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首次公開無人倉建設標準:人與機器的結合

2021-01-15 股城網

「6·18」大促臨近,5月24日,京東物流對外開放上海亞洲一號第三期項目——全球首個全流程無人倉。同時,京東物流首次公開了無人倉的建設標準。業內人士稱,無人倉標準的公開,對於推動行業發展,促進行業夥伴共同致力於智慧物流的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京東物流無人倉開放

5月24日,京東物流首次將無人倉庫對外開放,該無人倉位於上海嘉定「亞洲一號」基地三期,佔地約4萬平米,是京東物流在全國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倉庫。京東物流首席規劃師、無人倉項目負責人章根雲介紹,京東上海亞洲一號無人倉主要以3C、數碼等小件商品為主,單日分揀能力可達20萬單,每單約1-3件包裹。這意味著每天約有60萬件包裹從無人倉出庫並配送至全國,在無人分揀區,平時約有300個分揀機器人同時工作。

該無人倉主要分為入庫、倉儲、分揀和打包出庫四個區域。在入庫區域,商品的測量、分類由傳送帶和機械臂完成,根據商品上的條碼,系統會判斷如何對商品進行擺放和運輸。入庫環節完成後,擺放好的商品將被傳送帶運輸至倉儲區域。在一排排緊密的貨架間,每一層都有能夠自由穿梭的機器人完成商品的入庫和出庫。分揀環節,有300多個負責分揀的「小紅人」機器人在一塊半個籃球場大小的區域內,拖著商品並投遞到不同區域的網格內實現分揀。

章根雲介紹,這些機器人的運行速度為每秒3米,路線由計算機控制,能夠實現互相避讓。當電量少於30%時,機器人會自動前往充電樁充電。在「小紅人」將包裹投放入不同的轉運包裹中後,中型機器人會完成第二輪分配和打包,大型機器人則將即將出庫的大包裹送上傳送帶,並傳送至庫房外的運輸車上。

章根雲稱,無人倉中操控全局的智能控制系統,是京東自主研發的「智慧」大腦,倉庫管理、控制、分揀和配送信息系統等均由京東開發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整個系統均由京東總集成。在這個40000平米的倉庫內,機器人總量達上千個。她表示,在無人倉內,流水線已經實現高度自動化,只有少數工作人員從事運維工作。「這樣的無人倉效率是傳統倉庫的10倍。」

「智慧物流正在改變傳統的物流形式,」章根雲稱,倉儲分為5個階段,即傳統倉庫,智能型倉庫,少人型倉庫,無人型倉庫和終級無人型倉庫,京東物流正處於向終極無人型倉庫邁進的過程中。她表示,未來無人倉的作業模式將覆蓋到所有品類、所有業務類型的無人作業。章根雲坦言,目前的無人倉只適合於小件操作,大部分為手機、剃鬚刀等3C類標準化程度高、體積較小的產品。

不能忽視的是,電商商品的品類眾多、訂單結構多變、包裝形式多樣,大促造成的波峰波谷都讓電商在建設無人倉時面臨挑戰。同時,在無人倉將入庫、出庫的實效性提升之後,末端配送環節的配送壓力如何平衡,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無人倉進階之路

開放無人倉的同時,京東首次公開了無人倉的建設標準,即「三極」、「五自」和「一優」原則。據介紹,三個「極」是指極高技術水平、極致產品能力、極強協作能力;五個「自」是指自感知、自適應、自決策、自診斷、自修復;一個「優」是指成本、效率、體驗的最優。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稱,智慧物流的發展是開放的、沒有邊界的,只有開放才能實現共商,才能在共商中產生共識。京東物流向業界輸出無人倉的建設標準,將使產業內的每一個企業都享受到智慧物流發展的成果,將促進中國智慧物流產業格局的重塑,也將推動中國智慧物流全面領先世界。

無人倉創新

1994年出生的工程師鄒瑞在無人倉規劃建設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能夠憑藉機器人運轉的聲音就能判斷其故障並能夠迅速給出解決方案。2016年,京東物流啟動了雲梯計劃,旨在針對未來亞洲一號、中控組負責人、自動化倉專業系統人員以及專業設備人員進行重點培養,構建自動化專業力人才梯隊,鄒瑞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京東物流方面表示,無人倉及一系列智慧物流中心的建設和應用,是京東物流立足當下,著眼未來的戰略性舉措,其不僅大大提升了倉儲物流的效率,也改變了倉儲系統的人才需求結構,為物流人的轉型、成長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一方面,新設備需要高學歷高文化程度的技術人員迅速提升專業技能,走向管理崗位,為此,京東已經於2016年推出了雲梯計劃,專注於培養這類人才;一方面,大量的產業工人不再只是從事搬搬箱子、打個包這樣的枯燥且重複性的勞動,而是要轉型為掌握新技能的產業工人,讓機器人幫助人承擔最辛苦的那部分工作,讓人管理機器人並承擔機器人不擅長的工作,人與機器的組合成為一種新的工種。

相關焦點

  • 京東物流大力布局本地倉,三四線城市網購提速至「當日達」
    為了更好地滿足三四線城市用戶對商品豐富度和購物時效的需求,2016年京東即開始在三四線城市布局本地倉,在省內人口密集的城市建設倉庫和配送站點,倉內配備當地居民日常所需的商品,包括食品飲料、個護化妝、小家電等相關品類,最大限度的讓商品接近區域消費者,大幅提升配送速度。
  • 半日達10周年:從京東物流看中國電商物流體驗如何被定義
    很多年以前,中國剛開始搞電商大促的時候,當數以萬計的商品洶湧襲來,原有的物流體系根本無法招架,丟件、破損、延遲似乎是當時大促的「日常」。那個時候,能不被這種混亂局面擾亂的只有京東一家。 更鮮明的轉變發生在2010 年。這一年3月,京東物流首次在6個城市試點推出「半日達」(也稱「211限時達」)服務,並逐步推廣至全國。
  • 國際物流雜誌:京東物流巨頭的崛起之路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物流綜合規劃群負責人傅兵京東目前提供哪些物流服務?京東的主要角色是零售商,但由於中國缺乏物流基礎設施,在2007年我們決定建立一個內部物流網絡。京東有自有的非常專業和可靠的配送團隊,這也是中國消費者信賴我們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們根據交貨時間為客戶提供各種價格範圍以供選擇,包括同城當日達、城市間當日達、標準次日達或隔日達,以及城市間次日達等。我們還提供獨特的豪華「白手套」配送服務-「京尊達」配送服務。
  • 透析11.11:揭秘京東物流隱於「海面下」的實力
    在這些成績面前,如何看待京東物流的當下與未來?由於企業的特殊性,審視京東物流的重要標準之一在於其開放的成效。而關於如何評價京東物流是否轉型成功,JDL京東物流CEO王振輝曾給出三個標準:第一,老客戶和新客戶滿意度更高;第二,成本降低,效率提升;第三,外部業務收入佔比達到50%。
  • 京東構建數智化社會供應鏈,物流科技以簡馭繁
    大會上,京東首次系統闡釋了面向未來十年的新一代基礎設施——京東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即用數智化技術連接和優化社會生產、流通、服務的各個環節,降低社會成本、提高社會效率。而這背後非常關鍵的因素是京東物流科技始終聚焦行業,以科技創新打造智能供應鏈的價值網絡,為中國商業提供數智化基礎設施。此外,京東已建成覆蓋全國的倉配物流體系,92%區縣、83%鄉鎮已實現24小時達,效率首屈一指。在強大的供應鏈基礎設施背後做支撐的,是京東領先的創新技術,包括基於大數據的智能供應、基於倉配送的智能運營和基於人貨場的精準匹配。
  • 【聚焦產業一線】經開區京東本地倉開倉
    7月28日,京東集團在經開區舉行本地倉開倉儀式。山西運城本地倉開啟運營後,可為我市及晉陝豫地區居民帶來全新的網購體驗。 該項目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全部運營後可為經開區乃至周邊地區的企業提供系統的商品集散地。
  • 京東物流國際化全面升級:搭建全球智慧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
    京東物流CEO王振輝表示,「我們以全球智慧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為藍圖,以搭建830雙通全球網絡,十大供應鏈科技輸出,五大全鏈條數位化賦能為方向,帶著我們過去積累的豐富的基礎設施建設經驗,技術、科技成果,在全球落地開花。形成強大的全球化供應鏈服務網絡,同時提升整個社會的供應鏈效率,節約供應鏈成本。」
  • 劉強東:京東物流將搭建全球智慧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
    京東物流CEO王振輝表示,「我們以全球智慧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為藍圖,以搭建830雙通全球網絡,十大供應鏈科技輸出,五大全鏈條數位化賦能為方向,帶著我們過去積累的豐富的基礎設施建設經驗,技術、科技成果,在全球落地開花。形成強大的全球化供應鏈服務網絡,同時提升整個社會的供應鏈效率,節約供應鏈成本。」
  • 京東物流官網:快遞訂單號信息查詢跟蹤 客服人工電話號碼
    京東物流隸屬於京東集團,以打造客戶體驗最優的物流履約平臺為使命,通過開放、智能的戰略舉措促進消費方式轉變和社會供應鏈效率的提升,將物流、商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有機結合,實現與客戶的互信共贏。京東物流通過布局全國的自建倉配物流網絡,為商家提供一體化的物流解決方案,實現庫存共享及訂單集成處理,可提供倉配一體、快遞、冷鏈、大件、物流雲等多種服務。
  • 全國網絡媒體走進蕭山空港小鎮 看「智慧物流」體系建設
    項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整個樞紐目前每天吞吐量約60萬—70萬票,高峰期可達90萬票,藉助機器後能夠實現小件時速4.5萬件的工作目標。  打造跨境電商全產業鏈生態圈  在京東保稅倉庫,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有條不穩地在流水線上工作著。除了京東這樣的保稅倉外,目前蕭山企業建立海外倉的數量已經超過50個。
  • 京東「無人倉」和我們與機器相處的未來
    這裡面包含著對機器般的完美效率的追求——節省時間,規避麻煩是第一準則。這樣一來,快遞行業中的快遞員們就成了這一部效率機器當中的人力部件,被「派單成功率」和「好評」給牢牢地控制住。兩個月前,京東發布了關於重型無人飛機下線的消息,而全世界的快遞行業們也都在鑽研「全無人」的配送系統。如果真的把「屬於」機器的工作交給機器,快遞行業會看起來更合理嗎?
  • 京東物流CEO王振輝:供應鏈數位化是產業網際網路發展的最佳入口
    同時,王振輝宣布,國內首個5G智能物流示範園區基本落成,基於5G技術建設的京東物流智能物流平臺LoMir在會上首次公開亮相。王振輝表示,京東物流將構建一個「人貨場」高效連接的「智能物流世界」。「以平臺的模式加速供應鏈在全產業鏈應用,將幫助整個流通鏈條在上遊生產環節就實現網際網路化和數位化」,在「產業供應鏈的數位化升級之路」高峰對話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表示。
  • 京東物流啟動"天啟星"計劃,助力家居物流行業升級
    同時,一套新的居家大件供應鏈行業標準也無形中慢慢形成。作者 丨 李民民為了進一步提升用戶購物體驗,京東物流啟用"天啟星"計劃,其聯合京東居家生活事業部創新打造了一套"幹支裝一體"的家居物流服務體系。根據京東物流"天啟星"計劃的要義,京東物流將立足主要的現代家居生產基地,以家居產業、產值高度聚集的生產基地作為物流基點,以減少物流中間環節,提高物流時效為首要目標,來完成大件家居商品從產地直發目的地的
  • 京東物流搶「鮮」布局陽澄湖活蟹冷鏈服務 300城最快4小時送達
    「秋風起蟹子肥」,剛剛過完立秋,2018年陽澄湖大閘蟹冷鏈物流保鮮戰即已打響,8月8日,京東物流搶「鮮」一步,聯合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百餘家陽澄湖原產地商家,共同開啟「搶鮮一步,為你而來-——京東物流陽澄湖大閘蟹生鮮解決方案推介會」,宣布今年將在活蟹冷鏈倉運配售後全供應鏈就物流時效、覆蓋範圍、品質保障、售後服務、整合營銷等多維度進行創新升級,
  • 6個全球第一,3000專利申請,京東物流啥時候開始「搞科研」了?
    」、服務有「溫度」的京東物流智能快遞車,充分展示了京東物流的設計智慧和科技實力。京東物流為了進一步降低快遞哥的勞動強度,推出了全球首個智能快遞車「領養計劃」。京東小哥可「領養」一輛或多輛智能快遞車,標準配送工作交由智能快遞車完成,進而讓京東小哥有更多時間完成開發其他個性化服務。
  • 廣西人在京東商城上買東西基本可以很快送達,知道為什麼嗎?
    相信很多人都在京東網上買過東西,家裡面多多少少有一些電器是從京東上採購的。京東網對於大型家電之類的相對還是有保障的,手機產品也可以。但是如果是U盤、電腦、筆記本等產品,還是會有一定的風險。以前廣西人在京東買東西通常要花好幾天時間,如果是碰上6.18搞活動的話,耽擱的時間會更久。
  • 電商巨頭火拼生鮮「保鮮戰」 紛紛創新出協同倉、前置倉、銷地倉
    京東物流就提前「燒」起了戰火,稱已經解決了大閘蟹冷鏈物流方案。「陽澄湖大閘蟹是生鮮電商中最具代表性的品類之一,要的就是一個鮮,運輸時間是影響新鮮程度的關鍵因素。」京東物流開放銷售部生鮮項目負責人王超介紹,雖然大閘蟹還沒上市,但他們保證在時效上將全程冷鏈的陽澄湖大閘蟹配送時間壓縮到48小時之內。
  • 英國知名物流媒體The Loadstar:京東物流前景黯淡 幾乎無自由現金流
    近日,有關京東物流啟動新一輪融資20億美元,並接受騰訊入股的消息引發關注。2月5日,英國知名物流媒體The Loadstar分析了京東物流的現狀和前景,並且認為,「京東物流的前景黯淡,而且幾乎沒有自由現金流」。
  • 與順豐「搶食」 京東物流的危與機
    不過,京東物流方面向記者澄清,王振輝當時所說的盈利是指京東物流外單部分實現盈利,並非整體盈利。  近日,在致京東全體配送員內部信中,劉強東首次對京東物流的虧損作出披露。他表示,京東物流2018年全年虧損超過23個億,這是第十二個年頭虧損,並不包括內部結算盈餘(京東零售的內部訂單),如果扣除內部結算,京東物流去年虧損總額超過28億。
  • 尼泊爾禁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eBay更新海外倉服務標準政策
    菜鳥公布天貓618的七種物流「武器」 36氪消息:5月21日,菜鳥宣布啟動天貓618,並推出七種加快物流速度的「武器」:1. 菜鳥聯盟快遞公司的科技投入,如自動分揀設備;2. 設在金華、台州等地的產業帶物流中心;3. 設在各地的原產地倉;4. 菜鳥旗下中國的保稅倉網絡;5. 菜鳥智能供應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