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神秘的墓穴要屬秦始皇陵,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的墓葬規格之高,歷代帝王陵寢鮮有能與之匹敵的。如此高規格的陵寢,裡面的寶物自然數不勝數,其中最有傳奇色彩的莫過於秦始皇陵裡面的、據說燃燒千年而不滅的長明燈。
始皇帝自登基之日起就做了兩件看似矛盾的事情,一是修建自己的陵寢,再就是派人尋訪神仙力求長生。當然這也可以理解,畢竟長生這事不見得如願,得給自己留個後手。萬一長生不成自己死後的歸宿自然不能馬虎。
始皇帝這座陵寢一修就是近四十年,消耗了國家大量的錢糧和勞力。這麼大的陵寢裡頭自然不能空空如也,始皇帝在位期間搜颳了大量的奇珍異寶,供其死後陪葬。很不幸長明燈就是這批寶物中的一員。在古代,燈在老百姓心中有著特殊的意義,都說人死如燈滅,燈的燃滅往往代表著人的生死。所以始皇帝將長明燈視若珍寶,希望它千年不滅,預示著自己千年不腐,期待覆活的一天。
那麼長明燈具體是如何製作的呢,它又是如何保證自己千年不滅的呢。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這是太史公《史記》中對秦皇陵墓的一段記載,說是始皇帝陵寢裡頭溝壑縱橫,燈火通明,以水銀填溝,以長明燈照明。長明燈以人魚膏為燃料,經久不息。
由此可知人魚膏是製作長明燈的主要原料,所謂膏即指動物脂肪,人魚就是咱們今天常說但沒見過的美人魚,不過在古代人們不叫美人魚,而稱之為赤鱬。《山海經》中說赤鱬是一種人面魚身的怪物,叫起來像嬰兒的啼哭。其皮下脂肪可經久燃燒,據說比鯨魚的腦油還經燒。現代人曾做過一個實驗,取一立方米的鯨魚腦油燃燒,整整燒了近十四年。按理說赤鱬這種珍稀動物應該比鯨魚更能燒,只要湊集足夠多的赤鱬,燒個一兩千年應該不成問題。
不過據記載赤鱬這種珍稀物種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瀕臨滅種,始皇帝是否找到足夠的赤鱬就不得而知了。但這一切都出自太史公的《史記》,以太史公嚴謹而又浪漫的性格,這種事情到底是否可信,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