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衛星究竟要幹啥?

2020-11-23 財新

  文|於達維

  作為中國最年輕的院士,潘建偉還有一個身份是全國政協委員,在兩會期間,他被記者問到最多的東西,當然就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機。雖然量子計算機現在還沒有什麼好談,但量子衛星馬上就要上天了。

  在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時,潘建偉透露,我國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通信衛星有望在今年7月發射,相應地,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也將在今年下半年全線開通。

  這意味著一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通信網絡將初步形成,也意味著自上世紀80年代起,至今歷經30多年的量子信息研究,終於走向實用。這種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在全球範圍也將是首次實現。

相關焦點

  • 解密量子通信衛星:究竟要幹啥?
    作為中國最年輕的院士,潘建偉還有一個身份是全國政協委員,在兩會期間,他被記者問到最多的東西,當然就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機。雖然量子計算機現在還沒有什麼好談,但量子衛星馬上就要上天了。  在接受採訪時,潘建偉透露,我國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通信衛星有望在今年7月發射,相應地,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也將在今年下半年全線開通。  這意味著一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通信網絡將初步形成,也意味著自上世紀80年代起,至今歷經30多年的量子信息研究,終於走向實用。這種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在全球範圍也將是首次實現。
  • 中國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又是世紀大騙局
    小弟剛看了這個新聞,還真嚇了一跳,還以為中國在量子通信有什麼重大突破,不過負責這個的潘健偉本來爭議就很大,標準的牛皮大王一個,他幹的事都要存疑,
  • 到底啥是「量子通信」
    「量子通信」是幹啥的?「量子通信」是幹啥的?加啥蜜?好吃不?因為我們傳輸的信息在介質中傳播時很容易被第三方竊取,所以我們要在發送的內容中加入密碼,使得竊取者無法破譯內容。接受者提前知道密碼的破解方法。而竊取者無法破譯內容。
  • 我國將發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量子通信到底是啥?
    文章來源:科學大院微信公眾號   中國同時也是世界首顆量子通信衛星近日將擇機發射,如果成功發射,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量子通信的國家,加上今年下半年建成的地面光纖量子通信網絡,國內將初步建成廣域量子通信體系。
  • 從一小塊晶片到墨子號衛星:讓中國量子通信領跑世界
    但對於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周飛來說,這些都是平日裡最「親密」的工作對象。  初次見到周飛,很少有人能猜到他是個研究量子學的「科技咖」。他健談,幽默,穿上實驗室的白大褂,就像個還沒走出校園的博士生。千萬別小看了這個80後「大男孩」,他的經歷可不一般。還記得我國去年成功發射的「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嗎?
  • 科普:什麼是量子通訊?量子衛星有啥價值?
    《科普:什麼是量子通訊?量子衛星有啥價值?》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科普:什麼是量子通訊?量子衛星有啥價值?(原標題:量子衛星是什麼?)什麼是量子通訊衛星量子信號從地面上發射並穿透大氣層———衛星接收到量子信號並按需要將其轉發到另一特定衛星———量子信號從該特定衛星上再次穿透大氣層到達地球某個角落的指定接收地點。2016年8月,中國科學家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這有朝一日或許有助於建立一個極其安全的全球通信網絡。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被正式命名為「墨子號」。加拿大、日本、義大利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員也透?
  • 一顆有故事的衛星:全球首顆量子衛星要上天
    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將於下半年擇機發射,這是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一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實驗體系!作為中科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的第三顆科學衛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2011年時已正式立項。量子衛星有何神奇之處?為什麼要建設天地一體化的量子通信網絡?這對我們日常生活有哪些影響?真的不會再有信息安全問題?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北京時間8月16日凌晨1點40分,我國酒泉發射中心成功用長徵2號運載火箭將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這將使我國首次實現衛星與地面之間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墨子號成功發射後引發外媒關注。外媒稱,研究量子衛星一直都是世界各國都在競爭的熱點科技,中國量子衛星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他們極有可能贏下這場競賽。
  • 量子衛星在天上幹了什麼中國北鬥精度大幅提升,美GPS優勢全無
    圖為墨子號衛星近日,中國在北鬥系統全面建成之際又傳來喜訊,這次用上了墨子號量子技術試驗衛星,使得GPS徹底被趕超,究竟量子衛星在天上幹了什麼?因此,墨子衛星的作用也就在此刻凸顯了出來,雖然量子通信技術現在還沒有真正投入使用,但通過這次實驗,墨子衛星已經為量子通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這也讓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在量子通信領域有實質性進展的國家,目前除了中國以外,還沒有國家發射量子衛星上天,可見在未來量子通信技術成熟後,中國將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家。
  • 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量子通信概念炒得過熱,不是科學的態度
    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離8月16日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升空已有月餘。理論意義上不懼怕任何監聽的量子通信,在刷屏同時,是否真正能做到絕對安全、是不是被歐美科研拋棄的質疑,一直不絕於耳。
  • 量子衛星為通信保密保駕護航
    它使中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了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以我國古代科學家墨子的名字來命名。墨子最早提出過光線沿直線傳播的觀點,進行了小孔成像實驗。用他的名字命名以紀念他在早期物理光學方面的成就。
  •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即將發射 量子通信衛星概念股暴漲
    我國首顆,也是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即將在本月中旬擇機發射。該消息曝光後,今日量子通信板塊受到市場熱捧,人氣旺盛,量子通信概念股持續大漲,這應該是今日市場最大的熱點。短線投資者可關注浙江東方、三力士、神州信息。
  • 量子通信保密性這麼強,美國這個軍事大國為什麼不發射量子衛星?
    似乎也是類似的套路,我們不說美國,先來說說日本,因為日本真的發射了一枚量子通訊實驗衛星,這個名為「SOCRATES」的超小型衛星和位於東京都小金井市的一個地面站之間成功進行了光子單位的信息傳送實驗,並且獲得了成功!
  • 中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原標題:中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北京時間 8 月 16 日下午 1 時 40 分,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製的「墨子號」衛星,在中國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並進入預定軌道。
  • 「墨子號」量子衛星天地通信試驗現場照片公布
    從首次成功實現量子態隱形傳送以及糾纏態交換,首次實現安全通信距離超過100公裡的光纖量子密鑰分發,到建成國際上首個規模化量子通信網絡,中國科學家逐步躋身於國際一流的量子信息研究行列,量子通信的產業化也在中國科學家的全力推動下得到快速發展。 隨著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的順利升空,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在衛星和地面之間進行量子通信實驗的國家。
  • 墨子號衛星在做啥:量子密鑰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
    不久前我看到了潘建偉院士談了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新聞,但我發現大多數人,也包括我,對墨子號衛星到底在做啥並不太了解。所以我就稍微研究了一下,給大家科普一下墨子號衛星。它的實驗任務有許多,但主要的兩個實驗就是量子密鑰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這兩個實驗都是為了實現將來量子通信網絡的基礎實驗。關於量子密鑰分發,我們需要簡單學一點密碼學和量子糾纏的知識。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很多網站開始使用手機發送驗證碼的方式登錄,而不是讓用戶輸入用戶名密碼。我們會感覺這種手機驗證碼要比固定的密碼安全些,因為手機驗證碼是一次性使用,而且有效期很短。
  •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上天都要忙些啥?
    它將第一次在太空中實現最先進也最安全的信息傳送手段——量子通信;這不但是未來覆蓋全球的量子通信網絡的先驅,甚至還有助於進一步驗證量子理論自身的完備性。而這一切,都是在數學上最可怕問題的背景之下升空的。一道最可怕的數學題要問世界上最可怕的數學題是什麼,那答案只能有一個:P 是否等於 NP。更確切地說,是萬一P=NP了,我們該怎麼辦。
  • 「墨子號」量子衛星無中繼千公裡量子保密通信
    該實驗不僅將以往地面無中繼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間距離提高了一個數量級,並且通過物理原理確保了即使在衛星被他方控制的極端情況下依然能實現安全的量子通信,取得了量子通信現實應用的重要突破量子通信原則上提供了一種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法,但是要從實驗室轉移到廣泛的應用領域,需要解決兩個主要問題,即真實條件下的安全性問題和長距離傳輸問題。經過國際學術界三十多年的努力,現場點對點光纖量子密鑰分發的安全距離達到了100公裡左右。在當前的技術水平上,使用可信中繼可以有效地擴展量子通信的距離。
  • 徐令予:反對高鐵的邏輯,要用到量子通信上了?
    反對量子通信的主要理由是:通信的首要目的是穩定性,傳統的通信手段即使有安全隱患但至少能保證穩定的信息交流,而量子通信的信號安全是以犧牲通信的穩定性為代價的,有了敵手就幹不成事的量子通信系統最終也只能淪為一個擺設。 這種穩定壓倒安全的謬論貌似有理,實則上是根本經不起推敲的。試問:一條重要軍事行動的指令,或者是一件絕密外交文件,難道傳達到位是首要任務,信息安全是次要的?
  • 我國首顆量子衛星整裝待發 量子通信新紀元開啟
    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即將於本月中下旬擇機發射升空,目前這顆衛星在發射前的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據央視新聞8月14日消息,從量子衛星7月初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後,相關部門對衛星開展了為期20餘天的技術區測試與檢查工作,包括衛星的光學性能、電性能,及安裝精度的檢驗,另外為衛星供電的太陽能陣帆板也已經安裝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