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財經獨家,速關注
去年11月底,國內某企業的小吳體驗了一把美國的「黑色星期五」大促。這個唯一可以與中國電商大促相比的購物節,不僅消費總量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消費體驗更是天差地別。在這次體驗中,這位消費者所購買的三單商品,分別出現了訂單量太大無法發貨、送錯地址、貨品被摔壞以及大幅度延期的狀況。
其實這些故事你可能也似曾相識。很多年以前,中國剛開始搞電商大促的時候,當數以萬計的商品洶湧襲來,原有的物流體系根本無法招架,丟件、破損、延遲似乎是當時大促的「日常」。那個時候,能不被這種混亂局面擾亂的只有京東一家。
更鮮明的轉變發生在2010 年。這一年3月,京東物流首次在6個城市試點推出「半日達」(也稱「211限時達」)服務,並逐步推廣至全國。在過去10年間,從時效到網絡覆蓋,一次次的快遞服務升級,讓大眾的網購體驗有了質的飛躍,也讓中國快遞物流服務的水平成為全球樣本,更成為中國電商興盛發達的直接動力。
又到一年大考時。作為大促的超級穩定器,京東物流19日發布了今年11.11服務舉措。在全力保障全國範圍上門服務的同時,今年還將繼續發揮智能科技的強大勢能,與公鐵空一體化組合運力的高效運轉。這些措施,將在今年為更多消費者帶來最快分鐘級的服務體驗。
回顧過去10年的電商物流變遷,很多極致體驗已消費者不知不覺間被定義,並已成為生活日常。
不只是更快!時間的極限被正反覆突破
如今,年度大促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小部分。除了拔些覬覦已久的草,大部分購物行為都在午餐或者喝咖啡的間歇就隨手完成了。你可能沒有想過,你是從什麼時候才開始習慣於在網上購買當天晚上要用的烹飪調料。又或者,從什麼時候開始,在發現洗髮水瓶空了以後,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去逛超市?快遞的觸達速度,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習慣和消費定勢。
把時間調回到2010年,京東物流在這一年的一個措施,成為了中國電商購物體驗的一個分水嶺。這一年,京東物流開始在6個城市試點推出「半日達」服務,也稱為211限時達服務。即以兩個11點為服務節點,當天上午11點前下單購買的商品,當天下午送達;晚間11點前下單的商品第二天上午送達,直接把貨物的配送時效提升到了「半天」的水平。要知道,當時中國的大部分網購物流配送時間都還保持在一周左右。
傳統的物流配送時間概念被徹底顛覆了,這個變化猶如在整個物流行業中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整個中國快遞行業開始以「快」為標準進行發展,越來越多的快遞企業陸續推出當日達、次日達。不僅如此,京東物流還在用其強大的配送能力證明,「快」遠遠不是盡頭,因為時間可以更精準。2016年,京東物流又推出了「京準達」服務,精準到2小時區間的精準配送服務。2017年,七個城市的30分鐘區間的精準送達,讓時間的掌控能力整個行業的成為標準。
這些變化的影響當然不止是在行業內部。重新定義核心城市群的網購時效,讓全社會網購意願直接上升。據統計,2016年至2018年,我國多個城市群網上消費年均複合增長率均超過20%,尤其是京津冀、長三角、成渝、長江中遊、中原、關中平原等十餘個實現半日達覆蓋的城市群,消費總量在全國佔比逐年迅猛上升。而這些整體升級的服務,也讓整個中國零售行業開始更新換代,實現服務升級。一部分由於保鮮等條件限制無法網購的商品開始出現在電商平臺上,另一方面,商家在設計、服務等方面也開始拼時效。
京東物流相關負責人表示,自2007年搭建物流網絡開始,京東物流網絡設計的核心就是將商品放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截至目前,京東物流已經在全國布局了超過750個倉庫,包括中心倉、區域倉、城市倉、本地倉、前置倉等規模不一、不同層級的倉庫,在各城市群中形成了「一主多輔」的多層布局形態。
就以「長三角城市群」為例,該城市群所囊括的26個城市中,以上海為中心,以南京、杭州、合肥為次中心,以鹽城等為三級中心,分別布局了中心倉、區域倉及城市倉,基於這些不同層級倉群的布局和輻射能力,以及供應鏈全鏈條服務、集約化管控、大數據管理分析等,減少商品的搬運、周轉次數,全面提升運營效率。目前,該城市群「211生活服務圈」覆蓋城市佔比已近90%,並且不斷外延擴大,越來越多縣鄉甚至農村的消費者在大促期間也享受到「上午下單下午送達」的極致體驗。
不只是城市!京東物流正在讓空間束縛被打破
中國網購的需求不只是在城市中,更不只是集中在核心城市。在過去幾年中,中國的鄉鎮和整個下沉市場正表現出強勁的消費能力和增長潛力,更成為中國電商,乃至中國經濟所依賴的重要力量。
如何把這些地處偏遠、整體消費能力尚待開發的地區編織在更大的物流網絡裡,成為一個全新的課題。毫無疑問,對於物流企業來說,這個布局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更多的資源。這一次,京東物流又顯示出領跑者的決心——不僅要把商品布局到小區樓下,還要把快遞車開到工廠裡、開到地頭田間。這是繼2010年開始重新定義物流速度之後,再次對現代化物流極致配送的空間能力再次進行定義。
2019年,京東物流首次提出「千縣萬鎮24小時達」時效提速計劃以來,開始重點針對低線城市城區、縣城以及周邊鄉鎮,通過倉儲投入、將商品部署在距離鄉鎮客戶更近的地方,運用消費大數據精準備貨,提升商品滿足率,提升低線城市服務體驗。2020年這一計劃得到全新升級,也正是得益於此,在今年618期間,全國超過90%的區縣已實現24小時達。
在不斷刷新行業速度的同時,京東物流也在將「沒有最快、只有更快」的極速服務進行到底。今年11.11期間,京東物流還將通過預售前置模式,在消費者支付定金瞬間即開始倉儲生產,預售商品將會前置到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快遞站點,待消費者支付尾款後,快遞小哥可立即進行「最後一公裡」的配送,確保數分鐘內即可完成收貨。屆時,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近200個城市的消費者,在購買美妝、小家電、3C等預售商品時,都將有機會體驗到分鐘級的收貨體驗。
與此同時,作為京東物流核心產品之一的京東快遞,也再一次發起「時效大提速」計劃。目前,京東快遞已經通過強化公鐵空「三位一體」網絡能力,快遞骨幹網絡運輸效率進一步提升,不僅讓核心城市間次日達時效線路增長近300%,也讓眾多像山東煙臺、江蘇淮安這樣的三四線城市消費者也能享受到24小時送達的寄件服務。
今年兩會再次明確「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而根據國家郵政局印發的《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到2022年底,我國縣、鄉、村快遞物流體系逐步建立,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物流行業肩負著保障經濟要素流動、協調社會供需的重要職能,也是消費者連結生活與世界的重要方式。
作為整個行業的領跑者與創變者,京東物流正是在每一次電商大促中對體驗、效率的不懈追求,才造就了不斷刷新物流履約巔峰的絕對實力,也奠定了在速度與服務領域的絕對主場地位。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樣的物流企業將在產業帶動、消費拉動以及物流普惠上發揮更大作用,成為中國經濟內循環高質發展的重要力量。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