,可炒著吃、燉湯、油炸、清蒸等。

雞樅菌別稱很多,在江西稱雞性菇,臺灣稱肉絲菇,個人還是覺得這個名字最符合它,白蟻菇(日本叫法)。因為它因白蟻而存在,這個稱呼更加貼切、更加有意義。

人們可以通過白蟻尋找到它,還可以用鼻子尋找到它,它散發著一種特別的香味,鼻子很靈敏的朋友,一般在10米左右就能聞到它的香味。

由於這種食用菌和白蟻共生,一般白蟻很多的地區,它的分布就越多。比如我國雲南(黔西南州)、貴州(六盤水)、江西等地區分布較多。

雞樅菌的營養價值也離不開白蟻的幫助,雞樅菌從白蟻窩獲得菌種和營養源,這樣雞樅菌才能健康成長,相反白蟻也可從雞樅菌那獲得營養和抗癌物質,使其更加強大,可謂二者相互依存。

那麼雞樅菌離開了白蟻窩是否就不能存活了呢?野生的一般都不會存活,據了解當白蟻窩搬走的時候,就是雞樅菌死亡的時候,因此採摘時不要動下面的白蟻窩,這樣第二年它還會生長,等白蟻走的時候,這裡就不會生長了。

雞樅菌作為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同時也被稱為「野生食用菌」之王,當然它的售價也是很昂貴的,但是價格還可以接受,一般一斤售價150元,假如肉質嫩、品質好的價格也會比這高點。

各位網友,你們對雞樅菌有多少了解?歡迎留言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白蟻窩上面的美味蘑菇,一斤200元,再過一個月就能採摘
    白蟻窩上面的美味蘑菇,一斤200元,再過一個月就能採摘蘑菇是我們生活中經常食用的食物之一,這種特殊的食物和一般的蔬菜很不一樣,它沒有葉子,沒有葉綠素,生長不需要陽光,它由菌絲和子實體兩部分組成,菌絲是蘑菇吸收營養的器官,子實體則是蘑菇繁殖的主要器官,同時也是人們採摘食用的部分。
  • 如果發現白蟻窩上面長有棍子,有可能遇到了稀罕物,1斤五千元
    導讀:如果發現白蟻窩上面長有棍子,有可能遇到了稀罕物,一斤五千元白蟻是村民相當討厭的昆蟲,白蟻特別喜愛啃食家具,而且還會危害農田,白蟻窩更是大的超出想像。最深的白蟻窩能夠達到數十米深,白蟻天敵少,繁衍能力超強。是蟻類之中家族較為龐大的一種。
  • 生長在白蟻窩裡,一斤上千元,號稱「菌中人參」,真有那麼神奇?
    白蟻是農民們討厭的一種昆蟲,因為它主要以植物性纖維素及其製品為主食,而這些東西一般只在種植的農作物、樹木的根、莖中才有,所以白蟻能蛀食多種大田作物、經濟作物、林木、果樹和種苗,從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 農村的一種黑色菌子,有「肉」的味道,殊不知價錢很高,如今80元一斤
    熟悉食用菌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雞樅菌,它的口感脆嫩,味道鮮美無比,而且營養價值也十分豐富,它與松茸,牛肝菌,羊肚菌合成食用菌中的"四珍"。並且用它做出來的菜餚都是雲貴高原地帶非常有名的一道菜,其中僅根據顏色就可以分為黑皮,青皮,白皮,花皮等四中顏色。
  • 它是白蟻的剋星,高血壓、結石的良藥,因濫捕致其達到幾千元一斤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對農村的了解也更加的深刻。農村不必城市,到了城市才發現了巨大的差別,農村條件差,記憶中的小時候不會有太多的零用錢去買零食,更沒有幾樣像樣的玩具,很多時候都是利用農村的各種天然資源來玩耍。
  • 農村一種長紅色果實的植物,果實可以做成調味香料,一斤售價20元!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倒著走的蟻獅,1年吃掉數萬隻白蟻,農村娃當玩具,卻不知價值極高
    說到兒時玩過的玩具,讓筆者印象比較深刻是一種頭上長有一個大鉗子的小昆蟲,很多農村娃都喜歡把它當玩具,經常能一玩一整天 在當時,很多的農村娃就常去沙堆中找尋蟻獅,然後就把它放在手心上,你就會發現它不僅是倒退著走的,而且還會不斷往手掌裡面鑽。蟻獅長得有點像蜘蛛,後來看了西遊記以後發現,它更像是沙和尚的頭部,頭扁平,前端有一對形如鉗狀的強大彎管非常的形象。
  • 倒著走蟻獅,1年吃掉數萬隻白蟻,農村娃當玩具,如今萬元1公斤
    蟻獅長得有點像蜘蛛,後來看了西遊記以後發現,它更像是沙和尚的頭部,頭扁平,前端有一對形如鉗狀的強大彎管非常的形象。,因此算得上是一種益蟲。它最愛吃的就是白蟻了,有數據統計一隻蟻獅一年能吃掉數萬隻的白蟻。就算是沒有吃的了,也不用擔心它會被餓死,因為蟻獅就算是不吃不喝也能活近一年。而且蟻獅還有一點很厲害,它是沒有肛門的,這種動物是只吃不拉的,這也就解決了它在沙陷阱裡的衛生問題。
  • 它是「野生菌之王」,白蟻窩附近才有,一斤200元,遇到別錯過
    農村是個好地方,那裡空氣清新,山水秀麗,風景優美,非常的適合人們居住,也是個休閒度假的好地方。同時在農村的野外還有很多美味,有各種各樣的野果和野菜,還有各種美味的野生蘑菇。說到蘑菇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到一種農村極為珍貴的蘑菇,這種蘑菇叫做雞樅菌。
  • 農村俗稱「沙牛」的蟲子,只會倒著走卻愛吃白蟻,80後把它當玩具
    摘要:農村俗稱「沙牛」的蟲子,只會倒著走卻愛吃白蟻,80後把它當玩具!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裡總是能見到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小昆蟲,對於農村的70後、80後一代的人來說,在童年時肯定沒少去山裡抓一些小動物來當「玩具」玩耍。
  • 白蟻「種」出來的蘑菇,味道又香又甜,野生的200塊一斤
    白蟻「種」出來的蘑菇,味道又香又甜,野生的200塊一斤說到白蟻想必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種危害極大的害蟲,專門啃食樹木為生,對林業危害極大,一窩白蟻一年可以破壞近十畝林地,可以說是樹木最大的敵害。同時它還會破壞木質結構的房屋,尤其是一些歷史悠久的古代木質建築物,經常會被白蟻侵襲,這給文物保護帶來了很大困難,所以談到白蟻很多人都是很痛恨它的。不過白蟻雖然很可恨,但是它卻能給人們提供一種美味的蘑菇,這種蘑菇就是傘把菇。
  • 農村稻田一種蟲子,農民見了不怪反喜,現在一斤要賣150元
    #三農#種植過水稻的農民朋友都應該知道,經常會遇到禾蟲這種蟲子,在以前農民朋友們只能是煩惱,不過在我國南方一些地方這種禾蟲的身價大漲,有些賣出了150元一斤的高價,這比水稻本身的價格高出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 小夥養殖一野味,一隻一年成本182元,200元一斤,一隻利潤近千元
    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小夥養殖一種野味,一隻一年成本182元,200元一斤,一隻利潤近千元。說起果子狸,縣裡的養殖場負責人小徐對它最了解了。自果子狸洗白冤屈之後,年輕的小徐就開始對果子狸產生了興趣,並且說服家裡人幹起了果子狸養殖場。
  • 農村一大益蟲,一年吃掉3千隻蚊子,如今80元一斤快被吃絕了
    導讀:農村一大益蟲,一年吃掉3千隻蚊子,如今80元一斤快被吃絕了夏季到來之後,不僅天氣炎熱,還有特別多的蚊蟲,尤其是在農村野外,那簡直不要太多,每次吃過晚飯後去田邊散步,若是不噴點花露水,散完步回來保準被蚊子咬得一身是包。
  • 過去農村路邊常見的一種草,麻雀很喜歡窩上面,現在珍貴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過去農村路邊常見的一種草,麻雀很喜歡窩上面,現在珍貴了。過去在農村路旁、溝渠邊、地頭等處,常見有一種匍匐生長的草,麻雀特別喜歡窩在上面,過去農村這種草非常的多,誰也沒有太在意,現在這種草竟然不常見了,就有人說它很珍貴了,其實這就是叫做「臥膽草」的田間雜草。
  • 農村一種長在樹上的野菜,長得像蟲子,20元一斤很搶手
    每年的此刻,農村有一種特殊的野菜,它不是匍匐式地長在地上的而是長在樹上的,就像一條條蟲子掛滿了枝頭,著實有些嚇人。不過當你走近了又會覺得有些可愛,很想伸手把它們摘下來把玩。這就是農村很常見的一種野菜——核桃紐,也叫長壽菜或者核桃花。現在正是核桃鈕開花的時節,一條一條的核桃紐掛在樹枝上,隨著春風輕輕搖晃,很是有趣。
  • 因名字而火,營養與堅果相似,售價25元一斤,市場供不應求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和農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因名字而火,營養與堅果相似,售價25元一斤,市場供不應求。
  • 農村一種野生植物,當雜草除,賣100元一斤,有人靠它發財
    農村3月,萬物發芽。在這樣一個春季盎然的季節裡面,所有的生物都忍不住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很多城市人都非常羨慕農村人能夠生活在這樣一個離大自然非常近的地方。青山綠水,風景也非常的秀麗。說到農村,大家可能就會想到路邊田野中的一些綠油油的野草。
  • 這種植物,看得摸不得,扎你就像蠍子蟄,售價卻高達60元一斤
    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分布著這樣一種植物,它生命力十分頑強,常常生長在房前屋後,只需要一株,就可以在短短兩三年時間內長成片。它曬乾後還是一味藥材,售價高達60元一斤,但是村民並不喜歡它,發現一株就剷除一株,如果任其生長,遮擋了道路,那麼行人就麻煩了。它與其他草本植物不一樣,其它植物,光腳光腿穿過去沒事,而它只要挨上你裸露的皮膚,那麼你將遭受被蠍子蟄般的劇痛。
  • 農村一種草,被稱作「暖身參」,長蟲子的更珍貴,曬乾100一斤
    鄉下一種野草,被稱為「暖身參」,長蟲子的更珍貴,曬乾100一斤我們很多人都是在農村長大的,小時候的回憶都和農村有關,直到如今,農村的各種事物我們都還非常熟悉,每次看到它們就有一種親切感,每當想到童年時的那些快樂時光,總能讓我們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