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18年11月27日凌晨,美國宇航局宣布「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我們的近鄰火星,並接收到從「洞察號」傳回的信息,這表明它的太陽能電池板已成功展開。洞察號在未來幾天內將解鎖機械手臂,使用機械手臂上的相機拍攝著落點附近地表照片,以便工程師確定將洞察號攜帶的科研儀器安放在什麼位置。預計這些儀器成功安放到正常工作再到傳回數據,將需要兩到三個月時間。

封面說明:這張藝術圖描繪了美國宇航局在「洞察號」之前的四個火星探測器,從左至右分別為:火星探路者號、勇氣號、機遇號、好奇號、洞察號和一名人類探險者。

圖1說明:這張照片是地球和火星的合成圖像,目的是為了讓大家能更直觀地了解這兩顆行星的相對大小。

圖2說明:這是美國宇航局「洞察號」火星著落器在洛克希德·馬丁航天公司的無塵室內作出發前的最後檢查。圖中能直觀的看出兩塊太陽能電池板的大小,太陽能電池板板一旦著落後成功展開,如果火星天氣晴朗,它能為探測器提供600~700瓦的電能,相當於能夠為一臺家用攪拌機供電。

圖3說明:這是「火星奧德賽」軌道飛行器在火星軌道上拍攝的「洞察號」著落器目標著落場「普蘭蒂亞」。

圖4說明:這是火星上名為「普蘭蒂亞」的「洞察號」著落區,火星地表光滑、平坦。

圖5說明:這是「洞察號」進入火星大氣的藝術圖像。

圖6說明:這是「洞察號」接近火星地表時傘降藝術圖。

圖7說明:這是「洞察號」成功著落火星後發回的第一張火星地表照片。照片於北京時間2018年11月27日上午8:30分左右在地球上接收到。
最後,來看看「洞察號」成功登陸的背後,除了美國NASA,還有哪些合作單位:
1、法國國家科技研究中心 2、巴黎環球物理研究所 3、德國航空航天中心 4、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 5、瑞士帝國理工學院 6、英國牛津大學 7、波蘭科學院空間研究中心 8、西班牙天體生物學中心