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京東菜鳥最新布局分析電商物流的發展模式,並對亞馬遜物流模式...

2020-11-29 雨果網


2016年,京東物流與菜鳥物流分別發生了有哪些大事發生?

(一)京東物流

1.達達併入京東到家,打造最大本地生活物流平臺

京東到家和達達合併的商業邏輯又是什麼呢?據悉,京東到家與達達戰略合併後的全新布局是從四個方面整合與升級:

業務結構:合併後的新公司,將包含兩大業務版塊:眾包物流平臺+超市生鮮O2O平臺。

物流業務整合:眾包物流平臺將整合原有達達和京東到家的眾包物流體系,並繼續使用「達達」品牌,通過充分發揮共享經濟開放、連接和高效的特點。為中國眾多的零售、服務和O2O企業提供規模化、低成本的「最後三公裡」物流基礎設施服務。

O2O業務整合:O2O平臺則會繼續沿用「京東到家」的品牌,「派樂趣」品牌和業務將併入京東到家平臺。通過與線下商超、零售店和便利店等多種業態的深度合作,在超市生鮮領域持續深耕,打造便捷和高品質的消費者購物體驗。

全新的戰略定位:這兩大業務版塊將彼此配合,同時與京東集團的各項業務和資源戰略協同,共同打造中國最強大的本地物流和O2O電商平臺。

請注意最後一個定位,打造中國最強的本地物流,這實際上反應了京東對於現有自建的物流模式的一種反思,深層次的原因是O2O增速比傳統電商更快,京東自建物流完全無法滿京東到家足這個需求。

2.劉強東接受央視採訪,直觀表達他對京東物流的一些設想

京東物流的設計理念是:市場所有的快遞公司,設計初衷都是希望物品不斷搬運,搬運次數越多,越有利潤空間。但京東物流設計理念是減少商品搬運次數。

劉強東強調,如果京東把每件商品在整個中國搬運7次以上降到兩次,才有社會價值。「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快遞公司能夠做到的,必須放在一個完整的供應鏈上去思考整個京東物流」。從劉強東的親自表態來看,他心中理想的物流模式是多地設倉,把貨物分撥的效率提升,讓物流離用戶更近。因此京東會向京東的KA商家合作夥伴整體電商物流解決方案。

京東商城8月10日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淨營收為人民幣652億元(約合98億美元),同比增長42%,淨虧損為人民幣1.321億元(約合199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的淨虧損人民幣5.104億元減虧74%。值得注意的是,財報顯示第二季度京東的服務和其他項目(主要來自於電商平臺業務)的淨收入為5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7%,這是京東商城開放第三方平臺、向第三方商家提供物流等服務的結果。而且,今年春季開始,物流提價帶動了京東營收額上升。從劉強東的設想上來看,從本質上來說,京東物流是一家物流公司,直接的競爭對手就是通達系與順豐。

(二)菜鳥物流

1.菜鳥聯盟成立,菜鳥網絡首次融資之後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推出菜鳥聯盟

2016年3月28日,菜鳥網絡宣布與物流夥伴成立菜鳥聯盟,同時拿出10億作為菜鳥聯盟的啟動基金。根據介紹,菜鳥聯盟成立後,首期將推出當日達、次日達等優質產品,並承諾「說到就到、不到就賠」。而菜鳥聯盟5~8年的願景是,服務1000萬企業,每年配送1000億個包裹。菜鳥網絡聯合圓通、中通、申通、韻達、天天、百世等國內六大快遞企業,共同推出了橙諾達服務。而此次菜鳥聯盟推出的產品包括:當日達、次日達、橙諾達、定日配送、夜間配送、送貨入戶、開箱驗貨、上門取退等。據菜鳥網絡有關人士介紹,目前當日達服務做到了12個城市,而今年將會覆蓋到20個以上;次日達是90個城市,今年最低目標是150個城市,同時還將覆蓋1000個區縣。從成立菜鳥聯盟這樣一個協同組織來看,菜鳥網絡秉承了阿里一貫做生態的風格,不直接做物流,用平臺生態的方式把物流服務商吸納進來,菜鳥網絡變成一個物流生態平臺。

2.菜鳥裹裹的推出

京東物流服務好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京東快遞小哥的收入高,而據北京交通大學發布的報告,絕大部分快遞員月薪僅在2000~4000元之間,超過6000元就屬高收入。菜鳥網絡發布的「快遞版滴滴」——菜鳥裹裹通過大數據為快遞員大幅增收,使用菜鳥裹裹搶單最多的快遞員每月能增收近7000元,收入過萬已不是新鮮事。大數據全面優化快遞員配送線路來自上海的百世快遞快遞員楊波從今年開始使用菜鳥裹裹搶單,最多時每天可利用平臺搶到50單以上,每月可穩定增收6700元左右。「在使用菜鳥裹裹以前,每天我們能攬收二十幾單就不錯了,但使用菜鳥裹裹後每天能多送一倍。」在滴滴改變出行方式之後,菜鳥裹裹這個快遞版的滴滴也在悄然改變快遞員的工作方式。效率與單量的大幅提升,使快遞員的工作不再是粗放低效的人工勞作,也使他們的收入更加穩定。從裹裹的推出,也能看出,菜鳥網絡希望通過技術、新的商業模式、多方協同來應對電商與O2O的高速發展,提升整個中國電商O2O物流行業的發展。

3.阿里投資點我達,投資金額高達10億元

點我達接入菜鳥網絡,在京東收購達達之後,另一大眾包平臺——點我達也加入了阿里陣營,且接入了菜鳥網絡。

二、從京東比對的亞馬遜來看,亞馬遜物流模式究竟是什麼?

(一)在一次對外交談中,貝索斯曾說電商、AWS雲計算、Prime會員是亞馬遜的三大支柱業務

從業務對營收的貢獻來說,這種說法誠然是不錯的。但是,按照亞馬遜前高管John Rossman的說法:在貝索斯和他的團隊看來,真正能夠保衛亞馬遜電商帝國地位的,其實是物流。快速擴張的電商帝國要想理解亞馬遜的物流有多厲害,就必須先了解亞馬遜本身。把亞馬遜比作一個電子商務版的沃爾瑪再加上一個聯邦快遞;這種比喻顯然是不盡恰當的。尤其是亞馬遜近乎荒謬的擴張速度,是二者根本無法比擬的。2010年亞馬遜的總營收為340億美元,2015年則變成了1070億美元;後者是前者的三倍還要多一點。在僱員人數上,2010年亞馬遜擁有33700名員工;到了2016年6月,這個數字變成了268900,比前者增加了將近7倍。為了提供足夠多的辦公地點,亞馬遜包下了西雅圖的南湖聯盟區,並且在此處興建了3座總部大樓以容納員工。從股價來看,很顯然華爾街的投資者也認可這樣的一個增速:2010年9月10日,亞馬遜的股價是142.44美元;如今已經達到了772.44美元,另據分析師Gene Munster稱,預計亞馬遜在今年內賣出72億件商品,到了四年之後的2020年,這個數字會變成126億。

(二)很顯然,亞馬遜物流技術核心不是自建,而是大數據指導下的模式創新

亞馬遜是第一個將大數據推廣到電商物流平臺運作的企業。電商完整端到端的服務可分為五大類,即瀏覽、購物、倉配、送貨和客戶服務等。

1.用戶瀏覽

亞馬遜有一套基於大數據分析的技術來幫助精準分析客戶的需求。具體方法是,後臺系統會記錄客戶的瀏覽歷史,後臺會隨之把顧客感興趣的庫存放在離他們最近的運營中心,這樣方便客戶下單。

2.購物便捷下單

在這方面可以幫助客戶不管在哪個角落,都可以快速下單,也可以很快知道他們的喜歡的選品。

3.倉儲運營

大數據驅動的倉儲訂單運營非常高效,在中國亞馬遜運營中心最快可以在30分鐘之內完成整個訂單處理,也就是下單之後30分鐘內可以把訂單處理完出庫,從訂單處理、快速揀選、快速包裝、分揀等一切都由大數據驅動,且全程可視化。由於亞馬遜後臺的系統分析能力非常強大,因此能夠實現快速分解和處理訂單。

4.配送

精準送達是對於當前電商物流來說,絕對是一個技術活,電商物流的快物流不是本事,真正高技術的電商物流服務,是精準的物流配送,亞馬遜的物流體系會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時間進行科學配載,調整配送計劃,實現用戶定義的時間範圍的精準送達,美國亞馬遜還可以根據大數據的預測,提前發貨,實現與線下零售PK贏得絕對的競爭力。

三、菜鳥網絡的核心價值到底是不是數據?

菜鳥網絡從誕生之日起就清楚的說明了,菜鳥是一家技術公司,而非物流公司。

四、京東物流的核心競爭力是服務嗎?背後的成本如何?

京東物流目前的核心競爭力的確是服務,但這個服務是建立在高額成本的前提下的。2016年3月底,京東官網宣布將從包郵額度、自提費用和超大超重件計費三個方面調高運費標準,4月1日起,選擇京東配送的自營商品訂單運費調整為6元/單,鑽石會員購買自營商品單筆訂單總金額滿79元免運費,非鑽石會員滿99元免運費。與之前標準相比,免運費門檻提高20元。而上門自提的自營商品訂單運費調整為3元/單,自提免運費時代終結。用戶訂單選擇「極速達」配送服務,則單筆訂單收取99元運費(所有級別會員均收取),之前標準為49元,上調50元。

2015年京東全年虧損94億,而京東自建物流設備、設施的投入就高達62.3億元,較年初增加38億元,增幅達159%,僅2015年一年,京倉儲物流費用就高達139.2億元,相比2014年增幅高達72.5%,此外,京東的人力成本在整個京東架構體系裡佔據了80%,這些驚人的數據都指向了同一個事實:自建物流的確服務好,但成本高額,不能持久更用戶帶來價值,也是導致京東連年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

五、菜鳥網絡的核心競爭力是數據嗎?背後的成本又是如何?

目前,中國的物流行業從規模來看是全球領先,但在技術水平和效率上還有大幅度的提高空間,例如降低空載率(空載率達40%)、道路使用率(運輸力75%在公路上)、卡車利用率低(平均日行駛裡程300公裡),而物流成本為發達國家的2倍以上。在新經濟下,需求碎片化和多樣化已經成規模出現,而現有物流模式卻很難滿足。

2016年6月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物流CEO童文紅提出一個這樣的目標:幫助中國物流進行成本下降,未來中國社會物流總成本佔GDP的比重將從現在的16%下降到5%,相當於每年可以節省出廣東省和江蘇省的GDP總和。

近10多年來,中國快遞業務量的複合增長率超過30%,當電商包裹從每年8.6億增加到206億,繼續在這樣的速度保持下去,快遞業的能力很快就會難以支撐,價格戰、資源重複建設等也讓行業面臨成長壓力。提高物流的效率,有助於改善用戶體驗,疏通電商行業普遍遭遇的瓶頸。菜鳥網絡在堅持用平臺協同、技術驅動的模式來解決告訴增長與成本的矛盾問題

物流行業一旦實現智慧和共享,可以幫助中國大大降低社會物流總成本。因為,大數據降低了信息處理的成本,而提高信息處理的效力。雖然目前有的電商自營物流看似可以做到服務好,但這種模式成本很重,侵蝕了大部分利潤,需要靠補貼維持。而且該模式面對每天200萬訂單就需要11萬快遞員,完全不適應電商經濟爆發式增長的趨勢。

在早前的嘗試中,使用菜鳥服務的商家都獲得了物流效率的提升。比如威露士的物流成本下降了25%,御泥坊的物流時效提升了30%。海信電器透露,在銷售規模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其庫存總量下降了30%。菜鳥聯盟的首推業務為「當日達」與「次日達」,運行2個多月來,菜鳥聯盟已經服務650萬消費者,當日達和次日達服務的達成率超過了99%。

可以說,菜鳥網絡的成本肯定遠低於京東物流。

六、順豐、通達系紛紛布局同城即時配送,又是為了什麼?

2016年8月,有消息稱順豐布局同城即時配送,其將聚焦3-5公裡內的同城急配業務,輻射1小時本地生活圈,並推出新產品「即刻送」APP及其相關商家系統。

宅急送已經全面啟動「即時配」業務。無巧不成書,宅急送打造的「即時配」跟順豐的「即刻送」除了名字相似,在產品設計和市場定位上也如出一轍,順豐重點開發的三梯客戶跟宅急送聚焦的10大品類重合度將近100%。

全峰快遞此前推出「O2O閃送」品牌,專門針對同類型的1小時本地化生態圈和社區化O2O推出特色服務,並以此為轉型戰略。

圓通發布「閃電行動」,聯合菜鳥網絡,以同城配送業務為先導,以線上商超、商務零散訂單、門店O2O、保單配送、即拿即送五大業務類型為主。

傳統快遞紛紛布局O2O配送業務,主要是看中O2O未來的市場前景以及高速增長的業務規模,同時這塊將是一個新的業務增長點。

七、總結

1.京東收購達達,京東物流從自建逐步變成融合模式

2.菜鳥網絡變得有競爭力,數據與業務協同的威力開始顯現

3.菜鳥聯盟、當日達城市數量增多

4.從京東看亞馬遜,亞馬遜和菜鳥模式一樣

5.菜鳥網絡核心競爭力是天網與地網的協同,提速與提升服務質量是今年菜鳥的主旋律

6.伴隨著通達系紛紛布局落地配,電商物流與O2O物流的界限開始打破,這肯定是京東自建模式無法承擔的一個市場。

物流很明顯已經成為電商巨頭最核心的一個競爭手段,未來一定是物流一定是技術驅動,平臺協同的未來。

例如現有的菜鳥倉配體系,倉儲是心怡科技,配送末端是整合全國報業發行網絡的萬象物流等傳統電商落地配企業。基於未來業務快速協同的價值來說,菜鳥模式才是符合中國電商與O2O發展的優質模式。雖然目前有的電商自營物流看似可以做到高效。但從京東虧損的數據上看,這種模式成本很重,完全不適應電商經濟爆發式的增長。菜鳥網絡的模式,是通過大數據和協同,把整個行業的物流服務水平提上去,既讓消費者和商家收益,也幫助物流行業實現整體繁榮,這才是趨勢。

現階段自建物流可以滿足短時間內的業務需求,但電商,特別是O2O未來還會保持高速增長,從京東收購達達的邏輯上,我們也看到平臺協同的模式才能適應業務的快速發展。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

相關焦點

  • 電商物流的幾種揀貨模式與案例
    電子商務這幾年的發展,已經論證了這是一個必然的社會趨勢,儘管過程中有波折,預言中的低谷或者說寒冬也會來,但從長期趨勢來看電子商務是大勢所趨。  在電商熱潮中,物流日益成為關鍵點。京東在物流體系上的大手筆投資,淘寶大物流戰略,傳統企業進軍電商的各種大大小小的電商物流中心。快速的分揀、更短時間內的送達,已經成為電商企業競爭優勢的著力點。
  • 電商物流中心幾種常用的分揀模式分析
    從長期發展來看,電子商務是大勢所趨。在電商熱潮中,物流日益成為關鍵點。京東商城在物流體系上的大手筆投資,淘寶大物流戰略,傳統企業進軍電商的大大小小的物流中心,都引人矚目。快速分揀、更短時間內送達,已經成為電商企業競爭優勢的著力點。筆者根據不同規模電商企業的物流特點,結合典型案例,介紹幾種常用的物流中心分揀模式,供大家參考、借鑑。
  • 複印紙品牌百旺試水電商模式 想解決線下物流效率低的頑疾
    複印紙行業也想藉助電商渠道改變它傳統的銷售模式。4月10日,全球領先漿紙生產商亞太森博旗下複印紙品牌百旺發布了全新品牌Logo和兩款全新品質複印紙產品,同時宣布與京東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供應鏈、渠道、物流、大數據等多個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布局複印紙行業電商新生態。
  • 淺談跨境物流的COD模式
    做國際外貿,其中物流業務可是重要的支撐服務項目,尤其是當前跨境電商發展趨勢十分興盛,更是給國際貿易的發展注入了嶄新的發展活力,跨境物流需求增大,因此很多專門的物流公司應運而生。得益於這些跨境物流公司的出現,因此很多外貿公司當前在商品的運輸上整體還是十分便利的,他們可以與這些跨境物流公司進行合作,進而實現盈利上的雙贏。自2018年以來,在跨境物流中,其中COD模式十分盛行,並且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那麼COD模式指的是什麼樣的物料配送模式呢?COD的全稱為「cash on delivery」,用中文簡單來說就是「貨到付款」模式。
  • [雜誌文章]京東自建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本文為全文】作者簡介:單寒冰(1991—),女,漢族,山東濰坊人,碩士,濟南大學商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摘 要: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B2C電商企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物流服務卻跟不上其發展的腳步。
  • 生鮮電商運營模式案例 盒馬鮮生模式SWOT分析
    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各行各業都開始逐漸地實現自身與網際網路的融合,生鮮行業也是如此,其中盒馬鮮生可謂是典型代表。本文總結生鮮電商現有模式,基於SWOT分析法,合理分析盒馬鮮生商業模式成功的原因及其中的隱患,並得出後續發展建議,這為現有的中小生鮮企業實現網際網路化提供了借鑑。
  • 物流新產業周期的平臺模式與路徑
    二、從行業地圖看物流企業的發展壯大 首先,我先分享一下路歌的發展路徑。路歌已經有17年的發展歷程。 從路歌整個發展過程中,我認為,物流企業能否做大,和兩個因素相關,一是標準化,二是企業投入。標準化和投入的匹配對企業發展有重要影響。 如何應用這個理論觀點,我做了一個分析。
  • 2020年中國物流園區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公司最新發展動態  第三節 江西鄱陽湖現代物流園有限公司    一、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二、企業主要合作夥伴    三、運營物流園區介紹    四、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五、入駐園區企業結構    六、公司最新發展動態  第四節 雲南浩宏物流有限公司    一、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二、企業主要合作夥伴    三、運營物流園區介紹    四、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五、入駐園區企業結構
  • 透視骨幹物流信息平臺的商業模式、管理模式與盈利模式
    28家首批骨幹物流信息平臺試點單位名單的發布標誌著新時代從國家層面賦予了物流平臺新的使命,即加快推動解決「信息孤島」「信息煙囪」等長期制約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提高物流業現代化、組織化、智能化水平,為深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 電商網狀物流將被深入「毛細血管」小物流渠道取代
    雖目前的業務重心不同,但兩者都要發力做「本地生活服務平臺」,而其實質就是即時物流配送業務。另外,9月23日宣布獲得7000萬美元C輪融資的社區電商「愛鮮蜂」也表示,下一步將發力物流領域的投資布局。   無獨有偶,「京東到家」和「餓了麼」這兩個本地生活服務的「流量巨頭」早已經開始搭建自己的眾包物流體系。
  • 半日達10周年:從京東物流看中國電商物流體驗如何被定義
    截至目前,京東物流已經在全國布局了超過750個倉庫,包括中心倉、區域倉、城市倉、本地倉、前置倉等規模不一、不同層級的倉庫,在各城市群中形成了「一主多輔」的多層布局形態。 就以「長三角城市群」為例,該城市群所囊括的26個城市中,以上海為中心,以南京、杭州、合肥為次中心,以鹽城等為三級中心,分別布局了中心倉、區域倉及城市倉,基於這些不同層級倉群的布局和輻射能力,以及供應鏈全鏈條服務、集約化管控、大數據管理分析等,減少商品的搬運、周轉次數,全面提升運營效率。
  • AI+物流的應用與發展,在物流行業起到什麼作用?
    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深入地改變了業態,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關於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網際網路+」快遞成為快遞行業發展的新方向。在快遞業中推進移動互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服務,引導企業加強數據分析與應用,做掌上物流、智能物流、雲物流、虛擬倉儲等,增強快遞業的信息化水平。快遞業從起初的勞動密集型已經轉變為技術密集型。
  • 第三方物流組織運作模式探討
    筆者對目前我國的物流市場作了一些研究與分析,並把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組織與運作歸納為三種形式。     一、市場現狀分析     目前在我國已快速興起了一些從事物流的企業公司,但總體來說,第三方物流市場很不完善,沒有形成規模,總結物流市場的制約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首先,第三方物流需求嚴重不足。
  • 剖析102家公司會員模式(1):亞馬遜的prime會員有何奧秘?
    對行業內的其他公司來說,不盲目的模仿,而是理清楚自己公司所處的行業、發展階段、商業模式,選用最適合自己的會員模式是至關重要的。三、商業模式在理解亞馬遜經營哲學的基礎上,我們來看亞馬遜的Prime會員做出決策的背景。雖然現在的亞馬遜業務形態非常繁雜,包括:電商、物流、數字媒體、生鮮超市,智能音箱、電子書,雲計算,涉及2B、2C、線上,線下的不同領域,儼然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生態。
  • 跨境電商、跨境物流商、跨境物流系統三者的發展與聯繫
    跨境電商、跨境物流商、跨境物流系統三者的關係並不複雜,總體來說跨境電商帶動了跨境電商物流發展,進而推動跨境物流系統的應用。在以往,跨境物流系統的使用並不廣泛,大多屬於單機版的貨代內部業務管理系統,基本知識充當一個自動化Excel表格的作用。
  • 亞馬遜fba好消息:放鬆物流配送規定!
    伴隨著美國物流配送狀況越發嚴重,商家很有可能會面對大批量延期物流配送產生的負面效應,因而亞馬遜在近幾日通告商家,放鬆SFP計劃的物流配送時效規定範疇,協助更多的商家挺過此次疫情關卡。在外國媒體透露的亞馬遜可靠消息稱,亞馬遜已經在整改對SFP商家的交貨速率規定,更新後商家只須要確保55%的隔日達物流配送時效就可以維持SFP計劃的資質。 SFP便是大家通稱的商家物流配送Prime,參與了這一計劃的自物流配送在確保物流配送時效的狀況下,能夠和FBA商品一樣享受「Prime」物流配送標誌和流量傾斜。
  • 安能物流獲21世紀最佳商業模式獎
    通過專家組委會的嚴格評審,安能物流榮獲21世紀中國最佳商業模式獎,同時獲得商業模式獎的還有知乎、瑞思教育、百果園、完美日記等網際網路、教育、社區生鮮、美妝領域優秀企業。  安能物流董事長王擁軍受邀在高峰論壇以《快運新天地》為主題演講,並獲評為21世紀中國最佳商業模式先鋒人物,同時也是本年度唯一獲評的商業領袖。21世紀中國最佳商業模式獎每次僅頒發1-2個各領域傑出的商業領袖,旨在表彰在某一行業或事件上有出色表現的商業領袖。歷年獲得此榮譽的人還有華大基因CEO尹燁、平安好醫生董事長兼CEO王濤、慧聰集團董事會主席劉軍等業界領袖。
  • 關於亞馬遜FBA業務模式的FBA頭程運輸解決辦法
    FBA是Fulfillment by Amazon的簡稱,意思是亞馬遜物流為賣家進行相關的服務。FBA是亞馬遜2007年開始為第三方賣家提供的服務,亞馬遜將自建的亞馬遜倉庫開放給第三方賣家使用。第三方賣家發到FBA倉庫的貨件,由亞馬遜代為提供入庫、倉儲、分揀打包、發貨派送、客服以及退換貨等相關服務,亞馬遜按照貨物的屬性來進行相應的收費。根據Marketplace Pulse的數據分析,亞馬遜上所有賣家使用FBA的平均比例為52%,而中國賣家這一數據超過75%。
  • 家居業的電商、S2B2C模式與零售標準化
    不同創新模式各有利弊,取長補短本章總結了當前家居市場衍生出的新商業模式:前置接觸模式、電商模式、S2b2c模式、以及大型平臺生態布局,並分析了相應的優勢及局限。整體來說:前置接觸模式提供了新的流量渠道;電商模式的性價比優勢、精細化運營值得借鑑,同時線上線下融合也是重要趨勢;S2b2c對b端效率、c端體驗都有良好的體驗,並且從一站式購物對品類的要求來說,供應鏈整合是家居巨頭崛起的重要要素。 前置接觸模式在新零售、網際網路發展迅猛的時代,傳統媒介引流的局限越發凸顯。
  • Sci.Fun論文選題推薦|物流配送專業畢業論文參考題目
    物流配送論文題目一:1、 京東自建物流配送模式研究2、 民用無人機在物流配送行業中的分析與設計3、 基於Spark的並行遺傳算法在物流配送問題中的應用4、 「大數據」思維下的菸草物流配送中心設備管理系統開發與應用5、 網際網路+視角下農村電商物流配送運作模式分析6、 O2O模式下電商物流配送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