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理、歷史老師都來教藝術課 一零一中學老師玩「跨界」

2020-11-27 騰訊網

「下面我們欣賞敦煌壁畫」……10月16日上午,一零一中學的《中學跨學科整合美育課程開發和教學策略的研究》公開課現場人山人海,地理老師、歷史老師、美術老師……各學科教師都圍繞「敦煌莫高窟壁畫」開講,展示學科融合的教學魅力。

地理學科張佩老師圍繞初中敦煌藝術欣賞專題,以「探究敦煌莫高窟壁畫保持千年色澤如新的原因」為課程明線,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壁畫顏料傳入中國的途徑——河西走廊,了解敦煌的地理位置;通過分析河西走廊的形成條件,認識敦煌所在地區的地形特徵和水文特徵;通過分析與顏料保色相關的空氣環境,認識敦煌的氣候特徵,幫助學生體會地理環境與敦煌藝術之間的暗線聯繫,並為歷史和美術部分課程提供空間背景基礎,共同構建起藝術與自然、人文、生活交相輝映的內在關係體系。

歷史學科田麗麗老師則以「探究敦煌莫高窟壁畫承載的文明交融與歷史傳承之美」為課程明線,通過講述莫高窟修建的歷史,讓學生了解這幅壁畫繪製的時代背景。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壁畫內容中樂隊用樂、舞蹈(種類——胡旋舞、舞蹈道具——小圓毯、胡旋舞對中原傳統舞蹈的影響),了解多元民族文化的交融;通過史料分析,探究胡旋舞在唐朝盛行的原因,認識唐代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時代因素,認識國力的強盛,經濟發達,政治穩定,社會開放包容是文化繁榮的條件。通過講述唐朝安史之亂後胡旋舞的衰落與現代的重建,認識敦煌壁畫對文化傳承的意義。在地理基礎上豐富了敦煌藝術之美的歷史內涵,並為美術部分課程提供時代背景基礎。

美術學科丁鈺老師則整體設計由看壁畫導入,通過提問學生顏料來自於哪裡,請學生欣賞色澤豔麗的礦物質顏料,帶入欣賞情境。引入地理、歷史知識學習,再通過歷史回到美術。美術部分共涉及五個小環節。首先圍繞美術語言本體線條,讓他們了解中國傳統人物畫中兩種典型線描方式;再通過對比西方明暗衣紋造型,和中國傳統線造型,引出線條的表現力;而後,通過詳細講解胡旋舞飄帶局部,講解線條表現力度和質感。

接下來的《文藝復興藝術之美》環節,美術老師祁曉雯請同學們先來欣賞世界名畫。「這幅作品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寫實藝術之美,小狗、吊燈、拖鞋、水果、帽子、外套、鏡子,甚至點燃的蠟燭都被畫家賦予豐富的意義和內涵」……

祁曉雯話音未落,歷史學科陳昂老師又登場了:「畫面描繪的真是婚禮現場嗎?那可不一定哦!根據歷史資料的研究,畫面人物的身份場景,可能有不一樣的解釋,下面我們就一塊來破解謎團。」聽到陳昂的話,學生們頓時興奮了起來。陳昂帶領同學們通過歷史資料的解讀,一同感悟「生活於不同時代的藝術家,又是如何以生活為參照,在作品中抒發審美理想的」。

當下應該如何讓學生欣賞和理解一幅經典作品的藝術之美?這是很多學校都在探索的,而一零一中學的藝術和歷史融合課,帶學生們在藝術的觀察中訓練思維,從美術的視角來感受作品的外顯風貌,從歷史的角度來探求作品的文化認知,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探索。

美術老師劉佳琳和生物老師伊海靜的跨學科說課《人體信息可視化探究》,融合了美術學科人體生命之美與生物學基本理論內容;陳默、遊文梅、孫淑松老師的跨美術、音樂、歷史的《印象派藝術之美》,一節融合美術、音樂、歷史、舞蹈、戲劇甚至上升到哲學思辨的藝術審美課,以審美為抓手,跨學科融合無所不包。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林豔 通訊員 陳 默

供圖/北京一零一中

編輯/高豔

相關焦點

  • 我,一個教了8年學的中學地理老師,強烈建議每個家長看看它
    前幾天,小編收到了一封來自8年資深經驗的中學地理老師的來信,她吐露現在科技發展迅速,老師們的教育方法也變得「高大上」。她說現在的課堂不是以前的單純粉筆授課,還有結合多媒體課件,給孩子更加生動、豐富的課堂,給孩子普及更多更廣的知識面。
  • 校園裡跨界課:英語課上學地理 語文課上講生物
    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最潮溼的地方是位於卡西山地的乞拉朋齊……一篇英語閱讀短文,同時成了學習世界地理的好素材。日前,在人大附中通州校區高一課堂上,地理老師和英語老師共同打造了一節「氣候的『最高級』」課程,給學生帶來全新的跨學科體驗。
  • 英語課上學地理,語文課上講生物,「這樣的跨界太新鮮了!」
    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最潮溼的地方是位於卡西山地的乞拉朋齊……一篇英語閱讀短文,同時成了學習世界地理的好素材。日前,在人大附中通州校區高一課堂上,地理老師和英語老師共同打造了一節「氣候的『最高級』」課程,給學生帶來全新的跨學科體驗。
  • 教得好數學的英語老師當然是「金牌網紅教師」!石室中學的這位老師...
    31歲,四川省中小學「雲教網課你最紅」教師展評活動金獎獲得者。 六千多名老師提交了上萬節網課,成都市石室中學國際部英語教師師曉琴為何能夠脫穎而出? 學生說:「師老的課,用數學的方法、英語的模式,成功地打開了一扇通往高中英語的大門。」 評委說:「在師老師的課堂裡,我們看到了未來教育的模樣。
  • 中學公開課玩起學科混搭 兩老師同臺講「相聲」
    不同學科的兩名老師,能不能同臺上課?昨天,福州三中在市級教學公開周上,就有這樣一節課,讓人大開眼界。一名政治老師、一名地理老師,兩人像是在講相聲,上了一堂創新課。  偶然機緣兩學科同臺上課  大約兩周前,福州三中要舉行教學公開周,老師們遞交了課題。
  • 清華北大畢業生爭相到浙江當中學老師 學霸教得好學生嗎?
    △來源:視覺中國浙江多個中學負責招聘的老師告訴記者,北大清華畢業生向中學投簡歷有逐漸增多的趨勢,是從三年前開始的,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受北大、清華畢業生青睞的中學有地理優勢,無論是深圳,還是杭州,近年發展態勢越來越好,城市本身就很有吸引力,像杭州舉辦G20峰會後,又將迎來亞運會,恰好近三年相繼有新辦高中投入使用,招聘人數一下多了。
  • 體育課老師跨界輔導數學火了,背後原因除了歧視,還有什麼?
    你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吧?面對數學差的同學,經常有人開玩笑調侃。但事實是這樣嗎?最近,在上海師範大學第三附屬實驗學校有一位體育老師,同時是班主任,為了幫助班裡同學提高數學成績,開了一個數學輔導班,跨界課後輔導數學。這一開不要緊,參加學生人數越來越多,還有別的班的同學慕名前來。結果,有的學生數學成績提升了20多分。
  • 英語課上學地理,語文課上學生物,北京高中有了新學法
    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最潮溼的地方是位於卡西山地的乞拉朋齊……一篇英語閱讀短文,同時成了學習世界地理的好素材。日前,在人大附中通州校區高一課堂上,地理老師和英語老師共同打造了一節「氣候的『最高級』」課程,給學生帶來全新的跨學科體驗。
  • 英語課上學地理,語文課上學生物 北京高中有了新學法
    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最潮溼的地方是位於卡西山地的乞拉朋齊……一篇英語閱讀短文,同時成了學習世界地理的好素材。日前,在人大附中通州校區高一課堂上,地理老師和英語老師共同打造了一節「氣候的『最高級』」課程,給學生帶來全新的跨學科體驗。
  • 他們,數學真是體育老師教的!
    上海一中學班主任「跨界」輔導學生數學,有人提升20多分!而他竟是體育老師…相信很多人都開過這樣的玩笑「你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吧?」這句調侃,在上海師範大學第三附屬實驗學校卻是一個例外。學校內有一位老師,他不僅是體育老師、班主任,同時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數學成績,在和數學老師商量後,還在放學後開了一個數學輔導班。
  • 衡水中學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最多,是不是衡中的老師全國就最牛
    各省為了支援教育落後地區,抽了大批省城重點中學的骨幹教師去支教,我省派了某王牌中學的優秀化學教師到涼山彝族自治州教高中化學,結果期末所教班級平均分為二十幾分,比原來本土老師的平均三十多分還少,而過去在省重教的班級平均分九十多,這肯定不是老師不行。老師肯定要是好老師,但關鍵是生源。
  • 清北碩博當中學老師是否浪費?中小學需要什麼樣老師?校方回應
    校長馮大學表示,學校此次招聘教師主要注重老師兩個方面的能力:一個是有善教者的潛力——好學,另一個是對教育事業的摯愛。他表示,學校此次招聘教師主要注重老師兩個方面的能力:一個是有善教者的潛力——好學,另一個是對教育事業的摯愛。 「善教的好老師有很多特徵,但首要或者最重要的特徵一定是好學。」馮大學表示,這些新老師在學問上都專注投入,他們首先是堅持不懈的學習者,未來才有可能成為優秀的師者。
  • 每年幾十位清華北大、100%的一本高考成績,一零一中學還有啥?
    1946年建校,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老區創辦並遷入首都的唯一一所中學。——北京一零一中學北京一零一中學是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於2019年5月正式成立。現有圓明園校區(本部)、雙榆樹校區、溫泉校區、懷柔校區、石油分校、礦大分校、上地校區、實驗小學、石油附小、實驗幼兒園及一零一實驗學校11個校區,學段涵蓋K12,學生總數一萬餘人,教職員工一千多人。
  • 衡水中學老師給新高三的備考建議,附衡中作息時間表,一個字牛
    崔永元曾對衡水中學考上北大清華等名校的畢業生做了回訪,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幾乎99%的孩子都表示,如果讓他們再做選擇,還會去這所學校,他們對學校根本沒有「怨恨」。沒有衡水中學,就沒有他們的清華北大。
  • 上海培訓首批具備國際教學能力的自然科學老師
    「這是普陀區試點的重點項目,希望提升青年教師的跨文化教育和交流的能力,第一批10人只是小範圍的試點,今後不僅規模會擴大,學科也會從自然科學向人文、歷史、地理等擴展。」 普陀區教育局基教科科長唐曉燕如是說。
  • 都說地理難,到底難在哪?
    自然地理部分涉及物理、生物等知識理論,因此需要學生用理科思維和方法去學習理解,這部分內容較為抽象,時空跨度大,學生難以獲得感性認知。並且注重學習之後的運用,需要聯繫實際解決問題,要學好這部分內容,解題思路、邏輯思維都很重要。
  • 盧灣中學這堂「生物地理課...
    圖說:盧灣中學學生接受了一項新任務——設計一座大山。新民晚報記者 陸梓華 攝(下同)尋找並設計一座「理想中的大山」作為人類新生存基地的前站,大山可以選址何處?如何構建大山的生態系統以模擬人類的第二個家園?三個多星期前,當盧灣中學的同學們接到這樣一個任務時,很多同學是「懵」的。
  • 如果殺老師、海涅等這些老師都在集中一個班,他們會教哪一科
    動漫中不缺乏老師角色,但大多數只是NPC,打打醬油,翻不起水花,但有的卻是具有超高的高人氣,不僅如此這些名老師還個個身懷絕技,個性鮮明,極具魅力。我想如果是這些老師來教我們,我們上課還會睡覺嗎,我想不會得,這麼有趣又有顏的老師誰會上課睡覺或逃課呀!
  • 甘肅郭永鋒/回憶我的地理老師馬樹榮先生
    城市的孩子高考,自信於數學英語,而我卻感謝地理歷史。特別是地理,滿分一百,我得八十八。 很幸運上中學時遇到幾位好老師,馬樹榮老師就是其中之一。並非他有多淵博的知識,關鍵在於他有一顆關愛學生的心和孜孜以求的精神。
  • 史上最牛歷史老師講課視頻上網 一夜成名(視頻)
    袁騰飛給學生聲情並茂地講述拿破崙加冕的歷史    他,袁騰飛,男,北京一中學歷史老師,名不見經傳,可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突然之間他就成了而在這個教了14年中學歷史的老師看來,自己的任務其實只是普及歷史知識,並且讓這種普及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今日「名言」滿天飛 昔日講課沒人聽實際上,遠在視頻上網之前,袁騰飛在網絡上早有聲名。他的幾個學生2006年初即創建了百度「袁騰飛」吧,比「易中天」吧還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